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林彪三战白崇禧而不胜,毛主席送3个字一战歼敌
解放战争爆发后,人民解放军一路披荆斩棘,大败国民党军队。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之后,为了进一步解放全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南方进军。
虽然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大部分被我军歼灭在长江以北,但这也并不代表南方再无强硬的对手,当时白崇禧所率领的二十万桂军便驻守在广西地区。
解放军曾多次对白崇禧进行劝降,但都劝说无果,因此党中央便派出林彪带领解放军战士与白崇禧的桂军进行作战。
可白崇禧在得知林彪带领四野前来的消息之后,选择了避而不战,一有机会便去骚扰解放军战士,因此导致——林彪三战白崇禧都没有取得胜利。
毛主席在了解了相关战局之后,送给了林彪三个字,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字,让林彪一战歼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故事。
三战而不胜
说起林彪和白崇禧,想必这两个人,大家都有所耳闻。
林彪是人民解放军中的名将,而白崇禧则是国民党军中的"小诸葛"。
他们两个相差了整整14岁,却多次在战场上摩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1949年初,解放战争早已进入了尾声,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央军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大部分都被我军歼灭在长江以北——国民党大势已去。
虽然如此,但这也并不代表解放军战士,在南方地区再无实力较强的对手。
当时国民党仍有200多万残余部队驻守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企图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而这些残余的部队中,便有一支善于作战的尖刀部队,这便是白崇禧所领导的桂军。
桂军,顾名思义即广西军,早在北伐战争期间,桂军便十分凶悍,在白崇禧的领导之下,桂军的战斗素养极高,虽然装备的武器并不是很精良,但整体的战斗力却不容小觑。
渡江战役结束之后,为了加快解放全国,尽早结束战争,党中央对盘踞在华中要地的桂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其实在战争之初,党中央便多次派人前去劝降白崇禧,希望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华中要地。
毛主席深知白崇禧的军事能力,因此在派人前去和谈的时候,毛主席曾表示,白崇禧这个人喜欢带兵,倘若和谈成功,必能委以重任!
但白崇禧对于党中央的劝降毫不理会,在多次劝降无果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派出林彪所领导的第四野战军在华中要地与桂军作战。
为什么会派出四野前去和桂军作战呢?
因为当时四野的综合实力在全军中是最强的,而国民党的残余部队中,实力较强的部队便是白崇禧所带领的桂军,因此在思来想去之后,党中央决定将这个重担交给四野。
林彪十分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因此当时四野出动了超过50万名解放军战士,而反观白崇禧所领的桂军,满打满算的情况下兵力最多也只有30余万。
虽然在兵力上桂军略逊解放军,但由于桂军多年来一直都盘踞在华中要地,对当地的地形地势十分地了解,因此在一些山林作战中,桂军很显然是更胜一筹的。
1949年4月27日,林彪带领四野在解放湖北孝感、黄陂后,开始直逼华中要地。
白崇禧知道林彪准备对自己动手了,他也知道仅凭自己手下的桂军,是很难与四野匹敌的,于是他选择了撤退。
只要林彪一带领军队对白崇禧发起进攻,白崇禧便会带领部队撤退,但白崇禧也并不是只会撤退,在林彪不注意的时候,他还会带领部队偷袭解放军战士,因为对地形地势十分了解,因此桂军在和四野的对决中十分地灵活。
1949年6月18日,林彪带领四野抵达武汉,并在抵达武汉后发起了宜沙战役和湘赣战役。
宜沙战役中,四野攻克了沙市、宜昌,并歼灭了宋希濂部1.5万人。
而在湘赣战役中,林彪带领部下准备围歼白崇禧的主力部队——第三兵团,但白崇禧并不敢正面迎击,而是继续选择了逃跑撤退的策略。
虽然湘赣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战士们解放了包括井冈山在内的赣西和湘东等22个县城,但消灭的敌军却仅仅只有四千余人,而白崇禧的主力部队仍旧完好。
此后,林彪组织四野先后三次对白崇禧发起进攻,但都因为白崇禧的避战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三字决胜
就这样,白崇禧面对四野的屡次进攻,都是采取了避战的方式。
当时毛主席虽然远在北京,但他却时刻关注着华中地区的战况。
在收到林彪发回来的战报之后,毛主席陷入了沉思,开始思考起了应对白崇禧避战不降的战术。
他在了解了白崇禧的实力和华中地区的地形地势之后,看出了那藏在其中的端倪,随后毛主席便给了林彪三个字——大迂回!
在收到毛主席的这三字策略之后,林彪才意识到:白崇禧的部队实力并不是很强,兵力少,因此转移起来十分灵活,他们知道自己的劣势,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和四野发生正面战斗的。
在采取了远距离迂回包抄的打法之后,不论白崇禧的部队愿不愿意和四野打,战争的主动权就会全部掌握在人民解放军的手中,最终实现在广西将白崇禧部一网打尽!
