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问流亡海外且已经宣布永久退出政坛的英拉:你现在最渴望什么?英拉答曰:回归泰国。8岁就立志做泰国总理的他信今年已经73岁。尽管他信已经流亡海外数年,但他仍然是泰国清迈府西那瓦家族的掌舵人,而且是泰国为泰党的"教父"。所以,不管是从"落叶归根"角度来说,还是就政治抱负而言,抑或是从家族生意来讲,他信回归泰国的愿望都不会低于英拉。 祖籍是广东梅州的他信和英拉兄妹已经是第四代客家人,他们的上三代祖辈长眠于泰国那片土地,他们的祖辈也已经于1938年将丘姓改为泰国姓西那瓦,他们的家族发迹和兴盛于泰国,那里有他们儿时的玩伴,有他们的家族产业,有他们辉煌过的从政记忆。毫无疑问,泰国已经是他们的"家"和"根"。 当然,泰国也有着他信和兄妹这两位泰国前总理的"政治滑铁卢"经历。除了家的情怀外,他们还想为自己正名。所以,泰国是他信和英拉兄妹必须回去的地方。然而,他信和英拉兄妹却是"有家难回"。为此,他们内心焦虑。不过,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一次次地创造着"回归"的条件。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因为,西那瓦家族的第五代已经在泰国政坛"闪亮登场",而且气势很足,颇有在明年的泰国大选中一举拿下总理宝座之势。 颇有点"横空出世"感觉的西那瓦家族第五代中的这位佼佼者名叫贝东丹,她是他信的小女儿,英拉的侄女。也许是"政治基因"的缘故,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定数",总之,略带点"野性美"的贝东丹在泰国政坛"初次登场"便大获成功。据泰国最新民调,贝东丹的民意支持率已经超过泰国现任总理巴育,且名列第一。 泰国国立发展管理学院调查中心的最新一期民调显示,在"当前最支持的总理人选"电话调查中,初登泰国政坛的贝东丹以25.28%的支持率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前进党的皮塔,支持率为13.24%,而泰国现任总理巴育仅以11.68%的支持率排在第三位。这样的支持率表明,如果现在就进行泰国大选的话,"初出茅庐"的贝东丹极有可能会战胜老辣的巴育。 出生于1986年,今年只有36岁,此前在泰国政坛名不见经传的贝东丹何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呢?当然与西那瓦家族在泰国的势力、为泰党的雄厚实力、他信和英拉的政治影响力有关,当然也与贝东丹的个人"政治天赋"有关。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共同促进下,贝东丹在今年五月份完成了一场堪称完美的"出场仪式"。 此前的五月份,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了一场时隔多年的市长及议会选举,泰国第一大党为泰党并没有推出市长候选人,只是参加了议会选举。显而易见,为泰党的策略是支持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曼谷市长选举的查察·西提潘。因为查察·西提潘曾是为泰党人,是英拉组阁时的交通部长和他信的"代理人"。所以,如果查察获胜,也就无异于他信和英拉的为泰党获胜。而选举结果则表明,他信此项举措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此前的曼谷市长选举中,在为泰党的暗中支持下,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查察以绝对优势获胜,其1386769张的得票数高出了第二名1132046票。此外,为泰党还颇为意外地获得了曼谷议会50个议席中的19席。可以说,他信的为泰党在这次曼谷地方选举中是"满载而归"。而坐镇指挥者恰恰就是贝东丹这位"初次"登上泰国政坛的政治新人。 尽管贝东丹不是为泰党的主席,但挂着为泰党"参与和创新顾问团"主席头衔的贝东丹,却是为泰党在泰国国内的实际领导者。有着西那瓦家族、为泰党、他信和英拉这些后盾,加之贝东丹"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以及颇有点"野性"的形象,迅速征服了曼谷的众多市民,赢得了初登政坛的开门红。而更重要的是,贝东丹的热度迅速蔓延到泰国各地。从最新的民调来看,西那瓦家族这位第五代中的佼佼者,很可能会继承他信和英拉的政治衣钵,成为西那瓦家族中的第四位泰国总理。 此前的泰国政坛,有过"一门三总理"的现象,即他信本人、他信的大妹夫颂猜、他信的幺妹英拉均出任过泰国总理。这种现象足以说明西那瓦家族在泰国政治生态中的巨大影响力。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西那瓦家族的影响力,特别是他信的政治手腕和英拉的超高人气,显然打破了泰国的政治平衡,使王室、军方及精英层这三大政治势力不得不连起手来"遏制"西那瓦家族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他信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连任的民选总理,以他信的政治手腕、人脉基础、西那瓦家族的雄厚财力,如果让他顺利完成第二个任期的话,泰国的政治体制都存在着颠覆性变化的可能。