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是国民党内重点培养的"明日之星",借着蒋家人的光环,这位2016年才返回台湾的年轻政客直接平步青云。2016年就成为了立法机构民意代表,如今又成为了国民党角逐2022年台北市市长宝座的候选人。蒋万安如今主动抛出了他的两岸政策,结果竟是让人大跌眼镜。其论述主张不仅和李登辉、蔡英文的"两国论"高度相似,还刻意把上海与台北之间举办多年的双城论坛和两岸关系挂勾。他将大陆军机巡视台湾海峡污蔑为"扰台",而且还以停办双城论坛为要挟企图向岛内亲近民进党的群众献媚讨好,去追捧所谓的台湾社会"最大公约数"。国民党在两岸立场上几乎已与民进党趋于一致,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来。 蒋万安 唯唯诺诺的政治素人 2014年,台湾岛内开始兴起"素人从政"的风潮。很多毫无政治经验和行政履历的人凭借着炒热度、拼人气走上了政坛,成为了要角。其中以台北市长柯文哲最为典型,一位资深急诊科医生依靠着"无厘头"的搞笑风格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顺利从台大医院入主台北市政府。民进党和国民党也看到了这种浪潮的潜在价值,于是在2016年的台湾立法机构民意代表的选举中推出了大量的"明星政客",来取代原本的职业政客。 国民党的蒋万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那一年刚刚从美国回到台湾,完全没有任何政治资历。在传统政治领域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和他的父亲自称是蒋经国的后代,他的父亲蒋孝严还做过台湾岛内的高官。正是这份光环让他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台湾岛内那些怀念两蒋时代的民众支持。2016年,蒋万安成功当选台湾立法机构民意代表。 政治素人柯文哲 政治素人有其跳脱于传统政坛污浊腐朽的清新优势,但也有其典型的问题和缺陷存在。现代政治体系不同于古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完全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素人政客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丰富的背景,仗着超高的人气又十分傲慢很难做到兼听则明。 所以很多政治素人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善于在媒体领域游刃有余。但是其眼高手低的办事态度常常会把事情弄糟,行政方面一塌糊涂。柯文哲主政台北市八年,民众满意度常常敬陪末座。素人民意代表陈柏惟更是"政治草包",常常闹出笑话以至于在去年被罢免。而蒋万安身上也同样存在缺陷,因为他的父亲蒋孝严是台湾高官,所以他对于政治并不陌生,有一定的政治心得。而国民党之中也有大量的资深政客站在了他的身边,为其站脚助威。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说话首鼠两端,办事唯唯诺诺。 蒋孝严 蒋万安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在左右摇摆,总想要讨好所有人。这一套是马英九时代留存下来的政坛风气,温良恭俭让的形象成为了这些政客在舆论场合中的重要武器。但是在如今台湾政坛高度对立的情况下,这种油滑的性格反而会左右不讨好。 民进党要拆除蒋介石的"中正纪念堂",蒋万安连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都做不到。他两面三刀地表示称"中正纪念堂"可以改名为"台湾建设纪念馆",不料这却让很多忠心的支持者老泪纵横,大为不满。台湾的民进党不断向两蒋父子泼脏水,蒋家光环在国民党支持者中间是政治资本,但是到了台湾社会面上却是票房毒药。所以蒋万安经常在公开场合与有关蒋介石父子的议题保持距离,希望用模糊的态度争取到更多民众的支持。但是一个连祖宗陵寝都保护不力的政治滑头,又如何能让民众安心。 中正纪念堂两岸问题容不得首鼠两端 在两岸问题上,蒋万安也一直在走模糊的路线。直到2019年的蔡英文借着香港议题在台湾岛内催动"抗中保台"的社会风潮,蒋万安就开始见缝插针拿香跟拜,甚至表现得更为激进。2019年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声称"面对香港的年轻人和学生,‘必须要给予最高的敬意’。‘一国两制’没有存在的空间"。 更耐人寻味的是乱港头目黄之锋很快就在他的账号下面留言表示感谢,蒋万安随即将其置顶。这很显然是早有预谋,对过台词的戏码。在此之后的蒋万安便开始全力在国民党内深度耕耘,逐渐从政治素人变成了职业政客。依靠着相对英俊的外形收获了不少中老年女性的喜爱,他在台湾的声望也水涨船高。如今的国民党依旧奉行"精英主义"路线,蒋万安出身名门,学历出众,曾长期在美国生活,政治作风温和。这些都符合了国民党高层的品味,因此他的脱颖而出是个必然事件。 蒋万安与黄之锋勾结 近期,民进党深陷疫情的风暴之中,声望大跌。