由于当时正值三伏天,林彪是出生在南方的,但他手下的战士大部分都是东北的,部队里的骡马也是,因此整个部队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南方三伏天下酷热潮湿的气候,患病率也开始急剧升高。
为了能够更好地歼灭白崇禧部,林彪下令四野转入休整,养精蓄锐,等到秋后再和白崇禧一战。
同年8月4日,四野并没有休整多久,就收到了国民党将领程潜、陈明仁等人率领部队在长沙起义的消息。
这个消息对于林彪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有一个坏消息,那便是起义军中有一些人在受到白崇禧的鼓动之后产生了叛逃的想法。
8月7日,在白崇禧的鼓动下,约有四万多名国民党军叛变南逃,林彪随即率领四野对其进行追击。
在追击的过程中,林彪所在的部队遇上了白崇禧部前去接应那些叛逃的国民党军,青树坪战斗爆发。
在战斗爆发之初,林彪便下令四野各部务必查明情况再前进,决不可盲目行事。
但在青树坪地区,由于电台损坏,四野第一四七师得不到一四六师的消息,军长钟伟害怕一四六师出了什么差错,便火急火燎地指挥一四七师前去青树坪地区救援。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白崇禧的部队早已在青树坪地区设下了埋伏,一四七师进入青树坪地区后敌人便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一四六师和一四七师在成功接应后,便对敌人发起了反击,整场战斗历时48小时,四野两个师歼灭了敌人五百余人,但与此同时,自己也损失了一千三百多人。
战斗结束后,两师的师长都向党中央做出了深刻的检讨,这一仗我军虽然失利了,但也有好的方面。
它扫除了我军中一些战士轻敌的想法,为后面战斗的胜利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而反观国民党军队,在战后大肆向外界鼓吹,甚至还在报纸上造谣林彪在战斗中被炸伤了手臂,国民党军一时间竟开始有点得意忘形。
青树坪战役结束后,四野也结束了休整,而当时大迂回也进行得差不多了,林彪知道,是时候和白崇禧进行一番较量了!
休整结束后,林彪指挥四野的三个兵团对中南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了进攻,东路军从江西出发直指南粤,而西路军则从湘南向前推进,一举切断了白崇禧部撤退到贵州的后路。
被切断了撤退路线的白崇禧是准备回广西的,但他在了解了四野的行军路线后,抓住了当时孤军深入的一三五师,想在撤退回广西之前,在衡宝一带再上演一次"青树坪战役"。
用兵谨慎的林彪,自然不会在一个坑里面栽两次跟头,而且四野在经过休整之后战斗力也是大幅提升的。
在识破了白崇禧的战术后,林彪迅速联系了一三五师,并命令各一线部队迅速出动,开始实行围歼白崇禧的大迂回计划。
在征得毛主席的同意后,林彪派人炸掉了湘桂铁路,彻底断绝了白崇禧撤退回广西的后路,等到白崇禧意识到自己被解放军包围了的时候,早就为时已晚了。
但他仍旧不死心,下令不顾一切撤退回到广西,林彪在得知白崇禧准备全线撤退之后立即下令开始发动总攻。
在林彪的部署之下,四野各军团各师完美配合,除了白崇禧所在的一三八师逃跑了一个团外,其余五万余名桂军都成功地被人民解放军围歼!
衡宝战役中,白崇禧虽然侥幸逃脱,但他所带领的桂军损失惨重,这一战役为后面解放军战士们进军两广,全歼中南地区的敌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悲惨晚年
在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的势力便遭到了重创,白崇禧虽然是蒋介石手底下的一个部下,但因为白崇禧部并不是自己的嫡系军,因此多年来蒋介石都不曾给过白崇禧多少优待。
在战局日渐不利后,蒋介石才想起了当时手握尖刀桂军的白崇禧,但白崇禧当时和蒋介石的矛盾早已激化。
当时白崇禧身任华中"剿总"司令,手握重兵,他曾多次企图逼蒋介石下台,试图再一次和解放军划江而治。
在被林彪打败之后,有人曾劝说白崇禧,让他带领余下的桂军响应人民解放军的号召起义,一定不能跟随蒋介石回到台北。
白崇禧虽然和蒋介石有矛盾,但是他认为解放军解放大陆只是暂时的,国际形势每天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蒋介石极有可能在美国的帮助下再度翻盘,如果选择去香港或者美国,那么自己就不会再有任何作为了!
