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工作10年,县级科员,感觉升职有些困难,未来可以往何处发展?
我在体制内生存了28年,我觉得,升职未必是一件好事,县级科员其实特别幸福,不应该有"何去何从"的迷茫。第一,体制内的升职只有坏处
曾经的岁月中,体制内当官,是令人羡慕的事情,现如今则不同了,权利越大责任越大,升得越高,很可能摔得越惨,你在体制内安安稳稳的十年,或许最应该感谢的就是你没能升职。第二,县级科员其实很有面子
在体制内工作,发财是不可能了,但面子还是有的,人活一生,其实要的就是一份保障,而只有拥有保障的人,才最有面子,体制内的科员就有保障,因此,县级科员很有面子,有面子的人,都有存在感。第三,体制内就三个10年
既然都已经荒废了第一个10年,也就不怕再荒废剩下的两个10年,拿好体制内的保障,慢慢度过剩下的20年,你会发现,其实人生也就是这样,只要不想太多,也就不会太累。最后
体制内人,特别是没有父辈提供帮助的人,轻易不要幻想升职的事,干好手头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活中吧。
我也在体制内,工作有8年左右,也在小县城,不过不是公务员,只是事业编制,你的困惑我也有。
在小县城体制内,别说你干了10年,有的干了一辈子都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员,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关系背景,体制内晋升会很难,很多人就这样混到退休。
如果工作就10年,现在年龄应该也在30岁以上了,人一旦过了三十岁,很多事情都会身不由己,工作也同样身不由己,那么该何去何从呢。其实就两条路,要么离职,要么继续干下去。
离职的话,风险会很大,毕竟这个岁数很尴尬,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年,可能已经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去企业的竞争优势赶不上刚毕业的年轻人。
如果继续在体制内干下去的话,可以这样做:
一是做副业。体制内,如果所在的单位不忙,那你可以抽出时间来做副业,有的时候,如果副业做得好,收入会超过主业,钱可以给人安全感和底气,如果副业赚到了很多人,那么主业做不做都无所谓了。
二是学习一门技能。利用闲暇时间掌握一技之长,人只要有技能,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不愁赚不到钱。现在学习资源丰富,可以学习的很多,比如学设计等等,只要有技术,实在不想在体制内了就可以跳出来。
三是想办法提拔。如果对提拔很感兴趣,我想还是可以创造条件提拔的,虽然体制内关系背景很重要,但工作能力和实绩也很重要,如果把工作做到极致,得到领导认可,有时候提拔也是很快的。
欢迎关注@公务员圈 ,为你解答更多疑问!
在县级部门工作,一个大县几百万人,一个小县也几十万人,能当上科员,已经算是小成功了,至少衣食无忧、生活安逸,车子房子也能拥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基本保障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帽子"问题,如果能当上科长实职,面子和里子,就全了。但是,在县级部门,能当上正科级实职的,比例已经很低了,混得处级就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是一个科员,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丰富,不枉活一辈子,才是王道。
【一】十年县级科员,起点,你就输了。怎么办?如果你有才华,只是被埋没。那么,就咬着牙,私下里努力学习,想办法向上考试遴选,说不定可以考到省级部级机关,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考试遴选,可能是你唯一的、有时限的途径。但是,前提是你有考试的才华。你自己掂量自己的水平。
【二】十年起步,你的起点,虽然输了,但还有机会。你的目标,正科实职。然后,分析达到正科实职的所有实现路径,你分析你们县里的文化传统,如何才能提拔到正科实职。你分析之后,针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补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咬着牙奋斗十年,看看能不能实现,即使不实现,你就认命吧,反正你已经尽力了,不后悔即可。这里面,不排除你走一点灰色路径,比如,投靠一位好领导,加强走动,跟对人。如果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条件,至少你不后悔一辈子就行。
