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立讯精密分析报告中国智能汽车Tier1领导厂商的崛起

  (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刘凯,蔡微未)1、行业趋势: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正盛,整车代工将成风潮
  1.1、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打开汽车电子市场成长空间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化趋势方兴未艾。根据乘联会数据,国内汽车零 售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整体呈现显著的上行趋势,2021 年,渗透率由 1 月 的 6.8%大幅提升至 12 月的 22.5%;进入 2022 年,渗透率在 3 月达到 28.2% 的高位,4-7 月则保持在 27%附近。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 销量为 352.1 万辆,较上年增长近 1.6 倍;而据亿欧智库预测,2025 年国内新 能源车销量将达到 1358.6 万辆,2021-2025 CAGR 约为 40.2%。在新能源车销 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智能汽车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亿欧智库预测,智能电动 车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将从 2021 年的 37.9%提升至 2025 年的 61.7%,智能 电动车预计在 2025 年将实现 838.2 万辆的销量。
  单车电子电气价值量显著提升。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发动 机、变速箱等内燃机动力系统逐步被取代,传统机械部件价值量大幅缩水,而电 气化部件则将迎来跨越式发展,成为整车价值中最主要的提升环节。以 A 级轿 车为例,罗兰贝格测算整车电子电气价值将由燃油车阶段的 3,145 美元提升至纯 电动汽车的 7,030 美元,其中电气化带来的提升为 2,235 美元,占整体增量的 57.5%;其中,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动力总成系统(不含动力电池及驱动 电机)将分别贡献 770 和 1,860 美元的价值增量。
  汽车电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不断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 占比也将持续提升,赛迪智库预测 2025 年乘用车汽车电子在整车中的成本占比 将达到 60%,而这也将推动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中汽协预测,2022 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 21,399 亿元,较上年增长 6%;而中国汽车电子 市场空间在 2022 年将达到 9,783 亿元,同比增长 10%,2017-2022 CAGR 为 12.6%,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
  1.2、电子电气架构革命性变革,推动整车制造模块化
  域控制及中央计算架构大势所趋。传统燃油车采用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几十个 甚至上百个离散化的电控单元 ECU 与对应软件深度耦合,仅能实现一个或几个 的单一功能。在迅猛的智能化浪潮之下,这样的分布式架构展现出诸多弊端:1) ECU 之间保持着高度独立性,硬件资源无法共享导致数据孤岛形成;2)冗杂的 架构拉长用户需求反馈周期;3)无法满足未来更高车载计算能力的需求;4) 无法满足各类新增传感器及智能座舱对更高通讯效率和更大带宽容量的需求;5) 整车线束成本和布线难度提升。因此,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亟需向着集中、轻量、 精简、可拓展等方向升级。
  而域集中式架构成为现阶段较优选择,多数车企会定 义出 3-5 个域,包括底盘与动力总成、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与安全、影音娱 乐、车身和互联互通等,如特斯拉 Model 3 电子电气架构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中央计算模块(CCM)、左车身控制模块(BCM LH)、右车身控制模块(BCM RH), 中央计算模块主要负责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和车内外通信连接,左车身 控制模块和右车身控制模块分别负责了车身便利性系统、底盘安全系统和动力系 统的功能。未来,电子电气架构还会向着中央计算平台进化,由高性能计算机集 群统一管理,同时还将引入云计算提升运行效率。
  软硬件解耦推动整车制造模块化。伴随着电子电气架构的演变,软硬件解耦成为 行业"主旋律",域控制器不再如传统 ECU 一样内嵌专门化软件功能,而是作为 算力平台支持底层操作系统及顶层软件应用运行,汽车硬件与软件开发流程相互 分离,汽车落地后尽管硬件难以升级,但软件仍可通过 OTA 等方式进行迭代。 因此,软硬件解耦将显著降低整车厂对 Tier-1 厂商的集成化要求,后者可更专 注于硬件开发及整合;同时,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将推动整车制造走向模块化、 标准化,供应链则趋于扁平化,降低造车门槛,从而有利于立讯精密等非传统汽 车制造厂商快速切入新能源车制造赛道。
  软件定义汽车模式下,整车品牌聚焦点或将转移。软件定义汽车是指软件深度参 与到汽车的定义、开发、验证、销售、服务等过程中,并不断改变和优化各个过 程,实现体验持续优化、价值持续创造。其不仅仅意味着物理意义上的汽车软硬 件平台解绑,本质上更体现为汽车具有成长属性,即软件可重用、可升级、并在 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迭代、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反映在汽车产业价值链上, "微笑曲线"两端将更为陡峭,车厂一方面持续加大前期设计研发投入,守好技 术护城河;另一方面则将更专注于终端客户运营、压缩经销商体系、力求触达用 户,同时通过自动驾驶等智能化软件功能开拓全新付费场景、以及探索出行服务 等商业模式。尽管中游整车制造价值量或将受到压制,但整车品牌经营核心的转 移使得垂直一体化的整车制造代工将成为行业重要趋势,而立讯精密凭借在消费 电子、通信、汽车等行业积累的近二十年精密制造经验有望顺利承接车厂需求。
  1.3、消费电子厂商纷至沓来,供应链公司跑步进场
