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总理篇14钱能训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在短短的16年岁月里,政局风云变幻,国务总理更迭频繁。先后有31人担任过国务总理。其中:有人尽皆知的唐绍仪、徐世昌、段祺瑞等;也有为人鲜知的龚心湛、贾德耀、胡惟德等。他们任期长短不一,长者仅仅一年多,短者数月,更有甚者,短短几天而已,如昙花一现(最短的朱启钤只干了两天,最多的是段祺瑞曾四任总理)。
钱能训(1869年—1924年),字干丞,又字干臣,浙江嘉善人。清末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广西学政、奉天参赞,1911年以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职。北洋时期任内务总长、国务总理。他曾恩惠于少年周总理。
任职时间:1918.2.20——1918.3.23(代理)
1918.10.20——1919.6.13
一 家学渊源 清末进士
1869年,钱能训出生于浙江嘉善,他的父亲钱宝廉是道光年间进士,曾在清廷担任二品官。他幼承家教,博览群书,贯通经艺。曾授二品荫生,入国子监读书,24岁中举,1898年,29岁中进士,授翰林。
此后,历任监察御史、广西学政、奉天参赞、顺天府尹,1911年,以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职。
辛亥革命爆发时,钱能训奉命在西安搜捕、镇压革命党人。10月22日,将军文瑞兵败后投井而死,钱能训藏匿于居民家中,曾用手枪自杀未遂,被起义新军发现后送医治疗,治愈后出走潼关,回到浙江老家。
二 出任民国总理
1913年,钱能训重新出山,任熊希龄内阁的内务次长。1914年5月,袁世凯改组北洋政府,解散议会,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凭借与徐世昌的良好关系(任职奉天时为徐的下属),钱能训任政事堂右丞、礼制馆副总裁,襄助徐世昌处理政务。
1915年10月,任北洋政府平政院院长兼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1916年,钱能训升任军政院院长。
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冯国璋领导的直系和段祺瑞领导的皖系两大派系。两派一直明争暗斗,此起彼伏。
段祺瑞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理大总统,因与国务总理段祺瑞就对待南方孙中山政府的"战与和"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歧。11月,段祺瑞被迫辞职。经过冯国璋动员,改由王士珍组阁,钱能训出任王士珍内阁的内务总长。
1918年2月20日,王士珍又挂职而去。冯国璋任命钱能训以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一月后,段祺瑞又重新组阁,钱能训仍为内务总长。
冯国璋
1918年10月,冯、段在内斗中两败俱伤,两人共同下野,作为妥协方案徐世昌被皖系操纵的安福国会推选为民国大总统。
10月10日,徐世昌任命钱能训代理国务总理,到12月20日,经参、众两院投票通过,钱能训正式当选国务总理。
徐世昌与钱能训
钱能训上任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力促成南方政府与北洋政府议和,这也是徐世昌大总统的根本意愿。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双方于1919年2月20日在上海租界旧德国总会展开正式会谈。对于这次会议,公众舆论也寄以厚望,希望能够获得成功。
北洋政府派出的代表是朱启钤,南方政府派出的代表是唐绍仪。这次会议先要解决两个问题,分别是陕西战争停战问题和取消参战军与停止参战借款问题。但南北双方对此却各有意见,难以调和。
到了3月3日,南方代表致电要求停止会议,北方代表也相继请辞,会议不得不被迫终止。直到30日,陕西战争停止,会议才又继续召开。南北代表分别提出自己的条件,讨论数日无果。
南北会谈
4月11日,南方政府代表又提出八项条件,包括"取消中日一切密约,并处罚缔结此等密约之关系人";"取消参战军或国防军及其他一切类似之军队"等,但遭到北洋政府代表的反对。
南北议和会议虽开了80余天,提出问题近百条,大小会举行30次,最终于5月13日正式破裂,人民所期望的和平也就成了泡影。
三 五四运动导致辞职下野
就在南北和议争执无果时,"五四运动"爆发。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利的消息传至国内,全国震愤。5月4日,北京各大学学生三千余人,聚集天安门召开示威大会,并高呼"还我山东!惩办国贼!"等口号。
当游行队伍至东交民巷使馆区,遭巡警拦阻时。大众遂折回往东城赵家楼交通总长曹汝霖私宅,寻曹不获,纵火焚屋,殴伤驻日公使章宗祥。此后,五四运动的风潮席卷全国。
段祺瑞借此指责钱能训内阁应付学潮无力,傅增湘包庇"学阀"(蔡元培),还授意安福国会发起倒阁运动。
影视剧剧照
在多方压力下,6月12日,钱能训引咎辞职,由财政总长龚心湛暂代国务总理。
四 间接帮助周总理
钱能训对少年时的周总理有间接帮助之缘。总理的三伯父周济渠(钱能训的小舅子),第一任妻子早世,后来娶了钱能训的妹妹钱馥兰为妻,1904年,在淮安参加妹妹的婚礼时,钱能训对6岁的总理一见如故,非常喜欢。
后来,钱能训去妹妹家,还教总理学习文化课,练习书法。1910年,总理12岁时,生母和嗣母相继去世,他跟随三伯父到东北读书。而三伯父的东北工作,就是钱能训帮忙推荐的,钱能训当时担任奉天参赞、顺天府尹,使少年总理能有一个稳定的读书环境。
1910年至1913年,周总理曾在东北度过三年的学习生活,也是在此期间,他遇到了革命路上的启蒙老师高亦吾先生,并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而此时的周总理只有十四岁,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五 晚年生活
卸任之后,钱能训在天津置办房产,安置家人生活。
1919年11月,北京政府任命钱能训督办苏浙太湖水利工程事宜。筹办溥益糖业公司,组织中华懋业银行。并参与浙江18名士绅联名呈请北洋政府减免当地田赋活动。
1920年8月,钱能训应聘为外交部顾问。次年与熊希龄、汪大燮等人发起组织"华盛顿会议中国后援会",任主席。主张山东应无条件归还中国等。
1924年6月,钱能训在北京病故,终年55岁。
7月,移柩嘉善,葬在今惠民乡小桥村卞家桥钱氏故茔。徐世昌亲自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并赋诗哀悼。
本作品图文无侵权意图,如有雷同,告知删除。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