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告慰138年前,葬身在这片海域里,为马尾海战战亡2000名将士了!" 6月17日上午,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江南造船厂举行,新闻报道该艘航空母舰被命名为"福建舰"。 消息传到福建省闽侯县,当地许多群众冒着漂泊大雨,自发来到马尾港、福建船政学堂旧址、马江海战纪念馆等地,纪念一百多年前牺牲的海军将士。 福建水师与北洋、南洋、广州水师并称是清末四大水师,它成立时间最早,开启近代中国自主建造战舰、培养海军人才的历史。 1884年,在马尾港爆发了中法之间一场海战,是近代史上中国拥有新式兵船以来,第一次与外国侵略者的水上战争。 法国舰队用装备的杆雷艇、哈乞开斯机关炮对福建水师,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中国官兵牺牲奋斗,未能挽回战败的命运。 仅仅半个小时,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洋务派卧薪尝胆建立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瞬间灰飞烟灭。 这场海战后来被历史称为中法马江(马尾)之战,它再次证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也惊醒了当时有识之士,加快北洋海军筹建力度。 把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福建舰",不是简单地像胡锡进等大V,人云亦云一样讲为了震慑台湾。@胡锡进 说到底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一百年前,在东南福建,中国人筹建海军所走过的苦难历程,以及曾经被列强"秒杀"的耻辱历史。#福建舰为什么叫福建舰# 第三艘航母取名"福建舰" ,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我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福建水师,缅怀当年2000勇士。 第三艘航母取名"福建舰" ,就是呼应百年前福建船政学堂自主造船的光辉历史。 01
1863年,因为平定太平天国有功,左宗棠由浙江巡抚升任闽浙总督,驻地位于福建福州。 福建地处沿海,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是海岸线最曲折的省份。 出于战略考虑,左宗棠认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秦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 而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让他体会到洋枪洋炮的益处,为了稳固统治,迫切需要新建轮船水师。 "海疆有警,专听调遣,随贼所在,络绎奔赴,分攻合剿,克期可至。" 不过,打造一支近代水师部队并不容易,两个条件必不可少,即"要船要人",而且是现代化的战舰和懂技术的海军人才。 1866年,左宗棠上疏奏请,设局监造轮船,获准试行,即于福州马尾择址办船厂,派员出国购买机器、船槽。 于是,近代第一家制造兵船、炮舰的新式造船企业——福州船政局诞生了,解决了船的问题。 福州船政局自清同治七年(1868年)开工制造万年清号,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船号试洋,40年间,共造轮船40艘,总吨位4.7万余吨,占当时全国造船总吨位的74%。 在闽、粤、南洋、北洋4支水师86艘舰船中,福州船政局制造的战舰就有30艘之多。 在解决船的问题同时,左宗棠启动福建船政学堂(最初名叫求是堂艺局)建设,培养造船技术和海军人才,这是我国最早的官立学堂。 期间,福建船政学堂为南洋北洋福建三大水师培养了众多的人才,邓世昌,詹天佑,萨镇冰,严复等都曾在福建船政学堂就读。 福建船政学堂也由此被称为中国海军的摇篮,是我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军事学院。 可是不久,左宗棠奉命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率军入陕西围剿西捻军和西北反清回民军。 左宗棠不希望福建水师的创立工作被耽搁,推选林则徐女婿沈葆桢出任船政大臣,继续水师创立。 沈葆桢到任后,立即开工建设,选址、选将,造船,培养人才,后来,清廷派沈葆桢赴台办理海防,办理日本撤兵交涉。 1879年7月4日,出于考虑加强防务需要,清政府诏令福州船政局先行练成一军。 由此,福建水师宣布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比北洋水师成立时间早8年。 02
19世纪末,法国变本加厉地推行殖民政策。 在和英国争夺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和东印度中吃了败仗,法国便开始将侵略矛头转向远东的越南。 1883年8月,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领舰队攻占越南首都顺化,强迫越南签订条约,规定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准备以越南为跳板,向中国发动侵略。 "越南之存亡,中夏之安危系之"。越南2次遣使来华,请求清政府支援他们抵抗法国的侵略。 1883年12月,法国向驻扎越南山西的清朝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挑起了中法战争,清军败退。 1884年7月法国向清朝发出最后通牒,限中国立即从越南撤军,并赔偿军费2.5亿法郎,否则将诉诸武力。 法国海军殖民部长裴龙从巴黎发来了给孤拔(A.A.P.库贝)的的训令: "派你所有可调用的船只到福州和基隆去。我们的用意是要拿住这两个埠口作质,如果我们的最后通牒被拒绝的话" 7月14日,在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趁中法议和之机,以"游历"为名,法国军舰驶进福建闽江口,进泊马尾。 如果中国不接受法国的条件,孤拔就要执行最后通牒,消灭福建海军,摧毁马尾船厂,占领福州。 03