  华为:定位智能汽车增量供应商。2013 年华为从车载通信模块入手,推出 ME909T,初探车联网业务,2014 年正式成立车联网业务部。2016 年起,华为 重点围绕 5G 技术构建自身在车联网的技术与生态优势,同年华为携手奥迪、宝 马、戴姆勒、高通、英特尔、爱立信等成立"5G 汽车联盟",通过合作加速技 术积累、加强产品优势。2019 年 4 月,华为以智能汽车增量供应商的定位亮相 上海车展,力争成为世界级 Tier 1 厂商,同年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华为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含五大业务板块:智能网联、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硬件方面,智能驾驶 MDC、智能座舱 CDC、 整车控制 VDC 三大域控制器构成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而对于电驱、电控、传感 器、芯片等具体零部件,华为也可提供独立解决方案。软件方面,HUAWEI Octopus 自动驾驶云服务助力车厂提升智能驾驶水平,4G/5G/V2X 移动通信、 以太网关、车云连接则助力车联网系统升级迭代。
  整车品牌合作方面,华为与北汽、赛力斯、长安等车企合作紧密。2021 年 4 月 上海车展期间,北汽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和赛力斯华为智选 SF5 先后上市, 前者搭载鸿蒙 OS 和华为自动驾驶系统、并装配三颗华为激光雷达,后者则采用 华为车机系统 HiCar、华为的 DriveONE 电驱动系统以及华为的音响系统。
  2021 年 12 月,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全新高端品牌 AITO 面世,首款车型问界 M5 同 时亮相,已于今年 3 月开启交付,根据盖世汽车数据,截至 7 月 31 日,问界 M5 累计交付量已有 2.6 万辆。7 月 4 日,问界 M7 正式发布,延续 M5 的增程 式设计,采用的 HUAWEI DriveONE 纯电驱增程平台搭载 1.5T 四缸增程器 3.0, 全车整体功率可达 330kW,最大扭矩 660N·m。2020 年 11 月,长安汽车宣布 将联合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CHN 平台,2021 年 5 月, 长安蔚来正式更名为阿维塔 Avatar,成为此次合作下的实体。首款车型阿维塔 11 于今年发布,搭载华为提供的双电机动力系统,综合功率可达 425kW。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如火如荼。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 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 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 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 10 年投资额 100 亿美元, 集团 CEO 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CEO。公司 2021 年年报显示,目前智 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 1,000 人,首款车型 预计在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而定价或将落入 10-30 万元区间。小米造车业 务相关的两家实体公司小米汽车和小米汽车科技分别于 2021 年 9 月 1 日和 11 月 18 日成立,注册资金分别为 100 亿元和 10 亿元。2021 年 11 月 27 日,小米 与北京亦庄签订合作,将在北京经开区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和研发 总部,并将建设年产量 30 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二期产能各 15 万辆。
  苹果:软件领域布局已久,造车业务未有定数。2013 年,苹果推出"iOS in the car"计划,希望基于 iOS 的海量用户将 iOS7 整合到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车载 系统之中,2014 年苹果将该计划正式更名为 CarPlay。伴随着 iOS 系统的升级 迭代,目前 CarPlay 使用户能够在驾驶车辆时智能、安全地使用各项 iPhone 功能,包括导航、通话、信息、音乐等。交互方式上,CarPlay 车载配备了 Siri 语音控制功能,还可与旋钮、按钮或触屏等汽车控制装置配合使用。2022 年 6 月的苹果开发者大会 WWDC22 上,苹果发布新一代 CarPlay,其中最大的变 化在于 CarPlay 将接管汽车的信息娱乐显示器及其所有功能,与车辆的操作系 统完全集成,同时占据主驾位的数字仪表盘和中控屏,用户无需退出 CarPlay 便可以操控车辆的收音机和空调等。
  目前新版 CarPlay 合作方包括奥迪、福特、 本田、捷豹路虎、林肯、梅赛德斯-奔驰、日产、保时捷、沃尔沃和 Polestar 等,相关车型预计于 2023 年发布。造车业务方面,苹果早在 2014 年就设立 了 Project Titan(泰坦计划)项目,但后续进展未有官方确切消息。2021 年, 外媒报道苹果高管访问韩国、日本汽车制造商和零件供应链企业,包括丰田、 LG 电子和 SK 集团等;此外,亦有消息称苹果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就动力电池 供应进行谈判。近日,外媒报道苹果聘请在兰博基尼工作了 20 年的资深高管 Luigi Taraborrelli 加入泰坦项目工作,其造车业务或仍在持续推进中。
  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积极拓展汽车业务。面对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历史性 发展机遇,电子厂商纷纷加紧布局,为未来成长铺路。伟创力 2005 年正式创立 汽车事业部,2018 年起在汽车智能化赛道开始崭露头角,与百度合作共同开发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域控制器),同时也成为蔚来汽车、毫末智行等多家厂商的 硬件代工合作方。和硕目前是特斯拉中控主机及其他部件代工合作伙伴,2021 年,为配合大客户特斯拉需求,和硕选择在美国德州建立工厂生产相关零部件产 品。
  除代工外,舜宇光学科技(车载摄像头)、欣旺达(动力电池)、蓝思科技 (玻璃/金属件)等传统消费电子零部件厂商亦在不断加码汽车业务投入。我们 认为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将各自在消费电子行业积累的经验及优势移植至新能 源车产业,成为其中有力竞争者;而手机品牌厂商的入场也或将把与各消费电子 零部件/代工厂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延续至汽车业务,立讯精密作为消费电子龙头 公司、同时在汽车领域经营十余载,将在未来持续受益。
