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8岁的翁帆和82岁的杨振宁,一前一后地走进了民政局的大门,随后两人便低调地宣布结婚。 这是翁帆人生中的第二次婚姻,和大54岁的杨振宁结婚不是因为名和利,而是因为纯粹的爱和情。 为了嫁给大54岁的杨振宁,翁帆心甘情愿地忍受着舆论的攻击,不争也不辩,让时间来验证自己的选择。 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她很清楚自己的内心需求,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人生答案之书》中写道:"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在自己做的事情上就会找不到乐趣,自然就会变得很慌张。" 从杨振宁的现状来看,翁帆明显找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且婚后的她,也从来就没有慌张过。 一切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只是选择了一条更加人迹稀少的路,我也很喜欢这种婚后的状态,一个很纯净的世界他给了我。" 那么,这对备受争议的"黄昏恋",真如翁帆所说的那样幸福吗,她的婚姻是成功的吗? 壹 翁帆在嫁给杨振宁之前,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并且还刻苦铭心。 那时,刚从汕头大学毕业的翁帆,没有接受父亲的建议去考研究生,而是选择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 她是汕头大学的高材生,人长得还很漂亮,不说绝艳美人吧,但身材和颜值在当年还是属于中上等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重点大学毕业的翁帆,应聘了几家像样的单位后,并没有被人家给录取。 随后她回到了老家广东,去了深圳的一家公司做翻译,待遇一般,但工作做得还算轻松愉快。 因为在大学期间她是高尔夫俱乐部的会员,很喜欢高尔夫球运动,所以在周末的时候她又去了一家高尔夫球场做兼职。 翁帆的性格很好,人又长得甜美,工作上也很积极认真,在翻译公司她不仅和同事相处融洽,而且工作做得也很出色。 公司老板对她的表现很满意,同事们对她的评价也很高,就在老板准备重用她时,翁帆却给了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同时也是"惊吓"。 她要结婚了,并且婚后要去香港生活,所以翻译公司的工作就要和大家说拜拜了。 而她结婚的对象,不是她的同事,也不是她的同学或朋友,而是她在高尔夫球场结识到的一个香港男人。 在高尔夫球场做兼职期间,翁帆接触到的人,很多都是港商或台商,当然也有很多外籍富商。 在和这些成功男人接触的过程中,翁帆学到了很多社会上的丰富经验,也见识到了很多富人社交的手段。 因为身材好,颜值高,翁帆也得到了很多富商的追求,但因为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所以很多都被翁帆拒绝了。 但这位香港男人却不一样,他虽然长相一般,但看起来实力非凡,关键是他对翁帆情真意切,很令翁帆感动。 相处没多久,翁帆就答应了他的求婚,两人于2000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了幸福的一对。 婚后,翁帆不仅辞掉了工作,还跟着丈夫去了香港生活,成了全职主妇,一心一意地在家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 女人没有工作也便失去了收入,而她每天的花销都要伸手向丈夫去要,刚开始她丈夫还很乐意,但随着激情的褪去,生活的打磨,她男人对她的热情也就慢慢地消失殆尽了。 更可气的是,她在家里的付出,并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和肯定,反而还多了一些责备和冷漠。 渐渐地,翁帆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同床共枕的这个男人也不是自己一生中的最佳伴侣。 为此,她要改变现状,改变自己,两年后翁帆便果断地选择了离婚,重新开启了单身生活。 而这年,翁帆26岁。 对于这段失败的婚姻,翁帆在之后的生活中很少向外人提起,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样的婚姻、伴侣和生活,让她丝毫没有感觉到幸福。 分开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而翁帆的桃花世界,注定要为杨振宁一人娇艳绽放。 贰 离婚后,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寻到安宁,也为了让自己的人生重新起航,翁帆在父亲的支持下,选择了考研。 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翁帆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在翻译专业深造。 而这段期间,能够给予她心灵鼓舞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内有名的科学家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 说起三人的相遇,是缘分的使然,也是老天注定的安排,这场相遇让本该平凡的翁帆,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1995年,杨振宁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美籍华人,因为在科学领域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他常常受邀去世界各大名校演讲。 