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项目建设背景及现状 1.1项目建设背景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1.3项目建设目标 第 2 章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2.1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2.2园区企业向高新型转变 2.3园区管理向城市化转变 第 3 章工业园区大数据存在的问题 3.1信息化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够完善 3.2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工作严重滞后 3.3两化融合推进工作缺乏有效抓手 3.4园区综合管理缺乏智能化手段 3.5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匮乏 第 4 章智慧工业园区大数据建设目的 第 5 章智慧园区总体构架 5.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5.2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5.3智慧应用体系 5.4智慧园区安全体系 5.5智慧园区管理体系 第 6 章系统核心组件 6.1系统总体设计 6.2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6.3底层消息交互组件 6.3.1消息服务机制 6.3.2MQ的主要特点 6.4多媒体融合通信服务 6.5电子地图服务 6.5.1基础图层数据服务 6.5.2地图空间图层数据查询服务 6.5.3实现地图上应用基本功能 6.6运行维护管理 6.6.1组织机构管理 6.6.2系统用户管理 6.6.3系统权限管理 6.6.4系统角色管理 6.6.5系统日志管理 6.7即时消息服务 6.8智工业园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综合态势展示 6.8.1智工业园区治安防控情报信息上报汇总 6.8.2智工业园区群防群治勤务运行信息 6.8.3社会化治安防控实战指挥态势图 6.8.4宏观预警及趋势分析 第 7 章智慧工业园区大数据平台规划设计 7.1需求分析 7.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 7.1.2建设内容要求 7.1.2.1人口库 7.1.2.2法人库 7.1.2.3地理信息库 7.1.2.4视频库 7.1.2.5大数据处理平台 7.1.2.6数据管理服务平台 7.2设计方案 7.2.1总体平台设计 7.2.1.2总体架构 7.2.1.3体系结构图 7.2.1.4总体流程图 7.2.2人口基础数据库设计 7.2.2.1数据接收服务 7.2.2.2中心数据查询 7.2.2.3决策支持子系统 7.2.2.4授权管理 7.2.2.5数据清洗比对管理 7.2.2.6信息核验 7.2.2.7系统管理 7.2.3法人基础数据库设计 7.2.3.1系统管理 7.2.3.2授权服务 7.2.3.3接收服务 7.2.3.4信息服务 7.2.3.5统计分析 7.2.3.6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设计 7.2.3.7基础数据 7.2.3.8平台建设 7.2.3.9GIS平台 7.2.4视频基础数据库设计 7.2.4.1建设规划 7.2.4.2设计方案 7.2.5大数据处理平台 7.2.5.1大数据基础平台 7.2.5.2大数据多维分析查询系统 7.2.5.3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 7.2.6数据管理服务平台 7.2.6.1数据治理与监控系统 7.2.6.2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 7.2.6.3大数据展现门户 7.3实施方案 7.3.1项目组织实施 7.3.2突发事件处置 7.3.3项目验收 7.3.4项目交付 7.3.5项目管理与质量保障 7.3.6培训方案 第 8 章智工业园区治安防控情报信息上报 8.1社会化警务助理信息上报 8.2信息图上展现 8.3服务管理对象定位信息管理 8.4服务管理对象定位上图 8.5视频监控集成接入网关(可选) 8.6图上周边资源查询 8.7通知公告 8.8逐级精细管理模式 8.9事件上报 8.10平台事件自动分流 8.11绩效自动考核 8.12事件项目可定制 8.13接口开放 8.14GIS可视化操作 8.15符合规范 第 9 章服务管理对象一键报警(可选) 9.1服务管理对象互联网APP端一键报警 9.2警情进入三台合一接处警 9.3警情状态更改 9.4辖区手动扁平派警 9.5图上就近扁平调警 9.6警情警力实时态势 9.7人口管理 9.8特定人口管理 9.9单位法人管理 9.10XXX区社区单位管理 9.11商户管理 9.12民情上报 9.13警情上报 9.14自动考核 9.15自动统计 9.16自动通知 9.17自动催促 9.18流程定制 9.19事件定位 9.20人口定位 9.21事件流程跟踪 9.22分级管理 9.23老人和儿童管理 9.24公共安全管理 9.25邻里矛盾解决 9.26舆情监控 9.27XXX区社区环境监控 9.28黄赌毒及时发现 9.29邪教组织及时发现 9.30公共设施管理 9.31志愿者管理 第 10 章社会化治安防控力量实战指挥 10.1指挥调度及警令流程 10.2智能堵控圈 10.3一键"关城门" 10.4指挥过程全流程管理 10.5总体架构 10.6XXX区社区信息数据库 10.7信息数据管理平台 10.8物业管理平台 10.9园区服务审批平台 10.10XXX区社区商务缴费平台 10.11医疗服务平台 10.12信息发布平台 10.13园区管理平台 第 11 章智工业园区群防群治联勤管理 11.1勤务资源库管理 11.2值班备勤 11.3巡防报备 11.4专项任务勤务报备 11.5勤务查询 11.6勤务监督 11.7绩效统计 第 12 章服务管理对象互联网APP 12.1治安防控信息上报 12.2我的上报历史信息 12.3我的任务 12.4工作任务反馈录入 12.5警务即时通信 12.6警务通讯录 12.7现场取证多媒体资料回传 1.1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 信息资源建设体系应在园区已有的政务信息化基础上,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在智慧园区建设的统筹规划下,依照"一体化" 集约共享的建设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关键,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通过安全、通畅的信息资源交换,实现园区各单位间资源共享,达到业务协同。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信息资源数据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四大基础数据库,其次是园区管理、服务所需要的各类主题数据库,例如市政数据库、决策支持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数据还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RFID等感知层上传的数据。 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建设应遵循国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标准,规划和完善园区内各类主题的应用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交换和共享的业务资源指标体系,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间的资源共享。 共享交换平台是业务系统间无缝共享数据、连通信息孤岛的高速公路,为实现应用层各种应用系统的搭建和运行提供支撑服务,包括目录服务系统、交换服务系统、安全服务系统和导航服务、平台管理服务等。 集约共享的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从部门级到区域级的提升。通过加强数据的统一管理,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了智慧园区运营的高效协同,实现了由数据转化为价值。1.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共分为网络通讯层、硬件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几个模块组成。 图1. 平台总体设计图 网络通讯层 利用运营商3G、4G 移动网络以及宽带有线网络,配合公安边界平台整合的公安内、外网,构建智工业园区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基层基础工作平台,为信息数据传输提供安全、顺畅的交换通道。 硬件层 利用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防火墙等硬件设备,为数据的存储、交换、共享、分析、处理等提供基础硬件介质。 数据层 通过对智工业园区治安防控基础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库、决策支持引擎库、日志库及数据访问、共享接口等业务进行分析和调用,建立系统所需的数据池,便于上层应用的分析和调取。 支撑层 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开发消息服务、定位服务、通讯服务、应用服务,实现互联网应用端、互联网服务端、公安网服务端、公安网应用端的数据交互与应用。 应用层 通过智工业园区警务资源图上展现、智工业园区治安防控情报信息上报、一键报警、警务即时通信、巡防报备、勤务监督等功能模块,实现"信息上报一体化、群防群治一体化、指挥调度一体化、绩效统计一体化"的智慧智工业园区警务格局。 下载完整方案,转发+点赞+评论,私信获取方案。 文章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作者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通知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