  他山之石:富士康高调入局汽车领域。 与立讯精密类似,富士康 Foxconn(鸿海科技集团)2005 年通过并购中国台湾安泰电业、由线束业务进入汽车行业。2010 年后,富士康逐步打入特斯拉、宝马、 奔驰等车企供应链,产品业务涉及车载娱乐设备、汽车电动机械、中央控制安全 等系统。2016-2018 年,顺应汽车"新四化"趋势,富士康陆续参与了滴滴出行、 宁德时代、小鹏汽车的融资。进入 2020 年,富士康的新能源车整车业务迎来高 潮,年初分别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裕隆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电动车 相关业务;年末富士康推出 MIH 模块化纯电动平台,主要为车企生产电动车关 键零部件,并提供车联网、智能驾驶等相关服务。富士康计划在 2025 到 2027 年间,为全球 10%的电动汽车(约 300 万辆)供应配件或提供服务。
  2021 年 1 月,富士康与吉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 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 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2021 年 12 月, 山东富吉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1 亿元,双方各持股 50%。
  海外方面,2021 年 5 月,富士康与 Fisker 达成合作协议,包括计划于 2023 年 在美国开设一家工厂,并将在多个工厂为 Fisker 每年生产超过 25 万辆汽车。11 月,富士康宣布以 2.3 亿美元收购 Lordstown 在俄亥俄州的一家工厂,同时与 Lordstown Motors 达成一份代工协议,将为其组装第一款产品——全电动皮卡 Endurance。此外,富士康还计划在欧洲、印度、拉丁美洲等地生产电动车。 2021 年 10 月,富士康正式发布与裕隆汽车合作的纯电动汽车品牌 Foxtron,同 时发布三款新车,Model C、Model E 和 Model T,分别对应大众价位纯电 SUV 市场、豪华纯电轿车市场以及纯电公共出行市场。
  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好立讯精密汽车业务未来十年黄金发展期。为实现深度布局 整车代工业务、成为领先的 Tier 1 厂商的愿景,富士康与立讯精密采取了相似 的道路,即与传统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一方面吸收车企汽车制造 知识及经验,另一方面则持续输出自身长期以来在消费电子领域所培养的精密制 造能力。
  但同时,立讯精密也有望与富士康形成差异化竞争,1)富士康追求国 际化布局,计划在全球多国设立建造基地,而立讯精密现阶段专注国内市场,于 国内多地设立汽车业务相关子公司及制造基地,力求高效响应车厂配套需求;2) 富士康目前已推出旗下电动车品牌及相关车型,车企可能会对此产生有关同业竞 争的担忧,而立讯精密则专注于赋能车厂"造好"车,扮演好产业链"幕后角色"。 尽管现在与富士康相比,立讯精密整车代工业务布局略晚、入局尚浅,但"风物 长宜放眼量",我们看好于公司在未来三个五年内按照既定规划、逐步实现成为 全球汽车零部件 Tier 1 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2、整体定位:携手奇瑞打造国际领先Tier1厂商
  2022 年 2 月 11 日,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控股)、奇瑞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于 芜湖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1、奇瑞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积累深厚
  奇瑞控股集团创业始于 1997 年,围绕汽车价值链布局上下游业务,发展成为一 家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形成了汽车、汽车零部件、金融、地产、 现代服务等业务,旗下拥有奇瑞汽车、奇瑞商用车、奇瑞捷豹路虎、奇瑞金融、 奇瑞科技等 300 余家成员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员工 4+万人,总资产 1,200+亿元。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 1 月,二十余年来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技术 和产品研发体系,打造出艾瑞泽、瑞虎、EXEED 星途等知名品牌,产品出口到 全球 80+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国内外共建有 10+个生产及 KD 基地,并在芜湖、 上海、欧洲、北美、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布局 6 个研发中心。公司现有员工 1.3+ 万人,专业研发人员超过 5,000 人。
  奇瑞集团销量迎来转折,新能源车快速放量。受疫情、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等因 素影响,奇瑞集团 2018-2020 年销量情况较为平淡,整体维持在 70-75 万辆水 平。而到 2021 年,集团销量实现巨大突破,达到 961,926 辆,同比增长 31.7%; 其中出口 269,154 辆,同比增长 136.3%,连续 19 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 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 109,028 辆,同比增长 144.6%。分具体品牌看,奇瑞汽 车销售 656,846 辆,捷途汽车销量 154,077 辆,星途 汽车销售 37,155 辆。截至 2021 年结束,奇瑞集团全球累计汽车用户突破 1,000 万,其中海外用户 195 万。面向 2022 年,奇瑞集团提出了确保年销量 150 万辆、 力争 200 万辆,年营业收入 2,000 亿元的目标。2022 年上半年,集团销售汽车 475,250 辆,同比增长 12%,其中出口 148,245 辆;新能源汽车销量 112,278 辆,同比增长 177.5%,成为集团销量的主要增长点。
  奇瑞新能源车销量位于行业前列。根据乘联会数据,奇瑞集团新能源车 2021 年 国内销量为 97,625 辆,同比增长 123.6%,占据 3.3%的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 八位,销量与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品牌接近。
  多重专业化汽车平台助力集团发展。奇瑞现有全系产品均基于 T1X、M1X、M3X 和新能源 NEV 四大产品平台开发,平台化技术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1)T1X 平 台为专业 SUV 平台,瑞虎 8、瑞虎 7、瑞虎 5x 等车型均基于此平台开发。2) M1X 为轿车平台,主要承载奇瑞 A 级与 A+级轿车的开发生产工作,并可延伸支 撑 7 座 MPV、混合动力与纯电动等多种产品,艾瑞泽 GX 以及全新艾瑞泽 5 等 均出自该平台。
