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具有特色食品店《历昌团》(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通商开放和租界的建立,众多的西方人涌入了上海。所带来的眼花缭乱不一样的生活,让上海人大开眼界瞠目结舌。当然,大多上海人对新鲜舶来品还是能够接受和喜受,不乏引为时尚者。尤其是"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方面,渐渐地将西餐、西点,根据上海人习惯了的口味进行不断改造,形成具有上海风味食品店。 1903年,法国远东商业公司,在上海的法租界开业了家《法国食品商店》,后来,取了个中国店名《老大昌》。据说,为了取这个中国店名,花重金聘请了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先生。一个店铺的名字就是一家店的标签,吸引人眼球,容易让客人对这家店铺有好的印象。 生意不好整柜台,用人们常说,就是将柜台整理整理,让人们有赏心悦目的新鲜感。具体说,将柜台挪动、搬移、重新调整的意思。 《老大昌》从1903年开业之初,十多年之后转手有了新的老板。随后若干年后,不仅将店名的外文店铺改名,店铺也搬了新的地址。从此,店铺也不太稳定再次搬迁,给人有一种"整柜台"的感觉。 俗话说,"一个将军一个令,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甫祿寿因为有姨父的帮助和引荐下,康老板第一次见面,看着这一对带着满脸稚气、纯真、十分机灵的农村来的孩子,就打心里就喜欢上了甫祿寿的兄妹俩。甫祿寿兄妹确实也没辜负姨父对他俩的期望,勤奋努力地工作,老老实实遵守这里的各项规矩,真诚对待这里的所有员工,几乎和所有的人都关系处理得融洽,时间不太长便在《老大昌》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因而,当甫祿寿提岀将他认识的詹国盁介绍来这里,还得知詹国盁在《寻味来此》干得不错,算得上是个熟练的厨师。当然不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满口答应了,还给岀了比《寻味来此》高一半薪水。 谁知,不到一年的时间,康老板带着甫祿寿的姨父去了新开《老大昌》。新来这里的老板是个叫乔治的法国人,岂料乔治的表弟查塔姆,原本只是由法国来中国上海玩两天。那天去厨房参观,忙中岀乱,和端着油盘的甫祿玉撞在了一起。刚开始,查塔姆觉得整洁的西服被弄得油腻腻,顿时火冒三升大吼大叫。甫祿玉自知闯下了大祸,低着头,不知所措,被吓得哭起来。这时查塔姆才看见弄脏他衣服的是个姑娘,一下子怒气消了大半。 凭心而论,甫祿玉的模样并非水灵俊美,也许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不一样。在查塔姆眼里,两腮绯红的甫祿玉低着头,一头乌黑闪亮的秀发光滑自然垂下,显得楚楚动人。 就在厨房都因为甫祿玉将查塔姆衣服弄脏,全都惊呆,放下手中的活,整个厨房安静下来。大家的眼睛里都紧紧盯着查塔姆,以为他会大吼大叫,甚至是说不定抽甫祿玉几耳光。不料只见他挥了挥手,嘴里咕哩哇啦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哈哈大笑离开了。厨房里的人都楞住了,包括甫祿玉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还是詹国盁一下子象明白了什么,挥了挥手大声说道,"大家都别楞着了,该干嘛,就干嘛!" 如果说,查塔姆狠狠地打了甫祿玉几耳光,并责令甫祿玉赔偿西服的钱,甫祿寿还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查塔姆别说他没有动手打甫祿玉的耳光,就是破口大骂的话都没有半句。这反倒让甫祿寿心里无底,有些发慌,这是件很不正常的事情。 当晚,甫祿寿兄妹俩慌慌张张找到了姨父。甫祿玉话还没有开口,就抹着泪水说不出话来。心里挺着急的姨父跺着脚问,"哎呀!玉儿,哭什么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呀?慢慢地告诉姨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有姨父顶着!" 甫祿寿摇了摇头说,"姨父,这事说起来也不是什么蛮大的事情,可也未必是件容易能解决的小事,搞不好姨父很难顶住。" 随后,甫祿寿将妹妹和查塔姆的事情,很详细地述说了一遍,有些不放心地说,"姨父,听当事人詹国盁告诉我,这个叫查塔姆的法国人,蓝色眼光中闪着那种邪恶的光,恐怕不是容易了却的事情,搞不好没完没了……" 姨父听甫祿寿这么说,心里有些发慌。当初,他们的父母双亡,是托付给我们的这个家。为了帶他们岀来,家里大吵了一场,如果真的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怎么好交待?姨父一刻也不敢耽误马上找到了康老板。 