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本人物显病态,人教社回应难以服众,教育部已介入调查
不读经典无以知其深,不读教材无以知其大。教材的人物是引学生入门,让学生看明白知识脉络。教材的作用就是把学科的整体面貌呈现给学生,然而现在市面上出现许多"毒教材",尤其是中学生使用的教材,更是不能马虎。
近期,一个叫人意想不到的话题引爆热搜。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中人物表情怪异,刚开始我以为这次又是小题大做,就像之前家长举报《迪迦奥特曼》血腥暴力一样。但经过仔细了解之后,发现这家长和网友的举报非常正确,这套小学生教材里的插图,别说对学生不好,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小学数学课本人物画风引人不适,人物显露病态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不太关注教材里的插图,认为只不过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培养审美观念,然而这些插图也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心理。
我们在上学阶段,上课分心的时候,会把教科书里的每一张图看得很仔细,在这些年里,学生们反复观看的是这样的插图,所有人物都斜着眼珠子,耷拉着眼皮,毫无精气神。完全不符合小学生活泼快乐的特点。
早在以前钱钟书在《围城》中就说过这种画法,"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我们中国小学生可不长这个样子,这已经不是审美问题,而是在丑化国人。
给男生画上红裙子,男孩的隐私部位不被刻意勾画出来,小女孩竟然还有纹身,教材里多处出现外国元素,这些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价值观。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教材上的人物,非常的阳光可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教材内的插画就开始这样。
人教社回应难以服众,教育部已介入调查
事情曝光后,很多人好奇教材插图创作者究竟是何许人?该作者就职于北京某设计工作室,毕业于清华美院,绘画功底很强,那他为何要采用这种画风,就此他本人还有回应。
而人教社出面回应,称已经着手重绘教材。面对这样的回应难以服众,很多网友表示应该严查,能够进入教材里,必定会经过层层审核,又为什么会让这样的插图进入教材?
教育是头等大事,一点不容马虎,教材更是知识的载体,小学生三观还未形成,这样的"毒教材"已经荼毒了很多学生。教材里的插图应该弘扬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进行爱国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
现在教育部已介入调查,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课本教材插图应该尽快更改。此事之后,很多不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绘本也被扒出,比如幼儿读物《东方娃娃》、儿童绘本《扁鹊治病》都存在不合适的图画,这些书都应该归类到"少儿不宜"。
提高教材审美,刻不容缓
这些出版社相继发出声明,课本教材将重新绘制,改变画风,提高艺术审美水平。而那些绘本将进行下架处理,并组织专家重新审读。
这回应发出来得很快,但却避重就轻,现在不仅仅是简单的"审美问题",而是暴露出了长久以来被忽略的"审美教育"问题。很多小学生字认不全,只能通过图画开始认识世界。
所以,教育学们应该重视儿读物的图画,尤其是细节方面,小学生形象力丰富,很多时候会发现家长都难以发现的细节。因此儿童读物创作者应该拥有童心,了解小学生的心中所想。
早在美术课和体育课被忽视的时候,美育教育的缺失就已经暴露出来,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懂艺术,懂审美成为少数人的特殊技能。大家不会在意书里面的插图好不好看,会不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文化的影响防不胜防,在"文化战争"中,我们似乎已经输在起跑线上,西方文化的渗透,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国外文化才是高级审美,中国文化变成了又土又低级。
这么多年以来,这些问题一直被忽视,就连数学教材也成为"别人的宣传海报"。现在大家已经醒悟了,我们应该让小学生们知道,中国风也很美,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文化,教育下一代不能缺少审美教育。
今日话题:你对这些"毒教材"有何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