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宇宙的终极命运是什么?热寂循环宇宙大坍缩子宇宙?

  一、宇宙的终极命运是什么?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宇宙起点是大爆炸,而宇宙的终极命运是什么,仍是人类不断思考和探求的命题。
  诸多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的研究理论没有形成共识。目前存在很多"宇宙终极命运"的假说,支持者较多的假说有几种:热寂论、宇宙循环论、子宇宙论、大坍缩和大撕裂。
  这些假说都是基于物理学、天文学、宇宙学等方面的认知,通过模型推导出来的,并非科学家们天马行空的猜测。
  1.热寂论
  热寂理论(Heat death)是宇宙终极命运的一种假说,最早于1850年,由英国物理学家、热力学之父威廉·汤姆森,根据自然界中机械能损失的热力学原理推导而出。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增加,由有序向无序,当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悉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
  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想要很深入了解这个假说,需要先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最大的科学之谜,也是物理学天空存在的两朵乌云。
  暗物质存在于人类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是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
  暗能量是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暗能量和暗物质并不会吸收、反射或者辐射光,所以人类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技术进行观测。
  研究表明,宇宙中暗能量占74%,暗物质占22%,剩下的4%才是我们能观测到并理解的物质。
  暗物质和暗能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宇宙的最终归宿。
  1998年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宇宙不断加速膨胀。对此现象,主流的观点认为未知的强大力量"暗能量",它所产生的"斥力"克服了物质所产生的引力,从而导致宇宙加速膨胀。
  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作为恒星形成所必需的材料——气体,变得越来越稀薄,最终不足以支撑新的恒星形成。
  剩下的恒星也会因能量耗尽而逐渐"死亡",变成中子星、白矮星、或黑洞等。最终所有的恒星都熄灭了。宇宙温度也会越来越低。
  之后所有的质子也开始衰变,宇宙中只剩轻子和黑洞。根据霍金辐射理论,黑洞向外辐射粒子,最终逐渐蒸发消失。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了轻子和光子。
  宇宙陷入了一种低能量状态,最终宇宙熵值达到最大,无序混乱达到顶峰,达到热力学平衡,没有热传递,宇宙进入热寂状态。
  宇宙温度也将趋近绝对零度(热力学最低温度),即零下273.15℃,从而任何宏观物理过程和生命都不复存在。
  也有研究者认为,宇宙不会进入热寂状态,静态系统最终会趋于平衡状态,因此,静态系统可能会达到热力学平衡,可能会发生热寂。但宇宙并非静态系统,它在不断变化,不断膨胀,无法达到平衡状态,所以不会发生热寂。
  还有人认为,不管宇宙膨胀、收缩或静态,都不发生热寂现象,因为星体引力在引力方向存在温度坡度,宇宙不可能进入平衡状态,也就不会进入热寂。
  2.循环宇宙论
  20世纪20年代,天文学家哈勃观测发现,大多数星系之间存在"红移现象",由此建立了哈勃定律,成为解释宇宙膨胀的现象的有力证据。
  "宇宙大爆炸"理论获得当前天文学界的广泛认可,成为宇宙起源的主流解释。该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是由密度、质量、温度达到极致的奇点爆炸后形成。
  然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来看,奇点产生爆炸并催生出大量的宇宙物质,那就需要有同等的能量将其原来的平衡打破。这些能量从哪里来的?奇点之前是什么?
