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明朝时期,在徐州,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家财万贯。张老爷早年当过官,后来因为过失被革职回了老家。 说来也是奇怪,张老爷还当官时,有一妻一妾,但是妻妾都没有给张老爷生下个一个半女。 回了老家没多久,张夫人便生下了一个女儿,这时候张老爷都已经五十岁了,张夫人也四十有二了。张老爷对这个女儿可谓是视若珍宝,要什么就有什么,因此给女儿取名张珍儿。 因为张珍儿是家中独女,张老爷对此十分溺爱,偏偏张珍儿与大多数女子不同。她性格外向,不喜琴棋书画,不爱女工,只爱骑马射箭。为此张老爷就请了先生教习女儿武艺。 珍儿学得快,又肯吃苦,到了十二三岁时就已经打得过两三个成年男子了。 张夫人看女儿不认字也不通女工,心里着急坏了,整天念叨着:这以后可怎么办啊?女儿家的东西样样不通如何能嫁得出去呀!张老爷倒不觉得,他说:张家家大业大,就算我的女儿一辈子不嫁也饿不死她,你着什么急? 张珍儿得了父亲的袒护,心里还挺得意,带着小丫头就骑马出门了。张珍儿从小喜欢出门玩,性格非常泼辣,若是遇到混混想欺负她,她一个鞭子便能把对方打得皮开肉绽。也因此,她在徐州也是颇为出名,只要看到她,旁的人都会自动地离得远一些。 这一日,张珍儿骑着马到了城西的集市上,这个集市每逢初一十五就会有人贩卖各种各样的稀奇玩意:珍珠、玛瑙、胭脂水粉、和外邦来的香料等等。珍儿下了马,让婢女牵着马跟在她的后面,她一边在人群里溜达,一边仔细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在这里面挑挑捡捡。 突然,她看到一个猎户的前面放着一个铁笼子,这铁笼子铁锈斑斑,里面竟然装着一只小老虎。这小老虎焉头耸脑的,身体非常的瘦弱,看起来像是病了。张珍儿不由得有些同情,便问猎户老虎哪里来的? 猎户自然也认得张珍儿,知道她是个肯花钱的千金小姐,就对她说:"这老虎是我在山上捕来的,张小姐要买吗?" 张珍儿问道:"卖多少银两?" 猎户笑着说道:"不贵不贵,只要三十两" 张珍儿不由皱紧眉头,虽然说张家富裕,但三十两也不算个小数目,张老爷平日给她也不过一两二两的给,加上她自己又爱买东西,现在手里也不过十两银子。 张珍儿问猎户能不能少些,猎户却说不能再少了。 张珍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准备离开,她虽然很同情这只老虎,可是如果回家跟父亲要钱,难免会招来母亲的一顿训斥。 正当她转身离开时,笼子里的老虎却"嗷"地叫了一声,张珍儿回头一看,只见那只小老虎已经睁开了眼睛,眼神里满是期待的望着张珍儿。 张珍儿实在不忍心,就对着一旁的侍女灵儿说道:"你回去跟我爹要钱,我爹若是问起,你就说我急用,千万不要对他说是买老虎的。" 灵儿应了一声便回府去了。 到了府中,张老爷和张夫人正在书房作画,灵儿便对老爷说道:"小姐在集市上看中了一样东西,想讨三十两银子去买。" 张夫人听到要三十两,便怒骂道:"这妮子又要这么多钱做甚?肯定不是买什么好东西,赶紧把她带回府。" 张老爷却捋了捋胡子,笑着道:"不就是三十两银子吗?夫人何必如此生气?给她就是了。" 张老爷让灵儿去账房拿钱,张夫人也没办法阻止,只能拿张老爷出气,张老爷又赶紧哄自家夫人,说道:"千金难买心头好,咱家也不是没有这些银两。" 这边张老爷好不容易把夫人哄好了,那边张珍儿已经抱着老虎回了府里。 这小老虎非常的瘦,张珍儿怕它一下子吃太撑了,就让下人将肉块切成肉粒,慢慢地喂给小老虎吃。 这小老虎渐渐地恢复了,它通人性,张珍儿和张老爷也是十分喜欢它,张夫人却是厌恶,看到它总是要绕道而行。 过了半年小老虎也长成一只大老虎了。随着体型不断增大,它的食量也大了起来,每天要吃掉二三十斤的肉。 张夫人对这只只知道花钱的宠物更为不满了,整日要张老爷把它送走。 恰好这是,张老爷的小妾媚娘也怀了身孕,媚娘也怕这只老虎,张老爷只好让张珍儿将老虎放回山林。 张珍儿虽然不舍,但她知道山林才是老虎的家。 于是,她选了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将老虎送到了城南的密林中。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毕竟她也怕有人被老虎伤了来找她麻烦。后来再有人问她老虎去了哪里?