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六岁,居然每个月你要给五百元?太多了吧!你要知道,五百元买大米,就算是五块一斤也要买一百斤,那可是整整一百斤啊!可能比你的体重还重。你两个小孩还那么小,你自己都知道,能吃得完吗?再说,现在物价也低,五百元买青菜萝卜,肯定会堆成一座小山那么多。加上你小孩可能你教育得比较听话,什么牛奶水果饼干糕点通通都不吃,你孩子也知道里面有添加剂,对身体不好。那么点大的小孩,衣服也不用穿,充其量冬天随便裹点破棉花都可以了。毕竟是小孩嘛,病了痛了饿了冷了热了,也无所谓,拖拖就好了。你婆婆也真是太狠了,居然找你要五百元一个月,起码她一个月赚了你四百有多。想问,是不是你亲婆婆哦?是不是你孩子的亲奶奶?我还听说,现在的婆婆带孙子,不但不用给钱,甚至会倒贴钱,直至贴到她去世。所以,你真不能给那么多钱,五百可是一笔不菲的巨款了! 回答了:婆婆给我带孩子,一个4岁一个6岁,每个月我给她500块钱多不多,天下做父母都把他(她)们最好的都已给了你们了,从不会在些问题上会去计较,根据你们能力的大小而决定,反正是一家人,父母不投什么物资和金钱,投的是一个家的安稳,家和万事兴。就讲讲:一、家有两个孩子。二、现在500元的概念。 一、家有两个孩子:现在的家庭有两个孩子,不提老人有多开心哦,他(她)们代表着这个家的人丁兴旺,让老人看到希望,把再多的钱用在孩子们的身上也乐意,是心甘情愿的,老人很开明,不会觉得少。 二、现在500元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现在的钱与过去的钱无法相比,过去50元能养活一家人一个月,现在的钱物价各方面都很贵,500元看你怎么用,一下就完了不值钱,放心吧父母不投你们多少钱,根据能力的大小给500也行不会计较的,有钱就存着,家有两个小孩,将来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放着备用就行。 总之,钱不在乎多少,有心就行。(一切出乎于家庭的兴旺)~~人生美景 奶奶带孙子不能用五百元酬劳来衡量,这是亲情的延续,我们应该感恩报德,加倍孝顺老人,当然少不了金钱。 二个孩子的抚养责任应该落在父母头上。天下的奶奶都喜欢孙子,这是人之常情,享受天伦之乐,这是老辈应该享有的权利。 看护孩子的责任,如果乐意皆大欢喜,如果不愿意,任何人都不能强求,无论站在任何角度都没有这份义务。 亲情无价,金钱不是万能的。五百元钱更买不了什么东西,婆婆的付出永远不止一个伍佰元,更不要错误地认为,孙子是你们家的,奶奶不应该看吗?这种观点就大错特错啦。 身为儿媳,婆婆给你带孩子,首先应该千恩万谢,好好孝顺。决不能用伍佰元酬劳当成等价交换,甚至认为还有点多,你不认为有点过份吗? 图片来自网络 儿媳妇托人给大姑捎话,说每个月给她500块钱,让她去城里帮着带孩子。大姑却把头一摇:"别说500,就是给我5000我也不去了!" 大姑家有两个儿子,在年龄上相差几岁。两个表弟长相帅气、身材挺拔,又十分的风趣幽默,毫不费力的各自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进了家门。 大姑心里高兴,逢人就夸儿子争气,儿媳妇漂亮, 脸上乐开了花。 老大媳妇进门早,没过一年就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大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当初为了大表弟结婚,大姑和姑父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为他在城里买了一套小产权房子。虽说没有安电梯,通燃气,也没有物业管理,也总算有了一处安身的所在。 大媳妇不想在老家坐月子,大姑只能去城里伺候,她心里有点不愿意,但嘴上没有说出来,而是痛快的答应了。 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大姑对城市生活很不适应,天天待在百十平米的屋子里不出门,要多憋屈有多憋屈,这一个月下来儿媳妇没怎么样,快把她憋出毛病来了。 可日子刚开头,怎么能说走就走,大姑虽然心里渴望农村的自由,也只能继续蜗居在城市的钢铁建筑之中。 时光匆匆,很快大孙子到了三岁,该上幼儿园了,大姑也慢慢适应了城市里的生活。 