【三】多元发展。这个时代,真的不会亏待才华。比如,很多人靠副业发达的,你知道当年明月吧,怀才不遇,后来写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版税挣了4000万,再被上级赏识,现在已经是处长了。互联网时代,让一个草根,匿名可以成功。无论是自媒体,还是电商,只要你认真去做,也可能创造你的事业第二春。体制内,只要你晋升无望,心态放开,正好有时间有精力发展自己的"副业",让人生更加充实,就不会郁郁寡欢了。
满足吧,我的弟。工龄十年,县级科员,既然升职无望就要安于现状。把本职工作做好,该上班就上班,该娱乐就娱乐,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官也是三餐饭一张床,不当官也是三餐饭一张床,何必如此纠结。我说一下我的情况,1999年1月参加工作,在一个偏远乡镇政府工作,最大的理想就是调入县城,哪怕扫地也行。
2005年,抽调到"县先教办"工作。2006年,返回工作的乡镇指导先进性教育实践活动。2009年,抽调到"县林改办"工作,但始终是乡镇行政编,进城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2011年,全县林改工作结束,何去何从,我总不能赖在"县林改办"不走吧。2011年12月,全县召开干部调整会议,我跟局长说:请你帮下忙,我在县林改办工作期间没有功劳有苦劳,再加上借调上来这么多年,回去面上不好看。也许是我遇到了贵人,不多久,我就收到了调令,调入县林业局工作。我不求当领导,只想进城,因为城里的教育不是乡镇能比的。我调入县城后,儿子还在乡镇读小学。当时,要进入县直一小、二小读书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县直单位干部职工,二是县城户口,我正好符合条件。也许是儿子的八字好吧,一路顺风顺水,如今在吉林大学学习。
我时常想,我就是这个样子了,儿子比我上更好的大学,比我有出息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自已有多厉害,而是下一代比自已有出息。
体制内工作十年,县级科员,升职无望,何去何从?回答这个问题,我想:
第一,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因怀才不遇,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作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中待时飞"。三十岁,还年轻,你有这种想法,我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赞同。其实人生的坐标,不在职位高低,而在于奉献大小。自古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千里做官只为吃穿。一种说法是:做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了吃穿而在体制内的人,心里想着是怎么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心里想着为民作主的人,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为人民服务。现阶段体制内的人,就是扎实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这样把心态摆正了,无论在村级单位,还是在乡级,县级,还是更高级。工作的性质是一样的。是金子在那儿都可以发光。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大人小孩都会唱。雷锋只是一个班组司机,却做出了千古流名的业绩。县级科员,已经很高。只要想办事,会办事儿,专心为民办好事儿,就一定会前途光明。
第二,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句话提醒我们,人千万别贪欲,到时后悔来不及。人生的事儿,,都要一分为二看。升职升官是好事,也是坏事。我曾经的一位同事,当年是我的领导。人缘好,办事能力强,可他的弱点就是不知足。他从小科员开始,一路顺风,升到市委书记的职位,还不满足。凭着自己手中的权力,私办企业。让别人代替,他做后台老板。加上贪欲,收受贿赂。东窗事发,从正厅级领导干部,一落千丈,变成了阶下囚犯。所以说,在我眼里,人最大的成就,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光明磊落,洁白无瑕。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比什么都好。
第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三十岁虽不是豆蔻年华,也不算老而无为。重新审视自己,十年原地不动的原因。从零开始,换一种方式。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用实践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蓄势待发。即便是不被提拔,努力了,就不后悔。
