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翘首以盼的养老金调整,终于来了。我就给大家详细地解读一下今年的上调政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有哪些注意事项? 26号,人社部、财政部发布发布区,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其中明确养老金上调幅度为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的4%,这也意味着,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养老金还是迎来了18连涨,广大退休人员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落地了。所以我们要感谢国家,在经济等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还是上调了养老金。 当然,今天的4%与之前相比,还是略有下降的,例如2021年是4.5%,2020年是5%。关于这点,大家也需要理解,因为疫情的影响不是独立存在的,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牵连其中。 另外,上调4%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会涨4%,因为退休人员各自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缴纳的基数、年限、工种、年龄、所在地区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最终上涨的时候,可能有的人多,算下来会高于4%,也可能有的人少,低于4%。 同时,通知还对可以享受本次养老金上涨的退休人员做出了明确,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今年刚办理退休,那么是不会参与这一次的养老金调整的。 所以,这里也就涉及到补发的问题了,通知对具体时间做了明确,是从2022年1月1日起起算,一分都不会少,大家不用担心。 那么具体的调整政策是怎样的呢? 这次的养老金调整跟以往的惯例一样,仍然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三种方式,但也有些特别的地方。 首先是定额调整 ,它指的是给所有退休人员统一调整上涨幅度,每个人都一样,力求公平。 其次是挂钩调整 ,主要指的是跟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缴费水平挂钩,所以我们常说长缴多得、多缴多得。不过这句话其实是有2层含义的,一方面缴纳的时间长、基数大,积累的自然也就多,未来领取的也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缴纳时间长、缴纳基数大,养老金上调的幅度就会更高。例如,1000元上调4%是40元,而5000元上调4%是200元,差距巨大。所以也就会出现,有的人每年可以上涨几百元,有的人却只有几十元的情况。 另外,前面我说得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今年在通知中说道:应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大家要注意的是"应与",而在去年使用的是"可与",那么这2个词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应就是应该,有要求的意思,而可则有2个意思,包括可以和不可以,所以区别还是很大的。 同时,最后一句还说道: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那么总结下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正在鼓励甚至是要求加大挂钩调整力度,这意味着长缴多缴的退休人员,将会迎来更大幅度的调整。 所以我也建议广大年轻朋友们,对于养老保险这件事,一定要重视起来,提前做好规划,尽早缴纳,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缴纳,不要图一时省钱,以为缴够15年就能办理退休,就万事大吉了,这会让你在退休以后,领取养老金的时候贪小便宜吃大亏。 最后一个是倾斜调整 ,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是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特殊群体,给予一定的上调政策。 那么问题又来了,养老金调整方案什么时候可以落地呢? 通知中明确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2022年5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也就是说,养老金上调方案将从6月份开始落地实施。 总之,在大环境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仍然迎来了养老金的18连涨,实属不易,虽然上涨幅度略有下降,但拿到手的养老金终归还是多了一些,这也是好事儿。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这里是养老公社,每天分享养老方面的各种资讯和话题,记得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