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7岁少女服药进医院脑死亡,器官被摘除前,却被奇迹般救回来
2022年4月3日上午,湖北省赤壁市里,一道急促的鸣笛声从车流里传出,一辆救护车正飞速赶往医院。
担架上躺着的少女双目紧闭,坐在一旁的女人悲伤地望着少女捂脸哭泣。
医护人员将监护仪上的血压计、心电导联线和血氧饱和度探头依次给少女戴好,双眼紧盯着监护仪上的数据。
"滴……滴……滴……滴……"
"心跳速度不正常",话音未落,监护仪上的心跳数据忽然变成一条直线,"快点做心脏复苏!"
医护人员弯腰将手伸到少女的鼻间,感觉到轻微的气息后,两手合叠放在少女的胸部处,"现在开始做心肺复苏"。
医护人员撑直手往下按,嘴里默念道,"1,2,3,4,5……"
女人痛苦地偏过头不忍再看,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女儿会变成这样?明明昨晚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躺在了救护车里,她到底发生了什么?
噩梦的降临
时间回溯到上午的11点,小雨妈像往常一样买了菜回家,敲了敲女儿小雨的房门,"醒了没?醒了就出来帮个忙"。
说完,小雨妈转身进了厨房,把新鲜的菜叶放在旁边,等小雨出来弄。她把米洗干净,放到电饭煲里煮,又将买来的排骨放到盆里,水哗啦啦地落下,很快便满了。
小雨妈做完这些,发现小雨还没出来,甩干手再一次敲响她的门,声音略大,"醒醒了!"边说,边扭开房门,眼前的一幕让她倒抽了一口冷气如遭电击。
小雨倒在地板上,全身不停地抽搐,白色的药瓶滚落在她的手边,桌面乱七八糟地堆了许多黏土,有些掉在桌子边缘。
"小雨!小雨!"小雨妈焦急地拍着女儿的脸庞,"小雨!小雨!你别吓妈妈啊!",晶莹的泪水从眼眶中滑落。
小雨妈抽着鼻子,哽咽地不停喊着"小雨",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喃喃道,"手机,手机,我要打120"。
双手习惯的往身上摸,却没有摸到手机,小雨妈泪眼朦胧地扭身看口袋,"怎么没有呢",回过头看向仍然没醒的女儿,更加焦急。
电光火石间,她想起刚刚进门后,随手把手机和钥匙一起放在了鞋柜上,对倒地的小雨说,"你等等,妈妈现在找人来救你!"
话落,小雨妈扶着凳子站起身,她的腿微微发颤,快步走到鞋柜旁,拿起手机输了好几次密码,都没有输对,眼泪模糊了她的视线,小雨妈崩溃道,"怎么打不开了!"
好不容易打开,小雨妈努力让自己冷静,拨通120,"喂喂喂!我女儿晕倒了!一动不动的!叫不醒啊!"
那头温柔的女声让小雨妈提供住址,问道,"阿姨,您先冷静下,您女儿之前有没有过一些病史?"
"没有啊!就突然晕了,我进去就看到她晕倒了!"
小雨妈回到房里,注意到女儿手边的药瓶,哽咽地说道,"她,她,她好像吃了什么药了,我不懂啊,你们快点啊!"
"好的,救护车已经派出去了,我将您的情况已经传过去了"。
救护车很快驶进小区,几个医护人员将小雨从家里抬出来,送到医院时,小雨的心跳刚刚恢复。
小雨妈站在抢救室外,双手合十地不停祈祷自己的女儿可以平安出来。
不一会儿,一位神色慌张的男子匆匆跑过来,喘着粗气问,"怎么样了?"
"还在抢救",小雨妈泣不成声地靠在他肩头。
小雨爸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小雨一定不会有事的"。
"可是,她刚刚在救护车上都没心跳了,救了好久才救回来的",小雨妈努力克制着哭声,担心惊扰到里头救治的医生,"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啊!"
小雨爸红着眼没说话,双手胶着在一起,眼睛紧紧盯着抢救室的大门。
病因是什么?
医生发现小雨会发生抽搐,瞳孔扩大,浑身的肌肉出现僵硬,难道是癫痫病?
门口的小雨父母却否认,自己的家庭里没有过癫痫病的病史,并没有遗传的条件,小雨以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不是癫痫,可各项检查也没有发现病变的症状,那怎么会突然晕厥休克呢?
此时,小雨妈想起来了,"我在她身边看到过一瓶空了的药"。
"什么药?"医生追问道。
小雨妈努力地回想了那个药瓶,摇摇头,"我不知道,瓶子上好像什么都没写"。
医生让他们赶紧回去拿药瓶过来做检测,他则快回去给小雨洗胃。
"医生!病人呼吸和心跳骤停!"