第四,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能是县级科员,已经是不错的位置。人生岂能尽如意,但求无愧我心。我三十八年工龄,最后混了个主任科员,十年前退休,现在月月六六大顺。我觉得我很满足,很知足,很幸福,很快乐。钱再多,职位再高,都是身外之物。不嫌拿得少,就怕走得早。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儿孙事业有成就好。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心是安居。
以上是我的看法,何去何从?供您参考。
【木子职说观点】体制内工作10年,我算了下你应该还不到35岁,趁此机会,如果你还有雄心壮志,不如通过考调或者商调的方式到市级或者是省级部门工作吧。
体制内工作10年,县级科员,升职无望,其实这多正常啊。
在县级机关工作,平台决定了你的升迁,毕竟县级部门和乡镇平级,也是正科级单位,这就决定了你如果能够得到升迁,就变成了县管干部,县级部门副局长、乡镇副镇长的位置好多人看着呢,你自己就要掂量下自己是否有能力得到组织的青睐。其实工作10年还是科员的人多的很,在县级机关、乡镇也是很常见的,有些人终其一生到退休也还是科员一枚,毕竟领导岗位僧多粥少,能否实现跨越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
工作10年还是科员一枚,其实摆在你面前的路只有三条可以选择。
第一,安于现状、等待退休。既然自己都明白自己升迁无望了,那不如就此安于现状,等待退休,但这肯定是一个让人及时煎熬的过程,毕竟你还有二十多年才到退休年龄。
第二,主动作为,取得信任。如果自己确有奔仕途的想法,不如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把单位主要领导的关系维系好,得到主要领导的信任,请主要领导在必要的时候提携自己一把。当然,这是一个技术活,怎么做相信不同人有不同方法。
第三,向上考调,提高平台。县级机关本来领导职数就少,趁着自己还相对年轻,不如通过考调、商调的方式调入市级部门,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到了市级部门,你就能很快解决自己的待遇问题,就算是当不了领导,走职级还是可以的,到自己退休时当个四级调研员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因此,你既然想有所作为,不如走后面两条路,能不能成功就看自己如何努力了吧。
分享给你生涯四看,向左向右看,找组织内其他机会,向上看,了解自己差距,有的放矢。向外看,了解外部环境,对标自身能力。最后,问问你的心,你到底想要什么。
在县级部门工作十年,职务职级并行前是科员,现在应该是一级科员或四级主任科员。
如果家在县里,可以继续在部门干,等任职年限到了之后,逐步升为三级或二级主任科员,运气好的退休前可享受四级调研员待遇。若有领导支持,可到乡镇任副镇长,解决副科实职,然后逐步升正科,退休前享受副处级待遇。
如不考虑照顾家庭,可以参加上级机关遴选,职务职级晋升更快。
@职言不倦 的看法:体制内工作,本来就图个安稳,想要升职,那需要时也命也,天时地利人和,不然大家基本都是考进来的,谁比谁差多少,凭什么提你不提他?
一般十年科员在县级也算正常,没实力没背景,一辈子的科员都是正常事。本来公职人员也不能以大富大贵为目标,要不然以后铁定出事。多少下场不好的,都是源于不满足,觉得自己应该做人上人,才导致走错路。
其实想想,就算你干得好,有领导赏识,能够提拔,就一定干的好干的开心?现在的事情真的不易干。想我身边的领导,基本是没有双休日的,都是来上班的,真的是比较辛苦的。工资收入顶多比你高一倍,但付出绝对不止一倍。
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很重要,最起码就是不要奢望太多,人生不可能很圆满,总是有各种不满意。既然已经感觉升职无望,那就更需要放平心态,不嫉妒别人升迁,不对自己妄自菲薄。平常心最重要。
平时做好分内事,没事也可以多学点其它东西,说不定就是另一个人生惊喜。甚至因为你的平常心,让领导重新认识你,人生有个转折也说不定。人生看淡,不问将来,着眼现在,也许意外惊喜会不期而遇。
体制内工作的人,如果能从事技术性工作,有技术有经验还可能到社会上拼一拼搏一搏。但是在县城这个层面上讲,事业编和公务员编的工作应该挺像吧,或许干的工作和公务员没啥区别,一般也就没啥技术可言了!(勿喷)!
而且县一级事业单位想评到正高职也应该比较困难,如果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那就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如果还想为家庭为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还不想离开体制,那就想想别的办法,研究研究副业,提高提高收入吧!
在或者就是寻求一个能与基层个体工商户直接解除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