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医生说出实情
如今已76岁高龄的刘先生身体还算是硬朗,平时他也喜欢经常出门,在楼下小公园里锻炼身体,见人总是一副乐呵呵的笑脸。可谁都不知道,平日一贯爱笑的刘先生每到深夜都愁眉不展,饱受频繁起夜的折磨。
每天夜里,刘先生总是会在睡着不久后被尿意憋醒,可去了厕所后又尿不出多少。好不容易躺在床上再次睡着,可没多久又会醒来,起夜最频繁的时候,一个晚上甚至要跑好几次厕所。频繁的起夜,让刘先生没了以往的精气神,总是愁眉不展。有时他也就不睡了,直接在床上坐着,看着手机等到天明。
刘先生也曾试过晚上不喝水,期望夜里能睡个整觉,然而事与愿违,就算晚上一口水没喝,还是一样一遍遍地跑厕所。长此以往的频繁起夜,让一向乐观的刘先生苦不堪言。最后,刘先生还是让大儿子带着他去了医院。
在经过大夫的详细检查后,刘先生才得知自己是患上了夜尿症。大夫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都逐渐降低,由于肾脏浓缩尿液的功能降低,造成夜尿增多,因此非常容易患上夜尿症,导致起夜次数增多,但刻意憋尿不起夜同样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那么,对比来看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对人体更健康呢?一、上了年纪,晚上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
睡眠作为人体的一项基础生理需求,有着消除疲劳、储备能量的重要作用。老年人因自身褪黑素分泌不足,深睡眠时间本就减少,再加上频繁地起夜,更容易导致老年人失眠。长期得不到充足有效的睡眠,非常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起夜次数过多不仅会造成老年人夜间入睡困难,影响老年人身体器官的正常修复代谢。同时,由于长期的睡眠不足也会导致部分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以及精力下降,再者,中老年人在夜间摸黑走路,特别容易发生摔倒之类的意外,同时也会诱发一些老年人自身患有的疾病比如高血压晕倒等等,给晚年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而晚上不起夜,一方面能够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睡眠,足够的深度睡眠时间能够使老年人人体的各项器官都得到充分的休息,使人在第二天能够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但另一方面,一味地刻意控制自己不去厕所排尿从而营造不起夜的假象,这种做法就不可取了,是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老年人在夜间被尿意刺激惊醒时,就算刻意不去排尿强行入睡,但大脑此刻其实已经清醒了。由于大脑接收到憋尿的信号,会促使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人体对水的吸收从而达到浓缩尿液的目的,最终实现憋尿。就算老年人选择忽视尿意继续入睡,但大脑其实一直在工作状态,无法真正放松。
因此,如果有了尿意,就需要去上厕所,人为控制憋尿只会加重人体肾脏的负担,会对肾脏产生危害。同时,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免疫力逐渐降低,可以憋尿也容易导致老年人患上一些膀胱类炎症。
晚上起夜与不起夜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但不论晚上起夜还是不起夜都与夜间排尿次数有关,对于起夜次数,有一定的标准吗?如何衡量起夜次数的多少?二、起夜次数有标准吗?
由于大多数老年人睡眠质量低,浅睡眠时间多,因此非常容易被轻度的尿意刺激唤醒,再加上一部分老人肾脏浓缩尿液功能的降低,就算只摄入了少量的水分,还是会生成一定量的尿液,从而导致起夜。一晚上起夜次数在三四次左右都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起夜次数明显超过白天如厕的次数,导致难以入睡,就要开始警惕夜尿症的出现了。
在不影响睡眠的情况下,夜间排尿次数为两到三次最佳。但如果夜间排尿次数超过四次,且连续多天内的排尿量均超过五百毫升,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夜尿症。但是,短期内起夜次数多不一定都是因为夜尿症导致的。
影响起夜次数的因素主要为生理因素,睡前大量饮水,或者进食了很多含水量偏高的瓜果蔬菜等等,都会导致夜间起夜次数增加。但只要在睡前两到三小时内控制饮水数量,避免食用利尿的食物,就能有效减少起夜次数。
如果在刻意地控制了饮水数量后,起夜次数依旧没有明显降低,那么此时就可以初步考虑一些病理因素了。比如,肾脏方面出了问题,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老年人不能憋尿。再者,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如果膀胱方面出现病变,会向大脑发送排尿信号,从而导致老年人起夜次数多。除此以外,也可能是泌尿系统方面,比如尿道部位的一些病变,也会造成多次起夜排尿。
所以,突然发现起夜次数增多,可能是由于以下这些原因导致的。三、起夜次数增多,可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
1、肾脏类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管疾病,以及一些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都会影响肾脏浓缩尿液的功能,导致尿量多、起夜次数多。在肾功能受到损伤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还不明显,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变多的表现,但容易被忽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发表过一则期刊,指出当肾功能受损严重时,会使血浆蛋白从肾脏血液漏入尿液后,就会导致尿液出现大量泡沫。对于中老年人群体,如果发现自己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说明此时肾脏已经损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了,因此一定要立即就医,及时发现病变部位,早诊早治。
