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省三沙市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行政区。 三沙市的辖区包括了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全国总面积最大但陆地面积最少的城市。 其中的中沙群岛仅有唯一一处露出水面的岛礁,这是一个呈现三角形的大环礁,名为黄岩岛。 围绕黄岩岛这处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的岛礁,曾经纷争不断。 这处元朝就被中国最早发现并纳入疆域管辖的土地,在1997年-2012年期间曾经被菲律宾霸占长达15年。 2012年,经过多方面斗争,中国夺回了对黄岩岛的实际控制,并成立三沙市,将黄岩岛归于三沙市管辖。 黄岩岛为何引来了各路人马的窥探? 盖因,这里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这里拥有种类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得天独厚的渔业经济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人口消费能力日渐增长,科技高速发展得以技术支持,远洋渔业捕捞与养殖是大势所趋。 黄岩岛是一个呈三角形的环礁,外圈有完整的环礁阻拦,可以有效阻隔礁盘外的风浪。 当热带风暴降临,这里就是南海上的一个天然的避风良港。 将黄岩岛作为远洋捕捞的基地,既靠近捕捞养殖区,又靠近周边消费市场,可以减少远洋航行成本支出,增加远洋作业时间,捕捞更多的鱼类数量。 作为天然渔场,这里有大量优质石斑鱼、鸡尾鱼、鳗鱼等和丰富的贝类、藻类资源。 目前中国渔业捕捞还是集中在传统的3大渔场,其中北部湾渔场和大陆架渔场的开发潜力已经明显下降,只剩西沙渔场苦苦支撑。 渔业资源结构的退化,导致3大渔场均已开始控制捕捞规模。 中国渔民捕捞作业的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月5月、10月至11月,黄岩岛地理位置特殊,可以说是深海渔业捕捞天然的渔场。 因此黄岩岛作为未来可以大力发展的养殖渔场,其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渔民在这里捕捞作业。 黄岩岛的有效管理,可以扩宽中国渔业的南方边界,更能保证鱼类食品的稳定供应,这对渔业开发大有裨益。 种类丰富的矿产资源 工业革命后,各类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依仗。 矿产资源的储量与开发是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 随着陆地资源经过探索后日益减少,海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是发展的必经之途。 南海作为世界上主要的沉积盆地之一,曾被发现有37个沉积盆地具有聚集石油天然气的物质条件。 资源总面积5000万公顷约为西欧北海产油区面积的6倍,可以说南海就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油气储存区。 南海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陆架油气聚集区、南部陆架油气聚集区,以及中沙群岛海区一带。 也就是说,黄岩岛附近就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黄岩岛附近的金属矿产资源包括锰结核和金属软泥,所含的金属种类丰富,约有30多种,其中锰、铜、钴、镍的含量最为丰富。 另外,南海还含有丰富的磷矿,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 2011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曾经实施南海深部计划。 