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她就去超市买蔬菜水果,为的是新买的新鲜。中午吃完饭,哄孩子睡会觉,下午带着出去转一圈,回家已经到了傍晚,做好一家人的饭菜,等大家吃喝完毕,她收拾完残羹剩饭,已经到了半夜,也正好到了休息时间。 在这中间小表弟结婚了,房子也买在了老大家附近,不过价钱比起当初多出来了将近十万。 姑父这几年在工地干活,一年四季很少停歇,就这挣的钱离给老二买房子也远远不够,好不容易借了几万才勉强凑够。 害怕老大两口子有意见,约定借的钱让老二来还,老大老二都同意了。 老二媳妇也挺争气,结婚两年同样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大姑这时候却犯了难,大孙子刚带到能上幼儿园,还没松一口气,二孙子又来了,她有心不带,却说不出口,手心手背都是肉,给老大家带了,要不给老二带,肯定要被说偏心,搞不好就要闹出家庭矛盾。 既然这样那就给老二家带吧,反正自己也有经验了,肯定比原来要顺手。 关键带孩子这活并不轻松,天天二十多斤重的东西压在身上,时间一长大姑的膝盖就出了问题。 说良心话她腿上有毛病也不全是带孩子累的,毕竟年轻的时候出过不少力,身体有点透支,到老了就很容易出问题,而带孩子正好加剧了这个过程。 大姑的腿疼的越来越厉害,上下楼梯有点费劲,到医院一检查,属于骨性关节炎,没什么特别的治疗方法,医生给开了药,让回家多休息。 休息是不太可能了,只能吃药看看,果然像医生说的那样,吃了药腿不疼,一停药腿又疼了,治标不治本。 勉强把二孙子带到一岁多,孩子学会了走路,不用天天抱着了,可又四处乱跑,大姑天天瘸着腿在后边撵,很多时候都赶不上。 大姑终于忍不住了,提出想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顺便把腿治一治。 治腿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婆媳关系相处不好的原因在里边。 大姑有个毛病,爱在人前显摆,并且管不住嘴,走那说那。 大儿子工作好,挣钱多一点,媳妇娘家也相对有钱,再加上大姑和他们一家在一起生活了三年,感情上深一点,嘴上老是拿老大一家四处炫耀。 在外人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关键她在老二家里也经常说。老二是个打工人,媳妇娘家条件也一般,说的多了,他俩听起来就有点刺耳,老二不说什么,他媳妇心里就很不痛快。 再加上大姑腿有毛病,需要三天两头跑医院拿药,孩子带的也少了,老二媳妇就更不高兴了。 事有凑巧,在给老二家带孩子的时候,老大媳妇又怀孕了,这要是要生了,到时候还得大姑帮着带孩子。 老二媳妇听大姑在她面前老提这事,再也压不住火,俩人大吵了一架。 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大姑是否偏心上,二儿媳说的很清楚,大姑天天把老大一家挂在嘴边,什么都是他家好,给他家带了三年孩子,有病了却到他们家里来治,这些不说,老大家添二胎她又要跑去带孩子,把这边撇下不管了,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她觉得婆婆太偏心。 大姑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自己一视同仁,两边都是自己的孙子,她也两个都带了,虽然一个时间长一个时间短,但孩子都好,说她偏心,她是死活不承认。 为此俩人争论了一番也没个定论,大姑一气之下就回老家了。 回家没多长时间,老大家又添个大胖小子,这次大姑的脸上再也乐不出来了,愁的眉毛都拧成了一旮瘩。 既然生了还得去带,大姑拖着病腿又去照顾自己的媳妇和孙子了。 没想到孙子刚出满月,老二家里就传来消息,儿媳妇又有喜了,提前和大姑打个招呼,让她做好准备。 大姑听完以后犹如一个晴天霹雳,那有半分喜悦,心里的苦的就像吃了黄连一样。 果然几个月之后老二媳妇就生了,还是一个大胖小子,大家都说大姑家男丁兴旺,是几世修下来的福气,只有大姑心里叫苦不迭。 大姑在人前装高兴,回到家里长吁短叹,她一合计,干脆撂挑子不干了,让她们自己想法子带孩子。 