  3)M3X 为模块化高端整车平台,兼容轿车和 SUV,可开发传统 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具有可扩展柔性带宽,能够实现奇瑞的跨品牌战略 布局,星途 TX/TXL、VX 车型等均基于该平台开发。4)新能源 NEV 平台经多轮 升级,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智慧模块化技术平台@LIFE 平台。该平 台采用世界首创全铝型材框架车身,重量减少 30%,刚度提升 20%,材料利用 率达到 96%,铝基车身可回收率 100%;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外覆盖件;支持 不同级别车型电池包互换,可实现 SD、SUV、MPV 等多种车型拓展开发;"短 流程"制造工艺,将传统生产四大工艺简化为两大工艺,工位数减少 50%。
  2.2、与奇瑞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剑指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
  成立合资子公司打造 Tier 1 平台。2022 年 2 月 11 日,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 奇瑞汽车、奇瑞新能源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协议基础上,立讯 精密将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 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 致力于实现公司成为汽车零部件 Tier 1 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合作子公司将 由立讯精密认缴 5 亿元持有注册资本的 30%,奇瑞新能源认缴 11.67 亿元持有 注册资本的 70%。根据客户及业务发展需求,奇瑞新能源可以直接合作或另行 成立子公司合作。合资子公司将充分发挥和利用双方在新能源汽车(包括但不限 于商用、乘用、物流等奇瑞集团体系内全部新能源整车)领域对品牌客户的配套 研发与整车代工业务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培养研发和生产团队、发展合作业务。
  公司大股东入股奇瑞加深合作关系。协议签署当日,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 公司(立讯有限)与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青岛五道口)签署《股 权转让框架协议》,协议约定立讯有限以 100.54 亿元人民币购买青岛五道口持 有的奇瑞控股 19.88%股权、奇瑞股份 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 6.24%股权,交 易完成后,立讯有限不对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及奇瑞新能源构成控制。该协议签 署前,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 46.77%股权,系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
  合作旨在全方位强化立讯精密汽车业务战略布局,从而成为领先的 Tier 1 厂商。 奇瑞集团于汽车行业深耕多年,在整车领域拥有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尤 其在整车制造环节拥有独立自主平台,能够为奇瑞汽车及其他品牌商提供从整车 开发到量产的综合服务,在业内具备强大、领先的核心竞争优势。此次合作将充 分借助奇瑞集团在新能源整车领域的深厚技术沉淀和终端品牌资源,并将立讯精 密多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与客户资源进行跨界赋能,在整车合资平台 作为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的强力支持下,动态入局、快速提升公 司作为 Tier 1 厂商的核心零部件综合能力,实现公司核心零部件的多元化和规 模化发展,达到成为 Tier 1 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
  助力车企"造好"车,首批定点车型或将于明年问世。对奇瑞集团的投资由公司 控股股东立讯有限进行,立讯精密则定位明确,无意于整车品牌业务,而是协同 奇瑞新能源开拓 ODM 业务,志在成为业内领先的 Tier 1 厂商,全力为 B 端客户 "造好"车。根据公司 2022 年 2 月披露的调研信息,ODM 业务目前已有比较 明确的落地项目,约在 12-18 个月陆续投产,即 23 年上半年或有相关车型量产。
  3、业务布局:内生+外延形成多元化产品线
  连接器起家,汽车领域持续外延布局。立讯精密成立于 2004 年 5 月,成立初期 以电脑及各类消费电子连接器为主营业务。凭借在精密连接器设计和制造技术上 的积累,公司于 2007 年着手开始汽车连接器的研发,随后得到国际 Tier 1 龙头 厂商德尔福 Delphi 的认可,于 2009 年通过德尔福顺利导入福特汽车定点项目, 产品应用在车载娱乐系统上,主要包括 USB、RCA 音频连接器等。后续通过收 购福建源光电装、德国 Suk、以及控股股东收购采埃孚旗下全球车身控制系统事 业部,公司不断增强汽车连接器及线束业务实力,并持续外拓全新领域。
  目前,立讯精密在汽车方面已形成多元化布局,产品线包括汽车线束(整车线束、 特种线束、充电枪等)、连接器(高压、低压、高速、Busbar 等)、智能新能 源(PDU、BDU、逆变器、储能等)、智能网联(路测单元、车载通讯单元等)、 智能驾舱/控制(域控制器、信息娱乐系统、多媒体仪表)等。
  3.1、深耕十余年,铸就国内连接器/线束行业龙头
  连接器及线束是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中不可或缺的连接"桥梁"。连接器作为节点, 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电子系统设备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 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 础元件。而汽车线束是汽车的中枢神经系统,是汽车能源、各种信号输运的载体, 它把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控制单元、电气电子执行单元、电器件等有机地连接在 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电器电控系统。