该计划从2011年-2018年历时8年,700多人次参与研究,是中国深海探索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 黄岩岛及南海重要的矿产资源是中国资源开发不可缺少之必须。 固有领土兵家必争 在1992年之前,国际社会对黄岩岛主权归属于中国不曾有过任何异议。 早在1279年,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获得元世祖忽必烈的支持,带领人员进行了浩大的"四海测验"。 "四海测验"中,忽必烈派遣12监督候官在元朝广阔疆域的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黄岩岛正是四海测验中南海的测量点。 中国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发现并控制了黄岩岛,此后的历代政府官方地图史料中,黄岩岛都被标位中国领土。 可以明确,黄岩岛处于中国海南省、广东省的管辖下不曾间断。 黄岩岛海域也是一直以来中国渔民常驻的传统渔场。 国际上主流的岛屿主权认定方法主要有两种。 其中之一就是"历史主权论",如果在历史资料中有明确的史料可以证明,某岛屿在历史上被某国发现并实施管理,该国即拥有该地的主权。 但除却历史主权论之外,还有一种认定方法,给了抢夺者可乘之机。 这种方法即是历史殖民时期遗传下来的"有效先占论": 不论历史上某岛屿是否曾经被宣誓主权,后到者只需要确认该领土并无其他国家的行政机关进行管理的痕迹,即可视之为无主之地,将其占领。 这番理论也是日本企图夺取中国钓鱼岛时的主要理论依据。 菲律宾也意图利用这番理论达成他们夺取黄岩岛的阴谋。 1992年菲律宾率先发起争端,声称黄岩岛是菲律宾国土。 实际上,菲律宾1935年《宪法》和1961年《领海基线法》明确东经118°是菲律宾领土的西部边界,黄岩岛都不在此之内。 但92年之后,菲律宾拿出多份17、18世纪地图,声称自1652年起,多国传教士绘制的菲律宾地图都将黄岩岛并入菲律宾领土。 黄岩岛露出水面的岛礁面积不大,中国此前并不能在上面搭建哨所等建筑,只搭建了一个主权标志。 从1993年起,菲律宾开始对黄岩岛进行勘测考察。 1997年,菲律宾海军蓄意炸毁了黄岩岛上的中国主权标志,并开始在黄岩岛附近肆意拘捕中国渔民。 自1997年起,菲律宾在国际社会上宣称自己拥有黄岩岛主权。 菲律宾如此作为的依仗,正是殖民时期留下来的无主岛屿所谓的"有效先占论"。 黄岩岛意义重大,地理位置上,黄岩岛是中沙群岛的唯一露海岛礁,是南海博弈的中枢之地,正是兵家必争之地。 二战时期,西方列强在亚洲大肆行动。 其中有不少的条约文件引起了各岛屿的反复争端。 侵华战争中日本曾经公开宣称占领作为无主岛屿的南海诸岛,此后《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将南海诸岛主权归还中国。 原本《开罗宣言》确定南海诸岛主权归属中国。 但1951年,日本战败后,战胜国与其签署的《旧金山合约》,却再度引起了南海争端问题。 这份条约虽然要求日本放弃对南海诸岛的所有权力,但并没有明确南海诸岛的最终归属。 尽管苏联曾经在会议中要求明确归属问题,但最终的文件依然不曾写明南海诸岛归主权属于中国。 欧美国家以此认为南海诸岛属于无主之岛,这份不合理条约也由此成为东南亚各国争夺南海诸岛的借口。 因此,控制住中沙群岛的黄岩岛就是掌握了南海博弈的主动权。 而菲律宾如果凭借无主之岛成功占有了黄岩岛,那么南沙群岛也会因为同样的借口被东南亚各国瓜分。 失去黄岩岛,中国可能会从此失去南海的主权。 这种情况下,绝不能让菲律宾得逞。 海权之争夺回岛礁 菲律宾就黄岩岛问题与中国针锋相对,实际上这也并不是菲律宾第一次侵占中国的固有领土。 在更早之前,菲律宾就对中国南沙中沙海域虎视眈眈。 在南沙逐渐侵占包括西月岛、中业岛、北子岛在内的岛礁之后。 1978年,菲律宾将南沙群岛的大部分岛礁纳入其领土,侵占了中国南沙大半海域。 1992年菲律宾率先挑起挑起争端,1997年菲方蓄意破坏黄岩岛中国权标志后愈发肆无忌惮,开始出动军舰和军用飞机对附近海域的中国各类民间组织进行干扰。 