2、泌尿系统类疾病
经常刻意憋尿会加重人体泌尿系统的负担,当人体大脑接收到憋尿的指令后,会向泌尿系统发射信号,达到浓缩尿液的目的。因此,经常性地憋尿会导致结石尤其是尿路结石形成,堵塞尿道,造成排尿困难、"尿不尽"的情况,从而导致夜间需要多次起夜排尿。
同时,起夜次数多也可能是由于前列腺部有腺体增生,当腺体增生到对前列腺上尿道产生明显压迫表现时,就会导致尿频、尿急现象,患者由于排尿不畅,往往会多次起夜。
3、心脑血管类疾病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类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高血压的老年人人群,如果出现尿量增多、起夜频繁的状况,就有可能是慢性的心力衰竭。
心衰病人会在夜间卧床休息后,由于心脏功能负荷降低,白天在皮下形成的水肿液体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肾脏排出,因此患者会出现夜间尿量多,频繁起夜的情况。对于本身患有一些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老年人群体,如果出现起夜次数突增的状况,最好尽快就医查看。
4、尿崩症
尿崩症,也是造成起夜次数过多的原因之一,这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性或肾脏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尿崩症患者一般男性较多。尿崩症多由于人体缺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或是由于机体存在多种病变引起自身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烦渴、多尿、低渗尿等情况。
临床检查时,每日尿量超过2500毫升就可以称为多尿了,而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可多达4000至20000毫升每日,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如果出现烦渴、多饮、多尿的现象,就要考虑尿崩症了。
另外,医生多通过血尿渗透压测定和禁水--加压素试验来诊断尿崩症,且该试验有利于评估尿崩症程度和类型。如果确诊为尿崩症,就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切莫讳疾忌医。
5、生理或精神方面的原因
生理因素则在于睡前进行了大量的饮水,或者进食了较多含水量丰富的瓜果蔬菜等,都会造成夜间尿量增多,起夜频繁。但与其它疾病引起的多尿不同,生理因素导致的尿量多表现为排尿次数多,每次排尿的尿量大。
精神因素则是在精神过度紧张或者长期处在焦虑情绪之中的情况下,也会引起烦渴、多饮,从而导致尿量增多,尿频,起夜频繁的问题。
除此之外,糖尿病也会有多尿、烦渴、多饮、起夜频繁的症状,但因其伴有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的情况,因此易于鉴别。
在了解了起夜频繁可能的原因之后,那么对于中老年朋友们,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减少起夜次数呢?四、如何减少起夜次数
如何减少起夜次数?关键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起夜频繁,可以通过晚餐后少量饮水或不饮水,少吃含水量多的食物来降低起夜次数。用餐后可以出门散散步,利于身体消化食物,晚餐时间最好与入睡间隔三个小时以上,有利于肾脏转化尿液,从而在睡前排尿,降低起夜次数。
由精神因素导致的频繁起夜,常常是由于患者处在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中引起失眠,从而导致起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先通过调整情绪来缓解压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放松情绪。再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失眠情况,改善睡眠,例如安神补脑液、养血清脑颗粒等。
除此之外,由病理性导致的多次起夜,在起夜时常常伴有身体不适感,因此建议尽快就医,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如果起夜排尿时伴有尿急、尿痛、尿道灼烧等,可能是较为常见的尿路感染,可以通过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处方药治疗。
因起夜频繁的病理性因素有多种,不论如何还是早日积极就医检查为好,切莫讳疾忌医,耽误病情。五、写在最后
人到中老年,各种各样的疾病纷至沓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常出现在中老年朋友的身上,除此之外,中老年朋友频繁起夜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会因多次起夜而感到烦躁不安,影响睡眠,而且由于老年人腿脚不利索,半夜起床迷迷糊糊,身体较难保持平衡,容易磕碰到各种家具摔倒,又给身体负担"雪上加霜"。
因此,尽快就医,积极治疗才是保证身体健康,解决起夜频繁的良策。参考资料:
[1]杨兴智.中老年男性频繁起夜,需警惕"前腺"危机[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1(09):16-17.
[2]黄伟杰.常做三件事减少老年人起夜次数[J].山西老年,2020(01):59.
[3]贾继东.起夜过多警惕6种病[J].老同志之友,2019(10):48-49.
[4]张小六.老人起夜四注意[J].山西老年,2018(07):59.
