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弱点之前,先来说一下优势。首先,西海岸新区在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三,落后于排名第二的上海浦东新区,山东省各区县级市GDP连续十几年排名第一(未合区前黄岛GDP总量全省区县排名亦是第一)。我们用数据说话,西海岸18年GDP3517亿,增速9.7%,市南区GDP1203亿,增速7.3%,市北区GDP832.2亿,增速7.4,崂山区GDP697亿,增速8%,即墨区1413亿,增速8.4%。企业投资方面暂且不说海尔海信在西海岸也有巨量投资,18-19年西海岸有19个百亿大项目,500亿东方影都(已拍摄好莱坞大片长城、环太平洋2,国产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一出好戏等)、500亿中铁博览城、580亿融创海洋高新项目、600亿中化科技城等等,西海岸中德生态园总投资453亿元,涵盖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包括德国北康普、德国苏菲瀚玛、塔塔汽车、海尔工业4.0、力神新能源基地、奥德隆石油、新西兰生物降解、中欧基因工程等等;其次,大学方面,中央美院黄岛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哈尔滨工程大学黄岛校区、对外经贸大学黄岛校区、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滨海学院、青职学院、港湾学院、黄海学院等等,论教育资源西海岸优势明显;最后,港口方面前湾港和董家口港均在西海岸,吞吐量世界第七,因港兴区。 那么西海岸新区欠缺什么呢,答案是时间!西海岸类似于一个缩小版的青岛,拥有唯没跨区通行的地铁13号线,今年开工的地铁6号线,规划的地铁22号线、23号线、29号线都是只在黄岛区内通行,连接市区有1号线,地铁2号线延长线,连接红岛站的地铁12号线。市区有的市南崂山前海一线,西海岸有。前海一线的CBD以及超高层,西海岸除了唐岛湾CBD,风河南岸中央活力区规划建450米超高层,高于海天中心。西海岸的城市副中心辛安片区比之于市北、李沧,黄岛街道红石崖街道中德生态园比之于城阳、即墨,中国纺织机械第一镇王台镇,比之于胶州,宝山街道、六旺街道比之于平度莱西,胶南街道铁山街道张家楼街道泊里街道拥有董家口港比之于青岛的黄岛,发展需要时间,拥有全青岛2017、2018年新增常驻人口占比50%的西海岸不缺人,拥有各区市最多大学的西海岸不缺人才,而最缺的就是时间。我们拭目以待。 弱点是面积大、山地多,摊子铺的太大,海岸线拉的过长。 黄岛区面积比整个青岛城区还大。但是黄岛只有150万人口,而且分布于多个区块,这导致黄岛的繁荣度与GDP规模不成正比。最为繁华的前海沿线在非旅游旺季街头看不到几个人,前海沿线常住人口一共90万,竟然搞了四个商圈,但是号称新中心的新城吾悦广场在周日都没多少客流。 黄岛初期定位是工业区,以大型工厂为主,这也都是GDP产出大户。但之后随着黄岛楼市的兴起,大规模楼盘拔地而起,几年时间填进去30多万人。要知道2013年时的山海湾晚上9点亮灯率还不到30%,石油大学那边的楼盘还得靠街边发传单卖房。而现在就连维多利亚湾这种盘子都灯火通明了。于是黄岛又转型为综合区。 但是问题来了,当时之所以把众多工厂布局到黄岛,就是因为那边地广人稀。然而现在人口骤增,地价飞涨,于是就出现了企业选择余地小,民众要求工厂搬迁的呼声变高。这就颠覆了当时黄岛区的功能作用。从工业区变成了工业住宅叠合区。 现在主城区没有好地块用于吸引大企业和高校了,就把各路大学都规划到了黄岛,而且占的都是前海好地。早期把北影和上戏的分校弄到了金沙滩旁边,结果没开两年全撤了,上戏的地给了复旦,结果复旦要了地以后只建研究院,要继续给地才能建校区……现在除了石油大学算是比较成功以外,其他几个早期分校或校区都白搭进去几个黄金地块。很多人觉得大学多是好事,这倒没错。问题是你见过哪个大城市的天际线是由居民楼和大学组成的?而黄岛就是这样,市南前海都是景点和写字楼组成,黄岛都是居民楼和大学。北边都是工厂,居民区和商业区混合夹在中间。 最要命的是把海岸线拉的那么快那么长,东边金沙滩沿线配套都还没搞好,就把西部海边都占满了,结果别的没跟上,房价倒是跟上去了,一个距离主城区40公里,3站地内没有大超市,10站地内没有三甲医院的楼盘都敢卖到单价1万8,这个数字是主城区均价的70%,在北上广深都没这么高的比例,西海岸却实现了。这是不是泡沫也就不言而喻。 看看深圳吧,主城区已经如此繁荣,人口密度如此之高,都没急于向光明、坪山这些区块大规模开发,而是一个区块搞繁荣了再开始下一个。西海岸走开启了疯狂建楼、疯狂填人的模式。现在前海好地已经盖满了楼,好地皮没有了,再想通过前海优美环境吸引地产布局越来越难,高房价之下吸引刚需也越来越难,再叠加生活区、工厂、高校之间的混乱布局,西海岸想持续过去几年的那种高速发展既无可能,黄岛发展的脚步未来几年也会大幅放缓。 