  汽车连接器市场稳步增长。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数据,2019 年全球汽车 连接器市场规模为 152.10 亿美元,2014-2019 CAGR 为 5.33%,2019 年占全球 连接器市场比重达 23.70%,成为连接器第一大应用领域。到 2025 年,全球汽 车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到194.52亿美元,对应2019-2025 CAGR为4.2%。 2019 年中国汽车连接器的市场规模约为 32.9 亿美元,预计在 2025 年将达到 44.68 亿美元,对应 2019-2025 CAGR 为 5.2%,增速高于全球整体水平。
  电动车高压线束打开市场增长空间。传统汽油车/柴油车一般分别采用 12V/24V 供电系统,而新能源汽车通常使用 600V 甚至更高的驱动电压,对线束耐压性等 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测算,以德系 A 级轿车为例,传 统燃油车单车线束价值量为 2,000 元左右,而纯电动汽车线束单车价值量在此 2,000 元基础上,需扣除原本内燃发动机线束约 200 元,但新增约 1,500 元的高 压线束需求,合计单车线束增加约 1,300 元价值量,带来巨大增量空间。据沪光 股份招股书披露,其 2018 年向上汽通用别克 VELITE 6 车型及上汽集团荣威 EI5 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高压线束单价分别为 1,838.52 元/套和 1,527.22 元/套。据 Strategic Market Research 数据,2021 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规模为 490.4 亿美 元,预计在 2030 年将达到 744.6 亿美元,2021-2030 CAGR 为 4.75%。
  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趋势推升产品技术含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域控制/中央 计算模式演进、车辆网技术升级、以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更多智能 驾驶传感器的加入都大幅提升了汽车内部产生的数据量、以及对数据传输效率的 需求。为解决充电效率问题,车企纷纷加码 800V 高压平台,补能效率较 400V 架构翻倍,但也对连接器及线束的耐压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总体而言,连接 器的发展将以高速传输、高频、高压大电流、高密度、小型化、无线传输、智能 化为方向;汽车线束在确保耐压性和高传输效率的同时还需兼顾轻量化。
  内生+外延打造完整的汽车连接器及线束产品线。公司于 2007 年着手开始汽车 连接器的研发,后续通过德尔福向福特、克莱斯勒、神龙、通用等品牌汽车厂商 供应,产品主要用于信息娱乐系统。2012 年,公司收购福建源光亚明电器所持 有的福建源光电装有限公司 55%股权。世界领先的汽车线束生产商日本电装亦 是福建源光电装股东,持有 20%股权。此次收购有利于立讯精密向日本电装学 习业内先进的制造和管理经验;此外,至收购时,源光电装的订单均来自日本电 装,此次收购也使立讯精密顺利切入日本电装汽车线束供应链。
  2013 年,立讯 精密收购德国 SuK Kunststofftechnik GmbH 100%股权;经过此次收购,公司可 以通过 SuK 公司在德国经营与拓展汽车零件市场,从而扩大产品线与客户网络, 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历经十余年的持续深耕,目前立讯精密在汽车 连接器及线束方面已构建起丰富且完备的产品矩阵。
  连接器:产品线涵盖整车内所有连接器,包括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高速 连接器,以及客户定制的连接系统等产品系列。公司通过线束业务在现有 客户市场扩展,同时与现有消费电子及企业类产品实现更多协同效应,促 进业务增长。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千兆以太网连接器采用全屏蔽双绞线缆 连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娱乐系统、ADAS、域控制器等产品。 线束:通过垂直整合,公司已成为集完整的低压、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以 及充电枪等设计、验证、制造于一体的综合供应商。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 心的服务理念,进行高效定制化设计和开发,并利用分布于全国多地的厂 区就近服务客户,依靠集团多年积累的精密制造实力,满足客户需求。除 传统主机厂外,公司已拓展部分头部新势力客户。
  定增将投入 20 亿元发展汽车连接系统产品。2022 年 2 月,立讯精密公告《2022 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 135 亿元,其中拟分别投入 15 亿元 和 5 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和智能汽车连接系 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立讯精密工业(江 苏)有限公司,建设周期为 2 年;项目建成以后,将主要专注于新能源汽 车高压连接系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公司测算,该项目的税后 内部收益率为 30.47%,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为 4.03 年。 智能汽车连接系统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立讯精密工业(保定)有 限公司,建设周期为 2 年;项目建成以后,将主要专注于智能汽车连接系 统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公司测算,该项目的税后内部收益 率为 25.97%,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为 4.82 年。
  3.2、涉足动力系统零部件,或为Tier1长期目标积淀
  新能源车动力系统业务为公司近期着手布局,并在 2021 年年报中首次披露。主 要包括 PDU、BDU、逆变器等关键零部件。以此作为布局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的 切入点,将为公司中长期大力发展造车业务打下坚实基础。 P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为高压配电单元,带有继电器、熔断器等保 护器件,负责新能源车高压系统中的电源分配与管理,电池的直流电通过 高压分配盒进行全车分配,包括电机、电控、空调、整车控制等设备单元。 PDU 也能够集成 BMS 主控、充电模块、DC 模块、PTC 控制模块等功能。
