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职场导师】独家观点:稳定,并不意味着有钱,更不意味着有发展空间。 我在国企16年,见过200多号员工的离职。 对于他们离职的原因,我总结分析之后,认为只要有三方面原因:一、为了改变稳定"穷"的困境 国企、央企相比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来讲,就是比较稳定。 但是,对于很多有志之士,这样的稳定,意味着他们很难实现职业晋升。 为啥这样讲呢? 因为国企、央企更加注重背景、关系,而不是能力。 有能力仅仅是基础,但是要实现职业生涯的晋升,没有一定的背景跟关系,真的相当难。 国企的薪资待遇跟职务挂钩。 越是底层,薪资待遇越低。 作为普通员工,要想获得高工资,那就得努力打拼,实现职务晋升。 但是,国企的"坑"就那么多,没有背景关系,如何拼的过呢? 因此,一部分底层员工为了赚够养家糊口的钱,就得离职,不然只能稳定的穷着。二、为了改变"怀才不遇"的尴尬 另外,有些人才为啥离职呢? 那是他们不习惯国企的文化,不说阿谀奉承吧,最起码不想放下尊严去"服侍"领导。 他们有个性,看不上领导,不认可领导的决策,很容易被边缘化,无法发挥自身的才能。 因此,只能另外寻求发展的可能。 他们认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们愿意为了追求梦想,不再屈服,而是从头开始,重新努力奋斗。三、为了改变"职业晋升天花板"的可能。 之前提及的200多位前同事,其中有50多个人,跟着前领导走了。 在本公司,位置就那么多,部门管理者就6、7个,领导就3、4个,那么多员工肯定无法实现晋升。 因此,有些一把手通过调动走人之后,就会把他们认为具有"潜力"的嫡系或者骨干挖走。 这些人相比在本公司,基本都实现了职务的晋升。 哪怕没有实现晋升,有领导的信任,工作开展也比较顺心。 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年轻人还是要多折腾,不要在国企、央企混日子。中年人还是要尽量追求稳定,为了五斗米折腰,真的没啥。 但不管如何,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能力应对一切危机。 感谢您的转发、点赞及【关注】,持续与您分享国企职场干货! 央企、国企的收入稳定,但是总有人离职。为什么要放弃稳定的收入,让很多惋惜,至少身边关心自己的人会表示反对,离职的原因简单的讲: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不甘于现在的状态。有以下几种状态导致的离职。遇到职业瓶颈期,无法提升 在央企、国企确实相对稳定,但是很容易进入瓶颈期,上升通道很容易被堵塞,在这类企业中,论资排辈严重,混年头、熬年限、攒资历,哪怕你能力出众,如果没比较硬的关系,那么就只能熬着、混着。 时间久了,激情熬没了,岁数也大了,再提拔的时候,基本也就属于安慰奖了,晋升空间受年龄的影响有了上限。 试想一下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高管的人,要么是空降,人家起点就高,要么就是关系硬,从基层走到高管,那路很漫长。相对与大多数人到退休都无法企及。 不想让时间荒废掉,想改变却又无力改变,这种情况下,往往选择离职。不想做温水中的青蛙,把自己的前途交在希望渺茫的工作上。关系林立,能力得不到施展 在央企、国企里的关系太复杂,有些人可能一家三代都在这个企业中,甚至有些一家人都在,这种情况太普遍了。 曾经工作过的央企、国企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同事的他爷爷就是这个企业的老员工,好多领导都是他爷爷的曾经的徒弟、同事,他的父亲也是小处长,而他虽然能力不行,但是有机会总能轮到他,而其他人,却总离机会差那么一点,就那么一点点。 这种情况下,无论能力如何,什么学校毕业,无非是离机会近一点而已,对于那些有着天然优势的人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有些机会甚至就是为他们量身打造出来的,看着唾手可得,最终才发现有些人是"严丝合缝"、"不留死角"的符合条件。 也许成为基层管理者相对容易,但是如果想再进步的话,那么就遇到了一个玻璃天花板,能看到上面如何,但是上升的通道根本无法打通,所以选择离职也很正常。办公室斗争,落败后难翻身 央企、国企底蕴深,竞争也激励残酷,办公室斗争从来没停止过,站错队的人,被认为强行推到另一个队伍的大有人在。什么"老乡派"、"学院派"等等,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竞争从来都没停止过。 有时哪怕你不想站队,都会被强行划分队伍,有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斗争中的"牺牲品",也许因为你毕业院校和某领导相同,也可能你入职时带你入门的师傅等等,都可能成为这种斗争导致自己走入低谷的原因。 