如果是无故拖欠工资,完全没缴纳社保,那么选择劳动监察或者去申请劳动仲裁,都是可以的。那么两种渠道分别有什么区别呢?分别要花费多少时间?要注意哪些问题?在这里分别说一说。一、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粗糙地说,是一个执法部门,也就是可以对公司劳动关系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处罚,同时可以组织调解,可理解为这个部门可以处罚公司,但没有裁决权、判决圈,也没有强制要求公司执行的权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劳动仲裁或法院来进行。正常是60天内完成,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在90天内完成。 对于拖欠工资、没缴纳社保这种事实明确的投诉,劳动监察的规范流程是这样的。 1、你能提供有效的劳动合同、工资证明,也就是说在劳动关系、工资结构和额度这块已经证据清晰,不会存在争议。 2、劳动监察部门出具类似受理的书面回执。但在实际当中,很多地方的劳动监察窗口人员就是各种理由不出具书面回执。 3、劳动监察部门会组织公司先进行调解,如果能调解完成,那就最好。 4、如果公司我行我素,也不解决。原则上劳动监察部门要向公司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要求公司改正。 5、如果公司没有在限期内改正,那么就会对公司进行处罚,并且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通过以上内容,看起来,对于拖欠公司、没缴社保,去劳动监察投诉是最方面快捷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会出现以下问题! 1、不管怎么样,就是不给你出书面的收材料回执或受理的回执。你也很难证明提交材料的日期,所以很难证明是不是在60日内完成。 2、以组织调解为由,以公司有异议不同意为由拖延时间,你不主动催,也不会收到相关进度的电话,反正就是等时间。 3、对于社保问题,耗费了时间后,可能就等来一句话,公司不同意,你要去社保部门或税务部门投诉。 4、对于工资问题,等了很长时间后,依然等来一句话,公司有异议,你只能去申请劳动仲裁。 5、只要不是集体投诉,对于你一个人的投诉,即便公司不理会不配合,也很少会对公司进行额外的处罚。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的讨薪,最后是派出所帮忙完成的。 二、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简单地说,可以给劳动争议进行一个初步的裁决,对于裁决结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公司没办法不理会,只能根据不同的裁决结果,做出不同的行动。劳动仲裁一般是45日内结束,特殊情况是60日内结束。 劳动仲裁的规范流程是这样的 1、提交申请材料后,5个工作日出是否受理通知书。 2、最长60日内出结果,如果遇到疫情等特殊情况,可能还会长一点。 3、出了裁决结果后,如果是终局裁决,那么公司不能继续起诉,最多就是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材料,这个在劳动仲裁的基础上,可能要增加1-2个月时间;如果不是终局裁决,那么公司还能继续向一审法院起诉,并且还可以继续上诉到二审法院,那么这个要在劳动仲裁的基础上增加4-6个月时间。 4、如果在裁决、判决结果出来后,公司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起诉、上诉或者执行,那么员工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遇到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是最稳妥的,但在实际当中,也会出现这些问题! 1、部分地方踢皮球,这个不用多说。故意不给收材料的回执等等,有个别地方在劳动仲裁阶段都能被拖延好几个月时间。员工也没办法证明,就是因为不给收材料的回执,员工也无法证明交材料的时间,因此这些地方内部就可以规避60日的限制,从而拖延时间。 2、很多地方的劳动仲裁委不管社保补缴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城市会管。 3、因为劳动仲裁出了裁决结果后,公司还有起诉、上诉的权利,因此可以拖延时间。 总的来说,对于公司拖欠工资、没交社保的情况,只要你能证明劳动关系,基本上去劳动仲裁基本都是胜诉,只不过会遇到拖欠时间,花费很多时间精力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去劳动监察投诉实际上是最好的,但偏偏有些地方的窗口人员推诿踢皮球题太严重。 看仲裁忙不忙,去仲裁 等着吧!二万五千里长征!最起码的两年才人不结案! 劳动监察是指劳保障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受理对违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的举报和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属于行政管理部门。 劳动监察处理单位欠薪和欠交社保就会快一些。劳动监察过程中,劳动监督机关一经作出处理决定,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执行。有关当事人不服处理决定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在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影响决定的执行。但如果劳动监察多次去你单位要求整改,但你单位不配合处理,或者老板跑路了,他们也只是给你做一个备案记录,然后建议你还是得去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则是一种准司法性质,大概要2个月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裁决。 劳动争议中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并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只有法定期限届满,双方当事人不起诉的,仲裁裁决书才发生效力,有关当事人向法院起诉,也不是以仲裁机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而是以劳动争议的另一方为被告提起普通的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判决后如单位还不给钱就可以在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一般会有免费律师援助。 劳动仲裁不管社保的事,单位不给交社保还得去单位所在社保局找社保稽查科反映情况,一般社保稽查科也是电话、上门催交,发整改通知。如果企业倒闭清算得优先扣下须交员工社保的钱。 如果你花钱不感到肉疼的,想省心省力,那就请个律师,哈,容易很多 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老板支付工资:一是可以采取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一般来说,可以先同老板商量,若老板拒绝支付工资或者一直拖延支付工资,则可以采取上述仲裁或者起诉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