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仅仅4.4秒的时间当中,让你在保护国家财产和保护自己的生命之间做出选择,那么,你会怎么选? 相信很多人的下意识反应,都是先保住自己的命要紧; 可是就在2016年,却有这样一位航母飞行员,他凭借着自己的军人天职,为这个问题交出了一份悲壮的答卷,他的名字就叫做"张超"。 2016年,已经有过无数次飞行经验的张超,在进行陆基模拟训练时,突然遭遇战斗机"电传故障"。 为了保护战机,张超放弃了最佳跳伞逃生的时间,也因此牺牲在了他最心爱的岗位之上…… 其实,在张超牺牲的那一年,他的女儿才刚满2岁,还刚刚学会叫"爸爸"。 而在承受了巨大的悲痛后,张超的妻子张亚咬紧牙关,继承了丈夫的遗志,背上行囊走入军队,应征成为了一名中国海军。 当穿上这一身和丈夫同颜色的军装时,张亚恍惚中,仿佛又看到了丈夫张超那熟悉的笑容…… 一,飞行员的梦想 2003年9月的一天里,还在岳阳七中读书的张超无意间看到了中国空军招飞的相关消息。 这如同一道明亮的光束,直直打进了张超的心中,让他忍不住热血沸腾了起来: 从小,张超就时常缠着自己当过兵的舅舅,要听他讲那些军队中的故事。 尤其是那些一边在蓝天中翱翔、一边借助飞机的力量保家卫国的空军飞行员,更是让张超感到十分向往。 因此,在看到招飞信息后,张超壮着胆子,偷偷地给自己报了名。 或许会有人好奇,张超为什么要"偷偷地"报名? 实际上,对于儿子想要翱翔天际的梦想,张超父母是不太赞成的,而这背后的原因,也非常令人感到难过: 原来,在张超出生之前,张家父母曾经陆陆续续生过三个孩子; 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三个孩子最后都不幸夭折了。 连续痛失爱子的打击,让张家父母对张超格外关注。 从小,父母就对张超几乎是百般疼爱,张超在成长路上但凡有个小磕小碰,父母都会紧张半天。 懂事的张超理解父母对他的担忧,几乎不参与危险的活动,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刻苦,在学校里始终保持着名列前茅的优秀成绩。 不过,面对蓝天白云的梦想,张超还是犹豫了。 在通过最初的身体选拔后,张超小心翼翼地把报名飞行员的时候告诉父母,不出所料地换来了父母的反对: 天上的飞行看似潇洒,背后却危险重重,而张超父母并不想让孩子承受哪怕一点风险。 毕竟,家里如今就他一根"独苗",父母只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求学、长大、结婚生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就好。 可是,张超却诚恳地坐在父母面前,掷地有声地说道:"飞行是我的梦想,我不怕苦,也不怕累,我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想要去做这件事情。" 面对儿子的坚持和劝说,张超的父母还是含着眼泪,点头同意了放手让儿子追逐梦想。 得到了父母的允准后,张超开始一门心思地将全副精力都投入到了飞行员前期的学习和训练当中。 为了能够通过选拔,张超一改过去爱睡懒觉的习惯,每天坚持早起长跑、锻炼身体,还抓紧一切时间、如饥似渴地巩固提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 当年,空军部队在岳阳的招生名额只有5个,而张超所在的岳阳七中也仅仅只分到了一个名额。 但是,在经历了种种努力和层层选拔后,张超仍然凭借着出色的成绩和优秀的体格,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那"五分之一",通过了部队的招飞考核,从此正式踏上了飞行员的旅程…… 二,优秀的"飞行天才" 2004年9月,张超收到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前往学校顺利报到后,张超还特地在第一时间给父母寄去了自己穿上军装的照片,以及学校第一次发下来的、给军校生的110元生活津贴。 收到儿子寄来的信件,张超的父母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高兴的是,儿子正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可是,看到曾经被自己捧在掌心的儿子,因为军队里训练的辛苦而变得瘦了许多,张超的父母又不由得十分心疼。 不过,随着张超在军队中逐渐坚毅的眼神和日渐结实的臂膀,张超父母心中的担忧也逐渐变成了自豪。 