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那个被北大拒绝录取的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结局如何?
13年前,那个被北大拒绝录取的重庆文科状元何川洋,结局如何?
按照一般的理解,只要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被清华北大录取几乎是肯定的。而且只要高考成绩优秀,清华北大负责招生的老师一般都会提前和学生取得联系,争取学生报考自己的学校。然而,一切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即使你文科考了状元,你也不一定100%肯定能考上清华北大。比如,谁会想到曾经的高考文科状元,即使已经和北大签了预录取协议,还是会被拒绝录取?当时他有什么奇怪的经历?
何川洋是重庆巫山县人。他的父母是公务员。父亲时任巫山县招办主任,母亲时任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编办主任。由于父母都是公务员,从小就注重对何川洋的教育。他3岁的时候读了四大经典小说童书,5岁多就开始读书了。
通常,他的父母不用担心他的作业。何川洋从小就很聪明。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从来不需要父母的催促。从小就树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北京大学。在学习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在所有科目中,他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科目,但是各科都很均衡。由于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的文学功底很扎实,唐诗宋词基本都得心应手。
由于长期以来父母的严格要求,何川洋在学习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总是自觉学习,查漏补缺,从不让父母担心成绩。初中时何川洋的成绩在全县排名,最好的一个排第4。这样的成绩可以进一个好的高中是毫无疑问的。
果然,何川洋进了南开高中,重庆市重点高中。南开高中是重点,该校重点大学升学率高达70%。也就是说,南开高中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考上重点大学。而何川洋进入南开中学后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顶尖大学北大。
南开中学的师资和教学环境都很好。在这么优秀的学校读书,对何川洋帮助很大。再加上他的勤奋和刻苦,他取得好成绩并不难。不过他单科成绩不是特别拔尖,属于实力均衡型,每科都不错,但不拔尖。他就是这样全面发展的。
2009年高考成绩不错,659的高分,成为当年重庆市文科状元。这个成绩不仅让他自己吃惊,也让他的老师和父母吃惊。毕竟他以前从没得过年级第一,更别说全市第一了。
各高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因为何川洋一直对北大情有独钟,他最终还是和北大签了预录取协议。不出意外,他将走进北大的校门,开始另一种生活。
北大与何川洋达成预录协议的消息一经发布,各大媒体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开始联系何川洋甚至去何川洋所在的南开中学找人。但是学校和电话都找不到。此时何川洋一个男人正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陪伴着自己的是自己的眼泪和旁边已经关机的手机,那个发来打破自己美梦的消息的手机。
还有何川洋父母羞于待在儿子家门前。他们百感交集,悲伤、担忧、后悔,但目前最强烈的情绪应该是后悔,因为他们的"多余之举"让儿子错过了梦想,甚至可能毁了一生。
中国有56个民族。因为汉族占绝大多数,所以55个民族除汉族外都称为少数民族。一直以来,高考都有给少数民族加分的政策。
何川洋,父亲是当地招生办主任,母亲是当地组织部副部长。自然,他很清楚这样的政策。为了让孩子更安全地上高中,何川洋的父母偷偷帮他改了学籍信息。事件曝光后,何川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的父母也因此被开除处分。其父何业大前往重庆,通过媒体深刻检讨自己的失职行为。事实上,抛开民族加分,何川洋裸分659分,可以考上全国任何一所大学,但现在却面临着因为假学籍而无法读书的尴尬,这让他感到无比委屈,已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不出门。
这个善良乐观的孩子,在人生最重要的岔路口,遭受了人生最大的打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他想过放弃。哭过之后,他觉得还是要坚强地走下去。虽然北大没有放弃录取何川洋,但是给了他一个非常正面的鼓励,希望他能从自己的侧面找原因,正视自己的错误,以后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北大的大门依然为他敞开。也许是北大的态度启发了他,他又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作为了自己的目标。
之后,他几乎淡出了公众视野。第二年,重新拿起笔杆,又一次用汗水和泪水战斗。2010年,何川洋第二次高考。特殊的身份让很多媒体找上了门。这一次,何川洋再也没有对外接受过采访,他的父母也对此保密。也许一切都是有回报的,而这一次何川洋梦想成真了——他以重庆文科第十名的成绩成功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何川洋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这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在这一点上,我相信没有人能说他是靠父母的能力考上北大的。有这样一对父母对何川洋来说未必是好事,但可以磨砺他的精神,培养他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随着何川洋篡改国难当头的往事,这个曾经的风云人物逐渐被人们遗忘。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冷静态度,以及向我学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相信在未来,何川洋也能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