病房外的小雨妈站在窗前望着了无生机的女儿,头抵在玻璃上痛苦地掩面哭泣。
病房里的医生不停地给她做胸外心脏按压,经历了10分钟后,监护仪上终于再次看到心跳的频率。
小雨妈看到女儿再一次脱险,身心俱疲地顺着墙壁滑坐在地上。
"要插管了",医生说道,让护士把气管准备好,让小雨的头微微后仰,接着把医用导管从小雨的口腔中深入,再将管芯拔出,用听诊器放在她的肺部,确认导管到达正确位置。
医生让护士把通气导管连接到呼吸机上,微微松了口气,洗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在必须抓紧找到药名,知道她是吃了什么才好对症,将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小雨爸按照小雨妈说的,在桌子周围找到了那个空白的药瓶,大约食指的长度,和平时的药瓶差不多大,唯一不同的是,上面什么字都没有,那里面装了什么药?还是其他的东西?
小雨爸趴在地板上,试图找到掉落的药片,或是其他东西,可是除了粘在瓷砖上的黏土,和些许头发丝,什么都没找到。
或许医院可以检测出里面是什么?
怀揣着期待,小雨爸拿着空药瓶再次回到医院。
医生看到这个空药瓶,惊讶地问,"你们平时都装了什么药?"
小雨父母双双摇头,表示他们从没见过这个药瓶,甚至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小雨的房间,"我们没带她去医院开过药,实在不知道啊"。
医生也很难办,没有药片,没有药瓶说明,他只能粗略地判断是药物中毒,之前他们已经给小雨洗过胃,注射了针水,可由于时间较长,吃进去的东西已经有一段时间,抢救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医生沉默许久,开口问道,"病人平时有没有比较负面的想法?或者出现过寻死的念头?"
"没有!"小雨妈斩钉截铁道,"我女儿成绩理想,平时在家爱做些卡通人偶,都挺不错的,谁见了不夸一句好。"
那小雨又为什么会服药呢?难道真的是误服?那这个药又是什么呢?它又怎么到小雨的手里的?
放弃还是坚持?
一团团疑问聚在小雨父母的心中,他们守在小雨的病床前沉思,拿着她的手机翻看聊天、购物记录,却找不到一点头绪。
小雨的病情一点点恶化,医生几度冲进病房抢救,监护仪上的一串数据,成了小雨父母脑中的警铃,时时刻刻都盯着它,一颗心时时提在嗓子眼,生怕下一秒就会有哪个数字消失。
坚持了十几个小时后,医生语气沉重地和他们说,"病人已没有自主呼吸,脑部也没有复苏迹象,神经系统评分极低值,初步诊断为脑死亡"。
边说,边拿起一张病危通知书给他们,"你们看看,就签字吧"。
小雨妈看见白纸黑字上大大的字,再也绷不住情绪地哭倒在地板上,她嘴里嚎着"小雨啊!妈妈的宝贝女儿啊!"
站在一旁的医生感触颇深,沉默地站在原地,等他们做决定。
小雨爸黝黑的手用力捏着纸张,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透着悲坳,小雨才17岁,正是花一样的年纪,马上要参加高考了,再过几个月,她就能站在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里,可现在她却被判断成脑死亡。
"砰",小雨爸举起手攥成拳,忿忿地砸向墙壁,白灰粘在他的指关头,隐隐可见一丝微红色的血迹。
医生欲言又止地看着小雨爸,最后还是抿住嘴站在一旁。
沉重的呼吸声、哭声夹杂在这条明亮的走廊上,阳光从病房里的窗户投射到他们的身上,却没有将人捂暖。
过了许久,小雨爸抬起头望向医生,"医院是不是有器官捐赠?"
医生和小雨妈猛然看向他,医生疑虑的目光扫过他,又扫向小雨妈,点头,"有的"。
"我们选择器官捐赠,愿意把我女儿的全部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让她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活在我们的身边。"
小雨妈止住哭声,不敢置信地看着小雨爸,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
小雨爸把她扶起来,哽咽地说,"她才17岁,我不想她就这样彻底结束了生命,选择器官捐赠,也算她陪着我们了"。
医生和他们再三确认过后,联系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单位,协调员戢(jí)春兰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往赤壁市当地医院。
在路上,戢春兰仔细研究了医院发来的小雨病历,觉得或许她也许还有一线生机,这么年轻的生命不应该就此终止,她要为小雨做点什么。黎明还是黑夜?
戢春兰到达医院时已是傍晚,她和小雨的父母在病房外见面,"孩子怎么样了?"
小雨妈泣不成声地摇头,小雨爸无措地说,"还是那样吧"。
戢春兰拍拍小雨妈的肩膀,安抚道,"我来的时候,已经联系了擅长危重症救治的余主任,他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I科的,很有经验"。
小雨爸死气沉沉的脸庞焕发出一丝生机,颤抖的嘴唇表明了他此时的心情,"您,您是说……"
"我觉得小雨年纪轻,抢救工作都挺及时的,或许我们可以再试试"。
戢春兰认为医生的工作就是救死扶伤,要尽全力去寻找病人的生机,将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他们正着说话,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I科的余主任也赶到了,他抹去额头的汗水,急切的问道,"病人在哪呢?我看看"。
路上戢春兰将小雨的病历都发给他看了,情况做了简短的说明,他心里觉得惋惜,也想再试试看,万一小雨挺过来了呢?