尤其是发现儿子从不叫苦叫累后,张超父母也一改过去的态度,主动鼓励儿子努力,加油; 而张超也从来都没有辜负过父母的期望,不管是在长春航空大学当中,还是在后来的海军航空兵训练里,张超永远都是同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操课,几乎门门满分,而每年的班级评比里,张超也都榜上有名。 实际上,在张超毕业时,母校曾经向张超发出盛情邀请,希望他能够留校任教,帮忙带领新一批学生; 可是,张超却志不在此,在他的心中,除了像一名真正的航空兵一样在蓝天翱翔、守护祖国的领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加私人、却也是激励他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偶像":"海空卫士"王伟。 或许很多人都记得"呼叫81192"的这个悲壮的故事。 而故事的主人公、这个由于美军飞机恶意相撞、而永远将生命留在了碧海蓝天的男人王伟,则是让张超从小到大都一直崇拜的一个英雄。 为了追逐英雄的脚步,在毕业后不久,张超就主动找到自己的团长,申请将自己调往海军南海舰队的某航空兵团中服役。 而当团长询问他希望调过去的原因时,张超在团长面前站得笔直,大声而有力地说道:"报告,我就是冲着王伟来的!" 没想到,团长听完后,笑眯眯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夸奖道:"小伙子,有志气!" 就这样,在2008年5月,张超终于如愿来到了海南,成为了航空兵某训练基地中的飞行员之一。 加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兵团后,张超的训练更加刻苦了,而凭借着出色的驾驶技术,张超还曾经排出了数次"空中险情": 2011年春的某一天,张超首次担任战备值班任务。 没想到,刚一升空,张超就和一架闯入中国空域的某国侦察机"狭路相逢"。 根据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张超立刻驾驶战机靠近,一边反复向对方喊话以作警告,一边在对方飞机的附近做跟飞操作。 当时,地方操作侦察机的很明显是一名"老手"。 不仅对张超的警告置若罔闻,还不断降低自己的速度,试图借助己方"飞机大"的优势来给张超施加压力、造成困难。 没想到,不管他如何变速,张超都紧咬不放、寸步不让。 最终,无计可施的敌机只好灰溜溜地飞离了中国的领空。 而这样的故事,张超经历了不止一次: 2014年,张超随队执行南海维权任务,在驻扎训练期间,张超无数次机载荷枪实弹紧急起飞,执行或监视或驱逐敌机的任务。 而每一次,张超都凭借着过人的本领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也让他在队友当中逐渐得到了一个"飞行天才"的玩笑称号。 三,和家人的"聚少离多" 实际上,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危险系数极高,不仅比普通飞行员高出20多倍,甚至比宇航员的危险系数都高出足足五倍有余。 因此,在张超申请之前,张超的家人妻儿始终劝他再考虑一下,可是对于张超来说,这一直是他的梦想之一。 终于,2015年,经过数次申请后,张超终于通过了部队的特例选拔,成为了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不过,在加入这个新的集体后,张超很快发现,别人都在2013年就被选拔进来进行训练,只有他是迟了足足两年。 因此,在各种项目当中,他也比别人落后了许多。 航母上的起降和陆地上的完全不同,而后到这个集体中的张超,需要面对的训练任务更是繁重无比。 可是,如此环境反而激起了张超的好胜心。 为了追上其他队友的进度,张超没日没夜地拼命训练,还主动给自己加码,练到彻底脱力为止。 如此积极的训练,让张超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所有理论课的学习; 不过,这背后当然也有"缺点",那就是和父母妻儿的聚少离多。 不过,作为妻子的张亚却非常支持丈夫的选择。 实际上,张亚也同样出身于长春航空大学,两个人从大学开始,就甜甜蜜蜜地谈起了恋爱。 由于身为女孩,在毕业后选择方向时,张亚再三犹豫,最终选择了空姐这一安全系数较高的职业。 而男朋友张超则选择了飞行兵,两人的恋情也因此成为了"异地恋"。 由于张超飞行兵的危险性,加上聚少离多的感情,尽管张超的工资颇高,但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张亚的身边人却都并不怎么看好张超,纷纷劝张亚"再考虑一下"。 ——没想到,没等张亚考虑,她这边先发生了一个"意外": 或许是由于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太大,张亚有一天忽然全身红肿,等到去就医时,却被医生诊断她高度疑似患上了"红斑狼疮"。 由于这是一个无法被根治的免疫绝症,为了不拖累张超,张亚哭着打电话要求和张超分手; 可是,得知真相的张超不仅没有嫌弃她,反而立刻请假回到岳阳陪她看病,还偷偷地挪用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存款给张亚治病,安慰她不要担心,慢慢治疗,他永远都等着她。 万幸的是,经过医生确诊,张亚只是暂时患上了免疫力下降的疾病。 而经过细心的调养和呵护,张亚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如初。 不过,经过这一件事,张亚也看到了张超的深情和衷心。 2011年3月,趁着张超结束任务休假时,张亚和张超如期举办了婚礼,并且在2015年成功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含含。 由于张超和张亚两人工作的特殊性,夫妻俩总是聚少离多。 而为了能够离丈夫更近一步,张亚还偷偷申请了部队的特招考核,准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不过,这对夫妻并没有想到的是,危险和离别,正在悄然向他们靠了过来…… 四,突如其来的异变 2016年4月27日,在模拟训练前,张超特地走到镜子前,开始仔细地刮胡子,打理头发,按照规定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 在不远处的手机当中,静静地躺着张超和妻子张亚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最后,妻子难掩激动地说道: "如果顺利上舰,我打算去找你,我们已经好久没见了。" 然而,此刻的张超并不知道,在妻子张亚发出这段话不久,就已经抱着女儿悄悄地登上了火车。 她打算在五一前抵达张超所在的部队,给张超一个惊喜。 不过对于被蒙在鼓里的张超来说,他也即将迎来自己飞行兵生涯的另一个激动人心的转折点。 那就是只要再完成3个飞行日的训练任务,他就可以正式成为辽宁舰航母上的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张超对于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 他渴望能够站上中国宏伟的航母之上,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保卫每一寸领土的安全。 在整理好衣服后,张超走出了宿舍,一边习惯性地在脑海中回顾着训练中的种种注意事项,一边往停机坪走去。 路上,张超还碰见了自己同期的战友,看到张超精神自信的模样,战友主动向他竖了个拇指,祝福他:"一切顺利!" 张超笑着跟对方打了个招呼:"一定。" 在坐进熟悉的机舱内、确认完飞机上一切指标正常后,随着对讲机中一声令下,张超如同一支离弦之箭,高速冲向了碧海蓝天。 在完美地完成了2个架次的掠海低空飞行后,由于海面能见度降低,张超第3架次的训练被调整为了陆基模拟着舰训练。 这是张超正式上舰之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训练。 在完成一系列操作任务后,张超熟练地转向,准备进行着舰工作。 而在此之前,这个着舰的操作,张超已经进行了一百多次,而他也始终保持着零失误的纪录。 在那一天张超的指挥员王亮看来,张超的操作非常完美。 因此,在张超执飞战机进入着舰航线后,王亮通过对讲机,十分满意地对张超说道:"对中很好!高度有点高!" 听到指挥后,张超迅速压低了战机的高度,准备落地。 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战机的前后轮即将触地的一瞬间,异变突生,战斗机中的无线电里突然传出了一道冰冷的警告音:"电传故障,请检查操纵故障信号!" 对于舰载战斗机而言,电传故障是非常致命的一个操纵系统上的故障。 它意味着飞行员将在一瞬间失去对战机的所有控制。 仅仅零点几秒之内,张超所操作的战斗机机头迅速上扬,原本马上落地的飞机瞬间离开了地面,几乎以垂直的角度向上冲了出去!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立刻摁下弹射跳伞的摁键,张超就有极大的生还可能。 可是,面对着电传故障,张超的第一反应却是用尽全力向下推动操纵杆,试图夺回对飞机的控制权。 