而这种看不见的斗争中,一旦落败,翻身的机会很渺茫,因为关系过于复杂,想翻身不是不容易,哪怕能再翻身起来,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时间已经被荒废太多了。 不甘心的人或者是感觉憋屈的人,自然会选择离职,这种环境只是收入稳定而已,但是想进步却很难,而且在走到一定位置时,很容易卷入各种办公室斗争中,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在这种斗争永远是赢家。晋升受阻,穷不了,也富不起来 在这种企业中,晋升不到的一定位置,只是拿着工资收入,确实很稳定,但是只能保证够生存。工作一辈子的工资可能最终不够买一套房子。 有种说法叫做:"稳定穷"。收入稳定,却并不富裕。在物欲爆发的时代,只有口袋里有钞票,可以买到你需要的各种服务、产品,可是口袋却不允许。 面对物质的诱惑,如果没有工资外收入的话,很难满足自己有品质的生活,尤其是人到中年后,老人需要照顾,孩子投入也很大,就拿报一个培训班来讲,一两百一节课都不算贵。凭着工资收入怎可能满足呢? 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为了摆脱"稳定穷",在工资外收入超过工资收入很多的时候,自然选择离职,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因为在"稳定穷"中,时间被单位占用的太多。所谓的"文化"被执行"歪"了 企业文化是传承,是凝聚力,更是企业的愿景。但是总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打着企业文化的旗号,拿着企业文化幌子,进行各种内耗。 各种所谓的流程,那些看上去根本无法产生效果的事情,浪费着彼此的时间,都深受其害,但谁都无法改变,更不敢提出这种所谓"文化"的流弊。你敢提出,那么"大帽子"一扣,想翻身都难。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企业文化初衷是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多利益,把好的东西变成了幌子,都回忆一下自己身边有没有这种情况? 对于那些离职的人来说,可能是不适应企业文化,所以离职,其实有些时候不是不适应企业文化,而是"文化"变成了限制。所以,不适应"企业文化"的人,选择离职也属于正常。 综上所述,央企、国企有底蕴,有稳定的收入、有相对完善的制度、还有很多的人才,这些优点不可以忽视,但其中也有很多不能让所有人满意的地方,至少对于草根来讲,在这种环境中想要出人头地,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机遇、运气,以及不懈的努力,可能到最后还是只能看到那层玻璃天花板而已。 欢迎关注@九乙大叔 国企15年,其中8年公司管理者,后自主创业。爱好:健身,阅读,深度思考 决定离职的原因有很多,正常情况下主要是有三大原因:一是选择标准不同。国企确实是个好单位,但是还有更好的单位。世上三百六十行,各有各的优势。例如民企薪酬待遇高;有些高科技企业,更适合长远发展等。 二是利于个人梦想的实现。有的岗位职责,有助于你自己人生目标的达成。例如甲一直梦想成为养猪大王。当务之急是学习养猪的专业技能,并不在乎其它条件。所以国企的优势对甲没有吸引力。 三是与人生目标有关。如乙想过守家在地的小日孑。国企虽好,但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在家种点地,再开个超市也不错,因此选择离职。你认为呢? 就像城郊的草木一样,城里虽然好,但是城外更适合自己的生长是一样的道理。 很正常,任何企业都会有人离职,而且理由有很多,有人是因为钱没给到位;有人是因为受委屈了;有人是因为升职空间太小;有人是因为得罪人了,被人针对,不得不离开… 所以不论何种企业,何种待遇,都会有人离开,只是各自的选择不同罢了。为什么国企收入稳定,还是有很多人离职呢? 1.工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国企收入都高,还有很多人的工资也就那样,甚至可以说也就刚刚超过最低标准线。 工资在三四千之间的国企员工有很多,一些员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这个工资水平,每年也就只有那5元的增长,现今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自然也会提高,而工资却一直不变,如何满足生活需要,所以有人因为不满自己的工资而选择离职。 2.受委屈了。国企并不是大家所想的乌托邦,还是有很多压榨、排挤、打压、批评等现象的存在,比如为了上位而恶性竞争也不是没有。 很多离开的人都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认可,或者自己靠能力而获得的工资和待遇,还没有别人托关系得来的好,就会感觉到不公平,想去理论,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最终还会得罪那些关系户。 