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大地震,住在现代的高大密的高楼,逃生的几率有多大?
就是因为经历过多次地震,所以我买房一直坚定只买低楼层的。2008年的时候,地震突然就来了,当时我们在六楼,恰好处于课间时间。你知道那楼梯是啥感觉吗?见过农村筛糠没有?就是那种左摇右晃,完全站不稳的感觉。
地震来的时候,不能坐电梯,一般都是从应急通道逃离。你想啊,如果你住在高大密的高楼里面,你有时间下楼吗?地震一般最多只有12秒左右的黄金逃亡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内你没有逃出去,基本上就没有希望了。
一栋楼里面住了很多人,大家都从应急通道里面逃生,你想想有多拥挤?就算是平时从高层下来,以最快的速度从楼梯逃生,没有个几分钟时间怕是不得行吧?
地震一般都有横波和纵波,左右摇晃了之后,就会开始上下摇晃,这种就很容易导致房子等建筑物被撕裂。估计很多人不知道吧,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以为就是左摇右晃就完了。
曾看过一个报道,有一个是2008年汶川地震侥幸活下来的男生,他回忆了当时的情况,他们就是在震中,教师又是在二楼,地震来的时候,他跟随同学一起逃生,没想到楼板突然被扯裂开一道口子,他的一条腿就掉了下去,还没等他将腿提上来,哪条口子又突然合上,他的腿就被夹在了中间,是不是很恐怖?可这就是现实。
有人说,住在底层的好逃跑,住在高层的容易被刨出来,这话我无法反驳。因为确实有些建筑因为地震的原因,直接一二楼下层,三四楼反而成为了第一层。咋说呢,总之地震来了,你只有那么十秒左右的逃亡时间,如果你在底层都没有逃出来,那也是命了。如果你是在高层,从头至尾你的逃生几率都非常小,还是找个相对安全的地儿蹲着吧,看看有没有命等消防官兵将你救出来了。
如果发生大地震,住在现代的高大密的高楼,逃生的几率难以预测。我谈几点:一、最好的办法是不往外逃,而是就地求生
(一)、为什么不要外逃
1、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一般地震都是在一分钟内完成,而一旦地震,电梯马上失灵而用不成。只能从逃生通道下楼。
就是电梯能用,也无法使用。为什么?(1)、住户集中去用电梯,往往是只能载十几个人,谁能争上?
(2)、一旦地震,往往是很快停电。也就是说基本上是电梯半途搁浅。
(3)、电梯下行不停也基本上一分钟上下。关键在于需要上的人太多了,起码停三次以上。
(4)、适逢电梯间异常等状况,还有电梯失灵猛下沉的危险。弄不好地震未亡,却让电梯摔亡了。
从逃生通道下楼也不可取。为什么?(1)、一旦大地震,人是很难前行的。人的行为就象筛罗中来回动的筛物,就象蹦床上的玩童,是不由自主的来回的东倒西歪。
(2)、就是正常的跑下逃生通道,应该是只有三楼以内可以保证一分钟逃出楼。其他得多长时间?
(3)、逃生通道很可能是人满为患,一个人压一个人。也就是地震不一定伤亡,人压人伤亡。
2、就是逃出楼,也很可能被本楼及周围倒塌的楼砸死。
现在的高楼小区,有无避开所有楼倒塌的地方?有多少?
你能冷静的去往安全地带吗?
你能争到安全地带的位置吗?
