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还有两地叫中国,坚称早2000年命名,撂下狠话绝不改名
文|大白
编辑|大白
"我们就是‘中国’!要改也是你们改,我们绝对不改!"两个地方叫嚣着,坚称自己才是"中国"。
大家听说过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原来世界上不止一个"中国"!在日本和美国的这两个地方,竟然也用"中国"命名!
要知道,早在封建时代,"中国"这两个字就已经出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这件事,早就是举世瞩目,人尽皆知的事。
为何如今又冒出了两个"中国",还对着我们国家放出狠话呢?
日本的"中国地方"
这第一个宣称自己是"中国地方"的国家,还真跟我们有着很深的渊源,那就是日本。
日本人将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这5个县组成的地方称之为"中国地方"。不仅如此,日本还有"东北地方",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
可能各位读者朋友们听说日本有个"中国地方"会感到奇怪,同样的,在日本人的意识里,他们也觉得很尴尬。
毕竟现在大家提起"中国",想到的都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甚至在国际上"中国"大家默认的也是我们国家。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日本还有这样一个"中国地方"。
在旧日本,不仅有中国地方,甚至还有"中国银行"、"中国公司"等等!
但这并非中国人在日本办的银行或者公司,而是日本人自己命名的。因为在他们的地区,习惯将地区的名称放在银行或者公司的前面。
如果大家有机会来到这个地方旅行,抬头就会看见很多这样亲切的字眼。甚至有些不了解情况的游客,会误以为自己来到了日本的"唐人街"呢!
但当他们进去看的时候,才会发现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这么多年来,因为名称而起的误会并不在少数。所以,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向日本提出修改名称的请求呢?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中国政府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日本地区的名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国家的外交,希望你们能改名,避免今后再出现这样的‘误会’!"
但当时的中国的地位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数,国力不足,时常会被外国欺压,甚至还背负上了"东亚病夫"的骂名!
所以,当时的日本政府拒绝了我们的要求,并且言语中满是轻蔑和不屑:"‘中国’这个词是我们国家先提出来的词语!我们可比你们提前了2000年使用,凭什么要让我们改名呢?"
更令人气愤的事情是,他们还表示"中国"这个词在他们的历史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和日本历史息息相关,所以,他们绝对不会改名。
说起历史,"中国"这个词语还真的跟日本有些渊源,但事实并非他们口中那样。而这件事,还要追溯到我们千百年之前的唐朝时期。
那个时代的我们国力并不是一般的强盛,所以也吸引了很多国家来我国进行外交和学习。日本相比现在来说,比较落后,所以他们也派遣了很多使者前来学习我们的治国之法。
要知道,从古至今,中国都有着太多太多闪光之处了,中国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也吸引了日本人,他们在取名字、饮食等方面都从我们国家这里学习到了不少经验。
"中国地方"也就从那个时候产生了,没错,早在封建王朝,他们就钻了我们名字的空子。
但当时我国命名都是以皇帝选一个字作为国号,后面加上一个"国"字成为一个国家的称呼,所以,朝代的更迭并没有用过"中国"这个称呼。
再加上后来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消息闭塞,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没有发现日本人那边将我们"中国"的称号据为己有。
直到民国时期,政府才发现了这一事实。然而,我们却因为国力不足无法让日本人将"中国"这一名称在他们国家废弃。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如今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将"一个中国"的理念奉行到底,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在世界上,我们中国的地位早就被肯定,所以,日本为了面子,也为了之后的和谐共处,主动将"中国地方"改成了原来的山阳道和山阴道。
但很多日本人还是喜欢将那个地方称之为"中国地方",即使那里是日本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地方。各位读者朋友们如果有出国游玩的打算,不妨去看看另一个"中国"。
无独有偶,名称带来的"乌龙"事件不止出现在日本,就连美国,也有一个"中国市"。
美国的"中国市"
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得知在美国有很多的"唐人街",这也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地方之一。但美国除了唐人街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中国市"。
可能因为近乡情怯,这里也是很多华人的聚集地。在这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都是中国人,甚至连这里的市长,都是来自中国潮汕的华人,并且已经连任了十多年。
而"中国市"的由来,也颇有一些意思。
这里曾经并不是一个"市",只不过是得州和新奥尔良铁路线上一个供水点。但渐渐地,有些居民开始在这附近造了房子,并定居下来。
而命名为"中国市"是因为当地有人曾在这里移植了一棵本来产自中国的树——楝树。楝树的英文名是Chinaberry Trees,所以,这里就被称为China Grove。
1893年,China这个单词又被放在了当地邮局的前面,居民们对"中国"这个词叫的也越来越顺口。
很快,这里的人烟就这样多了起来,1917年,这里的居民提议,和附近的一个小市镇一起合并。于是,"中国市"就这样产生了。
说起来也挺有趣的,"中国市"和我们的国家恰好相反。这里地广人稀,满地都是田野牧场。
这里的市政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气派",只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平房。了解的人知道这里是市政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哪家的居民楼呢!