  BDU(Battery Disconnect Unit)为电池包断路单元,专为电池包内部设计, 是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带有继电器、熔断器等保护功能,当电池异常、发 热、短路、电池管理系统 BMS 故障时可以瞬间断开保护,保证安全性。逆变器能将电池的直流电能转变为电动机需要的三相交流电,是新能源汽车的 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着电机的功率输出表现和续航能力。
  电源/电驱集成化趋势下,公司有望持续拓宽业务边界。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 布置空间要求,功能相关联的汽车零部件通过集成化设计,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和 产品重量、简化整车布线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此外,集成化还可推动整车 制造模块化,显著提升整车开发效率及质量。因此,集成化是车载高压电源产品 及电驱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车载电源方面,车载充电机 OBC、车载 DC/DC 变 换器、电源分配单元 PDU 等多个功能模块可按车厂要求进行综合性集成设计, 打造出一体化产品;此外还可与电机控制器等其他零部件进一步集成,向深层次 集成方向发展。电驱方面,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渐成行业主流,如比亚迪八合一 电驱系统深度融合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车载充电器、直流变换器、 配电箱、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器八大部件,实现软硬件深度融合。我们认为伴 随着集成化趋势的持续演绎,立讯精密有望将业务范围逐步渗透至三电系统中更 多关键部件。
  3.3、"通信+汽车"双重属性,车联网业务持续发力
  车联网技术助推智慧交通美好蓝图实现。车联网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行 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实现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车与服务平台之间 的网络连接,可以在车辆安全、交通控制、信息服务以及智能城市与智能交通方 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对车路协同也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车端与路侧的信息实时交互,车端多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和数据融合,通过车载 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处理,路侧设备负责路况信息搜集与边缘侧计算,车联网通信 平台则作为信息传输管道,使车辆实现网联化自动驾驶。
  立讯精密车联网业务主要产品包括 RSU、TCU 等。目前车联网应用是政府与 OEM 的重点项目,需要多项装置相互配合,将环境、路况、交通标志等信息收集后再 传至车辆的 RSU(路侧单元)、车辆与外部网络互相沟通的 TCU(车载通讯单 元)、串接车内各电子装置的 CGW(中央网关)等产品。公司致力于无线通信 与车用电子产品,目前产品线已涵盖上述 RSU、TCU 及 CGW 等。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1 年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新车 前装标配车联网功能上险量为 1189.28 万辆(搭载率为 58.31%),其中搭载独 立联网(提供信息娱乐联网、远程控制及 OTA)T-BOX(也称 TCU)为 1,040.26 万台。伴随着 5G 技术在车辆网领域的逐步渗透,市场规模仍将持续提升。立讯 精密在通信、数据中心领域长期已有深厚积累,可提供电连接、光连接、射频通 信等多品类产品,而车联网作为以汽车为应用场景的通信业务,公司有望将通信 行业积累的技术及经验进行移植,从而赋能车联网业务快速发展。
  3.4、体内体外双轮驱动,汽车智能化业务快速发展
  智能汽车座舱电子愈发丰富,公司将持续受益。目前市场上智能驾舱基本配置为 数字液晶仪表、流媒体后视镜、抬头显示 HUD、后排显示屏、车联网模块等, 可以较为直观地为乘客提供导航、周围环境检测、娱乐等各类信息,满足多样化 人机交互需求,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根据伟世通公布的 数据,2020 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约为 447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738 亿 美元。目前,立讯精密座舱电子相关产品有 AR-HUD、信息娱乐系统、座舱娱乐 域、液晶仪表、驾驶员监测系统、电源隔离模块等,其中 USB 接口和无线充电 模块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产品。展望未来,更多消费电子的功能将会应用到驾舱中,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积累也将发挥其中。
  与速腾聚创深度合作,加快智能驾驶传感器布局。2021 年 11 月,立讯精密与 国内车载激光雷达行业领先者速腾聚创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速腾聚创全面深厚 的激光雷达技术积累和立讯精密专业多元化智能制造能力加持下,双方将整合上 下游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产业能力,持续创新,从技术研发到精密智造、全方位 打通业务壁垒,创造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激光雷达的车规前装量产与大规模商 业化落地。2022 年 2 月,公司控股股东香港立讯有限还参与了速腾聚创新一轮 的战略融资,再次深化双方合作。速腾聚创旗下车规级激光雷达 RS-LiDAR-M1 采用 MEMS 技术路径,测距能力为 150 米(10%反射率),分辨率达到 0.2°x0.2°, 目前定点合作伙伴包括一汽红旗、广汽、比亚迪、极氪、威马、路特斯、赢彻、 挚途等,覆盖超跑、轿跑、SUV、重卡等 50+款车型。
  体外业务一:大股东收购采埃孚全球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切入主流车企供应链。 2017 年 8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香港立讯有限公司(Luxshare Limited)与 德国采埃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TRW Automotive Inc.(TRW)就购买 TRW 旗下 的全球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签署相关法律文件。TRW 拥有射频电子及汽车接口 周边研发、生产技术,与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通用等客户建立了五十年以上 的合作关系。此次收购交易定价为 9.39 亿美元,香港立讯有限于 2018 年 4 月 28 日取得标的资产的控制权。