(二)、就地求生的办法
1、家里那里最安全?承重墙(混浇体)墙根和厕所是最安全的。(1)、高楼大厦都是水泥钢筋混浇的,混浇体就是承重墙。混浇体最坚固结实。其他墙都是空心砖所砌,承受力就差多了。
所谓承重墙的确认,最直观的是分户隔墙肯定是。
(2)、厕所是空间最小的,也就是不容易远距离砸伤的地方。
(3)、一旦地震,可能发生的情况难以预料。高楼大幅度摇摆是铁定的,有可能发生楼倒屋塌。甚至于将楼陷入地缝中。
(4)、承重墙(混浇体)墙根和厕所小空间容易形成三角形空间。
2、抓住顺手的减压缓冲物护住头部及上半身,最好是全身。减压缓冲物包括被子、棉衣、枕头,玩具动物、棉衣等等。
(三)、切忌惊慌失措,更不要跳楼
1、一旦过于紧张,也就是惊慌了。而大多数人一旦惊慌,就会不知道怎么干了。
人必须知道旦夕祸福虽然很少,但是,不是与自己无缘的。如果不幸碰上了,镇静和从容淡定是最佳状态。
2、屡次地震中都有跳楼的,包括波及地区的人。
试想一下,只有从一楼跳下很可能不伤亡。二至四层跳下的,伤是不可能避免的,亡的几率不小。其他楼层跳下的基本上就是亡。
地震不一定伤亡,这一跳反倒伤亡了。这个利害必须清楚。
况且,跳下去的人,容易被楼倒屋塌伤亡的。二、存活的几率取决于几个因素
(一)、地震烈度和特性
地震分震级和烈度级。对建筑来说,是论烈度的。烈度数往往比震级大一二个数,或者是同级。
1、一般七至八级烈度的地震,往往是伴随有一米以内地裂缝的。问题不是特别严重。
2、八级以上烈度的地震,往往都是有大裂缝的,甚至于伴随有造山造岭结果。也就是说一些平地、凹地上升为小山岭,一些小山岭不见了,甚至于凹下去了。
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里氏震级8.0MS,矩震级8.3MW。烈度11级。就有小型造山造岭,更有不少地裂缝。
(二)、建筑质量。世界许多国家都对建筑物的抗震级别有要求的。我国也实施了三十几年了。
我国对不同地区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是不同的,大多数基本线在8级烈度。建筑物也分等级的,高层居民楼属于高级之列。
但是,执行过程中有无漏洞和作弊?大家应该是清楚的。
(三)、自己的相关综合素质
1、身体素质。当然包括抗击大程度,忍饥挨饿能力,抗伤能力等等。
比如心脏病人或胆怯者吓死了。比如行动不便者等等。
2、心理素质。遇事从容不迫能力,迅速避险速度和方法。
3、求生能力和意志。就是在无吃无喝时,吃什么喝什么,以及呼救等等。
如果有8级以上的大地震,活下来的基本都是住在农村的,往外跑的快,出门都是空地,断水断电也饿不着,有土锅有压水井。还是农村好。
谢谢邀请,如果发生大地震,住在高层大楼,逃生的几率,我觉得是很少很少,除了大楼盖的好,大楼不倒,还不要紧,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当时我们在13层,汶川地震,离我们很远,当时在西安,摇晃的很厉害,人根本无法站立,要是当地发生大地震,大楼倒塌,那生还率肯定是太低,听天由命吧!
有办法,人生有三防,一防震,新楼装修时用10mm厚槽钢焊一个储物柜,这个柜有足够的抗压,承重能,可以随便翻覆,每个房间备一个,柜里面备足够生存一个月的食和水及物品,当地震来临时转身便进,天塌地陷能奈你何?二防水,救生衣,野外皮伐舟随时可泛浪伐舟小事一桩!三防火,家中临窗按一滑轮组,当大火熳延,下楼通道以无法正常通过,可用滑轮用钢索。
答案是【放弃逃跑】
这是我在地震防灾馆里亲耳听到的忠告。 原因很简单,地震能量释放非常集中,一般在1分钟之内释放掉80%以上的动能。 如果你的楼房无法达到抵抗这种震荡的能力,那么你在一分钟之内是跑不出去的。 如果你的楼房能够抵抗这种震荡,那你就没有必要在震荡的时候跑下楼。
至于到底能不能扛得住,实在抱歉,只有等地震真的来了才能见分晓。
当然,听天由命并不是说让你傻站着不动。
在初始的惊吓之后,你该回过神了!现在,看看身边,有什么软的,枕头,被子,衣服,有什么用什么,把头护住!什么?都没有!?用手!!手总有吧!
如果能未雨绸缪一些,应该学习日本丰富的自救经验,在家庭中日常配备急救箱,里面包含急救药品、纱布、少部分食物与水。
所以,地震来了不要慌!那种直面死亡的恐惧而自基因深处产生的慌乱是完全无法压制的!别往楼下跳,别往楼下跑,要是真摇晃起来,行动会受到制约的,就像你喝醉的时候走路一样,完全不可能健步如飞,等楼塌了,你还没跑到二楼喃!
