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吃掉你的胰脏的我获得了樱花般的洒脱 向死而生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 我们存活于世,有时,不得不把那个真实的自我,小心翼翼地伪装起来,避免受到伤害。但是一旦接受了自己不久于世的事实,就会发觉,这些是多么可笑,多么无用,就会时刻想要去展现真实的自我,反正都要死了,不如活得洒脱一点? 面对世界的恶意,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逃避。 但是,在你的内心深处某个角落,真的没有,哪怕一点点的,义愤填膺的正义感吗? 我相信大家肯定不是没有 ,而是早已被这个世界给磨平了棱角,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谁还有功夫去搭理别人呢?搞不好还会惹火上身,吃力不讨好。 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不是在批判,我也不认为我有资格去批判,因为我也是如此,大家大抵都是如此。 女主角是一个将死之人,而她自己也接受了这个现实,所以她才能做到,去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但是男主心里就没有正义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男主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人,毕竟,这种事情确实是有风险的,容易吃力不讨好。 这一段情节,虽说比较理想化,但我非常喜欢,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 男女主角的日常嬉笑拌嘴,还有一起吃饭一起出去玩,不是在逃避现实,强掩悲痛,也不是在水剧情,恰恰相反,这是女主接受了自己死亡命运的表现。 所以女主的家人对她的特殊照顾,故意避开死亡的话题,就好像是在说,我觉得你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而可以看出女主是特别讨厌这样虚假的平静,所以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同学,她不想让别人伤心,更不想让别人强忍着悲痛,去刻意地用虚假的笑脸来特殊照顾她。 其实说到底,不是"我觉得你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而是她的父母本身不想接受这样的现实。 而男主为什么对于女主来说这么特别,原因就在于此,他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她不久于人世的事实,很普通地去对待她,对于死亡的话题也是毫不忌讳,毫不逃避,甚至还以此开玩笑,这让女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真实。 这也是一个互相救赎的故事 男主去探病,和女主聊天,聊到班里同学们的反应 "班里的同学们说了什么吗?" "说你没来上学,是因为我的跟踪狂行为,真是服了他们了。" "你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 "因为我和你在一起吧。" "才不是呢!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地和大家交流过,好好解释的话,这么有趣的事情大家一定也会理解的。" "没人会想和我这种不起眼的同学说话的吧" "你还是老样子,总是想象大家对你的看法,改一改吧?我果然还是觉得你应该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没人会去做毫无价值的事情的。" "又说这种话......真想让你和恭子搞好关系啊......" 一次又一次地拒绝Gum Boy 值日时 有人说为什么女主非要改变男主,一个人有什么不好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不好的,不是一个人这件事,而是不肯与他人交流这件事,而且,与他人交流,和独自一人,这两件事情并不冲突。 并且,这不是说女主以将死之人的身份道德绑架、无理取闹什么的,而是互相选择的结果,女主选择了男主,男主也选择接受女主。如果男主真的对女主没兴趣,那他大可不必理会女主。 男主的成长经历在电影中好像是没有提到过,不知道会是怎样,但肯定不是什么好的经历,不然也不会是这样的性格。 在一次次受伤中,产生了"反正说了也不会理解我,反而可能让自己受伤,还不如不说"这样的想法,封闭了与他人的交流,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对现实的逃避。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认可他人、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对自我判断失衡,极端情况下,会极度地自负(觉得别人都不懂我)同时又极度地自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比不上别人) 不与他人交流,实际上是一种对他人的不认可,不信任,害怕他人伤害自己。 但是遇到女主之后,男主才渐渐地发现,原来与他人交流,互相认可对方,是如此幸福的事情,有了改变自我的想法。 男主心境的不断变化 如果没有捡起那本日记,如果女主没有生病,那两个人的世界大概永远也不会有交集吧。 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如果,大概这就是命运吧。 说完男主,说说女主 为什么说是互相救赎呢 在难过的时候装做开心,可比开心的时候装作难过要难多了。 女主每天隐藏着这个巨大的秘密,无人倾诉,对死亡的恐惧又时隐时现,挥之不去,想必一定是心力交瘁的。 这时,她注意到了男主,并且去主动接近他,慢慢地,男主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有人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男主是喜欢女主还是同情女主?女主是喜欢男主还是只是把他当做精神支柱?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男主可能一开始是同情女主,后来慢慢地喜欢女主,同情与喜欢并存,女主也可能一开始只是想找个人倾诉,后来喜欢上男主。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我们又从何而知呢? 从我们的视角来看,男主是陪伴女主走过所剩不久的人生,而女主是改变了男主为人处世的态度,帮助男主成长。 而且,主要也是以"我"的视角来推进故事的,所以,我认为本作最主角的主角,最着重描写的,还是"我",也就是志贺春树。 因此,我个人觉得,女主被歹徒刺杀而死这个结局,虽然出人意料,但却不落俗套,而且结合后面的剧情,你会发现这样处理其实更好,更能完善恭子这个角色 前面说过,女主最后的结局,是被歹徒刺杀,这样的结局处理不落俗套,同时很巧妙。巧妙就巧妙在,如果女主最后真的是因为胰脏的问题而死,那这件事恐怕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而这样处理,可以引出下面的剧情,男主单独约恭子出来。 这样在恭子得知真相的时候,所受到的冲击将会更大,会把感情渲染得更加强烈。 这里其实是有点吃醋的意思,你想想,自己最好,最看重的朋友,有秘密不告诉自己,却和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人关系那么好,搁谁都不会好受的。 这句话大概有一半是气话吧,也是感情很复杂,生气是气为什么女主男主都不信任她,不信任她能接受女主不久于人世的现实,不肯告诉她真相,导致她一直在误会男主,搞得自己简直就是个恶人一样。也气男主不告诉她真相,导致自己没能多陪陪女主。 同时,这里男主追出来,也是体现了男主心境的变化,变得能够主动去和人交流了。 最后在我心中,《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对情感的描写非常细腻,而且不是一股脑地全都塞给你看,有些部分需要观众自己去思考才能明白。有时间的话也要补一下电影和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