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战争时期亮出的未参战军队实力,对西方所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据环球网报道,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北约防务学院日前发布报告称,尽管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蒙受损失,但他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军事潜力,更没有进行国家层面上的总动员。这份报告认为,莫斯科可能在为未来攻击北约国家保留其军事实力。从维克兰特号最后一次海试的画面中我们能看到,航母并没有配备固定翼舰载机,虽然印度军队原本就打算让维克兰特号在没有舰载机的情况下服役,但是最终选择哪款舰载机依然引起了外界关心。 固定翼舰载机 全面开工的六代机,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特定飞机,其更像是系统家族或航空综合体,除了六代机本身外,家族中还会额外配备无人"忠实僚机"以及其他有人战机。届时,这些战机能够通过作战平台,随之变换战术,在相互配合下完成战斗。以战机遭到俄军的攻击,当时以战机正在对叙利亚马斯亚夫地区的目标发起打击,但在离开时突然遭到俄军S-300的瞄准。好在俄军的防空导弹并将其击落,但这还是让以色列吓出一身冷汗, 全面开工的六代机 因为发射S-300防空导弹绝不可能是误射,发射前都要请求批准。而俄方到底是为了警告还是真想将以战机击落,让以色列捉摸不透。而且这次F-22还配备了AIM-120D导弹,可执行空对地或空对空任务。再加上其是隐身战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参与俄乌冲突,进行空中掩护或侦察任务,波兰就在乌克兰旁边,起飞越界根本不是难事。而按照美国的说法,其此举是为了应对俄罗斯的"威胁",但俄方对美造成了什么威胁?乌克兰距离美国极其遥远,就算被彻底吞并也影响不到美国,而美方这么做或许是做给欧洲盟友看的。,俄罗斯前空降兵司令格奥尔基·什帕克上将。格奥尔基指出,俄罗斯的总参部曾经一度判断, 卡德罗夫 俄罗斯打这场仗,可能只需要1到2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预期战略目标。然而后来的结果也已经证明,俄罗斯总参部误判了对方的抵抗意志。乌军几乎所有资深和高级军官都曾与俄军指挥同校学习。乌克兰人知道俄军将如何、以什么模式进攻。格奥尔基颇为委婉的指出,上到总参谋部,下到前线指挥官,他们一度以为,当地民众和守军会平静的接受俄军推进,甚至主动迎接俄军的到来。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情报工作的致命性失误——误判民意和舆情。另外, 前线指挥官 战前动员不够,士兵缺乏心理和军事的准备是否会影响先遣部队顺利完成任务也是一个值得讨论地方。根据被俘空降兵的采访,大部分士兵并不知道自己去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现代战争是科技主导下的情报、战术、武器、补给等全方位的新型战争,尤其是现在特别注重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必须有精确的情报支持和精准的打击手段。从俄乌冲突的发展过程看俄罗斯的确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十多万俄联军部队 十多万俄联军部队前前后后与至少四十万乌克兰武装力量作战,能打成现在如此局面不可谓不强。尤其是俄罗斯在经济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以老旧装备辅以一定数量的先进武备和战术与有着北约和欧盟多国持续援助的乌克兰武装力量作战并占据20%以上的乌克兰领土面积。试想如果他国军队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军事客观情况去打一场与之类似的战争,有谁保证能打到如此战绩呢?从保密上讲,只让几个主官知道可以提高行动的保密性和突然性。根据采访,被俘空降兵说,(2月)24日我们本应该部署到演习场的时候, 重型装备 指挥官把我们集结起来,登上卡车,后来我们就上了直升机,然后当直升机起飞的时候有个军官过来说,计划改变了,我们不飞训练场,改去突袭在基辅的(乌军)机场。在完成夺控机场任务后,等到第三天才获得重型装备,根据采访大家并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向200名俄空降兵致敬!!!,机场是夺下来了,但是后续武器设备没跟上,靠200人怎么守得住?何况又是深入对方首都?如果后续能得到重型武器设备➕空天武器支持,那这次就成功了,可以载入史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