  加上近年来,在极遥远的星系中发现了一些神秘黑洞,从它们形成的年龄来看,似乎比宇宙年龄还要老。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让人费解。
  2020年,89岁的科学家罗杰·彭罗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彭罗斯是霍金的师兄。他提出的"宇宙循环"理论备受关注。
  在获得诺奖的研究中,他利用数学方法证明和拓展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对黑洞展开了研究。他将热力学第二定律与宇宙加速膨胀所暗示的时空几何结构联系起来,由此提出了"共形循环宇宙学"。
  他的观点并不否认宇宙膨胀,但却认为宇宙不会无限制地膨胀,宇宙空间到达一定限度,就会停止向外扩散,开始慢慢回缩,各天体之间距离渐渐缩小,最后汇聚起来坍缩成一个奇点。
  等到密度和质量到达极限时,再一次产生爆炸,形成一个新的宇宙。这一过程当中不会丢失能量,所以能为奇点的爆炸创造条件。
  彭罗斯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微波辐射中存在霍金点的明显证据》的论文,指出在大爆炸之前就存在另一个宇宙,当宇宙的膨胀会导致所有物质衰减时,新的宇宙将重新诞生。
  在宇宙循环过程中,一些特殊天体会残留到下一个新宇宙中,这也解释了比宇宙年龄还要古老的黑洞会存在的原因。
  他认为,整个宇宙都处于不停的循环当中,而黑洞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停地吞噬物质转化为能量体。
  彭罗斯和研究团队声称,在与8000多个不同的模拟宇宙对比后,他们在宇宙微波背景中找到了大约20个明显不同的斑点,可能就是上一个宇宙留下的"霍金点",即黑洞最后蒸发消失,在微波辐射背景中成为一个"空洞",留这样的痕迹。
  彭罗斯认为,黑洞就像是宇宙信息的记录者,如此多的"霍金点"说明宇宙不止一次发生过坍缩和奇点大爆炸。
  彭罗斯提出的"循环宇宙"理论,无疑是对宇宙的终极命运和运行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也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认知。
  不过,他的理论也遭到了众多争议。有科学家认为,"霍金点"可能只是随机产生的斑点;此前也有研究称,这些斑点可能是邻近宇宙与我们所在的宇宙碰撞时留下的痕迹。
  3.大坍缩论
  我们知道,宇宙中强大的暗能量所产生的"斥力",克服了物质所产生的引力,从而导致宇宙加速膨胀。
  如果宇宙膨胀的速度超过了"临界速度",宇宙会永无休止地膨胀下去,最终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达到热力学平衡,宇宙中再无任何能量差异,宇宙陷入"热寂"。
  但是,如果宇宙膨胀的速度没有超过"临界速度",宇宙的引力会让宇宙膨胀的状态反转,那么宇宙就会在引力作用下不断地收缩,直到坍塌成一个"奇点",这就被称为"大坍缩"。
  从膨胀到收缩,宇宙体积会逐渐变小,收缩过程也会越来越快。最后,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物质和空间被挤压得粉碎,一切的存在都被消灭,只留下时空奇点。
  关于宇宙的引力,有科学家认为,引力由宇宙的质量决定;也有科学家认为,暗能量是宇宙中未知能量的总称,并非是单一能量,暗能量也并非一直提供斥力,也会转变为提供引力作用。
  4.大撕裂论
  暗能量是驱动宇宙膨胀的关键因素,宇宙热寂论和大挤压论是基于暗能量恒定不变的观点提出的,而最新研究表明,宇宙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可能是由于暗能量的密度不断增加导致。
  如果暗能量密度持续升高,暗能量的主导力量越来越强,它产生的斥力将战胜宇宙中的四种基本力,达到一定极限时,所有物质将被撕裂。
  2003年,物理学家罗伯特·卡德威尔提出了"宇宙大撕裂"理论。
  该理论是以暗能量广泛存于宇宙为基础,以暗能量压强和暗能量密度之比为关键参数,推导宇宙可能出现终结形态:宇宙万物,大到恒星、星系,小到原子、夸克,都会在将来某一时间被暗能量驱动的宇宙膨胀扯碎。
  (ω是状态方程参数,即暗能量压强和暗能量密度之比,H0是哈勃常数,Ωm是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密度的现值。)
  在罗伯特·卡德威尔的方程里,当ω<1,宇宙就会上演一场惨烈的大撕裂。他计算出从现在到宇宙终结所需时间为220亿年。
  中国科研人员的论文《Dark energy and fate of the Universe》 ,在暗能量理论和大撕裂理论的基础上,用现在的观测数据做模拟,得出宇宙从现在到大撕裂需经历的时间是167亿年,太阳在末日前28分钟毁灭。到那时,所有的天体都会死亡,宇宙中只剩下基本粒子。
  宇宙大撕裂究竟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目前仍没有定论。这还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暗能量,一来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存在;二来暗能量的密度无法确认其未来的变化;再者,暗能量是否会由提供斥力转换为引力,尚不可知。
  5.归零者
  关于宇宙的终极命运,《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里,有多处描述。其中一处介绍了宇宙归零者。
  程心和关一帆曾到达宇宙的死线,这是宇宙中最死的东西,零光速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绝对的死。在那里面,每个基本粒子,每个夸克,都死了,没有丝毫振动。
  即使死线的内部没有引力源,它也是一个黑洞,零引力的黑洞,任何东西进去后都不可能出来。
  死线是宇宙归零者弄出来的。归零者也叫重启者,可能是一群智慧个体,也可能是一个文明或几个文明。归零者想重新启动宇宙,回到田园时代。怎么做呢?
