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哥被落下了!" 1976年9月9日凌晨0点10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者毛泽东同志在首都北京逝世。 在毛主席逝世之后,中央专门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主要负责安排毛主席的亲属为毛主席守灵。当时委员会拟定了一份守灵名单,里面基本上囊括了毛主席所有的亲属。 可是,当名单来到毛主席的女儿李敏手中的时候,李敏却提醒委员会负责人这份名单上面少了一个人。 这让工作人员突然慌了神了,明明是经过一遍又一遍地核对了啊,怎么会少一个人呢? 经过李敏的解释,大家才知道,原来少了的这个人是毛主席的侄子毛岸成。 那么,毛岸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作为毛主席的侄子,他为什么会被工作人员遗漏?在他的身上有着怎么样的故事?一、从小远离父母,艰苦的童年岁月 1935年2月1日,毛岸成出生于赣南山区,他和毛主席的关系十分亲近,他的父亲是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 ,母亲是贺子珍的妹妹贺怡 。 毛岸成的童年十分艰苦,他出生于革命形势极为复杂的时代,他的父亲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军赣南独立师师长。当时,毛泽覃带领红军部队与国民党反对派进行革命斗争,因此毛岸成母子两人经常遭到敌人的迫害,很多次都是死里逃生。 毛泽覃 为了身份的保密和保住孩子的性命,贺怡将毛岸成的名字改成了贺麓成。 毛岸成刚刚出生3个月,贺怡就迎来了一个噩耗。 当时她还在进行革命工作,正当革命会议期间,王贤选就和另一位同志来到了会场说,陈毅同志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委托自己向贺怡当面汇报。 此时的贺怡心中有了不好的想法,王贤选告诉贺怡,毛泽覃在率领游击队经过黄田坑的时候被敌人包围,毛泽覃为了掩护其他同志,壮烈牺牲,年仅30岁。 贺怡在悲痛之余,为了毛岸成的生命安全,决定将这个仅有3个月大的孩子送回江西老家,由亲戚 贺调元 代为抚养。 贺子珍(左)和贺怡(右) 毛岸成从小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他一直以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以为贺调元是自己的亲爷爷。贺调元为了保护年幼的毛岸成,他告诉毛岸成: "其实你有一个母亲,他在很远的地方工作,以后要是回来找你了,你可不要拒绝。" 可年幼的毛岸成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正在进行艰苦的革命斗争。 1940年6月30日,贺怡在韶关被国民党特务抓获,意志坚强的贺怡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没有透露出我党的任何消息。在狱中贺怡吞下了一枚金戒指,企图为革命献身,但戒指不但没有结束她的生命,反而还导致了胃下垂。 后来,贺怡成功逃离了监狱回到了根据地,但是却落下了严重的胃下垂。通过医院的手术治疗,贺怡的病情开始有了好转。 此时,贺怡在自己大哥的照顾下身体慢慢恢复了起来。看着革命形势稍微平缓,她就打算把孩子接回来,让毛岸成和大伯毛泽东见上一面。 毛泽东与贺子珍 或许是造化弄人,直到主席去世之后,毛岸成都没有能够和大伯见上一面。 1939年8月,贺怡来到了江西永新县,他见到了那个14年里一直让她心心念念的孩子。贺调元对着毛岸成说:"她就是你的亲生母亲贺怡,你还愣着干什么?不赶紧过去和妈妈团聚?" 原来,14年来,贺怡和主席一直都有给毛岸成写信,妈妈经常给他寄去生活用品,而大伯则经常会给他带去一些零食和玩具。两人抱在一起哭了起来,毛岸成想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来看自己。贺怡说,他已经在14年前已经为革命献身了。 原来,贺怡和主席一直都没有告诉他真相,生怕孩子年龄太小受不住打击。 母子团圆之后,贺怡为了弥补自己14年间没有陪伴孩子的遗憾,之后去到哪里都带着毛岸成,这一段时光也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贺怡和贺子珍 可是好景不长,贺怡在寻找姐姐贺子珍的孩子的路上不幸发生车祸,当场身亡。毛岸成也身受重伤,等他醒来的时候妈妈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二、隐姓埋名,默默成为导弹专家 在母亲贺怡去世之后,姨妈贺子珍就把毛岸成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希望可以给这个小侄子带来一丝关爱,为此她曾特意向组织打了申请。 1950年初,贺子珍在上海火车站接到了侄子毛岸成,这也是毛岸成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姨妈。 由于之前的车祸,毛岸成的腿受到了严重的损伤,贺子珍就带着他去医院治疗,期间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很快,毛岸成就完全康复了,此后一直住在自己姨妈的家里。贺子珍为他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告诉他不要依靠父辈的光环,要靠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毛岸成的舅舅贺敏学也来告诉他:贺家都是革命军人家庭,许多人都是革命的干部,但是现在国家不需要革命了,国家需要的是发展和知识分子。叮嘱毛岸成要专心学习,以后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贺子珍(前排左一),贺敏学(后排左一) 毛岸成听从姨妈和舅舅的指导,之后他就来到了上海中学读书。毛岸成为了摆脱父辈的光环,他在填写自己的个人资料的时候,在名字一栏写上了"贺麓成" ,父母一栏则写"亡故"。. 从此,毛岸成就隐姓埋名得像一般人一样融入到了校园当中,期间他不断刻苦学习,在班上的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952年,毛岸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的电力系。 四年之后毛岸成在交通大学成功毕业,并且通过自己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前往苏联留学的机会。 毛岸成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因为烈士家属的身份,他每个月都有22元的助学金,所以在上学期间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忘记过曾经养育过他的贺调元,每个月都会寄出自己的5元给贺调元。 此时的毛岸成正在积极地学习俄文,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可是因为中苏关系的恶化,毛岸成失去了前往苏联学习的机会。