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小人物是我的强项…" 这是演员张国强,曾在采访中说的一段话。 对比现在明星因番位的事情争得面红耳赤,他就像是娱乐圈的异类,只演合适的角色,不一味地追求男一号。 他的这份对表演纯粹的心,让人敬佩,更值得所有人学习。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老演员,曾经因为穷遭到了妻子的抛弃…… 而这件事只是个开始,父母的相继患病更是让他精疲力尽,甚至累到尿血。 他到底经历什么?如今他怎样了?01、 1969年,张国强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 作为家中年龄最小,无论是爸妈还是哥哥姐姐对他都很疼爱,最好的东西一定先给他。 出身在梨园世家的他,对戏曲十分感兴趣。 中学时,在父亲的安排下他进入艺术学院,主攻话剧表演。 对于这个安排很多人都不理解,但这却是父亲深深的爱。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亲从儿时起便开始练习戏曲,几十年的表演路程有多么艰辛,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不想再让儿子经历这些。 同时,他又知道儿子十分喜欢表演,便建议他选择话剧,最起码基本功这方面可以少受一些罪, 而且随着国内的文艺方面活跃,将来也比较好找工作。 1986年,张国开启了自己的艺术生涯。 到学校后,他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对于老师的安排的作业完成得都很出色。 雷打不动,每天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练习绕口令,上课时特别专注,生怕错过任何一点。 这份认真和努力,不仅让他获得了同学的赞扬,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 时间匆匆,转眼间张国看见到了毕业的前夕。 临出校园时,一直很看好他的导师说:" 或许将来的演戏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你要坚持下去,时刻保持初心"。 虽然,毕业后他还比较顺利,直接被安排到来了当地的话剧工作,可这一句却一直勉励着他。 刚到话剧团,作为晚辈他被安排到了后台打杂。 年轻气盛的他心中满是抱怨,只能在后台偷偷地看前辈们排练、演出。 在这期间,他学到了学校不曾教过的知识,也和前辈们相处得很愉快。 一年后,张国强在一位老戏骨的推荐下,参与了人生中第一部话剧《硝烟散后》 。 虽然表演机会不多,可他总是排练时第一个到排练厅,无论何时都情绪高涨,十分兴奋。 付出的总的有回报的,这次演出不仅让他体会到了舞台的魅力,也让团里的领导注意到了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演出机会变多了起来,积累了很多表演经验。 可还是因为年限的问题,只能在剧中出演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就算是有补助也轮不到他。 再加上几年后影视剧的流行,看话剧的人越来越少,团里很不景气,发放的工作资少得可怜。 作为一个身强体壮的男生,有时连饭钱都顾不住,实在没辙只好找父亲接济。 总这样也不是办法,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张国强开始到外面接私活。 好在他天生对乐感很敏锐,到酒吧、餐厅驻唱,有时还会兼职去电视台客串一些歌曲串烧的演唱人员。 反正在团里没有表演时,他也没闲着。 即便生活过得很拮据,可张国强始终没有放弃表演,这份执着让他很有魅力,吸引了一个女孩的注意。 02、 在剧团中,有个女孩和唐国强关系很好。 二人是在一次排练时认识的,张国强对于表演的认真和专注一下就抓住了她眼球。 在所有人都偷懒时,却有一个人不思疲倦的还在看看剧本,她主动和对方打了招呼。 短短的交谈中发现,二人都喜欢滑冰,都喜欢冬天天地一色的场景。 一来二去,张国强便和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 不久后,二人结为了夫妻。 婚后,为事业发展考虑,张国强和妻子并没有马上要孩子。 因此,夫妻二人的工资加起来勉勉强强可以过日子。 尽管生活并不富裕,可张国强丝毫没有让妻子受委屈,自己在换季时不舍得买一件新衣服,也必须给妻子买最好的羊毛衫。 眼看着就要到30岁,父母开始催张国强要孩子,他们看着邻居都有两个孙子,心里当爷爷奶奶的欲望就更强烈。 反正目前也没有更好的事业方向,他便和妻子开始备孕。 30岁时,妻子为张国强生了大胖小子,这可把家里人都高兴坏了。 孩子刚出生父母时常到家里看望,每次都会带很多东西,知道他生活过得紧张,还会偷偷将钱放到枕头底下。 出于男人的自尊心和责任心,张国强一心想让妻儿过上好日子,到处找想发展的机会。 可当地毕竟是个小城市,资源有限,机会少人多,很难有出头之日,若要想有好前程,就必须将眼光向外看。 就在这时,从北京来了一个到当地剧团考察的人。 