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Yangshuo
大纲>> PART 1 靠近: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PART 2 走进:三日行程规划PART 3 思考:去「玩」,不止去玩写在后面附录 三日行程安排全文阅读,需时10分钟。
靠近 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
独特的阳朔高铁站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应该算是最早植入在我脑海的软广了。第一次踏入这个旅游业高度成熟的城市,既期待,又担心 旅游业高度成熟带来的过度商业化。
每去一个城市前,都会试图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粗浅了解了广西GDP的情况和产业布局,令人意外的广西也曾是工业大户,桂林在七十年代选择了发展房地产,错失了继续发展工业的时机,各种历史的阴差阳错逐渐演变成今日的状况。
喀斯特 地貌、"山水游"的强标签已经和桂林、阳朔共生。本文仅对阳朔之行作整体回顾,文末附上三日行程清单, 也可请私信详询 。
走进 自由行策划思路
和大学舍友阿波一拍即合后,两个打工人开始了三天假期的漫长规划,本来计划把桂林、阳朔两地匆忙走遍,但成年人虽然什么都想要,但往往求之不得,最后选定"甲桂林"的阳朔。
我们对这次行程的定位是 休闲游 ,不盲目追求当地的景区数量,但求服务质量和行程轻松。找到一家钟意且性价比合理的酒店(民宿)并非易事。在经过长达数日的筛选后,综合飞猪、携程、大众点评多平台给产品宣传脱水。
在一次自由行的策划中,我们通常会经历这样几个过程: 旅行需求产生 目的地确认 制定具体行程 旅行产品购买 (*百度百科:景点、交通、食宿、娱乐) 行程开始(产品使用)
纯线上策划行程容易导致只关注线上信息而容易忽略实际线下情况,如当地能提供更大力度的景区、交通优惠,和本地司机实际接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信息。在这次行程里,我第一次开始 不单纯依靠线上信息 ,试图留一些空间给线下去调整,但代价是和更多人周旋沟通的时间成本。
行程 提供思路,少走弯路
一次丰满的旅行应该涵盖更多样形态的体验(特色的交通方式、演出、商业、美食、自然风光、酒店、民宿等),所以在三天的行程里,我尽量安排不同的项目,让自己有所调适。
三天游玩规划
DAY ONE 初探阳朔夜经济
第一天的游览重点在阳朔县城。以阳朔西街为商业核心,集聚了大量民宿/酒店、餐饮、酒吧和旅游周边商店。
离县城不远处有阳朔两大著名演出:宋城集团旗下的桂林千古情、张艺谋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离著名游览区域十里画廊仅有10分钟车程。阳朔西街目前初具规模的商业综合体是益田集团开发管理的益田西街,汇集了国内众多连锁品牌。
当然还有从阿丽拉集团独立出来的"糖舍",别具一格的文化+酒店,将酒店当成景区在运营,为住客提供了更多增值服务和演出。
两个大型演出、西街商业、餐饮撑起了阳朔的 夜经济半边天 。
宋城桂林千古情景区
DAY TWO
遇龙河漂流+步道骑行+十里画廊
第二天是在阳朔的完整一天,早餐过后出发去离西街大约十几公里外的金龙桥码头,体验遇龙河漂流,看着车外沿途风景从城景变成村景,最后到达江边。
遇龙河漂流和漓江漂流是两种风格,一个更加原始,另一个怪现代的。遇龙河(漓江最长支流)采用的是手工撑的竹筏,一筏乘两人,筏工站着撑筏;漓江漂流河面更宽,水更深,所以采用电动的竹筏,发出突突突的声音,一筏可承载的人更多。
遇龙河手工竹筏
遇龙河漂流体验,网上呼声较高的是 金龙桥-旧县 线,政府规范了漂流定价,可线下/线上买票,支付宝链接飞猪进行购票,全程体验90分钟,票价是255元/筏。
乘筏的游客要求穿上救生衣,刚开始感受到竹筏的单薄,不敢在筏上随意走动,后面慢慢也敢站起来了。现在想想,同在一条河上漂流,不同筏之间的陌生朋友或许可以相互寒暄,约定互相拍照+Airdrop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哈哈。
总的来说,金龙桥-旧县段的水并不深,其中尤为清澈,可以看到水底。唯一影响体验的是救生衣有异味。另外,遇龙河竹筏漂流下坝是很特别的体验,当天别穿太透的衣服,穿快干的材质,如果你不介意衣服湿透,会乐在其中。
