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易给孩子下结论!"儿童多动症"就是个谎言。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多动症"竟然成为经常挂在家长嘴上的词语,孩子稍稍有些调皮捣蛋,大人就会沉思:这孩子,莫不是得了多动症? 我家是儿子,亲朋好友相聚,小儿异常兴奋,调皮更甚,时时处处可见他闹腾的身影。不止一次,大表哥过来好心提醒:"这孩子这么皮,估摸是患上了儿童多动症,身体缺少什么元素吧,抽空带他去看看医生,吃点药,会有效果!" 大表哥这么说,不是凭空,他自家的儿子(如今长成大小伙了),当年小的时候也是这般调皮捣蛋,他也是听了别人劝,带去看了医生,吃了药,好转不少呢!可以说,他是好心好意相劝。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人尽皆知。可到底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被旁人说的多了,我也曾去查阅过相关资料,众多的资料不约而同地显示: 所谓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部分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明显影响患者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 一句话概括,所谓多动症,就是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 那衡量注意力集中的标准是什么?结果显示基本来自主观的判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手段相似,基本都是以医生向家长询问情况为主,通过和儿童谈话,观察儿童行为,并使用"诊断量表"打分得出。 当我依据被常采用的量表来给自己的孩子打分时,毫无疑问,他的得分超过所谓多动症的范畴。 附表: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每项视程度不同打0—10分) 1、 活动过多,一刻不停 2、 兴奋活动,容易冲动 3、 惹恼其他儿童 4、 做事不能有始有终 5、 坐立不安 6、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 7、 必须立即满足要求、容易灰心丧气 8、 经常易哭 9、 情绪变化迅速剧烈 10、 勃然大怒或出现意料不到的行为 诊断:得分计算:没有(0分),稍微(1分),较多(2分),很多(3分),总分超过10分为阳性,即为多动症。 我相信,如果家长们按着量表来判断,那么十个孩子里面,一定会有八九个被判断成所谓的"儿童多动症"! 所以,作为家长,别轻易相信"多动症"的说法,去分析一下,孩子静不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遇上什么事情了?被什么东西吸引了?如果无缘无故,孩子长期表现异常,那么再考虑他是不是患上了"多动症"! (我是诺妈,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为我点赞,谢谢!) 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 好动≠多动症。小朋友好动坐不住,家长使尽浑身解数都不奏效,常会怀疑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好动和多动症要怎么区分是很多家长的烦恼。其实,好动的孩子不一定有多动症,好动可能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一是年纪,年纪小的孩子多动很正常。 二是气质类型,多血质的小朋友机灵好动、反应速度快、动作矫健敏捷、待人热情友善,此类气质的小朋友易分散注意力、情绪起伏大。 三是学习问题。有些孩子上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过于简单,难免会出现上课走神、小动作频出的现象。而有些孩子对学习难以掌握,自卑、提不起兴趣,同样会出现多动的情况。 四是教养习惯,有些孩子静不下来是因为家长溺爱,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 其实,好动和多动症最大的区别就是好动旳时机是否有选择性,如果只是单纯好动的话往往是具有选择性的,孩子一般都会在学习的时候多动,而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则安静专注,多动症儿童则不会有这种选择性,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会动作不停。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需用专业的指导训练慢慢纠正,如果只是一般的好动,家长只要多多观察,找出原因针对性纠正或适当引导,大多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如果你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吧!(85) 多动和多动症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想判断孩子是否有多动症,又不想去医院,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看看孩子是不是干什么都动,比如,一般小孩子在看电视玩手机的时候,注意力就会很集中,可以好几个小时都不动,但是让他们写作业或者出去玩,就一刻也停不下来,这一种只能是属于多动,不是多动症。 