因为他知道,在舰载战斗机中,每一辆战斗机都格外宝贵,因此,张超下意识地想要为国家保护住着可贵的财产,避免战机坠毁造成严重损失。 然而,张超的推杆指令却毫无反应,战机高高飞起,而此刻的张超已经失去了最佳生还的角度。 而另一边,在看到警报信号后仅仅4.4秒后,王亮几乎是立刻就对张超下达了新的指令:"跳伞!跳伞!跳伞!" 就在王亮下达命令的同时,张超终于从战机的座舱当中弹射而出。 可惜的是,由于弹射的角度太低,而选择的角度又不好,座椅还没来得及分离,上面的主降落伞更是还没打开,张超就已经和座椅一起重重地摔坠在了机坪旁边的草地上,在地上划出了一道浓浓的黑烟。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石火之间,等到战友反应过来后,所有人迅速地跑向了张超的位置。 看到张超被摔得浑身是血的惨状,不少战友都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大家七手八脚地将他从座椅中搬出来,迅速送往医院; 而另一边,在张超费力看到战友们的第一眼时,这个英勇的汉子,还在努力而惋惜地问道:"我是不是……飞不了了……" 原来,在张超的脑海中,这一次的失败,或许会让他永远失去上舰的资格。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却成为了他最后的遗言…… 五,爱,恒在海天间 作为张超的妻子,张亚怎么也没能想到,原本很平常的一次团聚,竟然成为了诀别。 在得知噩耗时,张亚第一反应就是对方是骗子; 直到来到殡仪馆,看到躺在冰棺里的张超冰冷的遗体时,张亚才如梦初醒,悲痛欲绝地跪倒在了地上,泪如雨下。 她想控诉张超是个"骗子",因为在不久之前,这对夫妻俩还在商量下个休假日带着女儿去哪里玩; 可是,看着丈夫熟悉的面容,张亚哽咽难言,泪水从她的脸上大颗大颗地落下。 而一旁对这些并不理解的女儿含含,还在用小手给妈妈擦眼泪,童稚地安慰道:"妈妈不哭。" 待到情绪平复了一些后,张亚剪下了自己一缕头发,轻轻地掖进了张超胸前的口袋中; 随后,张亚又在张超冰冷的嘴唇上印下了最后一个吻,在心里默默地安慰丈夫:你放心的走吧,含含和爸妈有我呢。 张超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张亚刚刚顺利通过了部队的特招考核,成为了海军部队中的一员。 为了能够和丈夫穿上同样的军装,延续丈夫未竟的事业,在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下,张亚义无反顾地又加入了海军的训练中。 面对别人的不解,张亚主动解释说:"我要替代他,用自己的力量守卫祖国,用我自己的方式继承他的梦想和事业。" 为了让张亚能够安心训练,没有后顾之忧,爷爷奶奶也主动接过了照料含含的任务。 其实,对于含含来说,爸爸张超早已经成为了一个陌生的词汇,她甚至无法把照片中的张超和"爸爸"这一词汇划上等号。 可是,每次想爸爸的时候,含含还是会把小时候爸爸买给她的玩具拿出来看看,想象着爸爸的一举一动。 2020年11月,岳阳市开工建设张超纪念园。 2021年3月26日上午,张亚带着女儿含含一起参加纪念园落成铜像揭幕仪式,告慰张超。 "这有点不像我爸爸,我爸爸比这帅。" 含含看着铜像"爸爸"说道。 张亚摸了摸含含的头回复: "爸爸始终印刻在我们心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那个2岁的小孩逐渐成长成为了一个活泼聪颖的小学生。 如今,含含顺利进入了岳阳市东方红小学就读,而在一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含含也拿到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这让远在军营中的张亚感到无比欣慰。 2022年4月27日,是张超牺牲6周年的日子。 张超的战友艾群已经成长为第一代舰载机飞行教官。 如今的他正在航母战位上,见证新一批年轻飞行员完成航母起降资质认证。 而另一边,在军营当中服役的张亚,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如今顺利升任了海军上尉。 张亚还曾满怀深情地撰写了《爱,恒在海天间》一文,在网络上发表后,也引发了无数人对于张超的怀念和惋惜。 如今,这一家人也逐渐从张超离开的阴影当中走了出来,可是,对于张超的怀念,他们却从未停止; 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拼搏、向上,更是用各自的方式,将张超永远地留在了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