#健康真知计划#
他被誉为好莱坞大佬,操纵奥斯卡,性侵女明星,如今已活不出监狱刚刚进入好莱坞的女性需要注意什么?如果韦恩斯坦邀请你参加他在四季酒店办的私人聚会,千万别去!这是好莱坞著名影星在某公开活动中,通过摄像机对好莱坞女新人的劝告。她之所以在镜头面前如此
花溪公园芙蓉花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唐王维木芙蓉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唐王维临湖亭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
黑暗光年体验报告一开始进入游戏,玩法挺简单,容易上手,就是挂挂机跑图,结果一路上居然没什么人,还是新服。1。最主要的任务npc我都不知道是谁跟我说话缺少了新手指引,像自动对话,跑了一些图,突然接到
龙珠斗士Z评测吃我一发十倍龟派气功热门动画IP改变成游戏的例子已经是相当多了,而龙珠作为一款现象级经典IP,不知道已经被做成过多少款游戏了,不过跟其它的动漫改编作品一样,这些游戏的质量参差不起,大部分都只是粉丝们自
提倡低盐饮食,需警惕隐性盐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日前心血管病患者人数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45亿。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有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约
这个夏天,来一口桃子味的满足,快收下这份吃桃攻略吧市健促中心介绍,甜甜蜜蜜的桃子,很多朋友都爱吃,但是桃子吃多了,你的肠胃可能会扛不住。桃子的营养价值有多少?哪些人群不宜吃桃子?快收下这份吃桃攻略吧,助你快速成为吃桃专家!详见桃子
关爱男性健康男性不应期?如何缩短不应期男性应该都有这种感受,就是在性生活的时候,射完之后兴趣就会立刻的消失。有一句话不是这样讲撸前淫如魔,撸后圣如佛,这主要是因为在射完之后,男人会进入一个不应期。在这个时候,无论怎么刺
唐代女性文化生态管窥以唐语林为考察对象01唐语林概述在唐朝时期,由于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高峰。因此在整个的社会风气与文化精神层面上,唐朝时期与其他的封建王朝时期产生了极大的不同。尤其是女子的社会地位与女子的文化风尚道德
赵丽颖35岁生日收祝福太冷清,谁是真朋友?于正又给自己加戏了文趣灵儿(文章出品原创号蜗牛娱乐话,禁止转载)相信很多喜爱赵丽颖的网友朋友们都知道,10月16日是赵丽颖的生日,一转眼,小赵同学都已经35岁了,保养得真是好啊,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
朋友圈里的二十大时光丨会后1小时,他的500字感想火了!每个字都是科技人的真情实感开栏语金秋十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开幕。这是崭新的起点。回首,是逐浪奔腾与非凡跨越展望,有豪情满怀,有一路光明。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因拼搏而收获,因奋斗
胡琏晚年追问特务韩练成郭汝瑰刘斐,到底谁是共谍头条创作挑战赛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军在江南苦心经营的防线几天内土崩瓦解。在鹰潭市城西的三岔路口,淅淅沥沥的雨中,一辆辆满载战士的道奇大卡车疾驰而去,一路
作家日签汪剑钊美总是安静的本期作家汪剑钊汪剑钊,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著有希望在绝望深处迸发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的新文学阿赫玛托娃传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诗文自选集诗歌的乌鸦时代,译著普希金
漫赏东坡诗词丨第一集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视频加载中东坡先生自1097年被贬海南,在这里足足待了三年,这三年时间,他给海南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诗词,让世人对海南的这个曾经的蛮荒之地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在诗
扬州刘白初逢席上唱合诗(粤语吟诵,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粤语吟诵,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下面链接是另外三首的吟诵音频,需要自己点一下哦!吟诵唐敬宗寶歷二年揚州劉白初逢席上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吟诵唐敬宗寶歷二年揚州劉白初逢席上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扬州刘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产央视网消息早春时节,宁夏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农业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为今年的春耕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在宁夏石嘴山市头闸镇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区,当地利用农闲时间
二胎时代之问题,感同身受影视杂谈这几天,追了一部剧二胎时代,感同身受。好在最后结果好,让我对现在的生活还充满信心。谁让我也生了二胎,还是双胞胎呢。二胎时代是一部很深刻的现代电视剧。在放开二胎的政策背景之下
泉州晋江急寻青年女子走失多日,患精神分裂症,穿白色外套,拿粉色雨伞走失者姓名林艺荣走失者性别女走失者年龄30走失者特征患精神分裂症,穿红色毛衣白色外套白色裤子粉色拖鞋,拿粉色雨伞走失时间20230209走失地点福建泉州市晋江市罗山街道联系人家属联
弘扬志愿精神创建平安社区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治安工作,确实维护好辖区秩序,提高辖区居民的防护意识,2023年2月25日,五里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税务局开展以弘扬志愿精神创建平安社区为主题的社会治安
方便快速高效!全国首份全流程在线人身安全保护令从这里发出日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在24小时内成功发出全国首份全流程在线人身安全保护令,成功预防一起民转刑恶性事件。据悉,该案中的王某和李某系夫妻关系,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李某向龙湾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俄乌冲突对世界大国的影响俄乌冲突已经一年了,这么久的时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恐怕连冲突的幕后大佬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想到。拜登旋风式访问乌克兰现在的局面是,美国及北约各国明里暗里的支持乌克兰,拜登旋风式的访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姐弟恋现象增多?多地民政部门公布了2022年度婚姻登记的大数据,数据显示现在姐弟恋的比例较以往有所攀升。以杭州为例,女性比男性大1至4岁的,占了结婚比例总数的将近20。此外,杭州男女婚姻登记的平均
打好碧水保卫战需久久为功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