她就说得了病死了。 没多久,媚娘生下了一个男丁,张老爷老来得子,高兴得不得了,取名张宝儿,对张珍儿也不像从前那么好了。张珍儿心里也喜欢这个弟弟,因为这意味着张家有了香火,她爹娘也不用着急找人入赘了。 张宝儿五岁的时候,张老爷给珍儿定了亲,对方是安庆人士,家中世代经商,与张家也算门当户对。 张珍儿没有见过这未婚夫婿,只知道他叫任长平,比自己大一岁,是个读书人,已经考上了生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珍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满,反而对能够远嫁而感到开心,在她心里,嫁到安庆去就可以远离娘亲的唠叨和管教。 很快就到了成亲这一日,张老爷给珍儿准备了十八个箱子的嫁妆,送嫁的人也有三十六个人,除了家丁和丫鬟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徐州最有名的媒婆。 从徐州到安庆需要六天时间,这几十个人可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其中,就有一伙土匪,他们平日藏在山林里,专门干打家劫舍的活。 这伙土匪从张珍儿出了徐州就盯着他们,只等着找到合适的时机下手。车队走到第五天的时候,他们进入了一个特别大的树林,这里面的树都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每一颗都是参天大树。 因为树冠太大,遮天蔽日的,大家竟觉得有一些寒意袭来。走到一半时,带路的媒婆说太累了,让大家歇歇脚。 张珍儿也按捺不住了,正准备掀起盖头下轿歇息时,突然听见一声口哨声,这时从密林中冲出二十个蒙着面的劫匪。为首的劫匪拿着大刀说道:"赶紧把嫁妆交给我们,不然等着你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张珍儿看着这些人,自己虽然会点功夫,但是根本逃不了,比较双拳难敌四手。媒婆哪里见过这个阵仗,赶紧吩咐人就把嫁妆抬过去了,劫匪看打开箱子看到里面的东西十分满意地笑了。 可是那个劫匪又动起了别的心思道:"除了新娘,其他的可以走了,说起来我都还没有尝过新娘子的味道呢,抓回去当压寨夫人。"说着立马露出了淫笑。 张珍儿那是又恼又怕,但是那些送嫁的哪里还管得了她,除了她的贴身婢女灵儿,其他人脚底抹油———跑了! 那土匪头子走到花轿跟前,一把掀开轿帘,真"嘿嘿"笑了两声,忽然一声虎啸响起,林中卷起了一股冷风。 那手下忙说道:"不好,有老虎!"那土匪头子吓得倒退一步。 张珍儿一听也是心里一紧,只能紧紧地揪住自己的裙子,只听见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之后惨叫声此起彼伏。过了好一会儿没了声响,张珍儿壮着胆子下了轿,掀开盖头一看,只见那些匪徒躺在了地上,他们的腿或者身上都受了伤,但是并不致命。 这时一只大老虎轻巧的跳到了张珍儿跟前,它亲昵的伸出脑袋,蹭了蹭张珍儿。张珍儿这才认出来,是自己五年前放生的那只小老虎,显然是来救她的。 张珍儿拍了拍它的头,老虎却趴下了身子,似乎要让张珍儿骑着它下山。张珍儿骑了上去,一旁惊魂未定的灵儿也跟着老虎一步步下了山。也不知道老虎走了什么路原本还要一天的路程,结果它走了一个时辰就到了。但是老虎并不进城,它在树林边停下。张珍儿摸了摸它的头,带着灵儿进城找到了任家。 张珍儿并没有说是被老虎所救,只是说自己会些拳脚功夫,所以带着婢女逃了出来。 任家一听赶紧报了官,很快官兵就将密林中躺着的劫匪抓了起来。劫匪们说自己被老虎所伤官府根本不信,毕竟安庆这儿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见过老虎了。 张珍儿的嫁妆也被如数送到了任家,她也如期和任长平成了亲。原本她以为任长平是个读书人,为人定然十分无趣,没想到任文平也喜欢武术,而且侠义心肠。 正是因为他听说徐州有一个自幼习武、性子洒脱的女子,才托人提了亲,这才成就两人的美好姻缘。 张珍儿与任文平兴趣爱好相同,婚后两人琴瑟和鸣。任文平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知县,后来他们生了两儿一女,夫妻二人那依旧是恩爱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