感谢邀请,小编有话说 我们要说强弱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西海岸新区的基本情况,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内,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区核心地带,路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辖26个街镇(管区)总人口186万,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胶南市与黄岛区合并,设立新的青岛市黄岛区 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包括青岛市黄岛区所有行政区域,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3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9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9524元, 2018年10月西海岸新区总体规划2018至2035年正式获批,西海岸进入2.0时代。从2014年到今天正好是西海岸新区成立5周年,新区成立之后的五周年个人认为老黄岛还是老黄岛、老胶南还是老胶南,五年的发展只是重点发展灵山湾影视产业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区、董家口经济循环区、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及中德生态园片区。目前西海岸新区缺优质企业,人才留不住,目前西海岸新区各大院校扎根落地,每年毕业生大量流失,在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一些优质招聘网站上基本上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企业,高福利高待遇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找房产销售、工人、服务岗之类 居多。西海岸新区房价高、薪水低,房地产开发企业遍地开花,经济总量房地产占大头。 西海岸的发展需要时间,期望未来的西海岸经济强盛,基础设施配套完整,人民幸福感强, 西海岸的弱点是偏安一隅。与青岛的现状结合看,青岛吸引人流和聚集资源的能力有限。却铺了大摊子。可与深圳市区对比。导致西海岸和青岛市各区产生竞争关系。可以看到海尔青啤海信动车特来电歌尔声学几大著名公司研发中心都在东或北部,离西海岸30公里以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山东大学在即墨。这两所是本科教育校区实打实的。实力比西海岸引进的要强很多。李村院士港。红岛和城阳的崛起。崂山金家岭金融中心,市北航运贸易中心。新进最干的资源均就在市内或北部城区。西海岸发展加工业,港口,石油,GDP有保障,但是还是传统产业结构,引进的大学研究院圈地多,实打实的理工科一流本科教育校区少。大力搞城建,种树,房地产。实质科技教育优秀企业资源少。发展成旅游的也好,但同样面临市南崂山的强力竞争。唯一的希望是青岛城市吸引力飙升,更多资源可分配,不然,已现有情况,还是优质资源优先市内。 主要在东北人多 关键看青岛政府和山东政府怎么搞!西海岸新区,有地!没人!没有足够的企业!如果青岛政府和山东政府一心想搞好西海岸,我相信只有办法的,毕竟市区的地很紧张!还有就是交通,如果不继续修隧道或者桥,青岛人还是不愿意来西海岸住。 但是现实是,青岛和济南就在争,一个是集全省之力做大省会,一个是要争中心城市!我个人觉得,济南的环境不如青岛!山东政府该把精力放在青岛,企业,科研,教育,交通要跟上!让青岛变成北方沿海经济第一城市。济南作为山东的政治文化中心。济南自己回忆一下,如果没有政府要求,那么有几家企业愿意来?或者说,来了以后活的很好?我觉得山东应该放弃双核,蓝军思维一下,济南发展什么?青岛发展什么?分开。 不得不说济南最近几年的发展很大,我是说修路,企业到时没来几个,而且活的普遍不好! 山东已经远远落后于粤苏,后面的浙豫也在拼命追赶,感觉最近5-8年,山东经济跟按下了停止键一样,死气沉沉,希望我们换眼光,换头脑,真的跟发达省份学习,把经济搞上去。也希望我们能来几位有能力的领导带领我们一起向前! 暴力的人太多让人担心,很可能高高兴兴吃个早餐买个菜都会挨打(保利海山罗兰北门超市亲身体验那几个外地人大声呵斥售货员,就因为一瓶水拿的慢了!),甚至连命都搭上!旅游更谈不上,崂山市南区足够了,没有多少人去西海岸旅游!房子铺天盖地不停的盖,工厂少的可怜,很难支撑,十年之内投资西海岸房子无利可图,生活成熟度不高,指望老城区人来居住的可能性不大,和南海新区、海阳、乳山海景房有点像,如无居住和创业需求短期内不建议到西海岸发展! 住在青岛老城,喜欢西海岸。地铁线过去就好了,现在交通还是有点远 这个问题很有趣,假如在40年前,如果有人问,深圳有什么弱点,然后也会有一大堆喷子会喷,喷交通不便利,工资低,污染高…可是,一切的一切又怎样,时间会证明一切,西海岸的未来会更好,中国的未来更精彩。 去了西海岸,和去了东北一样,风气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