  "把时针拨过十二点。比如说空间维度,把一个已经跌入低维的宇宙重新拉回高维,几乎不可能;但从另一个方向努力,把宇宙降到零维,然后继续降维,就可能从零的方向回到最初,使宇宙的宏观维度重新回到十维。"
  这是归零者的理论。"归零者做的事,更像是一种宗教,一种行为艺术。"
  书中借关一帆之口做了这样的评价:宇宙是丰富多彩的,什么样的"人"或世界都有。有归零者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有慈善家,还有只专注于艺术和美的文明,但它们不是主流,不可能主导宇宙的走向。
  对于归零者来说,它们的事业最终将由宇宙本身来完成。
  接着,关于宇宙是否会终结,有这样的讨论:
  "可据我知道,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越来越稀疏寒冷。"
  "那是你们的宇宙学,但我们推翻了这个结论。暗物质的量被低估了,宇宙将停止膨胀,然后在自身的引力下坍缩,最后成为一个奇点并再次大爆炸,把一切归零。所以你看,最终的胜利者还是大自然。"
  这里提到"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越来越稀疏寒冷",是宇宙热寂论或大撕裂论的特征描述;宇宙停止膨胀,在引力下坍缩,成为奇点然后再次大爆炸,诞生新的宇宙,这有循环宇宙论的观点。
  6.子宇宙论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诞生是由一个充满物质能量的奇点引发的大爆炸。因此,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将足够的能量聚集到一点,理论上可以创造出宇宙。
  如果宇宙中存在高等文明,或许可以创造出具有大量能量的奇点,然后爆炸成"子宇宙",形成宇宙空间的嵌套结构。
  在《三体》中,在太阳系二维化之后,程心和关一帆乘穿梭机来到DX3906星系,通过"亨特"号飞船和穿梭机探测,找到了云天明留给他们的小宇宙。
  云天明把星星和小宇宙当礼物送给心爱的人,这是何等的浪漫。
  这个小宇宙已存放了一千八百九十万年,如果需要,还可以存放到宇宙末日,因为它在时间之外。
  云天明希望程心和关一帆在这个小宇宙中躲过大宇宙的末日,即大坍缩,在新的大爆炸后进入新的大宇宙,希望他们看到新宇宙的田园时代。
  这个小宇宙是高级文明的三体人建立的,是一个订制产品,编号是647号。在三体世界制造的几百个小宇宙中,它属于最小的一类,只有一千平米宽,只从大宇宙中带走了约五十万吨的物质。
  647号小宇宙像是宇宙的一个世外桃源,这里刚开启田园时代,一片春耕的景象,在田里干活的是一些柱状机器人。
  在647号小宇宙中,不可能向大宇宙传递信息,但监测系统可以收到超膜上大宇宙的信息。
  程心和关一帆在小宇宙中度过了一段田园生活,在第二次收割小麦之后,他们收到了大宇宙的广播:
  回归运动声明:我们宇宙的总质量减少至临界值以下,宇宙将由封闭转变为开放,宇宙将在永恒的膨胀中死去,所有的生命和记忆都将死去。请归还你们拿走的质量,只把记忆体送往新宇宙。
  如果不把小宇宙的物质归还给大宇宙,大宇宙将一直膨胀下去,最后陷入热寂或大撕裂,恒星都将熄灭,物质都将被解体为稀薄的星云,宇宙将变成一座空旷的坟墓,一切都将永远死去。如果归还了,小宇宙将无法生存。
  程心和关一帆决定放弃这个世外桃源的小宇宙,归还物质给大宇宙。
  智子劝他们不要这么做,因为大宇宙已过去了上百亿年,蓝星早就没有了,太阳系已被二维化,已找不到可以生存的环境,选择回归大宇宙,几乎就是去赴死。
  智子觉得留在小宇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回归运动成功了,大宇宙坍缩为奇点并发生新的创世大爆炸,你们就可以回到新宇宙去;如果回归运动失败了,大宇宙死了,你们还可以在这里度过一生。"
  程心说:"如果小宇宙中的人都这么想,那么大宇宙肯定死了。"
  为责任而活,舍生取义,这是程心的选择。
  最终他们归还了小宇宙的物质,只留下一个金属盒的漂流瓶,里面存储了三体和地球文明的全部记忆、意识、生物学细节,新宇宙文明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复原文明。
  程心还提议留下五公斤的生态球,里面有小鱼和绿藻,还安装了发光体,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把它留在小宇宙里,那里就不是没有生命的黑暗世界。"
  大宇宙会不会因为这五公斤的物质就不坍缩了?