在这期间,张国强和对方聊了很多,对方告诉他 :"大城市的机会很多"。 回家后,他将自己想去北京碰碰运气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可却引起了一番争吵。 其实,在张国强的心里也根本就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可生活的重担让他不得已。 妻子不同意他去外地,更不愿意一同前去, 无奈之下,他只好拜托母亲的时常到家照应一下,孤身一人坐上去往北京的火车。 下车后,他立马开始找寻拍戏的机会,尽管几天几夜的路程让他很憔悴。 理想和现实总是差距巨大。 虽然,张国强在剧团里演了快7年的戏,可人身地不熟,没人脉、没资源,他很本就找不到机会。 说是出来挣钱,可此时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 为了生存,他就跟个小工一样,每天5点钟就在片场等着,期待着的有导演可以看上自己出演给路人。 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的工作,几个月后,换来的却还是跑龙套的角色。 此时的张国强,无比后悔放弃话剧团的工作,无数个夜晚都在想妻儿。 另一边,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根本就无法好好工作,心中本就一肚子的怒气, 本来还想着丈夫能往家里寄钱,可却只有一封安稳信。 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妻子不想再过带穷苦的日子,在回信中提出离婚。 张国强为了让妻子回心转意,专门用最后一点钱买了最新牌的洗发水。可无论他再怎么挽回,妻子离婚的决心已定。 既然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生活,就让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很多人都替张国强感到悲伤,可他却很坦然。 在这段婚姻中,他没有对不起妻子,倾其所有的替对方着想,爱着对方,既然无法相伴到老,也不必彼此纠缠。 此时,张国强35岁,儿子5岁。 调整好心态后,他又开始了北漂的生活,儿子则交给了父母照看。 03、 由于孩子有父母帮忙照顾,张国强可以说是没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打算大干一场。 几乎24小时的待在片场,只要听说有剧组在招演员,他立马赶往现场面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跑了近10年的龙套的张国强遇到生命中的贵人,《破天荒》的导演吴连生。 在拍摄的过程中,吴导越发喜欢张国强,并承诺若是自己将来在拍新剧, 一定找他。 出演此剧后,张国强的知名度有所提高,经济方面也改善了不少。 第一时间,将这份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家人们都很替他开心。 可儿子却始终不愿接他的电话,基本在奶奶爷爷的劝说下拿起电话,也一句话不说。 在他的记忆中,张国强一直很忙,为了自己的事业,从前将他丢给妈妈,现在将他丢给爷爷奶。 渐渐地,他觉得爸爸根本就不爱自己,开始变得讨厌张国强。 对此,张国强也觉得很亏欠儿子,可他还需要挣钱,只要强忍着继续拍戏。 紧接着,他出演了抗战题材 《 常隆基 》。 连续两部影视作品前后上映,他也算是在娱乐圈混了脸熟。 此时,就差一个大爆剧就可以出名。 2006年,吴连生导演兑现承诺,邀请 张国强出演《突击士兵》中七连长一角。 按说,参与这部剧的演员都是娱乐圈一些无名小辈,主演王宝强在此之前更是听都没有听过, 所有人当时并不看好这部剧,而张国强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多一份工作而已。 然而,此剧一经播出,反响巨大。 不仅成为了当年的收视冠军,更捧红了剧中一众演员。 第一个吃红利当属王宝强,而他这几年的成就也都很耀眼,成为了一线大咖。 紧接着,就是张国强。 次年,他又先后出演了两部影片,在剧中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 事业稳定的他,也获得了爱情。 04、 一次晚会上,在好友的热情介绍下,张国强认识了王晓男。 对方不仅和他是同行,二人还是老乡。 原本二人应该有很多关于老家的话题可以聊,可由于对方比他小7岁,很多记忆都不一致。 但这并不影响二人的好感,相反双方都对彼此生长的环境很感兴趣。 这场活动结束后,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 一来二去,张国强便和王晓男成为了情侣。 经过一段相处后,他将自己恋爱的事情告诉父母,可儿子的反应却很抗拒。 不管王晓男对儿子多好,可他始终保持一种距离。 直到2008年,张国强在拍摄《我的团长我的兵》时, 由于是军人题材本身就有很多动作戏,再加上导演为了逼真,特地选择了在云南山里拍摄。 因一场戏,张国强不慎从山体上滚下来,过程中不慎树杈划伤,全身上下都是伤疤,就连脸上也有多处擦伤。 