反过来说,如果孩子在看电视,玩手机或者是其他的他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上也是一刻不停的动,那就要建议你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看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在实际情况下,很少有孩子是真的患有多动症,一般孩子都很爱动,这是正常的。 需要父母注意的是,多动的孩子可能注意力方面会稍微差一点。经常会被外界的人和事还有声音等等将注意力牵走 这时,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方面的培训,比如,在指定的时间段,家人一起来玩答题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得集中注意力,否则答案就会出现错误。 孩子最喜欢玩游戏了,在无形之中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好,也训练了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多动的孩子,父母没有必要刻意去强行的制止或者进行其他的措施,这就是孩子的天性,一刻都坐不住。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培训机构,给孩子培养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技能,比如说学学围棋,象棋,都是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最后要提醒父母一点,不要每次在发现孩子有问题时就给孩子贴上标签,像多动症,多动这些都属于标签性词语,父母在这个方面关注越多,孩子就会在这个方面不断的放大。 所以说父母想让孩子少动,父母自己先得做到自己少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宝宝静不下来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孩子天生好动爱玩,这是正常的表现。多动症症状不仅仅是多动,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多动症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做事无法有始有终;多动症的孩子无纪律,无法在任何环境下安静下来;多动症的孩子没有目的性,做什么事情很冲动,毫无目的;多动症的孩子动作迟钝,不协调。温馨提示:若发现孩子有多动症的症状表现时,要及早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及早干预及早治愈。 你好, 单凭孩子静不下来这一表现无法下结论,需要进行多动症评估。 孩子好动是天性,在发育过程中有很长时间的探索期,多表现为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家长在此期间一要做好引导,二要保障孩子安全。 您好,您的描述有些简略,多动症的症状需要符合多方面的条件,您需要询问专业的医生确认一下。 好动不是多动症,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跑喜欢跳,喜欢各种动态的活动或游戏,这说明孩子属于好动型,而非多动症。 教养孩子需要因材施教 ,而喜欢运动的孩子通常运动机能比较优秀,而且精力旺盛,他会喜欢用动态的方式学习,比如动手操作、在课本上写写画画或是做笔记。也许他上课也会各种小动作,做作业也是一边玩一边写。但当您一问发现他并没有走神,老师讲的内容他有记住也学会了,即使面对他喜欢的动画片也是动来动去、抓耳挠腮,说话时连比划带说的,这样的孩子被称为"动态学习者" 。 您要知道,多动的孩子同样具有很好的专注力,只是与喜静的孩子培养方式不一样,运动的形式会更适合他。 首先您不要给孩子随意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标签,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您可以多带进行他户外活动、体育活动,让孩子练习带有技巧性的运动,比如篮球、足球、折返跑,甚至是拍皮球等等,这种带技巧的运动可以促进他专注力的增长以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将您想教给他的知识内化到游戏中去,尤其是角色扮演类非常这类型孩子的身心成长哦。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 "头条号或微信号。 不一定是,孩子一般都好动,特别是男孩子。我儿子就属于停不下来那种,一天跳到晚都不累的,搞得我疑神疑鬼怀疑他是不是多动症。结果观察了蛮久,他也不是静不下来,碰到他喜欢的,例如玩沙子,看动画片这些,他可以专注很久。多动症是什么事都只玩一会,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只是纯粹好动,不用担心 你好,我是北京天使儿童医院王波医生。 孩子静不下心来不一定就是多动症。 常常听家长抱怨说孩子很好动,上课坐不住、搞小动作,写个作业一会儿玩玩橡皮,一会儿去趟厕所,背课文也静不下心来,真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啊?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并非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是"多动症"。首先,家长需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多动症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95%都是多动症引起的!