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天气越来越干燥了。喝水这件事,又被提上了日程,后台也有不少妈妈抱怨自己的娃,不爱喝水。 关于宝宝不爱喝水,糕妈之前说过好多次了。第一点就是找一款宝宝喜欢的 水杯 。然后让宝宝 随时随地能拿到水杯 ,同时 在游戏中多引导 ta 喝水。 不过,宝宝不同月龄用啥样的杯子,很多妈妈还没有概念。咱们先画张图给大家看看: 但是,市面上的水杯品牌鱼龙混杂,有些黑心厂家甚至会用 不安全的 PC 材质 制作宝宝水杯,要知道 我国早就禁止 把这种材料用在奶瓶上了。 那到底怎么样的水杯,才是好水杯呢?今天糕妈就来教你挑水杯,普通水杯和保温杯都在这里啦。 1
材质安全第一位 入口的物品,肯定得 安全 第一! 像以前会拿来制作奶瓶的 PC 材质 ,后来就查出来高温会释放出双酚 A(容易导致性早熟、诱发癌症等),现在我们国家已经 严禁使用 PC 材质造奶瓶 了。 最近也有新研究发现, 聚丙烯材质(PP 材质)的奶瓶 ,在热水冲泡奶粉的过程中,会释放出近百万个塑料微粒。不过, 这种塑料微粒对健康的影响还不明确。 也就是说,现阶段还没有说 PP 材质的水杯就不好,但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选择以下这些材质的水杯: 如果是保温杯呢,则建议选择内胆材质是 304 或 316 不锈钢 的。 那水杯的材质,怎么看呢? 一般外包装上或杯子底部都会写。 有些保温杯的内胆有 304 或 316 的凹凸印: 如果是在网上买杯子, 商品详情页 也会写: 除了杯身的材质, 吸管、吸嘴的安全性 ,妈妈们也要留心。 宝宝水杯的吸嘴、吸管一般都是 硅胶、PE 和 PP 为主,这些都是符合国家质检要求的材料,大家不用特别担心安全问题。 比如下面这 2 款水杯的吸管,分别是硅胶和 PE 材质的。 比起材质,有些妈妈可能还会忽略一点—— 检查吸管和吸嘴的状态 。 宝宝习惯咬吸嘴,杯子用了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一下, 如果吸嘴有破损或断裂,及时更换 ,不然宝宝可能会不小心把碎屑吃下去。 比如这个水杯的吸嘴已经开裂,要及时更换。 2
细节很重要 除了材质安全,外观吸引宝宝之外,水杯够不够好,还得看看这几点细节。 1、是否防漏 宝宝平衡力还不够好,自己拿水杯可能会不稳,如果水杯倒了,水泼洒出来就很烦人了。 选杯子的时候,先试试把杯子装好水,再来回摇晃,看看杯沿和杯口会不会漏水。 另外密封性跟抗摔性也有关。如果你家宝宝喜欢扔杯子,或者杯子经常掉地上,就选底部会有防摔缓冲设计,或是带保护套的。 2、能不能拆开清洗 吸管杯特别容易藏污纳垢。 好拆卸、易清洗,没有什么难洗的小零件就非常重要。不仅更干净卫生,而且宝宝也不会误吞杯子里的小零件,更安全。 像我们 nicomama 的保温杯,自带可视窗,能把每个零部件都拆下来,容易清洗,更卫生。 3、吸嘴是否防呛 宝宝 1 岁以前,推荐买防漏又防呛的吸管杯。 十字型、V 字型就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而且,防呛性能通常是 V 字型好于十字型。 宝宝刚开始用水杯的时候,可以先买 V 字型的,不容易呛水,然后过渡到十字型水杯。像这种 V 型吸嘴,在不吸的时候,吸管口是闭合的,能防喷漏。 1 岁左右,宝宝精细动作发展起来了,喝水习惯也培养好了,就可以换成普通吸管杯,更容易喝到水,也不会被呛到。 4、吸管有没有重力球 有重力球的话,可以让娃更容易地喝到水,培养喝水积极性。 水杯有重力球,吸管就能时刻吸到水。 不过重力球真的 不好洗 ,给娃 喝奶 ,还是要尽量避免用这样的杯子哦。 5、看保温性能 对于保温杯,要额外注意保温性能。 按照国家标准,在 20℃ ± 5℃ 环境下,装入 95℃ 热水, 4 小时保温 70℃ 以上,8 小时保温 60℃ 以上 就 OK。 如果是在网上买的,商品详情页可能会有 4 小时、6 小时的保温数据。 提醒下大家,宝宝的保温杯,不要装太烫的水, 建议 50℃ 以下。 很多保温杯的杯口处都有明显的提醒,我们也不建议放很烫的水到吸管杯。 6、杯子有没有刻度 有些家长想知道宝宝每天喝水量,那可以买有刻度的水杯,宝宝喝了多少水,一目了然。水杯有刻度,更好掌握娃的喝水量。 给大家附上宝宝每日饮水量参考表,你家娃今天喝够水了吗? 说起来,就是材质和细节两点,但要展开说呀,要注意的地方还真的挺多的。怎么给娃挑水杯,咱们总结了精华版,再来回顾一下吧: 优选 PA、PPSU、Tritan 等材质 的水杯, 不含双酚 A 更安全 ;不锈钢材质则选择 304 就可以,追求品质的可选 316; 检查水杯是否防漏,优选 有防摔缓冲设计 的; 选择 好拆卸、易清洗 的; 1 岁以前选择买防漏又防呛的吸管杯,比如 十字型、V 字型的吸嘴 ; 选择有 重力球 的水杯; 保温杯要求 4 小时保温 70℃ 以上,8 小时保温 60℃ 以上 ; 选择 有刻度 的杯子。 来源:年糕发糕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