国民党的蒋万安和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的支持度不断攀升,国民党趁势提名蒋万安竞选2022年的台北市长改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省会,其重要的经济政治地位和象征意义十分显著。柯文哲在任期间虽然执政乏力,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台北市的地位。而且如今的两岸关系陷于停滞,彼此之间的交流几乎完全中断。唯一的正式联系就是台北和上海举办的双城论坛。蒋万安也瞄准了这一点来进行政治操作,希望收获更多的选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台北市长并没有负责外事活动的职权,蒋万安作为候选人完全可以避谈两岸关系。可是他急不可耐地抛出了自己的两岸立场,招摇过市、哗众取宠的心态十分明显。 台北市 蒋万安直接提出要认清两岸的分治事实,而且他还积极附和了蔡英文在2021年10月10日提出的"蔡氏两国论"。蒋万安声称要捍卫所谓的"主权",完全就是陷入了"两个中国"的理论陷阱之中。结合他曾经在香港问题上的表态,基本上已经可以判定这就是他的真实政见。而且他还主动提到了双城论坛,叫嚣"双城论坛开办的前提是大陆不再‘扰台’,双方地位对等才有举办的意义"。 这和蔡英文在2021年提出的"两国论"中"四个坚持"一节高度类似,而且类似观点也不是蒋万安的独创。早在2022年初,台北市议会就提出了类似的议案。当时的议案是由台北市议会民进党团议员梁文杰等人发起,声称如果大陆的军机再度巡视台海,那么就要冻结双城论坛的预算。国民党团和新党党团都对此表示支持,可以说蒋万安如今也附和了这一份由民进党所作出的提案。 梁文杰 蒋万安提出两岸路线之前特意去了马英九的家进行慰问请教,这样的论述应该也得到了马英九的首肯。相较于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蒋万安的言论则更倾向于独派势力的论述。从广义上来说,蒋万安的发言就是标准的"华独"派论调,抱着岛内的"中华"二字不放,可是却又不想和大陆谋求统一。 2022年初新党支持梁文杰等人冻结双城论坛预算的提案时,我曾经专门发文批评。如今蒋万安又是同样的论调,大陆对此应该抱有高度的警惕。蒋万安不同于江河日下、人微言轻的新党,他现在当选台北市长的几率很高,而且更有可能成为国民党未来的"少主",有机会挑战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他此次的发言也可以说是代表了整个国民党青年族群的看法,这意味着国民党的未来不可能再和大陆相向而行,共谋统一。 大陆再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未来,那就是一厢情愿,缘木求鱼。 马英九与蒋万安 国民党青年政客集体向台独阵营靠拢已经不是新闻,前任国民党青年团团长、现任台北市议员徐巧芯就曾在媒体节目中公开辱骂大陆。民进党在台湾岛内刻意塑造"反中"情绪后,国民党的青年人似乎也已经决意和大陆摊牌翻脸,立场不断向独派阵营靠拢。国民党的青年之中如萧敬严、陈柏翰等人都曾经对于大陆进行过抹黑与攻击,他们对于大陆并无宿怨,更有人曾经多次到大陆参访享受贵宾待遇。说到底,他们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把"反中"当成了选举手段。 在如今的台湾选举场合中,只要攻击大陆就能收获选票,选票直接和地位、权力、钞票挂钩,国民党内的青年自然就会舍弃所谓的"两岸情谊",开始争名逐利。双城论坛是两岸民众友好往来的平台,不是蒋万安要挟大陆的筹码,更不是台湾青年政客攫取政治利益的淘金地和提款机。 徐巧芯 从历史的情形上看来,国民党的青年人反对民进党,却未必反对独派势力。 他们要从民进党的手上夺取权力,自然与其水火不容。但是"独派理念"作为一种立场倾向,却并不影响国民党的青年对其顶礼膜拜。认同所谓"台湾价值"的人就会变成国民党内的"台独派",紧紧抱住"中华"二字不放的就是国民党中常见的"华独派"。归根结底都是岛内的"拒统"势力,是两岸统一过程中的绊脚石。 现在的台湾政坛已经和2008年的台湾政坛大为不同,我们不能用非好即坏,非友即敌的眼光来看待。现实就是国民党和民进党都在"反中抗中"的路上越走越远,都已经站在了大陆的对立面。正如蒋万安直言这就是今日台湾岛内的"最大公约数",势同水火的政治团体都可以在"反中"的大旗下找到相似的认同。国民党如此,民进党如此,新党也是如此。 台北市长争夺战 蒋万安作为国民党内"拒统青年"的代表如今已经图穷匕见,正式和大陆翻脸摊牌,成为了支持"两国论"的"华独派"。那么大陆也不必再心存善意,自缚手脚。面对一个连青年世代都被独派势力渗透的政治团体,希望它们重返执政后会修复两岸关系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即使蒋万安能够战胜民进党的候选人成为了台北市长,未来甚至可能问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宝座。但是在他的心中,大陆早就已经是对手和敌人。解放军正常的巡视活动都被视为"扰台",更何况军机连台海中线都没有远距离跨越。这说明无论大陆做什么,台湾岛内都会进行恶意解读。而这些左右摇摆的人自然会随声附和,拿香跟拜。两岸之间容不得首鼠两端的"骑墙派",更容不下数典忘祖的叛逆。 蒋万安公然支持"两国论",必将在两岸的历史中付出应有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