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发表评论: "王洛勇在《西贡小姐》中带有闪电般震撼力的表演, 和清晰的英文吐字, 让所有用母语演出的美国专业演员感到惭愧。 他的表演填补了整个亚洲人在百老汇上性格化表演的空白。" 从为省1美金地铁费步行数小时去往百老汇, 到1星期票房高达97万美元,5年间演出2478场, 哈佛、波士顿等6所国际名校聘请客座教授。 说不定他就是下一个克露丝·格莲、朱莉亚·安德鲁丝, 离好莱坞只有一步之遥, 但女儿的一番话却让他幡然醒悟, 他放弃如火如荼的事业, 毅然决然回到中国: "艺术家不为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歌唱, 声音就永远没有力量。 一个人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声音, 一定来自那块生他养他的土地。 我要回去,我要回到大洋彼岸的中国, 我要为十亿祖国观众表演。" 13岁学习京剧武生, 23岁考进上海戏剧学院, 27岁出国留学被劝退, 37岁成为登上百老汇华裔第一人, 43岁放弃打拼16年的前程回国, 近期60岁的他出演《梦华录》取得不俗的成绩, 王洛勇回国拍戏是否另有隐情, 他波澜起伏的一生经历了什么。01 1958年,王洛勇出生在河南洛阳, 父亲是南京人,母亲是上海人, 响应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号召, 他们随一批热血青年来到这里, 相识相知相爱组成家庭。 他牙牙学语时, 父母被调到四川的一个重型企业, 没多久又调去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 在机械厂小学读书时, 《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在此担任副厂长, 曲波15岁参军,在抗日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战争结束后在东北带领队伍进行剿匪战斗, 后投身工厂建设管理,空闲时间开始文学创作, 《林海雪原》出版后中国作家代表团带去亚非作者会议, 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俄文等8种语言, 在全国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校长时常请曲波老师来给他们讲杨子荣剿匪的故事, 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十分惊心动魄, 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 "杨子荣"成为他心中英雄的标杆, 他梦想有一天能成为那样的英雄。 随后父母转到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工作, 一家人就此在湖北十堰定居, 小小年纪便随着父母辗转3个不同的省份, 他的见识远不是同龄人相比的。 父母整日在厂子忙工作无暇顾及, 不去学校的时候, 小王洛勇带着一帮小伙伴上山下水, 俨然一副孩子王的架势。 为了控制住像"顽猴"一样的他, 舅舅时常教他吹笛子, 一首《抬头望见北斗星》让他领略到音乐的魅力, 静下心来用心学习,整个人乖巧了许多。 1971年,大动荡的风波蔓延全国, 13岁的王洛勇听闻曲波老师被迫害的消息, 十分悲愤却无可奈何, 他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有一天他陪朋友去考文工团, 他身形挺拔、长相大气在人群中特别突出,被老师们看中。 稀里糊涂拿起笛子吹了一曲后便被录取, 就这样阴差阳错下他考进十堰文工团。 进入文工团后早上要四点起床, 他起不来,冰凉的锣往他被窝里放直接冻得清醒大半, 压腿、倒立等基本功累得他双腿发抖。 教芭蕾的陈老师教他每天走路要优雅着走, 教京剧的宋老师让他威武起来,斥责他: "干什么呢你,含胸拔背的。" 每天两个老师教的东西在他脑子里打架。 本就烦闷不已, 二汽的小伙伴还在一旁嘲笑他: "哎呀你看你,那练功裤那么短都是女孩穿的, 你怎么跟个小姑娘一样在那儿混。" 