马尾位于福州东南,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福建水师和船厂均在港内。 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等(备注:1879年船政大臣59岁的沈葆桢已经病逝 ),在李鸿章对外退让妥协政策的影响下,深恐得罪侵略者,不但不施防范,反而对前来法国舰队"友好的接待"。 对内则是"严谕水师、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甚至禁止港内水师舰只移动,免使法军产生疑虑。 于是,出现了以下这样奇葩的场景:法舰在马尾港进进出出,自由自在,而中国军舰则处在法舰监视之下,不得移动。 8月22日,中法谈判破裂,法国政府电令孤拔消灭中国福建海军,孤拔决定于次日下午趁退潮船身转移方向时开战。 当时,泊于马尾的法军舰8艘,1.45万吨,另有鱼雷艇两艘,还有2艘军舰在金牌、琯头一带江面,阻止清军塞江封口,保障后路安全参战法舰共有重炮77门,总兵力1800人。 福建水师军舰11艘,6500吨,炮45门,兵员1100人,从吨位、防护能力、重炮数量、兵员素质等方面比较,法舰占有明显优势。 孤拔选择退潮时开始攻击也对法舰有利,由于当时系泊用船首,船身随潮水涨落而改变方向(涨潮时,船头指向下游,落潮时,船头指向上游)。 孤拔选择落潮时开战,可使大部分中国军舰位于法舰之前方,暴露在法方炮火之下,无法进行有力的回击。 战争爆发后,华南沿海一带气氛异常紧张,远在上海的民众都十分关心战况,拥挤在《申报》报馆附近,盼望得到确切的消息。 当天晚7时,《申报》把电文用"号外"形式刊印出来,标题是"福州马江又大战,我扬武号等数船沉矣",这就是中国新闻史上记载的第一张"号外"报。 号外全文约1000字,内容详细地披露法国军舰突然袭击马尾港清军,击沉11艘舰船的整个过程。 以下关于海战的描述,均来自该号外,为了便于理解,六一知事耗费半天时间译成现代白话文,如下: 旗舰"扬武"号在驾驶官詹天佑(詹天佑公派留学耶鲁大学后,1881年回国后,被派往 福州船政局后学堂学习海军轮船驾驶 )和管带张成带领下,不顾何如璋的禁令,事先作好战备。 当法舰开炮时,立即沉着应战,用尾炮准确地袭击法军旗舰"伏尔泰"号,击毙法军6名。 詹天佑在福建水师时相片 法军鱼雷艇击沉"扬武"号,岸防大炮随即命中这艘鱼雷艇,使之锅炉爆炸,丧失作战能力。 水师炮艇"福星"号在开战时就受了重伤,但立即断锚转向,冲入敌阵,瞄准敌旗舰猛烈射击,连续命中。 后遭敌舰三面围攻,火药库中弹爆炸,全艇官兵殉国。 "扬威"号在法舰开炮后,立即勇敢回击,当它在两艘法舰的夹击下被打穿船体后,舰上官兵置生死于不顾,顽强发炮挫伤敌舰。 直到被敌鱼雷艇击沉前的刹那间,还发射出最后一发炮弹,重伤敌舰长和两名士兵。 "飞云"号、"福胜"号也都临危不惧,奋战不已,直到船沉。 海战不到30分钟,福建水师兵舰11艘,运输舰19艘,全部被击毁。海军将士伤亡2000余人。 而法军仅仅付出了5人被击毙,包括司令员孤拔在内15人受伤的微小代价。 洋务派苦心经营近20年的福州造船厂,被毁于一旦。 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8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中法战争正式宣告爆发。 04
一百年过去了,马江海战虽然失败了,但是福建水师在创建过程中,坚持自主造船的精神值得追忆、歌颂。 在兴办福建水师过程中,围绕海军的战船到底是向洋人买,还是国人自己造,清廷内部发生过争吵。 左宗棠力主自造,他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美里登、有雅芝等亦扬言制造耗费,购雇省事,冀以阻挠成议。" 一针见血地揭露洋人唆使清政府"购雇"轮船的险恶用心。 左宗棠、沈葆桢认为只有通过造船"以机器制造机器,积微成巨","由此更添机器,触类旁通",创立自己的军事工业基础。 才能根本打破西方列强的"专其利",真正做到"师其长以制之",使海军立于不败之地。 福州船政40年间,共造轮船40艘,其中兵船32艘、商船8艘;木质19艘、铁胁9艘、钢胁12艘。 1877年下水的威远号,是中国制造铁、木合构(铁胁)船的发端;1883年下水的开济号,是制造巡洋快船(巡洋舰)的发端,轮机功率第一次超过排水吨位,较当时外购的南瑞、南琛号为胜。 而且实践也证明中国人造船水平一点儿不比外国人差。 船政局自主建造的船舶排水量从50吨到2200吨以上,机式从普通蒸汽机到蒸汽机,功率从200匹马力到6500匹马力,时速从9海里到23海里,炮位从前、后膛炮到克虏伯快炮,到连珠炮等等,应有尽有。 福建福州船政旧址 以前蒸汽机、锅炉与助航设备均购自外洋。 1870年,船政开始自制主机,制成2汽缸竖式普通蒸汽机一部,功率150匹马力,工艺水平不亚于外洋,安装于第5号轮船安澜号上,行驶便捷。 其他罗盘、望远镜、气压计、气压表、舰炮瞄准器、经纬仪等技术难度较大的精密仪器,船政亦自制。 抚今追昔,正是百年来,数代人的坚守自主创新,时至今日,在院士马伟明等人努力下,6月17日下水的第三艘航母,成为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把第三艘航母取名为"福建舰",不正是契合一百年来,有识之士对创立自己军事工业的追求吗? "福建舰"的下水标志着中国蓝水海军时代的到来,彻底一洗百年前,清朝海军被列强"秒杀"的耻辱历史。 中国海军自此站起来、强起来了! 参考资料: [1]张元龙 鬼泣神嚎的马尾海战;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2]郑师渠 :论张佩纶与马尾海战;来源:史学月刊 [3]李贞刚:百年号外:见证福州马尾海战;来源:福建史志 [4]彭程:中法马江之战福建水师伤亡人数考;来源:昆明学院报 [5]魏淑艳 :读刘子明著《中法战争始末》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欢迎关注@六一知事,每天讲述一个富豪的发家史,挖掘背后的深度故事,让大家不辜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作者介绍:六一知事,福特国际奖学金获得者,专注挖掘富人榜发家史,为平凡人解锁财富密钥,欢迎关注。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