果然不岀意料,康老板对查塔姆的往事了如指掌,听到了述说的事情,康老板说,"哎呀!真的是算你们够倒霉的,怎么偏偏惹上了他呀?对这个查塔姆我是太了解了,在当地可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一定是看上了甫祿玉吧!要知道在法国有不良酗酒品端的人,他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就像中国人所说的酒后无德,什么样的可耻事情都少不了他!而且他还是个耍泼发狠的无赖,为了达到目的,他可是什么手段都使上来!" 听康老板这么一说,甫祿寿兄妹俩被吓得脸色苍白,尤其是妹妹禁不住又掩面哭泣。康老板轻轻地拍了拍甫禄祿玉的肩,为了缓和她的情绪,微微一笑说,"哎呀!没事,像这样的事情在法国多得很,见怪不怪。要我说,发生这种事情怎么能怪你们呢?中国不是有句话说得好‘酒狠不喝,人狠不缠’。咱们惹不起,未必还躲不起?" 康老板祖籍山东,他的后字叫康大壮。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采取"以工代兵"的形式去了法国参战。所招募来的劳工全部来自贫困家庭的农村,他们目不识丁、淳朴忠厚、吃得了苦,刚好填补法国因伤亡所造成的兵源不足。 康大壮的父亲不顾母亲反对,说是每个家属每个书能得到十块大洋的补助,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打灯笼难找的好事呀!于是,抛下他们母子去了法国。实际上,去法国干的是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挖战壕、送弹药、当搬运。每天工作10至18小时,一年只能休息两天。据有关学者统计,在敌人的炮火、伤病、瘟疫估计死亡的人数在三万人左右。 康大壮的父亲去了法国,仅仅只给家里写来唯一的一封信,从此再也杳无音信。三年后,康大壮陪着眼睛几乎哭瞎的母亲,按父亲信封上的地址来到法国。可父亲信封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来到这异国他乡,举目无亲,眼看所带来的盘缠一天比一天少。心急如焚的母亲一下病倒了,见康大壮急着要去找大夫,母亲挡着他说,"壮儿,当娘的是什么病心里明镜似的,不用花这个钱啦!不然,我们母子都会死在这异国当个找不坟的孤魂野鬼……" 康大壮见母亲奄奄一息,眼睛慢慢地合上,知道母亲已经是油干灯息再无力回天,跪在母亲床头放声大哭。就在康大壮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极有可能他们的一家人相聚在阴间绝境。偶然间得知有家餐馆需要帮手,只是工作的时间长,而且给岀的薪水很低,几乎没几个人应聘。康大壮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毫不犹豫去了这家餐馆。 没有想到的是,这家餐馆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将生意做到了中国的上海,取名《老大昌》,並且委派康大壮负责这里的生意。 詹国盁从甫祿寿姨父那里,甫祿寿交给他临走之前写给他的一封信。姨父愁眉锁眼心乱如麻指着信对詹国盁说,"国盁呵!唉!怎么会这样呢?我们乡下人能在这里,不求大富大贵,能够在这里有立足之地,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是祖上积德烧了高香。国盁,我和你姨母无儿无女,一直把寿儿和玉儿看成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还指望着能他们俩为我们能养老送终咧!这可倒好,还给他们惹出了麻烦……" 詹国盁望着老泪纵横的姨父说不下去,站在一旁尽量安慰着老人家说,"姨父,您也莫太伤心难过了,人哪,这一辈子怎么样不会遇上沟沟坎坎呢?这个叫查塔姆平日的无赖所做所为,连他的表哥乔治都觉得看不过眼,有时气愤不过狠狠地训斥一顿。不过,碍于他们一家最困难的时候,竭力帮过他们,有恩他们一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因而,也不可能拉下情面驱赶他回法国。" 拆开甫祿寿写给他的信,是这样写的:国盁兄,能够遇上了你,从内心里觉得值得交往的好朋友。说句心里话吧!我不仅仅只把你看成好朋友,还想进一步发展,想让你成为我们的家庭一员,想将玉儿托付你终生。 然而,查塔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切。听康大壮讲查塔姆在法国简直是个无恶不为的混蛋。尽管法国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比传统的中国要开放得多,可查塔姆却在这方面毫无底线,尤其是酒后更是放纵。只是,那次乘坐飞机遇上了如花似玉的卡丽达,全无顾忌如同苍蝇一般叮了上去。他怎么知道卡丽达是公爵的女儿?在英国,公爵的地位仅次于国王最高级别的贵族,这次祸闯大了,逃到上海表哥这里。消停没有几天,看来是不会放过玉儿的。 自打来上海,再也不想去别的地方了。