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中国富豪大手一挥捐给了美国某高校7000万,面对质疑时他说道: "我挣的钱我想给谁就给谁,中国的贫穷与我无关"。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我国"电池大王"钟馨稼,他靠着中国的时代红利发展起来后,不仅没有"反哺"国家,反而转身投入了他国的怀抱。 即使他的作为引起了众人的愤怒,他也依然叫嚣道:"我乐意"! 可时隔多年后,就传出了他破产的消息。 一代富豪的陨落让人不禁心生好奇,按理说,钟馨稼当初不顾一切骂名和压力坚决捐款给美国,他背后应该有"靠山"才对,怎么就突然破产了呢? 难道说他捐款另有其因? 2
钟馨稼出生于1958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父母都是老中医,在当地积攒下了不少名气。 按照父母当时给他的职业规划,是想让他子承父业继续从医。 但当时他所处的年代正值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人人都对赚钱充满着渴望,钟馨稼也不例外。 他觉得只有从商才能有前途、赚更多的钱。 当别的孩子寒窗苦读拼未来时,他却满脑子都是赚钱的想法,他甚至不理解同龄的孩子们,毕竟读书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就是为了赚钱,那么直接去赚钱又有何不可呢?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让钟馨稼的成绩直线下滑,父母的劝导他根本听不进去,于是初中刚毕业他就选择了辍学。 说来钟馨稼其实很有经商的天赋,他会自己组装音响,然后再拿去换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就是这超强的动手能力让他为自己寻了条出路,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进入了电子厂工作,为日后成为"电池大王"打下了基础。 他在电子场里学习了很多关于锂电池的知识,一边学习,一边不忘最初的目标:赚大钱。 或许心中有信念就容易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有一次他无意间翻看报纸,看到目前正处于能源危机当中,他瞬间有了个想法: 一块电池如果只装在遥控器上实在太浪费了,不如提高效率,将它放到大机械或者汽车上,用电池新能源的方式代替石油。 如今电动汽车已经很普遍了,在我们看来这也没什么好奇的,但放在钟馨稼所处的年代,此想法简直"天马行空"。 最早提出这个想法的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他曾制造过一辆直流电动车,奈何续航能力太差。 30年后,英国一位科学家用电池发明了一辆应用电车,但电解液消耗大的问题仍然让众人无法接受。足以看出此想法的困难之处。 可谁又能想到多年后竟有一个不起眼的中国人真的搞成了这个名堂呢? 1982年,24岁的钟馨稼研制出来了一款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款电池不需要过多维护,对电解液消耗比较小,续航能力相对之前也大大提高了。 钟馨稼趁热打铁,日日研究电子类书籍,不久后他就研发出了第二代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它的进步有多大呢?这款电池可以放在一辆自行车上变成电动车,而且足足可以跑50公里! 在这期间他还发现了另一个商机,80年代时娱乐业渐渐兴起,不少人都对录音机和磁带等颇感兴趣,他抓住此次机会疯狂赚了几个亿。 不得不说,钟馨稼真有两把刷子,但他的"野心"可不止于此。 3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大哥大"的存在,90年代左右它还非常流行。 后来一块小小的锂电池,就把厚重的大哥大变成了方便携带的超薄手机。 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的锂电池是2安时,钟馨稼仔细算过,如果将锂电池的容量变成50安时,那么用电池代替石油驱动一辆车的目标就会实现。 一不做二不休,钟馨稼立刻跟父母和亲戚借了一笔钱,准备前往珠海开办公司研究锂电池。 在有些人看来,钟馨稼就像是安稳不下来的"疯子",那段时间大家一看到他就生怕他提借钱的事。 好在国家对新能源政策非常重视,听说此事后便给予了钟馨稼不少的帮助和优惠政策。 在国家的帮扶下,钟馨稼的资金问题就没再犯过愁,而且政府在他办证、审核等必要过程中也给他开了绿灯,还派去了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前去帮忙。 在大家伙的共同努力下,锂电池的研究很快就踏上了正轨。 1997年,钟馨稼终于研究出了90安时的圆柱形锂电池。 香港博览会上,他把此电池带了过去,瞬间引起了全场的"沸腾",而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还给他发来了贺电。 