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课外书不能给学生看了?北大教授曹文轩,或成第二个吴勇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意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书本。不过当下对于中小学生家长而言,完全变成了另外的含义,那就是学校统一发的课本也不能完全"信"了。
清华美院的吴勇原本在行业内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获得了课本插画的设计权限。然而他并没有像水墨画大师张兆和一样,因为绘制课本插画而走红,反而因为插画太丑而引发众怒。
在家长们的努力排查下,大家发现,原来有问题的不止是人教社数学课本的插图问题,很多学生读物的内容也有争议性。甚至有家长怀疑这些设计者和审核人员,不是专业能力有问题,而是另有目的。
除了课本以外,青少年学生读物变"毒"物
从学前教育阶段,到义务教育范畴,学生们普遍阅读量不达标,仅有的阅读范围,也主要来自于学校发的课本和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家长在购买课外书籍时,也主要以畅销书为主,以为有知名作家的推荐,就更加有保障,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就越大。
自从家长们发现人教社数学课本上的插图"画风突变"后,便开启了"找茬"模式。发现数学课本上不仅人物丑,看起来像"大聪明"一样,很多插图也莫名其妙。试问学生看着这些大灰耗子,如何能提起对数学科目的兴趣?
语文课本上,虽然人物插图好一些,但是"书法示例"叫一线教师忍无可忍。这完全就是错误示例,字迹不标准,而且格式也七扭八歪。以往有些家长还以为是老师教得不好,如今看来与课本的错误引导有一定的关系。
英语课本上人物比数学课本好看多了,但是一名穿唐装的女学生跪着的姿势,让很多学生无法接受。不要觉得这所家长的过激反应,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问题重重,幼儿园发的绘本也叫家长大惊失色。除了此前曝光的"舔汗"、"扁鹊"以外,还有很多绘本家长看了都脸红。与其说是安全教育,实际上对学生的伤害更大。这些学生读物,到了孩子的手里,完全就成了"毒"物。
哪些课外书不能给学生看了?
网上流传着一份,班主任老师公布的首批需要收缴的问题图书名单。近期家长吐槽问题比较严重的图书,都位列其中。其中包含不少学生和家长耳熟能详的作家和畅销书籍,难免让很多家长倒吸一口凉气。
比如大家熟悉的《马小跳》系列连环画图书,向来以画风可爱,贴近生活,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然而有家长却发现,其中一本内容,竟是学生因不想练习钢琴而想自杀。书里面还有商量"哪种自杀方式比较好"的内容,这不仅让家长后背发凉。
难怪现在中小学生离家出走、寻短见的情况层出不穷,原来竟是受课外"毒"物影响。天真的家长,还以为给学生购买这些图书,能让学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结果却是南辕北辙。
还有些读物,借着描写动物而打"擦边球"。这对于青春期学生而言,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一个名字引发家长们的注意,很多被下线的学生课外读物封面上,都有"曹文轩推荐"的字眼。
北大教授曹文轩,或将成为第二个"吴勇"
曹文轩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毕业一年后留校任教。他的父亲就是小学校长,所以他从小就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在北大执教期间,写下不少优秀的儿童读物,奠定了他在作协的地位。
难怪在很多家长眼中,有曹文轩教授推荐的书籍更受欢迎呢。现在在家长眼中,曾在日本某高校执教过的曹文轩,或将成为第二个"吴勇",令家长们憎恶不已。
可是家长们看到这位曹教授的文章后,比看到吴勇的插画还难以接受。尤其是《大语文》此前还是全国中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籍,这些课外阅读对学生造成的影响,要比插画更加直接。这不仅会影响美学教育,甚至会直接影响道德教育。
教育部已下达通知,要对中小学生的课本以及课外读物进行重新审核,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下架收缴,不能让这些"毒"物继续腐蚀学生的教育根基。
此外家长们也呼吁,对于相关责任人绝对不能姑息,下架问题读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教育行业也需要一次彻底的"清朗行动",还学生一片净土。
今日话题:大家还发现哪些读物不适合学生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