说不干就不干,大姑回了老家,死活不回城里了,按说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姑年纪一天天大了,再加上身体不好,带孩子的确有点力不从心,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 关键她选的时间不对,刚带完老大家孩子,老二家还在做月子,这时候不干,摆明了会让老二家有意见,无形之中又加深了矛盾。 果然不出所料,老二媳妇无奈之下只能去找她母亲帮忙,同时对大姑恨得咬牙切齿。 老二媳妇她母亲伺候完月子家里有事回去了,家里两个孩子没人带不行,这次表弟亲自出马给大姑打了电话,让她无论如何再去带几个月,等孩子大一些就让她回家享福。 大姑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了,这人心里不高兴,脸上就带出来了,老二媳妇他俩本来就不对付,没过几天俩人又吵起来了,越吵越凶,差点动了手。 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老二媳妇在网上买东西,让大姑去取了几次,大姑心里很不舒服,一是自己腿脚不方便,二是嫌媳妇乱买东西,不知道节俭,就说了她几句。 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用得着别人在那指手画脚,儿媳妇越听越来气,再加上原来积压下来的怨气,和大姑彻底闹翻了。 俩人越吵声越大,把邻居都惊动了,后来大姑扬起手来作势要打,被人给拉住了,她也知道这一巴掌真要打下去,估计儿子这婚姻就保不住了,可手都举起来了,总要落下去,她一狠心,一巴掌打在了自己脸上,当时大家都愣住了。 儿媳妇也被她这阵势吓住了,以为她是气糊涂了,也就不敢再说了,大姑打完自己,一扭头进了屋里,简单收拾了自己的东西,一瘸一拐下楼坐车回家去了,别人想拦,可一看大姑要吃人的模样,吓得没人敢吭声了。 大姑回家以后,看到儿子,媳妇的电话一概不接,天天吃饭、睡觉、看电视,日子过得很惬意。 没过几天,儿媳妇托人捎回来话,只要大姑去城里带孩子,每月给她500块钱,有其他的要求也可以满足。 大姑却把头一摇,"别说500了,就是5000我也不去了,有能耐她自己带去。" 后来大姑真没去,不过大姑夫却去了,没办法,总不能看着儿媳妇作难不管啊,这长辈还能和孩子一般见识,再说,大姑的性格也的确有点强势,有时候管的太宽,难免让人反感。 男人带孩子没有女人细心,再加上老公公和儿媳妇在一起多有不便,老二媳妇就想请个保姆。 可是一打听,请一个保姆可不便宜,在我们这样一个小地方,一个月最少都要7,8000,好一点的上万,不是有钱人家实在是请不起。 后来儿媳妇又找她母亲帮忙,这才解了燃眉之急,不过她和大姑的关系也势同水火,暂时没有了缓和的余地。 从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来,500块钱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两个人之间没有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才导致矛盾越来越深,以至于到最后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写在最后 婆婆帮忙带两个孩子,媳妇每月给500块钱,多不多?不但不多,而是太少了。 为什么? 如果拿金钱来衡量婆婆的付出,我觉得5000都是少的,不相信你去找个保姆看看给人家多少钱人家能干这个工作。 很多人觉得婆婆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甚至有人放出狠话:现在不带小,以后不养老。 现在人生活压力大,夫妻双方上班赚钱才能勉强养家糊口,要父母帮忙带孩子也的确是迫不得已,即使是这样,也要心存感激之情,不能把父母当成免费保姆来使唤。 像这样婆婆帮忙带两个孩子,每月给500块钱,还要问问多不多的,孝心何在? 当然,某些婆婆的人品有问题,和媳妇处不来,处处挑媳妇的毛病,和她们为仇作对,这样的婆婆就不值得同情了,应该遭到我们的谴责。 这样的婆婆一般不会替媳妇考虑,更不会帮忙带孩子,所以说钱不钱对她们毫无意义。 你们说对吗? 这种事在农村多了去了,公婆就是孙子孙女的免费保姆,哪有几个给付生活费的,那不是见外吗?