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发射成功,中国竟把空间站资源共享,赔本卖吆喝?中国式智慧
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完备的试验空间站,可我们竟然决定无偿向他国共享,其中有美国俄罗斯,也有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要知道空间站耗资不菲,而且美国等国,屡次阻扰我们的太空实验和空间站建设,这是中国人傻钱多?还是赔本卖吆喝?其实都不是,这个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蕴含了中国式的智慧。比起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在航天航空领域,发展相对有所不足,而太空领域又极为重要,因为外太空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空间资源,而且由于特殊的重力和光照环境,外太空还是试验的绝佳场地,许多高精尖的试验都得在太空做,所以是否有空间站供我们做试验,对科学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美国的空间站具备试验条件,但他不愿意看到中国技术的发展,一直将我们拒之门外。不仅如此,美国还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2011年,美国国会出台"沃尔夫法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相关的美国航天企业,同中国航天机构进行任何意义上的合作,等于说要锁死中国的技术路径。面对封锁,中国航天人反而下定决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空间站的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实现载人飞船的安全往返,第二步实现航天员出舱,第三步才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站。在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坚下,我国顺利完成了前两步,也就是实现了载人飞船的安全往返,以及航天员出舱,而问天实验舱的成功发射,则走出了最后一步,让中国人在航天航空领域,开始挺直了腰杆。
问天实验舱,不仅是我国空间站的首个工作舱,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工作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以及资源舱3部分组成,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达23吨,这块头和分量,跟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差不多,是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重的单舱主动航天飞行器。此外,问天实验舱还配备了,一对双自由度柔性太阳帆板,全部展开后的翼展长度超过55米,比半个足球场还要长。这也刷新了,我国航天器在轨使用太阳帆板的纪录,而这一对太阳能帆板,平均每天能发超过430度电,足够地面上的一个普通家庭,用上一个半月,这也给空间站,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应。
当然问天实验舱最大的作用,就是打破西方的"试验垄断"。它搭载了十多个科学实验柜,用来科研试验,实验内容包括,生物学材料学,基础物理微重力,以及流体物理在内的,等数十个学科的实验范畴,而且还有舱外实验平台。每个实验柜,都可被视为一个小型太空实验室,支持一个或多个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而且天问实验舱的实验机柜小巧便用,它让天宫空间站,以约国际空间站1/6的重量,提供了约4/5的实验机柜数量,体现了很高应用支持效率。
更值得自豪的是,此次问天实验舱所携带的一系列科研仪器,几乎都是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按理说有这样宝贵的空间站研究资源,不说自己像西方一样垄断,怎么也要付费使用,收回一点成本吧?可中国宣布,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无偿使用空间站。免费还给美国?这看似"荒唐"的举措,其实充满了中国智慧。中国无偿将空间站资源分享给美国,这个看似"荒唐"的举动,其实蕴含了中国式的智慧。早在201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就联合发布对外合作的公告,邀请世界各国成员,免费来中国的空间站做试验,其中也包括美国。