下坝的惊险时刻被捕捉了下来
下船之后,码头与自行车租赁点无缝衔接,20元/自行车(电动车可能价格会贵一点)可供骑行至傍晚7点,租车老板会推荐骑行线路,傍晚回到西街附近还车即可。
如果不会骑电动车的朋友建议还是踩单车,配合手机导航,不容易迷路,不过沿途有好些路段和机动车混行,尤其是进了县城,千万注意安全。
我们采纳了自行车点老板推荐的 遇龙河网红步道骑行路线 ,沿途是油菜花田和小河,贯穿起多个景点和民宿群,最后返回县城中心西街。
比较一般,如果花点时间上山可能会有风景
十里画廊集合了一群收费景点和游乐拓展项目(热气球),因为没时间去较远的银子岩景区,我们选择了十里画廊里的天籁蝴蝶泉。因为没有提前进行购票,线下和购票阿姨battle的过程中,我们顺利购买到比线上渠道更优惠的门票。
这里要插播 某OTA平台的社群转化 的话题 。 自从在该平台上订购酒店后,平台会建立相关的出行社群,合作的地接在群里提供高效的咨询服务,回复的同时带产品链接,在OTA平台直接进行转化。在群1周,据不完全统计,单群可见成功转化5单以上,包括我们也在群里购买了演出门票。
自由行虽自由,但让渡出去的有时候是自己搜索信息的时间成本。能有一个即时的免费向导,不失为旅途当中不错的体验。
自行车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县城
DAY THREE
兴坪古镇
漓江游船与渡江
第三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第二天晚上我们转移到县城外的兴坪古镇,这边的民宿沿漓江而兴,我们住在二十元人民币背景旁,风景很不错,但房价也被相应抬高。
我们花三十元租了辆小电驴,沿漓江一直开到九马画山附近,沿途也藏着许多小众高端民宿。我们行至马路的尽头,船夫在兜售到对岸的船票+游览套餐。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渡江,倒是在江边的小摊贩吃到了比较有记忆点的小吃。
漓江小吃
起初我怀疑这样的炸小鱼和市场上卖的别无二致,不过是进货-炸鱼-卖不完-第二天继续卖。老板娘的一句"小鱼都是我老公晚上去漓江捞的"倒是让我们有一种不买一串小鱼尝尝,有些对不起百里外来的自己的感觉。
我们点了一份芋头饼,一串小鱼,油锅随火势沸腾起来,已经炸过一次的小鱼再次进入这高温的油锅,显得更加酥脆。第一口咬下去,小鱼竟然毫无腥味,白花花的鱼肉有别样的鲜嫩。
这位江边的阿姨白天经营小吃摊,丈夫白天是船夫,晚上捕鱼,如果你需要渡江,或是要游览包车,这边无所不能的阿姨或许就能牵桥搭线。毕竟这里的"阿姨"都掌握着一定的渠道资源。
思考 去玩,不止去玩
民宿带我们去的一座未开发的野山
在当前的消费背景下,旅行越发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根据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对旅行的认知提升,人们策划着一次次出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人们对旅行的需求走向分层,其中一部分群体的需求向 个性化、定制化 演变。
过去的旅行团等标准旅行产品已经逐渐升级,无购物纯玩团/半自由行/定制旅游产品逐渐增加市场份额,让渡更多时间给旅行者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和定价。
旅行需求的升级也会为过往独立经营、缺乏主题、玩法单一的景区将会面临挑战。人们在旅行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体验」、「意义」。兼具自然、人文内容的主题游让体验更加丰满。
让旅行不止于赶路和消费,行万里路的同时,去感受一方水土人情。
写在最后
十分感谢一些小伙伴在出行前会来咨询我的意见,让坚持记录和经营公众号成了一件意义不大、但特别坚定的事。三月还对公众号做了一个小小的个人认证。
不断学习的意义不在改变别人,而在于不断修正、更新自己的观念。在信息繁杂、奶头乐、瘾经济盛行的今日,偶尔能保留一方天地,对新事物好奇,对事有自己的思考,在我看来实属难得。
下站再会。
附送 原创三日参考行程,欢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