博览会结束后,钟馨稼就把96个圆柱形锂电池串在了一起,想看看它能驱动一辆车跑多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行驶了160公里!跟之前的50公里相比,无疑是"飞一般"的提升。 钟馨稼高兴坏了,一个锂电池让他从不知名的打工人瞬间变成了"电池大王"。 可就在他准备申请安利时,那辆实验的车却着火了! 此事过后,钟馨稼又有了接近4年的时间,将锂电池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合格标准。 2000年,他去了黑龙江、河南等地进行考察,想要在这些地方创办工厂,当地的政府都非常支持他的决定,又给了他不少优惠和扶持政策。 如果钟馨稼能保持现状安稳发展下去的话,应该就会"名、利"双丰收,奈何他偏偏走错了路,恐怕再想"洗白"也很难做到了。 4
2011年,钟馨稼向美国加州大学伯恩斯工程学院高调的捐了一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为7000万。 这是加州大学截止到2011年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之所以说钟馨稼高调,是因为他挣着中国人的钱、接受着中国的扶持,却转身投入了美国的怀抱。 其实当时中国的研究院和大学更加需要帮助,而美国加州大学有政府的资金投入,他们并不需要格外的帮扶。 除此之外,钟馨稼还在加州大学成立了新能源研发中心,主要研发锂电池、清洁电池和太阳能。 他的作为自认为很潇洒,也让美国加州大学跟着高兴了很久,甚至他还成为了该学校的在职教授和院士。 另外加州大学伯恩斯工程学院的一栋建筑,也是以钟馨稼的英文名命名的。 要知道,钟馨稼是在中国的帮助下步入正轨的,他挣得是中国人的钱、拿的是中国的补贴,到头来没有报恩于国,反而还去"舔"美国了,大家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如果钟馨稼真的是完全靠自己走向的巅峰,赚的也是美国人的钱,那么他随便给美国是他自己的权利。可如果没有中国,钟馨稼又何德何能"如鱼得水"呢? 美国加州大学的校长还曾在毕业大会上公开感谢过钟馨稼,说他在科学、技术以及新能源发展上,对学院有着卓越的贡献,使得学校的使命又推进了不少。 作为中国人,这些话怎么听都有些别扭,钟馨稼却引以为傲,觉得自己成为了美国加州大学的风云人物。 更令人感到气愤的是,他在美国投资建立了一家汽车公司,主要负责生产休闲车,然后卖给中国,挣中国人的钱。 钟馨稼这波操作真的"绝"啊,不仅提高了美国的就业率,还穿梭在其中挣了个盆满钵满,名誉方面更是在美国成了"行走的香饽饽"。 但他忽略了一点,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没过多久,众人的质疑声和辱骂声就传到了钟馨稼的耳朵里,他得意洋洋地回应道: "我挣的钱我喜欢给谁就给谁,中国的贫穷与我无关"。 俗话说"喝水不忘挖井人",竟然钟馨稼忘了祖国的恩惠,说中国与他无关,那么他的产品国人也与其无关。 渐渐地,大家就开始不约而同抵制他的产品了,这导致钟馨稼的资金链迅速产生了"裂痕",不少合作伙伴见状纷纷与他断了合作关系。 大客户跑了、消费者开始抵制了、钟馨稼便撑不住了。 最后,他不仅背上了众多骂名,还被一张张状书告上了法庭。 法院传票告诉他,公司股东告他私自挪用公款,这才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 原来钟馨稼给美国加州大学的捐款,在没得到合伙人的同意下,就私自捐了出去。 这场官司没有任何悬念,钟馨稼输了,还要赔合伙人2亿美元。 之前与其合作的企业,由于钟馨稼的所作所为也受到了影响,对方接二连三地要求他赔偿。无奈之下,他只好宣告破产。 但钟馨稼岂能说放弃就放弃? 国人不肯支持他,但美国的大腿可以抱啊! 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之前的倾囊相助算得了什么?有资本才是美国的王道,否则一切都可以"灰飞烟灭"。 反观如今的钟馨稼,别说资本了,恐怕连最基本的尊严都失去了。 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国家都不尊重,去到国外同样也不会受人尊重。 钟馨稼当时资助美国,无非也是看中了其中的利益关系,美国也不傻,这个时候图"仗义"恐怕就是虚伪了。 从古至今,能被国人记住的、甚至能被记录在史册上的,都是一些为国争光的人,哪怕放到战争时期,一些战士可能都没来得及留下姓名,却同样被人永记心间。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的战士、中国的人! 钟馨稼曾经再厉害,也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新能源正在百家争鸣,中国早已变得越发强大,而提到钟馨稼这个人,又有多少人能永远记住他呢? 他败,不是败在了为美国捐钱上,而是败给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