  因为宇宙在质量上的设计是极其精巧的,三体人已经证明,宇宙的总质量刚刚能够使宇宙坍缩,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或许大宇宙真的会因为相差一个原子的质量而由封闭转为开放,无法重启,永远膨胀下去。
  程心留下了她的生态球,在无数文明创造的无数小宇宙中,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不响应回归运动的号召,或是也留下一点物质。所以大宇宙被夺走的质量至少有几亿吨,甚至更多。
  大刘在最后也写道:但愿大宇宙能够忽略这个误差。
  所以大宇宙最终还能重启吗?《三体ㆍ死神永生》的结尾留下了令人深思的悬念。
  在宇宙终极命运的问题上,大刘进行了多种理论的探讨:高级文明的三体世界利用宇宙规律制造出几百个小宇宙,属于"子宇宙论"的范畴;小宇宙归还质量给大宇宙,然后,大宇宙坍缩成奇点并再次大爆炸,诞生新的宇宙,这有"大坍缩论"和"循环宇宙论"的特征。
  不得不佩服大刘神奇的脑洞、过硬的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储备,以及极致的探索精神和超强的前瞻性。
  要知道《三体》的三部成书于2006年至2010年,彼时,宇宙终极命运的假说和理论还不完善。像提出"循环宇宙论"的彭罗斯在2020年获得诺奖,他的学说才被更多人熟知。
  更难得的是,大刘将这些宇宙命运的假说融入科幻故事中,构思精巧,引人入胜,仿佛未来就会发生一般。小说兼具故事性和高能科普性,读之震撼而酣畅,实在是科幻迷的幸事!
  关于宇宙的终极命运,有很多假说,我找到了很多资料和文章,用仅剩的没还给老师的那点物理常识,绞尽脑汁地进行探究,将自己尚能理解的几种假说整理下来,算作了解宇宙奥秘的笔记。
  其实还有很多假说,比如,膜宇宙论、大挤压论、宇宙大吞噬论等等。这些假说,大多是基于现有的探测和认知水平,搭建各类的宇宙模型,进行推演和证明。
  而宇宙还在不断变化,还有74%的暗能量和22%的暗物质尚未知,这些是决定宇宙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
  宇宙的终极命运到底如何,尚无定论,仍需要人类继续研究探索。
  刘慈欣也曾说过,科幻它就是探索可能性的,没有定论。科幻小说它所提出的主题,它所关注的问题,它里面描述的危机,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从宇宙眼光来看,我们就是一个整体。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平淡的现实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和无法触及的太空领域。未来像一场盛夏的瓢泼大雨,当它忽然降临的时候,我们甚至无暇打开手中的雨伞。当科幻一步步成为现实,没人曾经预想到,科幻会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
  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或许未来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真如《三体》中描述的那样,造出了光速飞船和穿梭机,真的能够实现星际旅行,宇宙的奥秘也能被逐一解开,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去影响宇宙的终极命运。
  二、选择乐观
  有人说看完《三体ㆍ死神永生》之后,陷入了悲观情绪,因为众多人物都谢幕了,太阳系被二维化而毁灭了,大宇宙也将迎来末日,程心归还了小宇宙的物质,期待诞生新的宇宙,但也可能无法重启……
  看完后的那个夜晚,我仰望夜空,久久不能平静,起初也有一些悲伤,之后却有一种毫无畏惧的勇气和坦然。
  我把近十种宇宙终极命运的假说,逐一找来很多文章和视频,加以"研究"和理解,大致知道背后的推导逻辑后,我更能领略到小说构思的精巧,也似乎能理解大刘那样写的深意,就像在一次采访中他所表达的观点:
  总要有人预想末日,大刘描写末日并不是传递悲观,而是探究最终的可能性,为人类而思考,而警醒。
  如大刘所说,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明,得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包括为超级大灾难做准备,思考人类及宇宙的终极命运等,而这些,人类做的还远远不够。
  大刘身上有崇高的使命感和理性的英雄主义。
  纵观《三体》的三部书,大刘展现了人类可能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有外星人的攻击,有更高文明的降维打击,有大宇宙的坍缩重启……
  他挑战了超级科幻想象力的同时,也思考与追问人类的最终命运,并一追到底:
  我们在地球上安逸生活,如果外星人入侵怎么办?生存的家园被毁灭了怎么办?太阳系都被毁灭了,人类能做什么?宇宙在末日坍缩后能否重启?人类最后能做什么?