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958年,毛岸成被钱学森看中,将他招募进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进行导弹研究。 由于工作的保密性,他的档案也因此转入到了部队,被彻底隐藏。 毛主席和女儿李敏(左一) 1959年8月,李敏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婚礼,夫妻二人把宴请的名单交给了父亲毛主席审阅,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人员。 看过名单的毛主席发现名单上面少了一个人,此时他想起了已故弟弟的孩子毛岸成,他对李敏说道:"你哥哥也在北京,你应该把他也邀请过来。" 毛主席知道自己的侄子毛岸成一直都在北京居住,只是不知道他目前的情况,因为从事高度机密科研的工作人员是不能够告诉自己的亲人目前的情况的。 此时的毛岸成正处于科技研发的攻关阶段,为了国家的科技发展事业,他只能够忍痛放弃了这一次和家人们团聚的机会,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毛岸成为了国家大计,放下了私人的感情,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得到老一辈革命家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贺麓成(毛岸成)左 1961年,党中央开始启动东风-2中近程导弹项目,毛岸成由于此前出色的工作表现,被选入了这一次的项目当中。 当时毛岸成并不是特别了解和导弹相关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参加工作,他夜以继日的苦心钻研了几百份相关资料。最终,在导弹研发领域悟出了自己的想法,成为了该科技领域的专家。 在后来的一次导弹试验当中,在东风-2导弹升空之后,仅飞了短短69秒就从空中坠落。面对这一次的试验失败,毛岸成当场哭了出来,因为他已经把导弹事业视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然而毛岸成并没有因此失落,他连同当时的王太楚工程师,一同对该次试验进行总结研究,最终提出了一个新的导弹控制方案,成功克服该技术难题。 1964年6月29日,新中国自主研发的中近程导弹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此时的毛主席为该项目的成功感到十分高兴,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亲侄子也是该项目顺利完成的重大功臣之一。 毛岸成一直以来都希望淡化父辈的光环,所以他也没有主动提出要见自己的大伯,他更享受贺麓成这一身份。这是毛岸成也因此第二次错过了和毛主席见面的机会。 三、最终圆梦,见了主席最后一面 在毛主席逝世之后,由于其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爱民如子的作风,很多人都申请希望可以见到主席的最后一面,和主席道个别。 然而毛岸成此时正在紧张地进行一个新的导弹科研项目,他还不知道自己大伯去世的消息,所以也没有进行申请。 随后就在治丧委员会上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当时的工作人员很惊讶,因为名单都是经过重重检查筛选之后才得到的,按理说应该不会再有任何的纰漏。如果还有的话自己一定会进行补充,但是实在是找不到了。 面对工作人员的困境,李敏对工作人员说道: "父亲的三弟毛泽覃烈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为革命牺牲了,还有一个小儿子在北京,他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治丧委员会在李敏的提点下,立刻安排人手去通知毛岸成。 但是此时的毛岸成已经加入到了高度保密的科研事业当中,身份资料全部都隐藏了起来,找不到任何的记录。所以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比较困难,毛岸成的下落成了一个谜团。 工作人员通过多番调查,仅得出了毛岸成的出生年月,其他的所有信息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任何的痕迹。但是毛岸成毕竟是主席的亲人,不可能让他连主席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所以无奈之下工作人员拨打了军队的电话,终于找到了隐姓埋名多年的毛岸成。 毛岸成终于圆了自己的遗憾,他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来到了自己的大伯面前,可惜自己敬爱的大伯已经闭上了双眼,毛岸成永远都不能够再次听到大伯对自己的教导了。 一瞬间所有的悲痛转化为泪水,毛岸成当场痛哭,这是他在父母离世之后哭得最痛苦的一次。不仅是毛岸成,全国人民也都早已经哭成泪人,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在和大伯见了最后一面之后,毛岸成选择回到了科研所继续工作,他仍旧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一直到1983年,民政部门要为烈士后代颁发证书,几经波折终于在科研所找到了毛岸成,他的身份也由此为世人所知。 得到证书的毛岸成十分激动,他用证书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可是不久之后又一则悲伤的消息传来,4月19日下午5点,曾经照顾过毛岸成的姨妈贺子珍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75岁。 面对这位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提供帮助的姨妈,毛岸成声泪俱下,还写下了一封告别信送别了自己的亲人。 随后毛岸成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人造卫星和洲际导弹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科研事业岗位退休之后,毛岸成在上世纪90年代还参与了众多公益事业,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无偿捐献给了贫困的家乡,帮助当地的孩子修建了新的校园,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 毛岸成的孩子没有像自己一样姓贺,而是改回了父辈的毛姓,以此来纪念自己的父亲和大伯为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毛岸成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悲惨的童年经历让他养成了自强不息的坚强性格,虽然有着伟大的父辈光环,但是从来不去依靠任何人。为了国家大业,忍痛放弃了私人情感,即便是退休之后依旧坚持为民做事,可以说毛岸成很好地继承了父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