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自从有关教材的插画内容被推上热搜后,吴勇的名字算是做到家喻户晓了。然而他本人的审美个个人观念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就因此时,他的毕业院校清华美院也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于是不少网友都对这所高校做了进一步的了解。 该校可不普通,背景是清华大学,在艺术类高校中也是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能进入到高校学习的学生也都是艺术类的佼佼者,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成绩也都是比较突出的,甚至有些毕业生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名气。而就在不久前,该校的学生毕设在网络上火了起来。 "眯眯眼"再现,清华美院毕设遭非议,学生回应:不懂艺术可不看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审美标准,在西方人的意识里,看待东方人觉得应该是小眼睛,塌鼻梁的。可是这跟我们本身的审美是有冲突的,倒不是说小眼睛不美,小眼睛也有很多长得精致的。但是如果把小眼睛丑化的话就没有必要了,而来自清华美院的毕设好像就做到了这点。 下面的服装设计作品,整体上看来,倒没多大问题,色彩搭配跟服装的设计上也算和谐。元素主要是现代与古风相结合的风格,设计感比较足,整体感觉还算不错。 如果在细看作品的其他内容,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模特的妆容似乎有点特别,尤其是眼睛的刻画,刻意形成了"眯眯眼",估计作者也是为了营造一种西方审美,所以才在眼睛上做了烘托。 "眯眯眼"似乎已经成了清华美院不容分割的一种风格了,之前的多次出现可都跟他们有关。就像去年他们组织过一场时装周,舞台上走秀的模特几乎都是"眯眯眼",而这种感觉是刻意做出来了,本身的小眼睛肯定不是这样的。看到这样的走秀专场,网友们哪还有心思看他们的服装,这个眼神就够大家吐槽的了。 作品遭质疑,学生正面回应:没有这个艺术细胞,可以不欣赏。 在艺术和设计类学院中,清华美院确实颇具影响力。作为这样的知名高校,里面的学生不管是思想、水平还是境界上应该是有一定高度的。只是连续出现"眯眯眼"不禁让大家有了不同看法,再到后面教材插画,包括这次毕设的作品,网友们算是对清华美院又有了新认识。但是他们好像不以为然,网友有意见,竟然还理直气壮说网友不懂艺术,言论当中情绪有点失控。 确实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包括个人审美或多或少也有差异。艺术是可以追求特别和标新立异的,但如果三番五次用"眯眯眼"来迎合所谓的西方审美。是因为审美必须以这种形式呈现才能显得高大上,还是清华美院只会这一种表现形式了。 其实在最近这几年国风盛起,一些国际舞台渐渐地有了一些华人特色的国风设计作品,包括一些学生作品,都出现了国风元素。而中国的古典美可不是这些"眯眯眼",如是是国风,就应该配上拥有中华古典特色的妆容,这样的作品不应该主题更加鲜明吗? 有不少学生因为受过国外文化和教育的熏陶,总觉得他们的东西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的,总把他们的喜好当成一种标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学生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自己的文化上面来。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他们,最终的效果就是作品缺失美感,吴勇的插画就是最好的例子。 总有些搞艺术地人认为别人看不懂的就是所谓的艺术,于是把自己的画风、设计都往另类靠拢,总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如此的标新立异。所以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就是高大上,因为国外的一些知名作品就是这样的风格,难道非得有他们的特色,作品才能上台面?别忘了,站在炎黄大地,你的欣赏者是这些流着同样血液的中华儿女,并非是那些外国人。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可以利用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元素是非常多的,没必要过于去采用国外的一些东西。把中华的精髓研究透,并能很好地利用和传承,对于你的个人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崇洋媚外,并不利于个人事业。 国外好的东西我们确实要学,也可以借鉴,但是也需要灵活变通。而且文化也是无国界的,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同样可以吸引国外的目光,学生要做的就是了解和传承,把我国的精髓带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要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惊艳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与此同时作为高校老师在学生的思想和作品上也要起到一定的帮助,如果偏离审美,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扶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