  大刘在探讨人类所面临的重重生存挑战之时,展现极其冷峻的思考和前瞻性,也有对人性的批判,即便面对灭顶之灾的挑战,也展现出理性的英雄主义。
  比如,高级三体文明将人类视为虫子,消灭你,与你何干!大刘却表示虫子从来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大刘表现的是绝境下的勇气、理性和坦然,传递的从来不是悲观和虚无,而是绝望中的乐观主义。
  正如他所言:"万事皆有终点,描述无可避免之事不应当被视为一种悲观主义。"
  所以为什么看完之后,会生出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坦然,正是大刘让我们了解了宇宙规律,思考了人类将面对的层层生存困境和可能的出路,以及宇宙的最终归宿。
  恐惧源于未知,当我们几乎都知晓了,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同时,当我们想清楚了宇宙规律,有了更宏大的宇宙观,思考了更高维度的难题,探究了更长远的时空,了解了地球和宇宙的终极命运,是不是对当下的困境,也会多一些勇气和乐观呢?
  这是不是认知上的"降维打击"呢?
  比如当下的困境,也是人类历史上常需要面对的困境:战争、yi 情、经济下行。
  纵观人类的发展历程,总伴随着战争和冲突的发生,维护和平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
  资源是有限的,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生存发展面前,在特殊时期,往往会产生矛盾和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五千多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00多次,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导致36亿多人丧生。只有约330年是和平的。
  中国的历史上,"乱世"有太长时间,真正的"治世"和"盛世"时间很短。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1912年清朝覆灭,两千多年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之治、永乐盛世、康雍乾盛世等,加起来才几百年, 大多时候是战乱年代或黑暗统治时期。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古代历史就是"乱世"和"治世"交替中,向前发展的。真正和平安定时期很短暂,所以特别珍贵,在很短时间就能造就经济文化的大繁荣。
  比如,所谓的盛唐气象,体现在"开元盛世"的四十多年里;宋朝最繁荣富足的时期,是"仁宗之治"的42年里,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活跃于这个时期。
  虽然战争和冲突占多数时间 ,但历史总是向前的,世界终将重归和平。
  当下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冲突似乎愈演愈烈,但终有平息战火的一天,世界终将回到和平、安定的状态。
  因为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声,是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
  yi 情造成当下另一个困境。但它终将过去,人类终将战胜它。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大瘟疫、大流感。例如,从1347至1353年,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席卷整个欧洲,夺走约2500万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曾导致约5亿人感染,约占全球1/3人口,造成约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的瘟疫、大流感、霍 乱等,最终顽强的人类都战胜了它们。
  随着科技和医学的进步,人类也终将战胜当下的yi 情。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当下,全球经济下行造成的连锁反应也是一个困境,很多人担忧会陷入大萧条,或许正在经历。
  人类历史上,多次发生经济大萧条。例如,1929年,美国世纪大股灾,导致了全球进入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几千万人失业。
  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风暴,在索罗斯等国际炒家的猛攻之下,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汇市、股市暴跌,金融体系遭到重创,造成一些国家陷入经济萧条。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导致股市巨震、金融机构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并席卷了欧盟和日本等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危机。