此外,一些有能力的员工想实施自己的想法,被大众所反感,甚至说抵触情绪很大,自己一身的才华无处施展,郁郁不得志,最终也可能选择离职。 3.很难晋升。国企岗位与工资挂钩,没有达到相应的岗位,就没有相应的收入。无论你是才华横溢,还是业绩领先,都不会获得更多的收入,所以很多人一辈子可能也只能如此了。 但是每个人都不甘平凡,所以都积极争先,努力晋升,然而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与那些关系户竞争,最后都是落个惨败的下场。得不到支持,还会被一些人嗤笑。 没有关系,想只靠着能力晋升,真的不容易。在私企,如果你能为公司带来利益,老板可能会提拔你,或者给你高薪;在国企,根本不看利益,而是看人情,看你的办事能力(与利益无关的事情)。 无法晋升,工资不高,所以就会感觉到在国企没有希望,然后选择离职! 4.得罪人了。如果在国企与领导和同事产生了冲突,并且这个矛盾没有化解,可能也会选择离职! 对于新人入职,尤其是在国企,一定要学会藏拙,不要过分表现,想要获得领导的认可,只需要适当的表现就可以了,再表现就是张扬了,会被一些人反感,也会被别人嫉妒。嫉妒是矛盾产生的因素之一,有时候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得罪别人,如果那个人有权利或者有关系,到最后,受排挤的人就是你。一个人被边缘化之后,唯一的选择就是离职!离开这个地方。结语 国企并不是乌托邦,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地方,就算当初想进入国企,但是进去之后,却发现与自己想的不一样,甚至还不如原来的地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找到自我认为更好的地方,就会毫不犹豫的离职了! [职场鱼观点] 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国企是培训基地,把人培养好了,人家也离职了。"还有一句话"离开国企的都是精英,留下的都是养老的。" 一家央企的大型炼化厂工人工资不高,后来一家私人炼化企业通过各种关系招聘这家企业的工人,工资高达一倍。试问你会如何选择呢?国企为什么留不住人国企关系复杂 国企关系复杂,已经是全民皆知的事情了,在国企工作最主要的不是干活,而是弄明白厂里的人是什么背景过来的。有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得罪人了。所以很多人,没有背景的人总是小心翼翼的干着活,维护者关系。这样不但身体累,心里也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认为你能坚持多久呢?国企技术不是关键 在国企工作,很多时候上去的领导不是技术一流的员工,而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员。你辛辛苦苦完成了一个项目,不如人家请领导潇洒一晚上。国企虽然重视效益,但更注重派系,在提拔你之前,首先看的是你是不是自己人,再看你的技术水平如何。如果你不是自己人,很多时候,就会直接否定。虽然都是公开竞聘,但投票的人可是领导定好的,你认为你上位的机会有多大呢。一心只想工作的人基本上没有机会 在国企工作如果你一心只扑在工作上,那抱歉,你基本上没有机会,除非企业离开你就会破产。但我们很多人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才。如果你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公司的利益考虑,在公司层面看你是正确的,但谁能保证你的做法会不会得罪人呢?在国企混的人,智商没有几个低的,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明明好的方案对公司发展有利,最后通过的确是其他方案。因此,在国企工作要揣摩领导的心思,做领导认为正确的工作。 在国企工作确实很累,他的累不是来自工作本身,而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员工就是疲倦了公司里这种关系,而选择离开公司另谋他路。 关系户、有技能的、有情商的、能喝酒的、能受气的。 关系户一般不会走,走就是不想浪费青春。 有技能的一般工资稍高一些,如果情商低,那就是做最多的事拿最少的钱。 有情商的一般容易升,跟领导关系不错,也很容易跟团队打成一团,一般会是小组长之类的角色,工资一般不低。 能喝酒的,事也做,不过比较少,每次接待客户接待其他领导,上司会带上,工资看情商。 能受气的,就是真正做事的底层,工资低,事也多,而且还要挨骂。 以上就是留下的那些,至于为什么不留,接受不了上面那些,自然要走。 说到底,只要钱给够,又有多少人会走呢。真正觉得没有未来的,那都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而已。 