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访问了几个村民,她们的回答让人心中温暖,她们几乎说话的口气都一样,其中有一个婆婆说,"他们也不容易,两个人整天起早贪黑的,挣钱也是为了这个家,给不给我们钱不重要,只要他们高兴,不吵架,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还有一个婆婆对我说,"现在大多是一个儿子,哪分的那么清楚啊,我们现在还不算老,偶尔打短工挣些钱也够花的,再说,以前多少还有点积蓄,只要我们病了儿子儿媳们管我们,我们就知足,带孙子让儿媳出钱,那还是一家人吗?" 在一旁的公公也说,"带孙子是我们的快乐,每天看不到都想,至于儿子儿媳给不给钱,从来没想过,就是给也是逢年过节图个吉利,带孙子让儿媳给报酬,我觉得有点不地道"。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老人并不图你们给多少钱,而更在意你们夫妻的感情,只要你们过的好,老人就高兴!至于婆婆给你们带两个孩子,你每月给500生活费,这个没多没少,只要老人们够吃够喝就行,什么时候钱不够花,你们再给也不迟,其实,只要老人不生大病,基本上不会用你们给多少钱。 只要你们好好工作,平平安安,夫妻同心,老人们就是日吃糠咽菜也是高兴的。 没事常看看老人,多一些关心,多一些体贴,这比给多少钱更重要!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看题主这个意思,要我回答给500块钱多不多,为讨满意,看来我只能是答有点多了?(苦恼人的笑) 当然了,人没有一样的,也确实有自带工资上门倒贴着看孩子的婆婆。比如我中专同学李X,上门伺候着儿子一家4口,还每月给儿子6000千元还房贷。 可这样的婆婆毕竟少,因为没摊个好单位、退休金少或农村的婆婆还是大多数,她们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财力。 比如那年与老伴一起洗牙,牙医的婆婆在门外看着孙子,老伴问她(家是农村的)儿媳给点零花钱不?"一分不给,还得看她的脸"。…… 所以比起这个牙医,题主还算好的,毕竟没一毛不拔。(笑) 回到正题,让我答多不多? 如果你婆婆有退休金,而你又并不是收入颇丰,或家财万贯,就不算少,表表心意即可; 如果是两个孩子由婆婆负责管吃喝,而她又无收入,且你又月入过万或家资丰盈,那给这点钱就不是多不多的问题了,是有点讹人了,你说是不是? 还可算一下,如果雇保姆看这两孩子,要开多少工资?那多不多?我请题主也回答。 我看到这个问题惊诧莫名,你婆婆帮你带孩子,你每个月给500块钱,我认为你给的太多了!多的你婆婆都数不过来了,我看你还是别给了,太多了,给你婆婆都造成负担了。 这要是在农村,你婆婆能用这500块钱干老大的事了,拿出200块买笨鹅蛋,四块一个能买50个,再孵出50只小笨鹅。 再拿150块买笨鸭蛋,一块五一个能买100个,再孵出100小笨鸭。 最后拿150块买笨鸡蛋,一块五一个,也能买100个,再孵出100小笨鸡。 这样你婆婆带领两个孩子创业,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四岁能挖菜喂鸡鸭鹅,六岁的能放鸡鸭鹅。 你婆婆往摇椅一趟悠哉悠哉,活的非常舒服惬意,都享老福了,招来好多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都说你是一个"好"媳妇。 你婆婆用这些钱,来个鸡下蛋,蛋孵鸡,还有鹅和鸭,都能形成规模,来个产销一条龙,你婆婆都能二次创业。 你婆婆因为你给的500块钱,一个月都能挣万八千的,都发家致富,用不上几年就能超过世界首富,从此新首富诞生了,得非常感谢你啊!都得感谢你八辈祖宗。 你们两口子都不用出去打工,你婆婆都能养活起你们,还能有余钱给你们,让你们吃喝玩乐享受人生。 你们是真的太"孝顺"了,"孝顺"的都没边了,你婆婆都得对你们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生了"好"儿子,娶一个"好"媳妇。 我们都得向你学习,也给500块钱,让老人发奋图强,领两个孩子再创辉煌。 我不知道题主是住在乡村还是城市,500元是指三个人的生活费用,还是500元钱给你婆婆零花?没有说明白,我觉得不论以哪种方式给钱都是不多的! 