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10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养老金会降低吗?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到2024年,养老金10年过渡期即将结束,养老金水平会降低吗?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即将迎来一件大事,那就是到2024年10月份,养老金10年过渡期就要结束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养老金待遇,不再采取新老办法结合的方式来计算,也不再有兜底的机制了,那么在此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水平会出现下降,回归到跟企业退休人员一样的水平吗?
大家知道,在2014年10月份,机关事业单位开启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结束了养老金双轨制,他们同样开始要缴纳社保才能享受养老金等待遇了。不过为了保障他们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不下降,当时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在这个期限内,养老金保底限高,如果养老金水平低于过去的标准,就按照过去的标准发放;如果高于过去的标准,对于高出来的部分,就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返还(比如2022年退休,就按照80%的比例返还)。
现在距离改革已经过去了将近8年,10年过渡期也将结束,那么在此之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完全按照新办法来计算,即便是低于过去的老办法计算的标准,也不再有保底待遇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会降低吗?
答案是不会。 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会高于按照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比如同样是工龄40年,按照新办法来计算养老金,会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而由于他们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一般会比较高,可以远远超过1,那么实际的养老金待遇可以达到四五千元以上,甚至六七千元以上。
而按照老办法来计算养老金,则是根据职务、工龄等因素乘以一定的比例,比如40年工龄,养老金的发放比例可以达到90%,也就是在职工资的90%。最终拿到的退休金,相比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可能会略少一些。
此外,在2024年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拿到的职业年金可能也会更高,因为他们缴纳的年金时间也会相对较长。
综上所述,到2024年,即便是10年过渡期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会降低,相反,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上涨,职业年金的增加,他们获得的养老金待遇反而会比之前退休的人员会更高,而且还有一项好处,那就是不像10年过渡期内的退休人员,由于养老金计算方式比较复杂,退休时只能领取预发的养老金,无法领取到全部的养老金。在2024年以后退休的人员,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养老金可以即时计算出来,从而可以拿到全部的养老金待遇,这是更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