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本淳(1911年-1996年3月12日),原名丁志鉴,陕西澄城醍醐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9年起任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炮兵副政治委员、顾问。 张希文( 1911年-1938年8月 ),字寒松,陕西渭南县张贵村(今向阳街道办田家村)人。1926年前在赤水职业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农民协会等革命活动。1928年在渭阳中学转为共产党员,参加渭华起义。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军校九期,毕业后分配到杨虎城十七路军教导营任职。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随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38年8月,日寇再犯永济,张希文率三营从韩阳镇向西姚温逆袭,攻入西姚温村时遭袭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时年27岁。他短暂的一生,参加了渭华起义、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等三次重大革命事件。1950年被追认为烈士。 张驾伍(1911年-1963年6月3日),原名成德, 陕西米脂县人。1933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副政治委员,湖南分校政治委员,第二十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兼总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 张达志(1911年- 1992年1月15日 ),原名锦瑞,陕西 佳县人,陕北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27年3月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冬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陕北苏区反"围剿"、 劳山、 直罗镇、 东征、 绥远、集宁、晋中、太原、兰州等战斗战役。全国解放后,历任 西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西北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委,兰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 炮兵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 中将军衔。获一级 八一勋章、一级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朱侠夫( 1911年-1977年7月23日 ),原名维昌,又名维业、维敏,陕西榆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任中共米脂县委书记,榆林横山特委统战部部长、镇川工委书记、榆林地委书记兼榆林专署专员。建国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部长,甘南工委书记,青海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省委监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青海省第二届政协副主席。 崔景岳(1911年 11月 - 1941年4月17日 ),陕西三水(今旬邑)人。14岁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参加旬邑农民起义,1931年到十七路军部开展兵运工作。1933年由于叛徒告密,中共陕西省委和临时省委被破坏,崔景岳从陕甘边区前往西安参与组建临时省委工作,先后任省委委员、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1938年任中共西路特委书记,1939年冬任中共宁夏工委书记,4月13日被捕,在狱中宁死不屈。4月17日深夜被杀害在宁夏城自新门外,年仅30岁。 张秀山(1911 年7月18日 ~1996 年8月2日 ),陕西省神木县 乔岔滩乡桃柳沟村人, 西北红军、 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 佳县同乡会领导人。曾任中共松江 省委书记,中共辽宁省委书记,东北军区副政委, 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二副书记,国家农委副主任,中共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专职委员。 包森(1911年7月21日 -1942年2月17日),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 陕西蒲城人。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被派往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杀死前来劝降自己的日本遵化宪兵队军曹池本信次郎。1939年被任命为冀东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17日,所部在遵化境内野瓠山一带与日伪一部遭遇,指挥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牺牲,年仅31岁。 崔田民(1912年-1991年11月16日),曾用名崔逢吉、崔天民,陕西省 绥德县人。1927年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参加了直罗镇战役、横山战役以及东征、西征、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温塘战斗和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邯郸战役、保卫承德、保卫张家口和鲁西南等战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白寿康(1912年-1990 年4月13日 ),陕西省 清涧县人。1927年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 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 陕北定仙、横山、 劳山战斗和红军东征、西征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子长、安塞和甘肃庆阳、镇原、曲子、合水等地领导抗日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延安保卫战和解放大西北的黄龙山战役、扶眉战役以及解放宝鸡、兰州等战役和战斗。建国后,历任师政委,高级公安学校、公安部队学院政委,第二炮兵后勤部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 八一勋章、二级 独立自由勋章、二级 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许培仁(1912年-1986年),陕西省神木县人。1934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海军后勤部政治委员,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后勤部政治委员。 1961年晋为少将。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