鉴于此,王室、军方以及代表着泰国精英层的民主党三方势力联合出手了。先是民主党找了个他信家族企业的"股权出售案"制造舆论,紧接着军方在王室的默许下直接出手,趁他信参加联合国会议不在国内的机会,派兵占领了他信的总理府,并将他信的民选政府颠覆了。 他信自然不甘心被推翻,于是,经过一番操作后,他信的大妹婿颂猜成为了泰国总理。然而,个性柔弱,手段偏软的颂猜自然不是那三方势力的对手。于是,颂猜政府仅勉强维持了三个月就解散了。无奈之下,他信也不得不流亡海外。自此,西那瓦家族和为泰党进入了低谷期。 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他信,显然不会向命运低头。于是,尽管他信人在海外,但凭借为泰党这个雄厚的政治基础,以及西那瓦家族在泰国的巨大影响力,搞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方案,成功的使西那瓦家族"东山再起"。这个方案就是让从未涉足政治的英拉代替自己来领导为泰党,进而赢得选举和成功组阁。"政治小白"的英拉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带领为泰党赢得议会选举,她本人也成为了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 在受兄长他信之托出面领导为泰党之前,英拉一直在家族企业效力和打拼,从未涉足过政治。可能是基于此,泰国政坛上的其他势力没将英拉放在眼里,不认为她会构成威胁,所以在选举中并没有使出非常手段,这才让英拉成功组阁。未成想,就任总理后的英拉却使其他势力胆战心惊,最终不得不使用"传统手段",以军事政变的方式推翻了英拉的民选政府。 就任泰国总理后的英拉以她清新脱俗的形象,温婉简约的气质迅速在外交领域打开局面,成为了泰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张"烫金"名片。在内政上,英拉实行了"让利于底层民众"的粮食收购政策,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了为泰党的基本盘。而在内政和外交上的游刃有余,也使英拉的人气迅速攀升,并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令泰国政坛上其他几大势力如坐针毡。 在他信的方案中,西那瓦家族和为泰党执政并站稳脚跟只是第一步,而第二步则是为他信"政治平反",以使他信能够结束流亡生涯,安全回到泰国国内。站稳脚跟后的英拉也确实开启了为他信平反的程序。这显然令泰国其他政治势力更加胆战心惊。因为,仅仅是英拉的影响力已经令他们难以招架,如果政治手腕高超的他信再回到国内的话,这些政治势力的传统利益将难以得到保障。于是,历史又一次重演,以巴育为首的泰国军方在王室的默许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拉的民选政府。 鉴于他信在泰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层面构筑的基础和实力,再加之英拉凭借个人形象和才华建立起来的巨大影响力,仅仅是将英拉政府推翻显然还不能让泰国的传统势力放心。因为,一旦民意反弹,军政府可能会难以招架。于是,他们给英拉安上了在"大米收购腐败案"中渎职的罪名,意在从政治上阻断他信和英拉势力的再度反弹。于是,英拉赶在判决前逃离了泰国,与其兄他信一样,开始了海外流亡生涯。 从英拉"失败"的事例中不难得出结论:在极其复杂的泰国政治生态中,仅仅是成功组建政府显然还不足以为他信的回国铺平道路。显而易见,要想为他信和英拉平反,不仅要获得执政权,同时还必须要有能够摆平王室和军方的实力。所以,已经接受教训的他信决心推出自己的小女儿贝东丹成为西那瓦家族的"政治接班人"。 他信之所以选中小女儿贝东丹"接班",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贝东丹适合从政。从他信曾成功推出英拉这件事来说,显而易见,他信对西那瓦家族中谁更有"政治天赋"和"政治潜力"有着"伯乐"式的判断力。当然,贝东丹本人也有从政的意愿和热情。此外,还有另一个不便"言明"的原因,那就是贝东丹与泰王室之间的"渊源"。 贝东丹的丈夫,也就是他信的小女婿名叫彼多,毕业于泰国先皇理工学院,是一名商业飞行员。据说彼多是泰王室的后裔,而且与现在的王室仍然有着良性互动。比如,泰国拉玛九世国王时期的长公主乌汶叻就曾专程出席了贝东丹和彼多在香港尖沙咀举行的盛大婚礼。 泰国大选将于明年3月份举行,假如为泰党能够在大选中获胜,贝东丹顺利出任泰国总理的话,因为有彼多与王室的这层渊源,自然有利于他信与泰王室缓和关系。那样的话,他信和英拉兄妹回归泰国之路将会更加平坦。但愿他信和英拉能够早日实现"回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