把他说得特别臊得慌,心想: "是啊,我到这来干嘛啊,太娘娘腔了。" 王洛勇有了决断, 把计划写在信纸上寄给朋友。 有一天趁着大家伙在一块练功, 他和秘密躲在宿舍外面的小伙伴们集合。 等到午休结束后, 他急忙打包行李,帐子一拆,被褥一包, 一群人抱着大包小包往火车站跑。 他兴高采烈地坐上车,有种逃出牢笼的感觉, 信誓旦旦地对兄弟们说: "哥们绝对跟你们一块,再也不回那地方了。" 将近五个小时的车程终于走到家, 一进家门宋老师在里面坐着喝茶, 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老师,你怎么来了?","我们接你回去。" "不回去!","我跟你爸爸已经说好了。" 王洛勇一再拒绝下, 宋老师拉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道: "洛勇,你真的是块料。 你现在不知道,你得听我的,我不会害你。 坚持过去,功夫在身上,总有一天能用上。 全中国训练工人的地方到处都是,培养演员的寥寥无几。" 这么一番交谈下来, 他抵触的心理消散大半, 从此认真开始学习京剧、舞蹈。 全团的同学都是考形体动作进来的,只有他另辟蹊径, 毫无身体基础,人还十分瘦弱。 为了尽快赶上大家的脚步, 他放下心里的那点自卑, 别人拿大顶顶一个小时他就顶一个半小时, 别人踢腿八百个他就踢一千个。 慢慢地基本功练起来后连翻几个跟头都毫不费力, 正如老师所说,他是这块料, 锣鼓声一响起,腿一踢,动作一打, 底下观众纷纷鼓掌叫好。 每月领到工资还可以给家人买东西, 这在同龄人中可是独一份的。 一年年过去他飞快的成长, 一身基本功练得十分扎实。 有一次《龙江颂》演出时, 王洛勇意外在一场武戏中摔倒, 胳膊骨折只能暂停演出休养。 不过几天他就无聊得浑身痒痒, 忽然《智取威虎山》的音乐传到耳边, 圆号的音色让他特别痴迷, 在老师面前上蹿下跳吵着要学圆号。 在老师的建议下, 他凭借一身本领考进武汉音乐学院研修,学校、文工团两边跑。02 就在这时,丁宁来到十堰文工团, 两人第一次见面, 王洛勇便对这个温柔的漂亮女孩一见钟情, 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正是春心萌动的时候。 他主动上前结识,聊音乐、聊学校,笨拙的展开话题, 熟络之后相隔两地的两人开始通过信件联系, 渐渐养成向对方分享生活的习惯。 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 发现端倪的老师和家长们松了口气,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发展。 在充实的学习中他也在寻找未来的方向, 音乐剧《音乐之声》让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王洛勇查阅不少资料后决心要去学表演。 父母、领导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不理解, 丁宁却一直默默支持他追求梦想, 临行前吃吃喝喝都给他准备好。 带着忐忑和不安他来到北京备考解放军艺术学院, 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他初试都没通过, 回到家后团里的同事笑他不自量力, 父母的埋怨、领导的失望给他的自尊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幸好丁宁依旧站在身旁,这才让他走出悲伤。 1981年, 他正在乡下演出时接到母亲的消息: 上海戏剧学院来武汉招生。 再三请求后领导终于放他离开, 他骑着自行车到火车站, 坐上火车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到, 他的紧张在长时间的赶路中消耗殆尽, 在考场上有如神助, 抓到灵光一现的感觉表演的十分顺畅。 就这样他被上戏录取, 王洛勇借着激动的劲头向丁宁表白,捅破这层窗户纸, 两人正式确认恋爱关系。 23岁的他进入上戏学表演, 和孙淳、丁嘉丽、刘威等, 早早踏上演艺圈的同学相比他毫不起眼。 本就年纪偏大的他很不自信, 但家人的期许、女友的支持带来无限的动力, 4年时间,他次次名列前茅, 成绩十分优异,获得留校任教的机会, 萨日娜、郭冬临、高曙光等都曾在他带的班级里面。 