那几年,杨振宁所到之处,皆是人山人海,每次演讲时,都是座无虚席,很受欢迎。 尤其是去欧洲、日本等地方讲学,更是对当地的很多华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当然了,国内很多院校也非常地喜欢杨振宁夫妇,也会经常邀请他们回国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 这年,汕头大学举办了"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而杨振宁夫妇正是这场大会受邀的最重要的嘉宾。 为了凸显学校方面的热情,也为了出于尊重和礼仪,汕头大学派出了学校里最为优秀的学生来接待参会的嘉宾,而翁帆便是其中之一。 更巧合的是,翁帆负责接待的嘉宾,正是杨振宁夫妇,缘分天空下,这份情谊也就这样顺其自然地产生了。 几天的相处,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对这个小丫头特别地满意,她不仅待人热情,而且在生活上还特别地细心。 大到整个校园的行程安排,小到端茶倒水,甚至考虑到当地气候的因素,翁帆还专门为他们制作了一个生活小细节的册子。 对于翁帆做的点点滴滴,杜致礼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种亲情感在她心里也便油然而生,从翁帆的身上,杜老太太仿佛又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而实际上,翁帆和杜老太太年轻时长得也的确很像,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有八分的神似度。 为此,杜老太太特别地喜欢她,不仅拉着她叙家常,还鼓励她在学业上好好努力,将来毕业后做一个有为的好青年。 大会结束后,杨振宁夫妇离开了汕头大学,但却为翁帆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并邀请翁帆闲暇时去美国游玩。 从那以后,翁帆便和杨振宁夫妇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并保持着书信的往来,尤其是逢年过节时,杜老太太还会给她寄贺卡表示祝福。 但到了2003年,这种频繁的祝福往来,突然间就中断了好长一段时间,翁帆起初还有点奇怪,但随后她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叁 2003年,杜老太太因病不幸去世,空留杨振宁一人独守房间伤心,但很快杨老先生就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那年,一直收不到杜致礼回信的翁帆,心里似乎意识到了一切,于是在杜老太太离世的那一个月里,翁帆连着写了几封书信。 发妻的离世,让杨振宁一时间陷入到了悲伤之中,尤其是到了晚上,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杨老先生感到特别地寂寥。 三个孩子几次都提出让杨老先生和他们一起生活,但喜欢自由的杨老先生拒绝了孩子们的好意。 就在一天的晚上,当杨老先生思妻心切翻看两人的相册时,突然就看到了这张和翁帆在一起的照片。 这时,老先生才想起来翁帆这位小丫头,随后他便查看了家里的来往信件,并发现了翁帆寄过来的好几封书信。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当老先生看到翁帆的书信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并且还很强烈。 其实,老先生很希望自己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毕竟杜老太太离开他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人和他掏心掏肺地深聊过。 基于这种心情,老先生急切地打开了信件,一口气读完了翁小姐的所有来信,并知道了翁小姐的宿舍电话。 转天,杨老先生就拿起了电话,打给了正沐浴完的翁帆,随后两人彻夜长谈,了解了彼此的现状。 翁帆得知杜老太太去世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很是低落,她怀念和杜老太太来往书信的日子,也怀念他们曾经在一起的美好岁月。 出于对杨老先生的关心,那段时间,翁帆连着数月和杨老先生煲起了电话粥,谈天谈地,谈人生,谈理想。 渐渐地,翁帆发现自己似乎爱上了这位大自己54岁的老哥哥,而另一边的杨老先生同样也有如此感受。 翁帆每天的贴心问候让他不被生活中的事情烦心,并且还弥补了发妻离开的空白,这让老先生那颗沉寂的心,再次有了青春的躁动。 一个刚刚经受了婚姻的失败,一个刚刚失去了发妻的挚爱,男未娶,女未嫁,于是人间的一段新姻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尽管两人年龄上有54岁的差距,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人的交往,每次煲电话粥时,两人都有谈不完的话题。 一个喜欢倾听,一个喜欢讲述,珠联璧合,春心萌动,年轻和传统的结合,开始谱写人世间的佳话。 半年后,杨老先生终于按耐不住内心的狂热,踏上了回国的飞机,并电话邀请翁小姐来中山大学见面。 收到邀约后,翁帆激动得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要知道从1995年分别后,两人可是有小十年没有见面了。 