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们根本不知道啥是心绞痛,还一直以为是颈椎病能呢? 这是昨晚抢救的34岁男性患者家属说的原话,34岁后背疼了一个月,一直当颈椎病按摩,还真管事,有时候就不疼了。按摩医生说颈椎和心脏都不好,按摩的时候,还按摩了专门治疗心绞痛的穴位。说是在网上看一位北京专家说的,那位专家60多岁,在他经历中曾经按摩后背这个心绞痛穴位,救活过一个人,所以值得信任。 按摩有效吗? 结果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还以为颈椎病加重,一直在家扛着,最后心衰了才来医院,耽误了一个月,最后还耽误了18小时,才34岁就出现心衰,这以后可咋办呀? 类似的情况我们每年会遇到好多,上个月有个肚子疼的,以为是肠胃病,就没看,最后猝死,打120确诊是心肌梗死。过年的时候收了一个牙疼一周的,最后确诊也是心脏引起的。 其实很多症状都可能是心绞痛,只不过老百姓以为只有心脏部位疼痛才是心绞痛,据统计有50%的心肌梗死患者,都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肌梗死,就是因为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心绞痛。大部分猝死的人,就是因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心绞痛,没有及时就诊,最终耽误,导致死亡。大部分心肌梗死就诊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心绞痛,自己是心肌梗死。 您想想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得了心绞痛,能不去医院看病吗?一个人得知自己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能不马上打120,能不马上去医院吗?我想不会,就是因为大家根本不了解什么是心绞痛,为自己的常识缺乏而付出代价。 我们医务工作者+科普者,也就是心血管医学科普者有义务,有责任,把心绞痛的知识告诉大家,减少大家的误区。了解心绞痛的症状,有时候真的能救命。 如果这位34岁小伙子,了解一点心绞痛知识是,那么肯定不会心肌梗死,不会心衰残疾;如果按摩师有一点心绞痛的知识,就不会给人耽误,更不会傻傻的相信按摩后背穴位能治疗心绞痛,能救命。 说到这里解释一下:心绞痛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特点2-10分钟,最多15分钟,很多人以为吃了什么急救药过了十几分钟心绞痛好了,或者按摩什么穴位十几分钟就好了,就以为药物有效,就以为按摩有效。岂不知,心绞痛本身持续时间就是15分钟以内,一般不超过10分钟,可是很多人也不知道真的无知,还是以某些方法骗人,说某药有效,按摩有效,如果能在两分钟左右缓解疼痛,那才叫有效,而不是说按摩二十分钟有效,不按摩心绞痛也会自我缓解,更不要说一个专家,一辈子就用某一种方法治疗了一个病例,就敢拿出来说推广,真不知道是什么专家。试问那个病例肯定是心脏病吗?就算是心脏病就一定是按摩这一个穴位的效果吗?就一个病例,怎么保证有普遍性?怎么保证对大多数人有效? 真的有点莫名其妙,老百姓可以不了解医学常识,但有的人是医生,还打着医生名号,甚至大专家名号,来糊弄百姓,心里是咋想的? 这也难怪,我们在科普,有人也在科普,而且更多人原愿意相信按摩能治心绞痛,因为不用吃药没副作用,但事实并非大家看到的那么简单。 好吧,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心绞痛都有哪些表现? 第一、心绞痛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也不仅仅是胸疼,这一点必须明确。 第二、除了胸部和心脏部位,还可能是头疼,牙疼,后背疼痛,左肩疼痛,上腹疼痛等等都可能是心绞痛。 第三、除了疼痛,还可能是胸闷憋气,心慌心悸,咽部紧缩,恶心呕吐,大汗,头晕等等症状。 第四、这些症状一般持续2-10分钟,最多不会超过15分钟,超过十五分钟有可能已经心肌梗死,要么就不是心脏病。持续几秒钟也不是心脏病。 第五、含服硝酸甘油,可以在2分钟左右明显好转,或完全好转。 第六、上述这些不舒服,都跟活动有关系,都在劳累、运动、上楼、跑步等等情况下加重,或诱发。这些不舒服都是很难承受的,但好转后就跟好人一样。 这六点基本上就是判断心绞痛的办法,大家可以了解,说不定关键时刻可以救命。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说起心绞痛的症状,还记得上大学时候内科学老师给我们说的五个关键点,虽然过去这么多年,自己也干了很多年心脏内科,我仍然记得内科学老师的教导,因为他说的很有代表意义。今天我在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大家说一下。 1、 症状性质 心绞痛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可以呈闷痛、刺痛等不同的疼痛性质,还有些患者可以表现为胸闷、心悸、颈部疼痛、牙疼、腹部不适等不同的不适症状。2、 部位 典型部位是心前区、胸骨后,可以放射至左臂、后背部、颈部等不同部位。3、 诱发因素 很多情况下心绞痛是存在诱发因素的,比如说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等等。当然,也有些心绞痛没有诱发因素,这就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心绞痛了。4、 持续时间 一般数来,心绞痛数分钟就可以缓解,最长的可以十余分钟。一般超过半小时就要注意是不是心肌梗死了。