作为准体制内单位,国企央企历来都很受求助者欢迎,因为不管从各方面来说,在国企央企上班,一方面工资待遇不比公务员低,另一方面,工作却比私企更稳定和更有保障。 但即便如此,顶多只能说明国企央企的工作,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而已。 那么顺利进入国企央企以后呢?以现在很多人的职业观念来说,未必会在一家单位待到退休,虽然国企央企一般不会轻易解雇你或者辞退你,但是,当你个人的理想无法实现,薪酬待遇目标没有达到,工作人际关系紧张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离开。 原因很简单,国企央企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好,但也并不代表这样一份工作就是最好的职业选择。 尤其对于很多刚参加工作或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跟一些央企和国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朋友聊天发现: 国企和央企里面辞职率最高的年龄段,基本上就是25岁到35岁之间,换句话说,一般在国企央企年龄超过35岁,或者工作满5年以上,并且已经有一定职位的人,一般不会轻易选择辞职。 那么国企央企里面导致员工辞职的原因一般都有哪些呢?我认为很可能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工资太低,或者同行业市场平均工资相比不够高;二是职位晋升无望;三是由于工作原因导致无法平衡好工作家庭之间的关系;四是人际关系复杂;五是工作本身流程冗长或者效率低下等。 总之,不管从各方面来说,国企央企的工作虽然足够诱人,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方面以及好坏两种结果,况且再好的工作,或许顶多只是别人认为是好工作而已,具体放在你自己身上,这份工作究竟好不好,还要看你喜欢不喜欢,或者有没有兴趣继续干下去! 因为没经过社会毒打啊。想一想,一般哪些人进国企央企,是应届毕业生!国企央企一般的招聘都只针对应届毕业生,而应届毕生没经过社会毒打,所以充满理想主义,而且又一般好大学才能进国企央企,所以他们至少在学生时代是天之骄子,对自己又充满信心,所以,他们很容易低估现实的残酷,于是就容易辞职。 为什么要放弃稳定的收入,让很多惋惜。离职的原因简单地讲: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不甘于现在的状态。有以下几种状态导致的离职。 遇到职业瓶颈期,无法提升 在央企、国企确实相对稳定,但是很容易进入瓶颈期,上升通道很容易被堵塞,在这类企业中,论资排辈严重,混年头、熬年限、攒资历,哪怕你能力出众,如果没比较硬的关系,那么就只能熬着、混着。 不想让时间荒废掉,想改变却又无力改变,这种情况下,往往选择离职。不想做温水中的青蛙,把自己的前途交在希望渺茫的工作上。 关系复杂,能力得不到施展 央企、国企底蕴深,竞争也激励残酷,办公室斗争从来没停止过,站错队的人,被认为强行推到另一个队伍的大有人在。有时哪怕你不想站队,都会被强行划分队伍,有时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成了斗争中的"牺牲品"。 不喜欢这样的人,自然会选择离职,这种环境只是收入稳定而已,但是想进步却很难,而且在走到一定位置时,很容易卷入各种办公室斗争中,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在这种斗争永远是赢家。 稳定穷,让人感到无望 在这种企业中,晋升不到的一定位置,只是拿着工资收入,确实很稳定,但是只能保证够生存。工作一辈子的工资可能最终不够买一套房子。 有种说法叫做:稳定穷。收入稳定,却并不富裕。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为了摆脱"稳定穷",在工资外收入超过工资收入很多的时候,自然选择离职,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因为在"稳定穷"中,时间被单位占用的太多。 所谓的"文化",其实只是内耗 企业文化是传承,是凝聚力,更是企业的愿景。但是总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打着企业文化的旗号,拿着企业文化幌子,进行各种内耗。 对于那些离职的人来说,可能是不适应企业文化,所以离职,其实有些时候不是不适应企业文化,而是"文化"变成了限制。所以,不适应"企业文化"的人,选择离职也属于正常。 @红海人力,专业的中高端人才职业发展平台。深耕职场二十余年,分享有用的职场知识!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内斗被排挤,升职无望干耗青春,待遇不公赌气,有更好的事业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