得知这一消息后, 王晓男立即去到了云南看望男友。 虽然并无大碍,可她还是不放心男友,并在当地待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就在张国强安心养伤时,却接到了儿子的电话了。 儿子从来都没有给自己主动打过电话,这让他十分激动,可仔细一想,若不是家中出现意外,儿子会给自己电话? " 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 接通电话后,张国强立刻询问了父母的情况,在得知一切平安后终于松了口气。 紧接着,他就听到儿子的哭泣声,而儿子的一句话则让他落下了泪。 "爸,你要照顾好自己,我在家等你!" 原来,媒体报道了张国强不慎受伤的消息,儿子这通电话是来关心自己的。 王晓男对张国强的照顾,儿子也很感激,并认可了二人的交往。 2009年,二人办理的结婚证,不久后王晓男就生下了一个女儿。 此时张国强已经40岁,事业有成,儿女双全,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世事难料,他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这份喜悦,一则噩耗打破了宁静。 05、 "咱爸得了癌症,你回来吧 " 此时的张国强在外地拍戏,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立马向剧组请了假,赶往医院看望父亲。 在与医生交谈后,他得知父亲是患的是肺癌,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没有犹豫,他立马联系了北京的医院,给父亲办理了转院。 看着曾经高大,为自己遮风挡雨的父亲,在病床上虚弱无力的样子,张国强的心如同被刀刺一般痛苦。 此时在他的心中,没有什么比父亲的健康更重要,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愿意,哪怕是倾家荡产。 可医生却告诉他,父亲的病情已经再无手术的必要。 首先是由于老人家年龄大,开创手术风险太大,其次,父亲已经是晚期即便是做了手术,将来结果如何也很难预料。 思考再三,张国强还是选择然父亲接受治疗,哪怕是有一丝希望,他都不愿意放过。 可毕竟手术费用很高,而哥哥姐姐也只是普通人家,能拿出来的积蓄都拿出来还是差很多。 于是,张国强扛起了重担。 那段时间,他没白天没黑夜的拍戏,往返于各个剧组,只有能挤出一点时间,他都要赶往医院看看父亲。 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张国强甚至累到了尿血的程度。 但他没有跟任何人说,不停歇的继续拍戏。 有一次,拍戏过程中他体力不支晕倒了,在场的人员都吓坏了。 其实,他们早就察觉张国强不对劲,不仅越来越瘦,还变得沉默寡言,一点都不像从前。 这次昏倒,让他们笃定老张一定有事。 经过询问,大家才是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着实心疼张国强,并劝他好好休息。 但他并没有听话,在他眼中自己几乎就没有好好陪伴过父亲,即便结婚后,还需要靠父亲的替补过日子, 此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挣钱,为父亲做手术。 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符合事与愿违这四个字,比如,生命。 2014年4月,张国强完成了父亲最后的遗愿,陪伴着父亲回了老家, 几天后,父亲逝世。 这一刻,张国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他不想在让自己有遗憾,便将母亲接到北京和自己一起生活。 可母亲始终没能从丈夫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不久后,检出了结石。 不过好在,经过一段系统的治疗后,母亲的病情得到了好转 。 出院后,母亲提出想回到老家生活。 张国强立刻就答应了,此时没有任何事情比母亲的心情更重要。 他交待在老家的哥哥姐姐多照看母亲,自己也会时常会去看母亲,为了尽自己的孝心,时常都会往家里寄很多东西回去。 经过这一系列事情后,张国强更懂得了家庭的重要性,也放慢了脚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 总结 前不久,由张国强和何冰主演的影视剧《分界线》上映,他在其中演一位失去女儿的父亲,让观众看得泪目。 人物之所以这般鲜活,是因为有他父亲的影子。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 我本身就是个父亲,我也有父亲、我将生活中见到的‘父亲’统一起来理解,就脑子里就有了马冬生的形象。我看片段时,也会想起我父亲在世时的样子。 对于工作、对于家庭、对于父母,张国强真正知做到了问心无愧。 愿他未来的道路一帆风顺,平安如意。 标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