  整合方面,香港立讯有限于 2017 年 8 月 11 日及 31 日分别成立 BCS Automotive Interface Solutions Limited 和 BCS Automotive Interface Solutions Hong Kong Limited,前者由香港立讯 100%持股,并持有后者 100%股权。随后 BCS Hong Kong 收购天合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12 月,由采埃孚的亚太集团全资子公司天合亚太有限公司全资成立)。2018 年 11 月 5 日,天合汽车零部件公司更名为必赛斯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又于 2020 年 7 月 6 日更名为立胜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经过 70 年运营,TRW 旗下全球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在被收购时已形成六大类主 要产品,包括汽车开关系统、集成电子控制面板、转向轴控制系统、进入系统、 传感器、空调控制: Switches(开关),包括车灯、方向盘、门窗等开关,系最主要业务,占营 收 31%,市场排名第 2; IECP(集成电子控制面板),负责中控,占营收 20%,市场排名第 3;SCCM(转向轴控制系统),占营收 15%,市场排名第 4; Access System(进入系统),占营收 12%,市场排名第 2。 Sensor(传感器),占营收 11%,其中雨刮传感器市场排名第 3、胎压检测 传感器市场排名第 2; HVAC Controls(空调暖气系统),占营收 3%。
  该事业部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Kostal、Preh、Alps、Continental 等,被收购时 拥有员工约 6,000 人,业务横跨 11 个国家,在 5 个国家拥有销售及工程据点, 拥有福特、菲亚特、通用、大众、克莱斯勒等合作 50 年以上的全球知名品牌客 户群,与丰田的合作时间也超过 25 年,此外也陆续开拓了宝马、戴姆勒、本田、 PSA、吉利、长安等新客户,为业绩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体外业务二:立景集团着力发展车载摄像头。立景创新集团(旗下包含立景创新、 广州立景等)成立于 2018 年 7 月,是立讯集团内部重要成员、立讯精密重要联 盟伙伴。2019 年集团营业收入约 120 亿元,2020 年集团以 21.96 亿港元收购 高伟电子(1415.HK)44.87%股权,持续补强摄像头业务实力。基于在消费电 子等领域的积累,立景集团大力开拓车载摄像头业务,目前产品线包括 AVM HD 3D 360 环景系统、ADAS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车载摄像头、DVR 行车记录器等。
  3.5、财务分析:营业收入持续攀升,汽车业务盈利能力稳定
  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利润端短期承压。得益于当年新并表的立铠精密业务规模呈 现高速成长,立讯精密 2021 年实现营收 1,539.4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6.43%。 但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2021 年下降 2.14%至 70.71 亿元,主要原因 包括:1)海内外疫情的不断反复导致产业上游供应链出现停工和物流通道阻断 现象;2)全球"缺芯少料",大宗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运输成本单边上扬;3) 立铠精密前期开发投入较大,且成本结构中的物料占比较高,影响利润率;4) 智能声学产品出货情况出现较大幅回调。2022 年上半年受消费电子、通信设备 等业务拉动,公司营收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 70.23%至 819.61 亿元,归母 净利润增长 22.49%至 37.84 亿元。
  汽车业务收入稳步提升,毛利率表现稳定。立讯精密汽车业务 2021 年实现营收 41.43 亿元,同比增长 45.66%;但近几年消费电子业务呈现出较强的成长性, 推动公司整体营收快速增长,使得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持续下行,2021 年公司汽 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产品营收占整体收入的 2.69%。受疫情因素影响,公司 22H1 汽车业务营收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为 19.04%,业务收入为 21.11 亿元。 毛利率方面,2017 年至今,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稳定在 15%-17%之间;但在 2020 之前,汽车业务毛利率低于公司整体,而 2021 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利润 端承压、整体毛利率落至 12.28%,汽车业务则为 16.11%,22H1 公司整体毛利 率和汽车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2.47%/15.56%。
  汽车业务子公司源光电装业绩存在波动。福建源光电装营业收入在 2017 年达到 5.83 亿元高位后,经历多年下滑,于 2021 年迎来拐点,营收增长 30.53%至 3.26 亿元,净利润增长 426.57%至 1,533 万元。2022 年上半年,源光电装保持增长 势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 1.80 亿元/932 万元,同比增长 18.36%/28.1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系统发生错误