原先小雨父母以为他们过来,是等签完名后,就放弃小雨的生命了,没想到他们还要尽力去抢救一次,激动得想跪下,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戢春兰和余主任扶住他们,严肃道,"我们不会为了器官捐赠,而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想也要试一试!"
仔细查看了小雨的病情后,余主任凭借多年的危重病救治经验,结合从小雨父母那里了解到她平时的身体状况,再加上医院几次抢救及时,并没有造成更大的损伤,认为清除血中的残留药物应该能帮助患者苏醒。
余主任和戢春兰走出病房,和小雨父母建议,"可以转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再抢救试试"。
4月5日中午,戢春兰亲自将小雨送上救护车,从赤壁当地医院,转运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Ⅱ科。
原本2个小时的路,被缩短成1个多小时,余主任已经等候多时了,小雨到了之后,他带着团队争分夺秒地开始为小雨指定救治方案。
由于是药物中毒引起,赤壁当地医院的设备,并不足以能将小雨血液中的余毒清掉,才间接导致小雨无法从昏迷的状态中醒来。
经过短暂的商讨后,余主任让医生去准备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是将病人全血引出体外,分离出血浆和细胞,把其中的血浆舍弃,再以同等速度,把新鲜的血浆代用品,重新回输进病人体内的过程,达到清除致病物质的目的,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疗法。
戢春兰给小雨父母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换血,把小雨全身的"毒"血,换成健康、新鲜的血液,让她身体的器官能重新运作。
然而,很快余医生他们又面临一个难题,这个问题决定了小雨能不能再次醒来,等待小雨父母的究竟是黎明,还是黑夜?和死神赛跑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小雨戴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周围站着好几位医生,他们时不时看眼监护仪,又低头记录。
而此时,余主任的办公室里愁云密布,小雨父母弯着腰靠在椅背上,连续两天的不眠不休,提心吊胆,他们的精神临近崩溃。
小雨爸仰头望着纯白的天花板,回想起余主任的话。
"因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血制品医院短缺,需要等筹集"。
难道他女儿小雨的生命真的要止步在17岁了吗?
被派去输血科的医生快步跑回来,脸上带着万幸的笑意,"输血科那边筹集到600毫升血浆了"。
"那还等什么?"余主任精神抖擞的站起来,"走吧!"
小雨父母站在门口,双眸中满含泪水和期待,余主任用力地握了握小雨爸的手,让他放心,自己一定会尽全力把小雨救回来。
筹集到的血浆并不多,每一毫升都不能浪费,余主任打算做双重血浆置换,再加做加做2次血液灌流,通过吸附的方式进一步清除中毒药物。
双重血浆置换是指,将小雨的血浆通过2次分离,摒弃致病血浆,再将剩余的血浆与血液一同输回小雨的体内。
血液灌流则是,将小雨的血液,引入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的毒素、药物等致病物质。
4月6日早上6点,针对小雨的抢救结束,余主任累得坐在凳子上,喝水润喉,小雨的病情已经稳定,血液中的毒素彻底清除,现在就等人醒过来了。
等到查房时,余主任注意到小雨的手指头有动静,伸手在她的面前晃,"你叫什么名字?能听到吗?"
小雨听到声音,微微睁开眼,监护仪上的数值趋于稳定,在场的医生们欢呼,他们成功了,终于从死神的手上将小雨抢了回来!
到了傍晚,小雨已经能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做的所有检查中,并没有发现其他病症,大脑是重点检查的部分,神经科的医生反复仔细看,也没有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这简直是个奇迹,小雨父母抱着她泣不成声,又拉着余主任和戢春兰连连感谢,"要不是你们,我女儿怎么能活过来,谢谢了!你们真的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啊!"
小雨醒来后,解释道,那瓶药是她吃错了,原本是想吃糖果的,没想到拿错了瓶子,直到呼吸不畅了才反应过来,却来不及打电话求救。
后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不要用外壳空白的瓶子装食品、药物,如果使用空白瓶,也应该用笔标明里面的东西名称,减少悲剧的发生。
若发生药物误服、过量服用或者中毒情况,应尽快送医抢救,并尽早催吐或者洗胃。
参考资料:
(1)2022042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公众号-《父母含泪签订器官捐献协议后,她竟奇迹般醒来……》
(2)20220430-江苏卫视 新闻眼《生命奇迹!17岁女孩器官捐赠前被救回》
(3)20220426-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博
(4)北京青年报《奇迹!17岁少女捐器官前被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