如果家长把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混淆在一起,不但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还会耽误孩子的成长。研究发现,"多动症"与孩子好动、顽皮有着四点本质区别: 1、注意力方面:好动的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讨厌别人干扰,而多动症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无法有始有终。 2、自控力方面:好动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和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根本坐不住,静不下来; 3、行为活动方面:好动的孩子的行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 4、生理方面:好动的孩子思路敏捷、动作协调、没有记忆辨认的缺陷,而多动症孩子则有明显不足。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大脑负责注意力能力的神经元网络没有构建出来;孩子学习态度和动力不足,主观意识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这两种类型占到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95%以上,真正多动症的孩子不超过5%。家长可以根据以上四点比照一下,不要轻易就下结论说孩子是"多动症",甚至带孩子去医院打针吃药。 你好,小孩子好动是正常的。但如果好动的表现超乎于别的孩子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 多动症的小孩子动作过多、语言多,如坐着时不安静,好像有针刺在屁股上不舒服而扭来扭去。上课和做作业时双手也停不下来,总是玩东西,把书页的边卷来卷去。这些都是多动症的症状。 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建议你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如果孩子有多动症,目前比较好的方法是使用瑞舒琼肚脐贴,安全放心。且无副作用。 "你可不可以乖乖坐好,认真写功课啊?" "你是不是毛毛虫啊,为什么一直动来动去呢?" "不要在家里跑来跑去啊,你为什么总是不听呢?" 这些话很熟悉吧,几乎每位家长都说过!妈妈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总是静不下来,老是动来动去,身上像长了虫一样。 孩子精力旺盛,有时在外面跑跑跳跳一整天之后,回家途中只要在车子里稍微睡一下,下车后立刻又能生龙活虎,像装了马达一般。 处于探索期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总是精力充沛。 每次要他好好坐下来看书或写功课时,老是坐不住,过不了几分钟就会站起来,或者东摸西摸一下。 重要的是症状而不是病名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是现今家长最关心的名词之一,网上搜索一下,相关资料特别多。 首先,我们先从"多动症"来谈起。 家长其实在意的不是"多动症"这个名称,而是为什么孩子总是"跑来跑去、静不下"。 不要说是孩子,即使是大人,应该也常有坐不住的时候吧? 例如,你一早就努力工作到十一点半,快接近中午了,是不是会感觉比较坐不住? 想一想,这算是多动吗?其实只是肚子饿了而已。 中午吃过饭,脑袋开始变得不灵光,别人叫你也没什么反应,这是自闭症还是迟缓?都不是,只是吃饱后血糖飙高,感觉昏昏欲睡。 有什么状况,就会造成什么问题,但不能用状况去找病名。 例如,今天你突然打喷嚏,未必是感冒,可能只是四周的灰尘太多了。 因此,家长不必执着于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多动症,而是应该找出孩子静不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孩子在上课时动来动去、不专心,可能是老师讲的内容太过简单或者不够吸引他,因此不想听。 孩子肚子饿了、过敏皮肤痒时也会坐不住。有太多因素让孩子静不下心或坐不住。 记得,请把孩子静不下来的状况记录下来,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某个老师或某些特殊情况时容易发生,分析过后再找出原因。 如何判断孩子专不专心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玩玩具不到三分钟就换另一个玩具、画画没画五分钟离开座位,就认为孩子属于"不专心"一族,甚至怀疑是不是"多动症"? 除了带孩子接受医师的专业评估外,还可以从两方面来大略判断孩子专注的能力: 1、孩子是否有专心到让你称赞的时候? 很多妈妈会说,虽然孩子老是动来动去,但只要让他看电视、打电动或玩手机,却又表现得十分专心。 虽然这些3C产品操作不当,会对孩子专注力有不良影响,但却能从中感觉到孩子有专心的时候。 2、孩子会玩曾经玩过的游戏,并且持续一段时间吗? 孩子在不同的空间里跑来跑去、轮流游玩,这样的行为看似不专心,但是只要他们还会对玩过的玩具感兴趣,并且持续地玩,这就表示大脑对于之前的游乐过程进行处理。 因此孩子才会感到乐趣,再回头来玩。 孩子虽然跑跑跳跳,但并非不专心,而是在几项玩具之中来回转换注意力罢了。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表现出对某项事物的专注力,那么就别太担心是否有重大障碍,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给予适当的训练!儿童发育行为知识一对一解答,欢迎关注"儿科兰墨赭医师"的头条号,随时评论或私信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