苹果手表也要出专业版(Pro),有什么高能配置值得期待?我是树言新享。点击关注,为您分享最新数字化资讯和干货。据悉,苹果正在开发AppleWatch的升级版Pro(专业版本),该版本将与AppleWatchSeries8型号同时销售。A你与生就该飞翔去征服自由,我陪你助跑一段到世界尽头九句一回首亘年漫月里的所有,怦然心动你仍拔得头筹。二初见乍惊欢,久处亦怦然。三你与生就该飞翔去征服自由,我陪你助跑一段到世界尽头。四我不会想你,但我会期待第二天见到你。五我什么都知这家国有大行宣布由董事长暂代行长9月6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该行董事会于当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2022年第8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由本行董事长谷澍先生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的议案。公开资料显示,谷澍于202反驳朋友对我去过大城市米兰的质疑我去的是新疆兵团米兰城去年春节时,城镇规划君何方洪乘坐火车去了一趟米兰,在米兰城住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我逛了米兰的菜市场,转了一趟米兰古城,去了米兰的水源地子母河及米兰水库。然后在朋友圈里发美国与法国联合建造的SWOT科学卫星准备在12月初发射据SpaceNews9月7日报道,美国和法国的联合地球科学任务已经准备就绪,但由于运输方面的问题,发射稍有延迟,目前计划于12月初运输至加州发射。图片来自SpaceNews泰利斯阿精细化升级ColorOS13体验视觉更简洁操作更舒服刚刚结束的OPPO开发者大会2022上,全新ColorOS13正式亮相,除了面向万物互融时代加入潘塔纳尔,拓展ColorOS智慧跨端能力外,其本身也在设计智慧生活流畅和安全四方面迎这种廉价贪不得!山寨耳机对听力影响有多大?一文读懂如今,人手一幅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些人甚至更多,但市面上TWS耳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品牌众多,传统大牌耳机动辄上大几千都有,而便宜低至9。9包邮也有,两极分化严重欧洲首现电视画质天花板!TCLX11领曜IFA2022这才是国产之光!TCLX11亮相IFA2022,亮眼表现引发欧媒热议北京时间9月2日,IFA2022正式于德国柏林盛大开幕。IFA至今已有98年的历史,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是汇率接近破7,意味着什么?世界三国杀东亚VS美国VS欧盟离岸人民币逼近7关口,兑美元贬值逼近7的人民币,意味着什么呢?2020年的时候,人民币贬值到7元左右,在往前大概是我上小学的时候,21世纪初,人民币是这个价。所以7,是人民币历史上如果篮协介入周琦和郭艾伦的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如果篮协介入周琦和郭艾伦的问题,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周琦和郭艾伦虽和原东家闹了矛盾,但是新疆和辽宁都为他们预注册,也就是说,新赛季如果两人想打CBA,则必须回新疆和辽宁,除非两只球拒绝回国!仅剩一个球员!人家是真想打NBA用一张图表达现在的心情!正式官宣林书豪加盟广州队,实现重返CBA,他将以老将身份,带领一帮天赋溢出的狼崽子们冲锋陷阵。据悉,林书豪新赛季身披的是7号球衣!祝铭震劳资去打国家队回来,
人活一世,积好八德,非富即贵!1。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直话可以转个弯说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2。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为四五十岁的70后,不必合群,慢慢退出以下五个圈子时间如白驹过隙,70后的我们,变成了中老年人了。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别想多了,人生到底要怎样?是运,也是命。小时候以为,圈子里可以捡到宝,到头来,没有本事的人,在哪个圈子里,都高敏感型人格的12种表现1。害怕冲突。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即使吵架吵赢了也会很痛苦,因为你会觉得伤害了别人。2。需要独处。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允许生命留白。很享受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但很容易疲倦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人身上的错误,其实就如同屋子里空气中的灰尘,无处不在,平常人是看不见这些灰尘的。只有等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照射到屋子里以后,人才看见了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灰尘。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只是没生活就像一场旅途坐在窗前,看着街上人来人往。这里是一个生活火热而不失出人意表的城市,却又有些诡异冷酷。孤独无奈,惯常流淌在这里的街道上。在这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如同陌生人,似乎没有任何关心及理解。然剩米饭不要扔,跟我这样做,这九种炒饭都好吃!大家好!我是懒惰的小厨娘!剩米饭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家之前都是做成蛋炒饭,自从我学会做饭之后,那是变着花样的做各种炒饭,非常的好吃!而且这样就不用担心剩米饭会坏了,喜欢的朋友这几款好看的机械键盘从外观上就已经赢了,简直就是颜值党的首选对于时常需要使用到键盘的人来说,更好看的键盘可以在使用之下减少长期使用的麻木感,让人心情更加愉悦,不过颜值党不只是看中颜值,其实用性和配置也是必要的,简而言之,我可以不用到这些功能煮汤圆,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怎样吃更健康?元宵节快乐!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之一就是吃点圆食,期盼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所以,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或者元宵。这圆滚滚的美食人人都爱吃。不过汤圆在烧煮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医生说出实情62岁的周大爷最近白天总是没精神,犯困。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他最近总是多次起床夜尿,平均每晚都要起来35次。本来上了年纪,就容易睡不好,这样一折腾,周大爷睡觉的时间就更少了,连他的皮蛋到底是人间美味还是健康杀手?听听医生咋说,了解下导语皮蛋的味道口感醇香,入口爽滑,而回味更是绵长状态,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不管是直接凉拌着吃,还是做成皮蛋瘦肉粥皮蛋鱼片汤,或者是皮蛋拌豆腐,都是日常生活里非常受人喜爱与欢迎的菜国羽教父李永波执掌国家队24年,卸任教练后种榴莲,今身材发福头条创作挑战赛在竞技体育项目中,我国有多个项目一直在世界占据着优势地位。除了乒乓球和跳水,就应该是羽毛球了。说到羽毛球的强势崛起,李永波是无法忽略的中心人物。作为运动员,他6夺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