1998年,菲律宾海军以"非法入境"名义擅自拘押中国四艘渔船,黄岩岛海域附近活动的51名中国渔民被拘禁长达半年的时间。 1999年,中国一搜渔船在黄岩岛附近遭受菲律宾军舰追击并被击沉,致使11名渔民落水,菲律宾海军追赶渔船时,甚至采用机枪扫射。 同年菲律宾修宪,试图用法律形式扩张领土把黄岩岛据为己有。 菲律宾侵占黄岩岛长达15年后,2012年,中国终于夺回了黄岩岛的实际控制。 2012年4月10日,琼海09099号船长许德潭带领16名船员正在黄岩岛海域作业。 突然,一艘充气艇靠近了他的船只,船上坐着9名菲律宾海军,其中7人手握长枪。 菲方军舰堵住了潟湖口,渔民们无法逃脱。 当时,许德潭只能带着船员们在太阳底下暴晒了四个小时。 菲律宾士兵关掉了船上的北斗卫星船位监控系统和无线通讯设备,拿着照相机到处搜查、拍照。 所幸的是中国海监船及时赶到,为渔民们解除了危机,菲方军舰侵扰的12艘渔船的渔民们提前返航。 原本渔民们的捕捞作业计划需要50天,这一次仅仅25天就迫不得已返航,可以说是承担了巨大的损失。 菲律宾无故挑起争端威胁渔民,中国政府试图与菲方进行交涉,但菲方不予应对。 2012年5月9日,考虑到渔民的作业需要,中国方面同意渔船重新前往黄岩岛,开展捕捞作业。 为避免类似之前的意外发生,在渔民们动身之前,中国未雨绸缪,先就此前问题,与菲方联络,望菲律宾政府慎重行事。 但是,菲律宾并未听取中国方面的建议。 当中国渔民再次抵达黄岩岛,菲律宾方面已经在潟湖上派遣出了一只小型公务船。 公务船上的人员轮班值守,携带枪支,看起来颇具威胁性。 当时中国虽然在黄岩岛外围海域布置了大型公务船只,控制了黄岩岛外围海域,但并不能深入潟湖,保护内部的渔船。 渔民如果再次受到袭扰,菲律宾持枪相胁,渔民们很可能受到伤害。 据此情况,外交部多次催促菲方撤离他们在潟湖布置的武装船只,但是菲律宾一意孤行。 菲律宾单方面切断外交沟通,致使武装威胁的情况一直持续了近半个月。 2012年5月底,在菲律宾始终不撤出武装力量的情况下,中国方面最终派遣执法小艇进入潟湖。 同时,中方增加了潟湖外围的警戒。 此后,多艘中国海警船在黄岩岛常驻,中国渔民可以在黄岩岛进行正常的渔业生产作业。 中国终于夺回了黄岩岛的实际控制。 2016年5月31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当年与中国在黄岩岛对峙,最终撤离的原因是美国调停介入;美方的态度意在降低冲突,挽留双方颜面。 尽管菲律宾方面对于黄岩岛周边的侵扰行动无休无止,但黄岩岛的中国主权实在是铁证如山。 中国《解放军报》曾发表题为《六大铁证:黄岩岛属于中国》的文章,从六个方面直接论述了黄岩岛的归属。 中国最早发现黄岩岛:元朝时期为统一历法,黄岩岛作为"四海测验"的测量点之一。 中国对黄岩岛进行了长期的开发利用:中国渔船长期在海域附近进行渔业生产,1977年、1985年南海海洋研究所登岛考察,1994年南海科学考察队登岛考察并建立水泥纪念碑。 中国最早将黄岩岛列入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中国政府曾于1935年、1947年和1983年三次正式公布黄岩岛名称。历代官方地图均有标识黄岩岛为中国领土。 一系列国际条约规定黄岩岛不在菲境内:包括《美国巴黎条约》、《美西华盛顿补充条约》、《英美协定》等明确规定黄岩岛不属于菲领土界限以内。 长期以来菲律宾官方地图从未包括黄岩岛:1935年菲律宾宪法,1981年、1984年菲律宾出版的地图都将黄岩岛标为菲领土之外。 菲律宾领土要求毫无法律根据:菲律宾要求以地理邻近为借口的领土要求不符合国际法。 从各方面来说,菲律宾不具有黄岩岛的主权。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结语: 黄岩岛虽然只是一座岛礁,但它的意义却非常特殊。 它意味着中沙群岛及南海海域的中国主权,是地理上的战略要地,也是经济资源的储备基地。 围绕黄岩岛的风波争端也许不限于此,但中国对于固有领土的维护同样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