好了,到这里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就看你有没有气运光环了……
这必须引起重视!看到新闻哪里地震了,就跟着我默念一遍,来!
不要太慌!不要太慌!
我是有思想准备的!
不要跳楼!不要发愣!不要往楼下跑!
好了,有个思想准备之后,你存活率就能提高N%了。
买房子要不就买底层,要不就买顶层,一旦地震,底层的跑出来快,顶层的刨出来快。
高层遇地震首要做的不是逃离大楼,地震时电梯不能坐、电源天然气需关闭,靠双腿从高层下快速跑下来也较困难,最好的做法就是待在稳固的地方尽量降低自己的重心。
一个错误的观念是高层大楼比低层楼房更容易倒塌,但实际上超高层建筑尚无在地震中倒塌的案例,反而是底层民居因为设计建设更"自由"一些,质量参差不齐,更容易在地震中损毁。汶川地震时,几个镇中心的城区,较高层的建筑存留下来的也相对更多一些;曾经在墨西哥、日本的较大规模的地震中,超过8层的中高层建筑倒塌的几率很少见。
1985年墨西哥城8.3级大地震,也只有少数的中高层建筑倒塌,Pino Suárez住宅区一幢21层的公寓楼在3层高度处折断,然后砸在了紧邻的一幢14层的公寓楼上;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但是在那次事件中被冲走损毁的多是自建民居,稍高的建筑也多存留着。
这些实际的案例都表明,相较于低层自建民居叫高层建筑反而更安全一些。高层建筑的自重更大,受到地震冲击时自身的力矩也更大,若结构强度不够很容易在地震中倒塌或者折断,然而这样的事情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数量都相对比较少,就是因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建设更加严谨,采用的钢框架或者钢混结构面对地震冲击时也能更好地缓冲。
有时候大楼已经倾斜或者剪切应力作用下墙体开裂,但却仍能屹立着。超高层建筑还会专门设计重数百上千吨的阻尼器抵抗强风和地震,能保证大楼在一定摆动幅度内的安全,这也是至今未有过超高层建筑在震中倒塌的案例,不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论证时需要考虑地质特征。
但是高层的特点是"高",人的速度很难赶上地震波传播的速度,由于可能导致电梯井的变形,地震时是不能乘坐电梯的,就需要靠俩腿往下跑,6层以下的一两分钟就跑下来了,10层以上的慌乱更容易导致自身的风险,因为大楼的摇晃使得行走奔跑困难,更高层的建筑地震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跑下来,甚至地震波都过去了,人还没有下来。
在高层中,地震发生时需要尽量寻找稳固的地方躲藏,避免脱落的墙皮等坠落砸伤,在建筑度过地震稳定后,迅速转移到外边空旷的地带,待地震平息之后才能到处走动,此时也需要注意离损坏建筑远一些,但还是尽量不要乱跑,等到下一步的救援指示。
我是农村人,小时候家乡哪里发生过一次地震,当时是晚上9点多突然就感觉电灯左右摇摆起来,放在桌上的暧水瓶倒了从桌子上面摇晃一会摔下了地上。
第二天大家听村里广播才知道,是发生地震了,哪时候村干部一家家的动员,让每户都在院子里搭帐篷,晚上千万别睡在屋里,以防不测发生。
一连折腾了3天左右吧,才恢复了平静,记得当时我家搭的帐篷挺简单的,就用木头搭的地上辅了几层柴草,还有羊皮狗皮之类的辅的厚厚,顶蓬和四周都用厚些的塑料。
家住富拉尔基的姑老爷正巧赶在那几天来我家串门,他说又不是高楼上住着,怕啥?就是万一地震的极别大了,也有时间快走几步就到院里了。
大人们决定回屋里睡,只有弟弟图热闹新鲜在帐篷里住了几晚上,几天之后就消停些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地震过。
自然灾害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过一些挫折磨难,祝福所有住在高楼大厦里面的人们都平平安安的!
住高层,如遇大地震,象唐山那次,根本就别想跑,加上现在的高层,设计的是七级抗震,但实际建好,根本达不到设计需要。加之建设单位的材料等!!!!!!可想而知,最好找个地方躺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