500元,作为现代生活的消费,它能起着什么作用,猪肉一刀切都要在30元一斤,蔬菜都在5.6元一斤,大米也在3.4元一斤,你想,还有两个孩子在一起生活,他们的零食钱一个月最少也需要200至300元,如果住在城市还有许多消费都不算进去。 如果住在乡村:情况要好一些,可自己种一些蔬菜,养一些鸡、鸭补贴生活费用,可减轻经济负担,但确切来说,500元如果真正来生活,不论在农村或城市,都是不多的! 如果给你婆婆是零花钱:还说得过去,可以节省一点花或不花,大部分老人都会节俭,省吃俭用,只要吃饱了,有衣服穿,他们都不会随便去乱买东西,这样500元钱算是可以的。 说实在的:如果你们外出工作,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就是你不给钱她也会帮你带,因为是一家人,只要你们过得富足,有拼搏精神。在外闯出一番事业来,你婆婆是不会计较钱的。 钱不是打动人的心灵,最主要是婆婆帮你孩子,你应该多与它沟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礼物或一件漂亮的衣服,都会感动老人的心灵。因你们在外拼搏也不容易。 婆婆给你带孩子,一个4岁一个6岁,每个月给她500块钱,真心觉得不多。当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500块包含了两个孩子的各种开支和婆婆的辛苦费,真不多。 婆婆给你带孩子,一个4岁一个6岁,单从吃主食上面来说,花销相当来说也不太。但就现在的物价水平,500块钱要满足两个孩子的各种开支,确实还是很难的。 而且一个4岁一个6岁的小孩,还很小,你的婆婆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钱不应该去衡量儿孙亲情,但适当的金钱上的补偿还是会给到老人很大的心理安慰。 2.500元只是作为你婆婆的辛苦费 你婆婆给你带孩子,孩子的各种生活用品及家庭开支都是你在付,这500块钱只是给婆婆带孩子的辛苦费,那我觉得看你自己的条件和婆婆的接受能力来定了。 如果你给她500块钱,她嫌少了,那就是真的少了。如果你给她500块钱,她觉得太多了,不用给那么多,那你就可少给点。 3.婆孙关系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适合自己家的就是最好的。 都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钱多钱少不是衡量婆孙关系的唯一标准,适合自己家的就是最好的。 像我的婆婆的话,她从来不要求我给她多少钱,只要孩子的吃穿用度够用就可以了,至于她自己,有钱花就行了,根本就不在乎我给她多少钱。逢年过节的,给她买件衣服什么的,就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婆婆给你带孩子,一个4岁一个6岁,每个月给她500块钱真心不多。但既然你自己问出这个问题了,至少在你的心里是觉得这500块钱给得有点多了。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你觉得多不多,而是你的婆婆能接受的底线是多少。 我是@尹尹曰曰 ,爆文作者,专注情感问题的解答。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谢谢您的支持 我的天,这样的问题你还好意思问,我就问问孩子是谁的?是你的还是你婆婆的?第二、你如果自己带孩子每个月在孩子身上要花多少?第三、如果不是你婆婆带孩子你雇人要给人家多少钱?500块钱现在够干啥的?我今天买了一块扇子骨花了94三口人最多配菜吃一天吧?还要配菜。不多说了,说多了我怕我没忍住骂你,婆婆或者自己老妈都是人,而且年纪大了更容易累,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没有义务为你带孩子,更没有义务出钱还出力,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条件好体力好不计较生活品质,带是需要我愿意,我如果不愿意别说500,5000我都不带,儿子都没指望,还指望孙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