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谋略堪比诸葛亮,他若不死,司马懿不敢出山
三国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一般有名有望的混得都挺好,如袁绍,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虽然他早期称霸一方,但是后来也被灭亡了,还有像刘备这样的,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但是经过努力一步一步的混了起来,最后称王称帝,千古留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他本身的能力外,绝对离不开他手下谋士和武将,虽然很少但是都很厉害,有一个谋士,能力远超诸葛亮,那么他是谁呢??
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问诸葛亮安世之法,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后随刘备出山。刚出山不久,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后刘琮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同年孙刘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之战,曹操北归后,刘备占取荆州,再此间得到一人,此人智谋堪比诸葛亮。
刘备荆州其间,庞统以从事的身份试守耒阳县令。在任期间不理县务,被免官。东吴鲁肃写信给刘备,告诉刘备庞统不是百里之才。诸葛亮也对刘备说起过庞统。于是,刘备召见庞统,经过一番交流过后,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刘备认为中计有道理,依计而行。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被飞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
庞统去世后,第二年司马懿才出山,可以说庞统不死,司马懿不敢出山,也许是巧合,但从谋略可以看出庞统很厉害的,司马懿不是他的对手,就是死的太早,计谋还没发挥完,就死了,真令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