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的表现很多,可以从湿的特点来找出规律。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常可出现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并有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 湿性重浊——有湿的人,多有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以及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黏液脓血,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疹浸淫流水等。 湿性黏滞——致病后排出物及分泌物多滞涩而不畅,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 湿性趋下,易伤阴位——出现如下肢水肿,以及淋浊、带下、泄痢等。 还可以自己留心发现,起床后感到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懒得动弹,可能是有湿了;舌苔白厚,滑而湿润,说明体内有寒湿,舌苔粗糙或厚腻,是湿中带热了。 先哲说,望而知之谓之神。是否有湿,望形体,看舌苔,可以望而知之。当然,还有问诊、闻诊和切诊。问饮食习惯,问病史;闻气味,闻语声;切脉,按腹。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是中医的基本功。你肯钻研的话,请你往下看,跟我来了解"湿"的知识,学习防治湿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