他会老成什么样,会不会和自己的爷爷那般沧桑,如此种种,思来想去,翁小姐怎会睡得着觉,毕竟彼时的他已经82岁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翁帆还是如期赴约,在见到老先生的那一瞬间,她惊奇得不能自己,因为她发现老先生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他不仅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并且身体看起来相当地强壮,走路不需要拐杖,上台演讲更是不用人搀扶。 更重要的是,杨老先生的头脑和思想完全和82岁的年龄不相匹配,他头脑不仅灵活,而且思想还很前卫。 即使说他像个28岁的青春小伙,也不为过。 这样的身体条件和精神状态,瞬间就让翁小姐欣喜若狂,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也仿佛看到了幸福的希望。 那天,两人当面谈了很多,生活、学习、自己的性格、还有彼此的家庭,坦诚相待,实话实说。 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一切也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尽管他们意识到爱情的路上会遭遇到闲言碎语,但却丝毫阻挡不了他们爱的步伐。 终于在两天后,老先生拿起了电话,向翁小姐求婚了,并承诺她:一定会和翁小姐白头偕老,共走人生路。 翁小姐听到后欣喜若狂,激动得不能自己,并害羞地指责老先生说:"哪有向人求婚不送玫瑰钻戒的!" 老先生也有点害羞,但随后便老道地许诺道:"下次咱俩见面时一定会补给你!" 至此,一段美好佳缘就这样诞生了,谁说"黄昏恋"不浪漫,也许只是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罢了。 肆 2004年11月,28岁的翁帆和82岁的杨振宁,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二段婚姻生活。 婚后,他们的结合遭到了外界的很多非议,有人说翁小姐是图老先生的名和利,并断言称两人最多生活三年。 还有人说翁小姐想通过老先生得到一份好的工作,等她稳定后就会自然地离开,总之就是众说纷纭,什么话都有。 疯狂的时候,还有很多好事的媒体跑到了翁小姐的老家,去采访翁小姐的父亲,并问他是怎么想的。 但不管怎样,总之那段时间,翁小姐遭到了很多世俗的非议,但这些都没有阻碍到翁小姐追求幸福的步伐。 不久后,翁小姐就夫唱妇随,跟着杨老先生住进了清华园的"大师邸",过起了安静快乐的蜜月生活。 但蜜月过后,翁小姐就有点不习惯了,毕竟她才二十多岁,说白了她在老先生面前还是个孩子,喜欢追求时尚的东西。 而老先生就不一样了,他已经82岁的高龄了,追求的东西和小年轻肯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 翁小姐在嫁给老先生之前,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熬夜追剧,或者玩游戏,基本上是半夜才睡,次日中午才起。 而老先生却不是这样,他喜欢早早上床休息,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吃早餐,随后散完步后开始工作。 这样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蜜月期还可以,但如果长此以往下去,肯定会出问题的,所以这就需要两人中有一人做出让步。 很显然,做出让步的那个人,肯定是翁小姐,毕竟老先生一辈子的习惯就那样了,改不了的。 尽管他会在婚后刻意地去打扮自己,穿的衣服尽量亮一些,但骨子里的那点老习惯是改变不了的。 所以,翁小姐就做出了牺牲,开始跟随着老先生的生活脚步,早睡早起,饭后做运动,打太极,好不惬意。 为了让老先生的身体更强壮一些,翁小姐还专门跑到专家那里去学习,研究一些补身体的汤和药,并每天做给老爷子吃。 随着老先生的年龄增长,翁小姐还去学习了医学知识,比如老先生站立得久了,她会提示他休息一会。 总之就是,翁小姐不仅仅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而且还是他身边的贴身好护理,尤其是老先生有个病痛时,翁小姐更是功不可没。 她的细心和贴心照顾,让老先生感觉到了踏实,而他同样给她带来了她想要的那种向往已久的生活。 老两口在接受杨澜采访时,翁小姐很开心地说道:"我很享受现在的这种状态,非常喜欢,就是一个很纯净的世界他给了我。" 而杨老先生也毫不避违地夸奖道:"翁帆是上天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 之后的岁月里,翁小姐跟着老先生做了很多的善事,很有意义,老先生的很多财产也都捐了出去。 去年,他还作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代表,偕同妻子翁帆一起登上了舞台,并在致辞中特别感谢的就是妻子翁帆。 虽然有传闻说老先生的遗产都留给了他的三个美国子女,而翁小姐只有了清华园房子的居住权,但对于翁帆来说,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毕竟他俩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18个春秋,18年来,翁帆过得纯净又放松,她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对于她来说,这已经够了。 如今在翁小姐的精心照顾下,杨老先生已经100岁了,并且看起来特别地精神,而翁帆也已经46岁了。 只是婚后18年,翁小姐也一直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不能说她的婚姻不够成功,只能说有所遗憾。 但每个人的一生毕竟只是个过程,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幸福地绽放自己,这已经就很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