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前美台勾连的错误行径,台海局势目前处于高度紧张的态势。然而,一些美国盟友似乎铁了心要趟一次浑水。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扬言,一旦台海局势有变,德国将对台湾当局进行军事援助。除此之外,欧盟多国外长也在台湾问题上颠倒黑白,试图混淆视听。 图注:德国外长贝尔伯克 考虑到目前紧张的局势和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态度,中德乃至中欧关系很可能面临新的变数。然而就在这个时间点,德国一家专业机构却出台了一份颇具警告性质的研究报告,并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中欧之间的贸易出现巨大波动,德国蒙受的损失最大可达到英国脱欧时的六倍。 据悉,这份报告来自德国的伊弗经济研究所,其中显示,无论是欧盟主动因为政治因素和中国进行"脱钩",还是中国因为各种原因对欧盟采取反制措施,中德贸易都将出现大幅下降。如果中欧双方针锋相对,事情演变为贸易战,那么中德贸易必然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图注:中国近年来稳居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图为2019年的数据 不仅如此,考虑到中国已经连续6年稳坐德国贸易伙伴的头把交椅,中欧贸易和中德贸易一旦受到重创,将直接作用于德国的GDP。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德国的GDP会下降0.81%,是英国脱欧时的6倍。 要知道,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排得上号的经济、制造大国。其GDP如果真的出现如此幅度的下降,不仅是对于德国自身,对于整个欧洲都是不小的打击。 图注:德国依旧是重要的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 伊弗经济研究所的这份报告主要是通过结合相关数据的预测,但其依旧有不少参考价值。其通篇都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呼吁欧盟和德国不能损害与中国的贸易。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该报告是受德国的巴伐利亚工业协会委托的。毫无疑问,对于这些德国企业家来说,中国对于德国的重要性,足以让他们主动出击。而这种情况,恰恰反映的就是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德国乃至欧洲内部,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分歧。 图注:巴伐利亚工业协会的一场论坛 具体的表现是,一方面,部分例如德国、欧盟外长这样的政客,只要在面对涉华问题上,都表现得歇斯底里。基本上已经把其他的问题抛到脑后,为了反对中国而反对中国。至于目的,很可能就是想通过这种手段在国内以及西方世界里赚取政治资本。 另一方面则是类似巴伐利亚工业协会这样的经济代表或团体。他们的思维里并没有太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更看重的是与外界的合作能否创造价值,是否有利于他们发展。哪一方更加务实、更加代表一般民众的利益,答案显然非常清楚。 图注:在德国工厂里工作的技术工人 因此,这份报告大概率是德国相关方,在担忧中德关系乃至中欧关系的背景下,做出的一次"警告"。试图通过展现利害的方式,让德国政府不要轻举妄动,并重新走上有利于中德乃至中欧关系的正轨上。 事实上,这不是德国内部第一次传出不一样的声音。在此前西方针对新疆进行一系列抹黑和诋毁后,许多企业都紧跟了这些西方政客的步伐。然而德国汽车品牌大众则顶住了压力,拒绝关闭该公司在新疆的生产工厂。该公司表示,根本不存在一些人声称的所谓"强迫劳动",他们的工厂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当地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图注:大众在中国的前高管冯思翰力挺新疆工厂 毫无疑问,作为一家真正在新疆投资建厂的公司,大众很明白,西方对于新疆的种种指控压根就是无稽之谈。这些西方政客想用这种方式破坏西方企业在中国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类似大众这样的企业当然不会乐意。 当然,我们也要认清楚,一些外国企业未必真的对中国抱有多么大的善意、亦或者真的想为中国打抱不平。但这些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他们为双方的关系作出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努力。 只要他们能明白中国的重要性、不被一些偏激的西方政客带着跑、不要做出损害中方利益的事情,其实就已经足够了。而这也在侧面说明,中方的经济实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话语权。一些外国企业开始真正评估离开中国所面临的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中方的态度。而这,也将是中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底气之一。 对于其他国家,中方一向是尊重并等而视之的。中方也很欢迎其他国家积极发展和中方的关系。但是说到底,以上的所有情况都必须建立在不损害中方利益的基础上,尤其是台湾问题这样的绝对红线。如果德国和欧盟这次真的要跟随美国,来挑战一下中方的红线,那么或许就不得不让他们承受一些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