这个市区仅仅只有3.4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也只有1200人。因为地方小,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用农耕这样"自给自足"的方式养活自己。而且,它的周边有少量油田、自然气田。
"中国市"更像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小乡镇,虽然小,但是居民们在这里生活也乐得自在。
没有中国楝树,就没有如今的"中国市"。但事实上,这里的楝树已经所剩不多。因为地势、天气等一些列问题,很多楝树并不好生长。
但"中国市"的市长家里,却有着这样一颗楝树。沃克市长来自中国的广东潮汕地区,已经连任了12年了,甚至有的时候,他还会带着当地居民跳广场舞!
在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市博物馆"。那是一个小木屋,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宝贝":随处可见的China字样、泛黄的老报纸和之前的照片...当地的人没有来过中国,所以博物馆里的一切是他们对中国的怀念与珍藏。
可"中国市"对外宣称仍然会带来许多误会,有些游客来到这里时也会感到疑惑: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怎么成了美国的一个市呢?
为此,我们国家也有很多记者前往这里进行了礼貌的建议,可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我们坚决不改名字,你们要是觉得有问题不如你们改吧!""我们违法了吗?不然你报警吧!"
他们这样做自然的有理由的,首先,将这里命名为"中国市"是全体市民公投的结果。更何况,从法律的层面来讲,政府也没有权力做什么。
所以时至今日,美国"中国市"依然存在着。
日本和美国都有着他们的"中国",那"中国"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我国的呢?
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你们快来看!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我怎么看着像是我们的‘中国’呢?"1963年,陕西宝鸡的一个考古队揭开了中国神秘的面纱。
原来,考古队在外出做任务的途中,发现了一个宝贝。只见这个宝贝上面花纹复杂,还有着饕餮样式的花纹。结合宝贝的成色,考古学家一下子就认了出来,这是一件青铜器。
在之后研究过程中,这件珍贵文物有了自己的名字——何尊。也正是因为这件宝物的发现,印证了"中国"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发现。
何尊身上共有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训,也同样印证史籍并弥补史籍的不足。经研究,何尊制造的日期大约是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的成王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何尊里出现的"中国"指的并不是如今我们整个国家,而是当时王朝的中心,新建成的都城洛邑,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洛阳。
无独有偶,在汉魏时期出土的历史文物中,也同样有着"中国"这样的字眼。在帛书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曾有着"中国"的出现。
在古代,"中国"主要指的是君王所在的都城。而古人们将整个王国称之为华夏大地,将自己称之为华夏儿女。就连现在,"华夏"的说法还时常被应用。
而在外交上我国首次以"中国"自称则要追溯到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在朱元璋和日本交流的国书中就曾提及:"本中国之旧家,耻前王辱,兴师振旅,扫荡胡番。"
所以说,日本声称"中国"源于他们的历史其实是无稽之谈,因为从我国如此之多的记载来看,中华民族所在的地方即为"中国",华夏大地也是"中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如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中国,在国际上被叫做"China"。
【小结】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地方叫"中国",但对于我们华夏儿女来说,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家!
中国屈辱的年代早就不复存在,"东亚病夫"的蔑视也随着国家的不断强大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提起中国,大家想起的都是一个有担当,有希望的"大国形象"。
而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来说都是骄傲的、自豪的。"中国"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归属,也代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家园。
我们庆幸自己出生在中国,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时代的改变、科技的创新无一不在诉说着新中国的巨变,新时代有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多前进向前的力量!
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在时代的推动下,我们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过去,展望未来。这就更需要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儿女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各位读者朋友们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积极发表,和小编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