这期间他和丁宁在家人的支持下, 完成婚礼仪式,正式组成新的小家, 很快孕育出两人爱情的结晶。 没想到平静幸福的生活即将被他亲手打破, 一次他和同事们出国参加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 碰到一位知名台词老师克里斯丁 林肯雷特, 不过几面之缘,她就诚恳邀请道: "你应该到美国来学习,我愿意担保你。" 甚至帮他推荐的名额还可以拿到6000美元奖学金。 正是80年代出国潮盛行之时, 公派留学生、个人留学生不知凡凡。 听到这个消息王洛勇差点被天上掉的大饼砸晕, 丁宁知道这件事第一个支持他把握机会, 并留在十堰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 方便照顾孩子和双方父母, 不让他有任何后顾之忧。 填好报名表后,他来不及练习口语, 只好找其他老师帮忙完成考核录音, 就这样,他兴冲冲的前往美国, 心里做着学有所成、荣归故里的梦。 1985年, 他来到路易斯安那大学戏剧学院进修, 初到美国,语言成为过不去的坎。 老师:"你会吗?" 王洛勇:"Yes!" "你考试考的怎么样?" "Yes!" "考了多少分啊?" "Yes!" "你为什么不开始?" "Yes!" "你没听懂吗?" "Yes!" 一学期下来,考试门门不及格, 老师对他再也没有好脸色。 他被下放到学校外面的语言学校学习, 奖学金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异国他乡生活窘迫, 顶着歧视和嘲讽,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第一次体会到走投无路的感觉。 几经波折王洛勇最终就读波士顿大学戏剧学院, 台词老师鲍勃 卓别林把他从苦海中拯救出来。 为学口语他像《窈窕淑女》里的奥黛丽赫本一样, 每天含着十几块石头练习发音, 水泡起了又长长了又起, 几个月的时间他的口语才略有进步。 每天聚光灯照着,4小时绝对专注的注意力, 像小提琴长音把位一样,练一组新的肌肉。 "th"音发不出来,他拿着老师送的手绢, 每天赶地铁时也不懈怠,拉着舌头养成发音习惯。 日日在折磨中度过, 他几度气到把英汉字典撕得稀碎, 恨自己为什么如此愚笨。 想家的时候他就坐车到联合国门口看国旗, 委屈到眼泪止不住的流。 扎扎实实跟着鲍勃学习三年, 语言解放后他的学习进程一日千里, 在学校诸多学生中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学习之余他时常来到百老汇看音乐剧, 沉浸在其中渴望有一天能站上这个舞台走向好莱坞, 可现实确是他为省下一美元地铁费, 从学校到百老汇来回徒步。 1989年, 王洛勇硕士毕业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任职老师, 他的百老汇梦与日俱增。 看完音乐剧《西贡小姐》,角色的魅力让他痴狂, 他跑到维尼利夫导演的地址想要毛遂自荐, 敲门进去却被当成送机票的下属, 他顾不得这些直接大喊: "等一等, 我想让你看一下我演《西贡小姐》。 我要试这个男主角!" 维尼利夫这才抬起眼:"你是谁?" 一番沟通后, 他极力展示自己的演唱能力, 维尼利夫对他的勇气十分欣赏, 就这样他获得候选的机会。 一年之后他完全展现出能力与风采, 先后试戏8次终于正式和团队签下合约, 以男主角的身份站上百老汇的舞台, 成为百老汇的华裔第一人。 5年零8个月的时间,2478场舞台, 一星期的票房高达97万美金, 自他上任以来,一次病假都没请过, 一个星期8场演出, 下戏后一句话不敢多说,回到家倒头就睡, 所有来看这场戏的亚洲人没有一个退票记录。 以韩三平、张艺谋为代表的的中国电影家代表团来访美国时, 他想自掏腰包请大家看剧, 三十多张票剧院无法抉择, 老板喀麦隆听闻这件事直接免费把票给他。 他尽心尽力演出,所有的效果喀麦隆看在眼里, 他和同事、老板早已超越工作的关系。 早在工作稳定后他便把家人和妻儿接到美国生活, 可工作忙到脚不沾地,没时间给他们更多地照顾, 更多的是妻子丁宁在旁操劳, 这些他看在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坚不可摧。