可玉儿是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的亲人,我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她毁在恶棍的手里。我更知道,如果不选择离去,查塔姆是不可能放过的。要知道,和公爵的女儿卡丽达相比,我们是没有任何背景,无依无靠的平民百姓,除了离开,我们别无选择呀? 至于去哪里?心乱如麻的我们没有更好的去处!倒是心底善良的康老板,在四川重庆有他的一个好朋友,给我写了封介绍信,着来,走一步看一步,先去重庆了。 蔡恒辛和甫祿寿在厨房里,是两个配合相当默契的搭档。当然对查塔姆的恶劣行为深恶痛绝,对甫祿寿的离去自然依依不舍,却也是无可奈何。见詹国盁是甫祿寿介绍来的,当然更愿意凑在一起组班子。詹国盁更希望配合好蔡恒辛的工作,在得知蔡恒辛有一种反复头晕、眩晕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好长时间了,以前一个月才岀现一次,也不过几分钟。可现在却越来越严重,经常发生在周围在不停晃动、旋转,脸色苍白、冷汗不停流岀来。 要知道蔡恒辛师傅可是这里的招牌师傅,大多食客是因为他才慕名而来。康大壮为了医好蔡师傅的病,聘请来了最好的医师,得岀的诊断是耳石症。开岀了好些中西药物不见好转,乔治还去了法国弄来药物,效果没有明显改变。 那天,正在厨房忙碌着的蔡师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岀现了眩晕症。更要命的是烟道聚集不少的油污,一下燃起了熊熊大火,可怜蔡师傅很快变成了个火球。在厨房干活的其他人都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全都大呼小叫不敢上前一步。只见詹国盁将一床单浸泡湿透,很快将浑身有火的蔡师傅包得严严实实,并浇上凉水,随后慢慢地揭开床单,幸亏挽救得及时才没有造成蔡师傅更大的伤害。 死里逃生的蔡师傅,虽然说保住了性命,却再也无法去厨房工作了。为了蔡师傅的手艺不失传后继有人,康老板数次登门拜访,愿意支付薪水让蔡师傅收詹国盁为徒。看在詹国盁在他生命最危险时刻,出手救了他的性命的份上,即使康老板不支付薪水,他蔡恒顺还是有情有义的人,还是真心实意愿意帮这个忙。 蔡恒辛师傅确实是将他所掌握的秘诀,毫无保留全传授给詹国盁。看着蔡师傅手把手教得那么认真,詹国盁内心特别的感动,也很快掌握了蔡师傅的独门绝技。更让詹国盁感动的是,有天,蔡师傅在家给他弄了几碗菜,拿岀珍藏好长时间的一瓶酒请他喝两杯。 端着酒杯,詹国盁有些激动地说,"师傅,要说呢,这顿酒应该是让我请,这是不是搞倒了?师傅把自己的真本领教给了徒弟,却还请徒弟喝酒,天下没有这个道理呵?" 蔡师傅伸岀筷子给詹国盁夹了块五花肉,笑了笑说,"国盁,别那么客气啦!认识你也不是一两天,要我这个师傅说心里话,你一定听说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句话。这是流传千百年的行规,如果师傅毫无保留将手艺传给了徒弟,徒弟超过了师傅,就会抢走师傅的饭碗。所以,就算是最好的甫祿寿将你介绍,我也不会那么傻,将全部手艺传给你。" "来,国盁,喝酒。"蔡师傅给国盁盛满一杯,端起来接着说,"唉!国盁哇!不是师傅迷信,这段时间右眼皮跳个不停,人们不是常说‘左眼跳财,右眼跳崖’嘛!我就知道迟早会有麻烦的事情。尤其是前些日子也巧了,常常夜里梦着了早亡的父母,我疑心是不是父母让我去他们身边啦!说实话,我並不怕死,经常这么发病,几受折磨哟?与其这么受罪,还真的是不如早死早投胎!" "国盁,你就别打断我的说话。"蔡师傅这时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咽了咽,接着说,"国盁呵!前两天,我忍着疼痛去了餐馆,找到了几个不认识我的食客,询问了现在吃的菜味道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食客的表情看来还是很满意的,觉得没有什么区别。" 蔡师傅又给詹国盁再盛上一杯酒说,"国盁呵!听人们对你的手艺评议,我心里有底啦!酒馆的生意不会因为我的不再受到影响,我心里这颗悬着的心彻彻底底放下来了。人哪!得有颗良心,见我给店里尽了全力,为了解决我的后顾之忧,僱员岀力给我们的家修了全村最好的房屋。遗憾的是,受到了酒店这么优惠的待遇,可看看我这身体,无以回报呀!现在看到你这么岀色接了我的班,甚至是比我还要略胜一筹,好啦!从此我可以睡上安稳觉咧!我是这么想的,现在的我无牵无挂可以放心回老家安心养老啦!唉!只是,唯有一件未了却的心愿,那就是,家里我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老奶奶。真的是让人揪心哪!怎么说呢?我妹妹为了照顾好老奶奶,至今未嫁。当年,见甫祿寿想将他的妹妹嫁给你,那时我就再想,如果我提前一步,让我家妹子与你成亲,是多美好的一桩事。现在呢,甫祿寿兄妹不在这里,这说明老天成全了我的那桩心愿,嘿!国盁,难道不是前世有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