  经济运行除了受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外,也有其难以抗拒的周期规律。
  比如,按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理论,六十年为一个经济周期,分为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
  如果经济运行按此周期不断循环往复,六十一甲子,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经历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
  扛过萧条会再次迎来繁荣。不过,繁荣阶段往往伴随新科技的产生和应用。下一次大繁荣何时到来,还不得而知,但一定不会缺席。
  所以人类发展历程,就是在突破各个时期的困境,甚至绝境,战胜各种灾难、危机、疾病等难题,一路顽强走过来的。
  可能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困境,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难题。
  历史滚滚向前,人类从未屈服。就像大刘在《三体》中表达的,人类像虫子一样,从来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对于个人的人生来说,也有其普遍的规律。比如,一生中,成功和快乐都是短暂的,失败和孤独才是常态。
  忍受了多次失败,换来成功时的片刻喜悦;得到了些许的快乐,却要以加倍的孤独来偿还。
  困境、厄运谁都会遇到,每个人也有各自的局限和命运的节奏。
  有的阶段,即使你绞尽脑汁、废寝忘食、歇斯底里、心力交瘁,但很多问题,仍然没有答案,仍无法改变什么,只能熬过去。
  所以不妨乐观一点,坦然一点,洒脱自在一点。
  即使身处困境、绝望,也能寻找一点希望和勇气,积蓄力量,突围出去。
  人活着,还是要追求快乐、超越自我。短暂的人生,总要寻找一些活着的意义。
  所以如果了解了宇宙的奥秘和终极归宿,参透了人类社会运行的逻辑和规律,想清楚了自己的使命和命运,那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仰望星空、探寻宇宙、追溯历史、俯瞰人类、前瞻人生,这些事让你心潮澎湃,但再宏大的理想也不能直接解决眼前的困境。
  比如,你仍会担心如果失业了怎么办?孩子的奶粉钱去哪挣?明天账户里的股票会不会继续亏钱?
  你可以仰望星空,但当太阳升起之后,要着眼于当下。
  只不过,在解决当下困境的过程中,你的内心会多一份勇气和坦然。
  1990年,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64亿公里的地方,朝着太阳系拍摄的这张照片,被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称为:黯淡蓝点。你没看错,这个小小的"亮点"就是地球。
  生活着至少六十亿人口的硕大地球,在宇宙中竟然小得像沙粒一般。地球是多么渺小,人又是多么渺小!
  真如苏东坡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在宇宙之中,个人就如渺小的虫子,在广袤的时间大海中,个人就一颗水滴。须臾生命,美丽易逝。
  "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
  以现有科技,没有什么能逃过时间的追杀。无论生命多么努力和绚烂,死亡都是必经之路。
  虽然,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人类仍要不断探索无涯的宇宙和未知的一切。
  个人是渺小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爱的力量是无限的,能创造无限的可能。
  爱人类,也要爱具体的人,爱身边的人;关心人类未来的问题,也要关注当下,解决眼前的难题。
  宇宙的终极命运是什么,热寂?循环宇宙?大坍缩?是否能重启?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宇宙和未来,很多科学家和科技大佬都展现出乐观的态度。
  马斯克曾说过:"对未来一定要乐观,悲观没有任何意义。即便人类文明会一直存在,更长远来看,数亿年后,宇宙最终还是会走向热寂,最终一切都会结束的,只是早晚的事情。生命的意义就是整个旅途本身,所以我们要去享受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在未来,我们在太空承载着人类文明,在星际间遨游,我认为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未来。"
  在《张朝阳的物理课》上, 有同学问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孤立系统熵一定会增大,那么宇宙最后会变成一团无比混乱的气体吗?
  张朝阳回答道:会的是吧,热寂说应该是走向一团最后的一个熵最大的状态,但局部地区是可以熵减少的。很悲惨,在未来的这个宇宙是很悲惨的,但是呢,离那个悲惨是世界还早着呢,我们不用操心。
  黑洞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最后黑洞也解体了,就变成最均匀的一种宇宙分布,全是光子或是一些基本粒子了,那时候熵是最大的,然后这个世界将会特别的无趣无聊,然后就是死寂是吧。但也许是一个循环宇宙是吧,也许又重新开始了,who knows ?