03 1999年, 王洛勇斩获福克斯演员奖最佳男演员, 《纽约客》城市指南、《纽约时报》、 大街小巷、巴士地铁全是他的剧照, 他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有次他和女儿走在大街上, 公交车司机一手把着车一边向他挥手:"嗨,洛勇!" 他吓坏了:"快走快走,你这违规了!" 戏剧方面的成就给他带来不少电影资源, 他先后参演《奥娜萝曼史》、《李小龙传》、 《新大陆》、《失踪的儿子》、《日光》等电影, 期间也曾回国参与拍摄。 事业蒸蒸日上, 他花费十数年时间从籍籍无名混进美国主流。 女儿却有一天哭着对他说: "爸爸,所有人都说我是傻子女儿。" 女儿的一句话让他倍感痛心: "你总演像傻子一样的中国人!" 电视剧《第三视角点》中他演一个女儿身患脑膜炎, 深信封建迷信只会烧香拜佛的爸爸。 他当时只记得薪酬丰厚, 又是MBC的电视剧,演一下人脉也能扩展, 却没想到在这种角度被挖坑。 女儿嫌弃的眼神和被霸凌的经历, 让他深深意识到艺术、文化也是有排他性的。 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他心痛的想: "我得改变,我发誓我会为你拼命。 不能让女儿不自信,我一定不会让任何孩子在欺负你了。" 正巧《走过旧金山》剧组邀请他出演, 王洛勇二话不说答应下来, 安排好美国的一切, 把全部身家交由妻子保管,用行动给予安全感, 带着家人坐上回国的飞机。 白云之上他丝毫没有睡意: "我要回去了,要回到大洋彼岸的中国, 为十亿祖国观众表演。" 2001年,打拼16年的他重新站在故土之上, 接受上海戏剧学院的邀请担任客座教授, 为表演系的学生们授课, 他的第一届学生便是胡歌、袁弘、韩雪等人。 在回国前,他已经是学生眼里的传奇人物, 王洛勇整日像打鸡血一样带他们排练、上台, 尽心竭力提升学生们的专业能力。 随后《走过旧金山》中在美做生意的中国白领丁明杨, 主演的现代历史话剧《孔乙己正传》。 电视剧《林海雪原》饰演剿匪英雄杨子荣, "杨子荣"的候选人原本另有其人, 但制片方和导演组并不满意, 他听闻这个消息立马自荐枕席, "杨子荣"是他魂牵梦萦数十年的英雄人物, 并且他们的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果然他成功获得这个角色。 《生死卧底》中机敏的卧底警察朱阳光, 凭此角色入围飞天奖优秀男演员的提名。 这两部剧播出后,王洛勇在国内的名气渐渐打出去, 他仍在平衡国内外的工作, 国内外文化了解的差异给他带来一种使命感, 他很想把中国文化带出去, 立志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中微小的石头。 他去到国内顶尖剧院挑选10个剧本翻译成英文, 尝试带他们冲出国界,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问心无愧。 随后《空房子》、《冰山上的来客》、 《最后的子弹》、《中国维和警察》、 《焦裕禄》、《杨贵妃秘史》等电视剧接连播出, 他先后合作四个女主演, 带着话剧《简·爱》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电影《无罪辩护》里秉公执法的检察官张飚, 《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安文彬, 《虎啸龙吟》中的诸葛亮, 带来许多各不相同的角色。 同时参与录制《声临其境》、《战"疫"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等综艺,给观众带来生活中不同的一面。 近两年, 话剧《前哨》、《雷经天》中的演绎他更加自如, 电视剧《功勋》、《青山不墨》、《梦华录》的播出, 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王洛勇的经历被大众认识, 他成了年轻人嘴里的"宝藏演员", 而一首读给妻子的《简爱》, 也让许多网友大呼"神仙爱情"。 时至今日王洛勇已成为许多演员口中的传奇人物, 而他从未拿乔,甘愿在影视剧中承担绿叶的角色, 时常在节目中感恩妻子的付出, 教导出一代又一代的表演人才。 如今64岁仍保持年轻的心态,活跃在荧幕上, 希望他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未来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