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考妣故先显,分别是什么含义?用错会闹笑话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人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
死亡是一个人的终点,对于死亡的尊重,不仅体现在死前的救治上,还体现在死后的安葬当中,我国是全世界最注重葬礼的国家,各种讲究和规矩层出不穷。
比如在墓碑上,我国对墓碑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在尺寸和材料方面有要求,连墓碑上的文字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排版怎么排,那些文字不能用,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说墓碑上常见的考、妣、故、先、显五个字,它们都有自己各自的意思,如果用错的话,弄不好会闹出笑话的。
墓碑的意义
我国的丧葬规格有很多种,分为坟、墓、冢、陵等,其中墓碑只出现在墓以上的规格,从这点不难看出,能够享受墓碑待遇的,家里都做到了非富即贵的水平,普通农户家庭是无法够买墓碑,也不需要购买墓碑的。
墓碑的存在,其实是为了后代加强与祖先的联系,让后代时时刻刻记得自己的祖先,因此在墓碑当中,会十分清楚地写到墓主人的身份,比如说是家族中第多少代,和谁有亲属关系等,但除了这些十分明显的信息外,还有一些信息经常让人看不懂,比如"考"和"妣"两个字,墓碑上的这两个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考和妣
在我国的古代社会中,关于父母的称呼非常多,有的称呼是运用在口语当中的,例如:爸爸、妈妈,在不同地区也会出现阿嬷、家父等,这些都是偏口语的称呼,在正式文书中,会使用专门的称呼,而在墓碑上,自然也有专用的称呼。
"考"和"妣"分别对应的是"父亲"和"母亲",不过这两个字使用的时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墓碑是由死者儿子或者女儿负责,才能在墓碑上使用这两个字,这两个称呼代表一个人与自己的父母阴阳两隔,所以自然是不能乱用的。故和先
与"考"和"妣"相对应,"故"和"先"则代表负责墓碑和墓地的人,与死者没有直系血缘关系,所谓直系血缘关系就是指上下三代,向舅舅、姑姑等都不算在直系亲属当中。
其实"故"和"先"这两个字,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经常和死者挂钩,例如"已故"、"先人"等,都是代表了死者,那么在墓碑上使用这两个字的时候,又分别代表死者与墓碑负责人有什么关系呢?
一般来说,使用"先人"的,都是后辈为长辈处理后事的情况,比如徒弟和师傅,忘年交,为其他家庭的长辈处理后事等,在古代社会,由于战乱等原因,很多人在死的时候,自己的后代无法到达现场,或者早早去世,所以在墓碑上就会写"先"。
而"故"一般常用于朋友之间的关系,比如战友之间、好友之间处理后事都会写故,比如在武侠小说当中,墓碑上故的使用频率很高,不过在现代社会当中,类似的情况十分少见,一个人的后事多半由家庭去处理,所以"故"的出现情况非常少。
当然,除此之外"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就涉及到我国古代十分复杂的家族体系了。
在大家族当中都是有祖坟的,祖坟代表着家族的直系血脉和对家族有贡献的人,但与此同时,很多属于家族的人因为身份特殊,死后是不能进入祖坟的,即使进入祖坟或者在祖坟旁边安葬,也不能进入家族族谱。
对于这种情况,在墓碑上就必须要使用"故",比如家族族长的小妾或者丫鬟,虽然有夫妻之实,但是没有夫妻之名,所以在下葬后,即使由自己的自己安葬,也不能使用"妣",而是使用"故"。显
和考、妣、故、先不同,"显"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称呼,而是一个祝福词,是希望死者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依旧平安,所以会用到这个字,但这个字也不能随便乱用,一般是在死者拥有第三代后裔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显",或者说是老者死后才能使用"显",年轻人的墓碑上很少看到"显"字。
不过这些都是一个粗略的概念,事实上不管是墓碑还是灵位,在书写的时候都有一套十分完整且严谨的文字格式和使用规范,这里以子女为父亲竖立墓碑为例,在父亲的墓碑上,第一个字一般使用"先",也有将"先"和"显"交替使用的情况。
然后第二个字自然是"考"了,在考下面紧跟的便是父亲的姓氏,在姓氏的后面一般会有一个敬词,例如大人、府君、孺人、大孺人等,敬词的使用规范就比较宽泛,大多数词都可以使用,而在最后则会使用"之灵"、"之位"等,不过大部分人都会使用位字,这代表着死后不但进入了族谱,还有后人定时祭祀,不是浮萍野草。
而在灵位的背后,则要写清楚死者的生辰八字和死亡日期,这样下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灵位,不过对此也有不同的情况,皇室宗亲、历史名人等,往往会在背后写一些死者生前的主要事迹,这种墓碑一般是后世重新竖立墓碑,为了方便后人了解这些前辈所做的努力。
在墓碑上的讲究,一方面是代表对死者最后的尊敬,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祭奠死者。