  最后他说,宇宙这么奇迹地创造人的大脑,使得我们能够具有这么高深的理解能力,那你就要好好用用这个理解能力,来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样一个巨大无比的宇宙,这是非常值得的。
  宇宙的最终命运我们无法确定,但能够确定的是,百年之后,世界将无我,这是每个人的宿命。
  每个人,能把握的都是有限的生命和活着的当下。
  人类的未来命运是由无数个"我"的当下行为所决定。
  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后,人类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将面临怎样的难题?人类能否找到适合人类栖息的其他星球?会不会真的遭遇外星人入侵,能否战胜它们?这些也都没有答案。
  未来的事情交给未来的人类,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持追寻、探索的热情,为未来的人类提供更多思考的维度和探索的模型。
  刘慈欣也曾表示,对外部世界和星际空间的向往,以及把人类的存在扩展到地球之外的世界的愿望,它可能代表的是我们生命中某些很本源的东西。
  "如果在各种未来之中,那些对星空、对外部世界、对宇宙没有兴趣的未来,不管你在地球上有多么繁荣,我认为这样的未来,都不是一个光明的未来,从长远来看。"
  宇宙的一切都是一场时间的旅行,只是时间长短不同。
  如果没有时间,一切存在将无意义。
  有生即有灭,一切终将逝去。这是所有事物的宿命。
  既然终局已定,过程中不妨选择乐观一点,通透一点,勇敢一点,坦然一点。
  做一只乐观的虫子!面对困境或强敌,像虫子一样,拥有顽强的意志和不可战胜的决心。
  薛定谔曾说过: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不仅每个渺小的个体,整个宇宙也要对抗熵增,才能重生。

世界上只有两个Linux发行版ArchLinux与其它如果你打算把ArchLinux作为日常用机,你应该考虑一下ArchLinux与其他发行版的不同优点。下面是一个快速比较。如果你考虑改用Linux,你会接触到数百个Linux发行版。日本2月贸易逆差8977亿日元,连续19个月逆差(观察者网讯)共同社3月16日报道,日本财务省16日公布的2月贸易统计初值(以通关为准)显示,出口减去进口的贸易收支为逆差897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7亿元)。资源价格上涨和日元13!大满贯赛再爆冷门世界冠军不敌黑马,日本队单打全军覆没2023年3月16日,乒乓球新加坡大满贯赛再爆冷门,韩国黑马朱芊曦31逆转日本世界冠军石川佳纯,挑战世界第一孙颖莎,日本队单打全军覆没,最后一位选手输给被归化的球员。石川佳纯是日本韩日第一夫人共进晚餐!金建希绿裙好美,和58岁日本夫人像两代人韩国第一夫人在当地时间3月16日,抵达日本后,就连续换了两套造型,在日本的第一天就开启了劳模般的营业,中午的时候金建希夫妇和在日本的韩侨共进午餐,而到晚上的时候,就开启了韩日第一夫守护希望日本福岛牧场主在污染区陪伴辐射牛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距离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12年了,因为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福岛。但也有人不舍离开,希望能够坚守到回归正常生活的那一天大满贯赛日本女队惨败!成都世乒赛主力全军覆没,无人晋级16强乒乓球WTT新加坡大满贯赛激战正酣,日本女队目前已经遭遇大溃败,受邀参战的成都世乒赛四大主力已经全军覆没,其中伊藤美诚木原美悠长崎美柚分别输给中国选手钱天一王曼昱陈梦,而早田希娜更希望之星入日本籍,多次击败中国女篮很自豪,退役后回中国赚钱说到篮球,这是中国的传统热门项目,男篮涌现了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球星,女篮则有郑海霞苗立杰李梦韩旭等球星,现在大家都期盼中国篮球能够人才辈出,再次涌现更多的球星。但是,也有球员在国内传华尔街大行纷纷回绝收购美国监管机构仍在为硅谷银行(SIVB。US)寻买家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联邦监管机构仍在为上周倒闭的硅谷银行(SIVB。US)资产寻找竞购者。竞标的最后期限是本周五晚上,随后可能会进行拍卖。