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应对中暑 从7月16日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三伏天到底有多热?近30年来(1991年至2020年)的气象数据显示,三伏天里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极端高温在40℃以上,高温持续日数达5至7天;南方大部虽因湿度大,极端高温没有北方强,但极具耐力,高温日数均在20天以上,局地甚至达35天。 高温天气里,千万别把中暑不当回事, 重度中暑引发的死亡不在少数。 中暑可分为: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 属于热射病的早期表现,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这种疼痛较为剧烈。出现这些症状的心脏病患者、低盐饮食者,或在凉爽处静坐1小时后症状仍不缓解者,要赶紧去医院。 热衰竭 起病迅速,患者常出现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体温升高,但低于40℃。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快速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 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占中暑的8.6%~18.0%。患者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甚至超过40℃。 热射病以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以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 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发生重度中暑,不要用藿香正气水。 因为藿香正气水不是解暑特效药,其中含有40%~50%的酒精,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病人来说,不仅不能缓解中暑症状,还会加重病情。 藿香正气水说明书上写的"可祛暑湿"和我们现代医学的中暑不是一个意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可用于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本期指导专家 湖北省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张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