虽然每个人生前样貌不同,但是在死后,大家都是一块墓碑,很容易被后代混淆,所以在大型墓地和祖坟当中,每一块墓碑都要将死者的信息写清楚,因为我国有着浓厚的祭祀文化,如果在祭祀的时候找不到墓碑,那对后代也是一种折磨。
但是只有墓碑还不够,因为墓碑位于室外,常年风吹日晒,再加上一些天灾,墓碑随时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为了避免墓碑被破坏之后无法辨别信息,所以还要配合家族的族谱来辨别墓碑。
如今的城市中,已经很少见到族谱这种东西,大多是自己照顾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因为大家都有亲属关系,并且保持着土葬,所以族谱这个东西依旧保留了下来,在族谱上不仅写着这个人的亲属关系、主要事迹,还会写清楚下葬的时间与地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后代寻找自己的墓碑,当大家在祭奠先人的时候,一方面要保持恭敬,另一方面也要看懂墓碑上的内容,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先人。
空军建营发现战国诸侯墓,出土编钟之王,史书上却查无此人?在湖北省随县,有一个叫做擂鼓墩的地方,传说战国时期楚庄王曾经亲自在这里擂起战鼓平叛,于是就留下了擂鼓墩这样一个听起来有些奇怪的地名。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低调存在了两千年,逐渐不
历史典故秦国赵高怎么一步一步走到最高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说话直截了当,而有些人说话就很委婉虽然这都无所谓对错,但有时候,当直截了当地说不太方便或抹不开面子的时候,就需要使用一些隐语,这样反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不过,
从公道到事利论战国时期各国外交规范的演变文木乔编辑南破前言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强国争雄的年代,为了争夺霸权和生存,各国的藩镇战争不断,交往频繁,彼此间产生了无数的错综复杂的联系。根据范文澜的计算,在战国时期,各国征战四百八
中国的沙尘暴威胁必须要在蒙古国想办法续资治通鉴蒙古诏军中所俘儒士,听赎为民。当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翰林学士高智耀言以儒为驱役,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天下。蒙古主成吉思汗从之,命循行郡县区别之,
汉族的称呼起源自汉朝,那汉朝之前叫啥?有一个很牛的称谓历史开讲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汉族的称呼起源于汉朝,那么在汉朝之前,汉族人又是以什么自称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得将时间拨回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汉族的前
秦始皇见过外星人?青铜剑的铸造有着外星技术?这些是真的吗秦始皇见过外星人?青铜剑的铸造有着外星技术?这些话题自从兵马俑的发现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想象。一些人认为,这些传说中的事情不过是流传下来的古老神话,缺乏实际的证据。然而,
扶苏与胡亥的政治斗争,给了后世史学家怎样的启发?文季婉白编辑季婉白引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共持续了15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中的多民族国家,由秦始皇统治。秦朝在政治军事
包含三纲五常的儒学是不是君王的骗局,汉朝的独尊儒术是如何做到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自古有之,纵观中外历史进程,每隔一段时间,总会
王光美邀请毛家后人吃饭,刘源笑侃李敏东梅不信我参加过您婚礼2004年6月的一天,刘少奇的妻子王光美叫来了儿子刘源,让他请李敏李讷晚上一起吃饭,并且还特地嘱咐了儿子饭店不用太奢华,简单朴素就好。母亲已经很久没有应酬吃饭了,大多数她都是拒绝的
匈奴尊刘邦恢复汉朝古籍守护人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最大的外部敌人就是匈奴。当时匈强汉弱,从刘邦到汉景帝,都不得不实行屈辱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改用武力征讨,打败了匈奴。后来,匈奴分裂成两部分,南匈奴归顺汉朝
折翼前行,天翼云的没落之路编辑虞尔湖出品潮起网于见专栏2012年,一款称为天翼云的产品,犹如一只翱翔的雄鹰横空出世,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其背后的企业,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电信。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云计算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