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上周五接管了SVB聋哑妈妈母爱无声却振聋发聩千余爱心人士向他们伸出援手妈妈捐肝救子网友众筹相助聋哑妈妈母爱无声却振聋发聩千余爱心人士向他们伸出援手3月15日,王艳华和儿子小熙住进湖南省儿童医院,准备捐肝手术。3月15日,小熙坐在行李箱上看书。3月15声生不息宝岛季首播,制作精良情怀拉满,3位爱豆凭实力逆袭文烤娱音综还得看芒果,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观众对芒果深耕音综领域并不断制作精品节目的最高褒奖。芒果在音综领域的成绩确实耀眼,而在芒果众多王牌音综里,声生不息港乐季留下了浓墨重彩2023年养老金上涨已敲定!工龄20年30年40年分别能涨多少钱?2023年养老金上涨已敲定!工龄20年30年40年分别能涨多少钱?养老金是大部分退休人员唯一的经济来源,养老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有关养老金的调整和发放,
山城小栗旬全网唯一掌握换头术的理发师,一个月涨粉200万他是全网最火的托尼老师,更是号称全网唯一掌握换头术的男人,凭借理发,他一个月涨粉200万。这位家住重庆的山城小栗旬到底有多厉害?山城小栗旬是2022年1月入驻B站的up主,他在B站封岛实弹演习后,蔡英文支持大跌,台湾人开始反思根据台湾省最新民调,中国解放军在8月48月710的围岛封岛演习后,蔡英文支持率大幅下跌。近期,台湾民意基金会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台湾20岁至24岁年轻人,7月支持率为73蔡英文被扁时代高官提告犯外患罪!若起诉最高可判死刑钟琴(讲话者)提告蔡英文犯外患罪陈水扁执政时高官钟琴今天(8月22日)上午率众赴台湾高等检察署控告蔡英文涉嫌触犯外患罪。多个统派社团组织近百人到场声援。钟琴等人按铃提告后,现场历数不悔改大限临头!香港民主党在罗健熙带领下暮气沉沉,正走向灭亡文郑敢言民主党主席罗健熙发表该党对香港回归25周年的立场书,当中表示继续相信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切合香港实际情况,但认为他们对于一国两制的落实与期望与中央政府存有很大差异。另外李立群最新回应今后不再回大陆拍戏,多次强调立场态度坚定最近这几天,老戏骨李立群因言论问题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8月20日,李立群发视频表态后,再次回应了有关立场的问题,在视频中他着重澄清了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说的死守宝岛言论,李立群称自己今日油价2022年8月22日9295汽油,柴油价格,明晚油价或下跌明晚12点(8月23日24时)将进行今年第16次油价调整,目前预计油价下调265元吨(0。20元升0。24元升)。大家相互转告,明晚油价又要大跌,后天加油更便宜。今日油价(8月22拜仁三轮全胜14个净胜球创德甲最佳开局,3轮15球也是新纪录直播吧8月22日讯德甲联赛第3轮,拜仁在客场70大胜波鸿,据德媒统计拜仁在这场比赛之后创下了多个德甲纪录。在新赛季的前三轮三战三胜,打进15球只丢1球,拜仁以9分14个净胜球创下德2022国产犯罪剧情片断桥来袭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断桥是由李玉执导,马思纯王俊凯范伟主演的犯罪剧情片,于2022年8月1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黄雀市大桥突然垮塌,桥墩中一副被活埋多年的人骨赫然惊现,死者女儿闻晓雨在一位自称出轨之后的剧情门口一般很少会有人经过!这天中午正望着门前一片嫩绿的番薯叶想着要不要摘点下来,晚上炒上一盘。一个穿着暗红带花连衣裙的女子走过,我便多看了几眼。妈那个,那个,刚才那女的不是美努吗?,博人传停更,剧情出现转折点,鸣人儿子长大了,青少年篇即将来袭距离日本动漫火影忍者博人传漫画第71话的更新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大家迟迟没有等到博人传漫画第72话的更新,到底怎么回事呢?本期来聊聊博人传漫画停更的情况,以及主线剧情的一些细平凡的爱藏在日子里的爱情盲婚的幸福作为90后,我们是看着爱情剧长大的,什么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傻白甜的曲折爱情,我们就是看着这个长大的,我们不明白祖辈的门当户对,不屑父母亲人般相守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