参与国既可以自己带设备在舱内做,也可以用中方的设备做,如果通过申请,也能在天宫空间站舱外做。截止2020年6月,已经有17个国家的23个科研项目,申请进入中国空间站。要知道国际空间站的造价1000亿美金,与之相比,天空空间站的400亿显得白菜价,但依旧费用高昂。那中国为什么不收取一些费用,弥补一些巨额的研发花费呢?。原因就是格局,或者说,国家真正在下一盘大棋。虽然看起来共享航天空间站,是中国受到了损失,但实际上中国却因此获利十倍百倍。因为中国规定,虽然使用空间站免费,但是具体产生的费用得自己掏,等于说就是把场地免费租给了你,要干嘛还得自己花钱。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场地免费使用,但使用国必须把,在中国空间站取得的实验成果进行共享,因为中国的空间实验进展并不算早,许多地方都需要攻关,很多实验的步骤并不完备。而其他国家来做实验,一是会帮我们完善,存在不足的地方,进行太空实验的免费试错,二是使用国的成果共享,会大大加速我们的太空实验研究,减少经济的投入,缩小太空探索的成本。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我们需要掌握对太空开发的主动权,目前人类对于太空的开发,其实还处于起步阶段,规则和制度的空白比较大。既然各国来"天宫"做实验,而"天宫"又是中国造,那么各个项目的合作,必然是由中国主持,这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太空国际规则的制定,以及太空机制的构建,助力中国早日实现从"太空大国",向"太空强国"的转变。
中国空间站"海纳百川"的做法,也与当年他国将中国拒之门外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上平等,包容的大国形象。最后中国愿意免费开放空间站的原因,还是由于中国人助人为乐的朴素情怀。中国现如今虽然航天水平处于世界一流,但几十年前中国航天事业刚起步时,却是异常艰难,甚至还要受到美国等国家的限制。因此中国从自研的道路上走来,知道自研之路的艰辛,所以愿意对落后的国家伸出援手,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的感情。
总而言之,问天空间站的成功发射,将大大缓解中国空间站能源紧张的问题,而空间站开放可以获得其他国家的研究数据,获得他国的友谊。虽然中国航天事业投入众多,短期来看是亏损,但随着太空探索的不断进行,未来必会获得回报与收益。不过我们决定免费开放空间站,其实里面藏着的,是中华民族的"初心"。中国无偿将空间站资源分享美国,中国到底亏了赚了?其实中国是想投桃报李。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其实在历史上是常态。
比如意大利的阿列尼宇航公司,就与俄罗斯盖斯通讯,一同组建了合资公司,联合并制造了两颗卫星。日本的三菱电子公司,曾花费7400万美元,依靠美国航天公司,发射了一个,由4颗情报搜集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就连俄罗斯和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都有合作,他们一起制造了国际空间站。建造空间站时,其的预算远远超过了,美国宇航局最初的预计,而且建造时间表也比预定的要晚。原因就是2003年,发生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美国宇航局停飞了所有的航天飞机,而在航天飞机停飞的两年半时间里,空间站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完全由俄罗斯承担。
所以航空航天方面的合作,是各国的惯例,而我们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依赖于国际。2007年,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17大采访中公开表示,中国希望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当李学勇说这句话的时候,中国在神州号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美国的干扰下,没有得到国际相关机构的回应。但世界上懂航天的,不只有美国。这时候我们开始转变思路,开始和俄罗斯和欧空局合作,希望通过他们的技术支持,进入国际空间站。那段时间中俄就进入了技术蜜月期,其实早在1996年11月,我们就已经派出了相关人员,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训练中心学习。经过一年的魔鬼训练,让我们了解了宇航的相关知识,为后来神舟系列的载人航天,做足了人员方面的准备。
在与俄罗斯的进一步接触后,俄罗斯直接公开邀请,中国参加空间站合作,不过美国担心中国实现技术飞越,就直接拒绝了。而且还设置了前文提到的沃尔夫条款,彻底断绝了中国和美国航空领域的合作。那收到如此敌视,只有选择自己单干,很多基础性的工作中国都能做,但也有不少高门槛的技术,需要很长的时间沉淀。眼看中国的空间技术被"卡脖子",老大哥俄罗斯伸出了援助之手,2008年,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制造航天服,虽然我们已经有了航空服,但是质量和种类都存在缺陷。于是俄罗斯为我们设计了9套,海鹰舱外服,保护飞行、训练和舱外对接,提高了我们航天舱外服的质量,当时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就是用的这些航天服,而且中国还参与了相关制造,在实践中提高了技术水平。
除此之外,德国瑞典加拿大等国,都和我们有着深度的密切合作。比如当时嫦娥四号的探测器上,就搭载了德国瑞典等国的科学探测器。航空领域最强大的美国,虽然和我们敌视,但我们却交到了无数个其他的朋友,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现在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自然是忘不了当年帮助过自己的老朋友,所以免费对世界开放。你觉得中国应该免费开放空间站资源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