正是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白崇禧最终决定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带领家眷去到了台湾。
当时桂系军队中还有一位有名的将领,那便是李宗仁,他和白崇禧同为桂系军队的领导者,二人的关系也很好。
李宗仁对于蒋介石还是十分了解的,他深知以蒋介石的为人,是绝对不能原谅他和白崇禧先前的种种"逼宫"的行为的。
于是他表示自己坚决不会去到台湾,因此在战后他选择带领家人去到美国生活。
当他得知白崇禧举家迁往台湾的时候,便十分失望地发表了自己对白崇禧结局的担忧。
而反观白崇禧,带领一家二十几口人一起去到了台北,蒋介石给了两栋大房子安置他们,但却并没有给白崇禧任何的财物。
白崇禧知道,仅凭自己的积蓄是无法维持一家的生计的,于是便开始了开垦种地的生活。
而蒋介石一直以来,对白崇禧也都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的,他对于白崇禧"逼宫"的行为一直都耿耿于怀。
为了给白崇禧定罪,找机会杀掉他,蒋介石多次派出特务前去白崇禧家翻箱倒柜的搜查,还派出专人严密地监视白崇禧一家的一举一动。
凡是跟白崇禧走得近的人,蒋介石便会派人随便找个罪名将他们抓捕起来,并严加审问,久而久之,那些跟白崇禧交好的人也都害怕了,纷纷跟白崇禧一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1964年,身在美国的李宗仁在得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之后,多年来积攒在心里的思乡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于是便发表了一封要求美国承认中国的公开信。
中方在看见公开信后积极联络李宗仁,希望他能够回国居住,而李宗仁也在祖国的帮助之下开始准备回国。
得知这一消息的蒋介石立即命令白崇禧联络李宗仁,要求他回到台湾,不能回国。
白崇禧起初是不愿意的,但想到自己一大家子都在台湾生活,于是便联络了李宗仁。
但李宗仁并没有理会白崇禧,终于在1965年冲破了层层阻挠回到了祖国,还接受了党中央高级领导人举办的欢迎仪式。
多年来,蒋介石留着白崇禧便是想用他来劝李宗仁去台湾,在得知李宗仁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后,蒋介石便认为白崇禧毫无价值了。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的副官发觉白崇禧睡到很晚还未起床,便去到白崇禧的房间,等到副官进去后才发现,白崇禧早已没了呼吸。
对于白崇禧的猝死,台湾方面也派人做了仓促的检查,检查后称白崇禧是死于"心脏病"……然而,到底真相是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白崇禧在面对解放军战士的时候虽然使用了点小聪明阻扰了全国解放的进度,但全国解放是大势所趋,任何想阻扰的人都不可能成功的。
而在大败白崇禧的这件事上,毛主席大迂回的方法可以说是整场战役的精髓,正是因为大迂回的构想和四野战士们的团结协作,才有了战役的最终胜利!
参考文献:
《中国领导干部资料库——党史频道》
《白崇禧将军、中国新闻网》2013-02-01
被父母拆散的13对明星情侣,棒打鸳鸯两分离,当了孝子成了负心人老一辈人的传统思想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的年轻人也多在影视剧中见到,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很多夫妻即使是在成婚之前都没有见过面,那部很火的上错花轿嫁对郎不就是如此,要不怎么能认错了各自
66年,白崇禧去世,身下床单撕得稀烂,蒋介石他就是个再嫁寡妇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重要大员白崇禧在自己的寓所内骤然暴毙。据说,这位白崇禧曾经和李宗仁一起高居蒋介石拟定的军统暗杀名单榜首,多次从蒋介石布下的天罗地网中逃脱。可就是这样一个
夜跑潮玩点亮新玩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跑进东莞寮步12月17日18日,2022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东莞寮步站)暨寻访西溪古村人文印记,体验善美香市风情之旅在东莞市寮步镇西溪古村举行。这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二次跑进东莞,举办地为
双芯驱动,这是次世代掌中音乐宝山灵M0PRO播放器评测不知道大家看了这款苹果ipodnano6作何感想?如果你曾真正接触过它,一定会对它极具高级的质感所折服,但这毕竟是12年前的MP3播放器,除了听歌或者当个电子表几乎没有太多功能了。
寿宁创业青年他们在创业路上书写精彩寿宁县青年创业协会成立6年来,精准开展创业指导帮扶,为广大创业青年发挥才干创造更大发展空间他们在创业路上书写精彩党的二十大提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
事发漳州紧急救援!惊险货车翻车一人被压消防员快速施救一起来看看怎么回事12月14日1931,平和县南胜镇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载柚子的货车不慎侧翻,压住一名摩托车驾驶员,情况紧急。市消防救援指挥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北京卫视2023迎春会创造京喜2022年12月22日,农历冬至,自古冬至大如年,这一天在民间预示着一个新的节气年的开始。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北京卫视合作伙伴迎春会在暖意初生的厦门欣然启幕,北京
?庾信,演绎衣冠北渡的南方文人历史上,从来写的是衣冠南渡的衰弱。只有一个文人,他演绎了衣冠北渡的雄起。他就是南朝文坛领袖庾信。杜甫诗赞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的人生经历比他在文学史的地位,更加令人叹
我是斯基,正在攻克一场地狱难度副本!大家好,我叫泽连斯基,大家可以叫我小泽玛利呸,还是叫我司机吧!我正在攻略一场单人RPG生存挑战游戏。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幸好我终于在关键时刻抱住游戏最大金主爸爸漂亮国的大腿,不断输血
中证指数胡威中证南财粤港澳大湾区指数系列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12月14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中证南财粤港澳大湾区指数系列(下称大湾区指数)也在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正式亮相。该系列指数是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建设的需求,由南方财经全媒
县委大院大结局,看完了真不知道结了个什么?县委大院这部剧,不管是从演员阵容还是导演孔笙出品公司都可谓相当豪华,可是最终结果却不尽人意。可以用没头没尾来形容,开头就没开好,换来观众的一片不满,后来剧情发生转折,刚感觉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