5、 缓解方式 对于心绞痛患者来说,缓解方式也不一样,有的经过休息就能缓解,有的则需要及时口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才能缓解。 以上是我对于心绞痛症状的肤浅认识,说的并不全面。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类型心绞痛有其自身特点,这里只说最为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希望能够帮到您。 我37岁时,因冠心病上了一个支架。说来也是万幸,没有发作心梗,也未发生心绞痛。 我的症状就是长期胸闷,做了心脏造影,检查结果堵的很厉害,必须安装支架。一直到安装支架都未发生疼痛,也不知道心梗发作和心绞痛到底是个啥感觉。为了以防不测,身上一直带着速效救心丸,也非常想知道,心梗发作和心绞痛到底什么感觉。问了几个身边因心梗发作送急诊抢救过来的熟人,和家中患有冠心病的几个亲戚,得到的描述都是一样的,前胸口和对应的后胸,疼、巨疼、撕裂搬的疼、疼到无法忍受、疼到无法呼吸...... 万幸,能在无心绞痛的情况下查出病患,做造影的时候,医生给我指了指头顶上的显示器上交错密布的心血管的某一处,说你自己看吧,我自己都能看到血管堵塞处非常明显的一个黑点,医生说这个点堵了90%了,已经很危险了,我就纳闷了,我为啥不疼? 在我临床上经常碰到心绞痛的病人。 病例1:一60岁劳太太在与别人吵架时,出现胸闷胸痛,休息下来可缓解,追问病史,平时快步走时有类似表现。 病例2:一50多岁的马路清洁工经常有颈部疼痛,前前后后看了外科、五官科,后来辗转到心内科,做了个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电图缺血改变很明显。 病例3:一55岁的政府公务员,经常有牙痛,反复多次就诊牙科,给予止痛治疗,后再次发作时,建议做了个心电图检查,发现心电图缺血改变很明显。 病例4 一80老太太中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就诊于消化科,考虑急性胃炎,经过相关检查,消化系统基本正常,住院期间常规查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明显,后转至心内科,造影检查,发现冠脉狭窄,给予支架植入,后腹痛改善。 劳累性心绞痛登高、快速行走或负重物时出现的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安静状态下发生的心绞痛,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发病方式也不尽相同 心绞痛发作时症状: 心绞痛的典型部位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范围有手掌大小,重者向两肩及向上肢放射。 心绞痛的性质 胸闷、压榨性疼痛、紧压感、烧灼感并且焦虑不安,部分人有濒死的感觉、窒息样感觉等。 心绞痛的发作时间 体力活动后出现的心绞痛时间较短,一般为1~5min,长者可达15min左右。但饱餐后产生的心绞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有时可长达1h。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休息时发作也可持续长达数小时。 1初期症状是非常轻微的,除了胸口闷、痛外,常常还会出现从左肩到右手内侧疼痛的现象。 2心窝、臼齿(磨牙)的疼痛或麻痹感也很常见。多在快速行走或是上下楼梯时有胸闷等症状。 3诱发因素心绞痛往往是劳累引起的,如上楼梯、骑自行车、快步行走、情绪激动、恐惧、饭后等。 4有时夜间睡眠中心绞痛发作,有些心绞痛的发作毫无明显的诱发因素。 5.老年人心绞痛的部位往往不典型。因为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疼痛点不易明确辨认,往往在胸部大范围内用手掌指点。 6.少数心绞痛病人出现牙痛、嗓子痛、胃痛等症状,不注意时易被误诊。 7.心绞痛的特征性体征老年人心绞痛多无特征性体征。 8.心绞痛发作时,某些患者可出现以下特征: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冷或出汗。血压可略增高或降低。 9.心绞痛缓解后的临床表现 一般心绞痛在活动停止后数分钟内自然缓解。有的活动数分钟后发生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口含硝酸甘油有效率在85%~90%,少数病例毫无疗效。 心绞痛的持续时间及症状多变。因此,不要轻易否定心绞痛的诊断,特别是对老年人更应严加注意。 以下胸部不适可排除心绞痛 1.对于一些年轻患者及小孩子,不是心绞痛的胸痛特点,则可排除,而常常是心脏神经官能症; 2.短暂几秒钟的刺痛或持续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胸痛。 3.胸痛部位不是一片,而是一点,可用一两个手指指出疼痛的位置;疼痛位置不固定,在乳部或胸部其他位置游走;局部有压痛。 4.疼痛多于劳动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而不是在当时。 5.胸痛与呼吸或其他影响胸廓的运动有关。 6.胸痛可被其他因素所转移,如与患者交谈而使其胸痛症状好转。 7..胸痛不适时喜作深吸气和呼气。 8.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或喷雾吸入在10 min以上才见缓解的。 后符已经发表在今日头条同名图文 文章:心绞痛那点事! 心绞痛就是为心脏心肌输送营养的血管部分堵塞,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的危重疾病。 症状:多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亦可有后背、颈部及牙齿疼痛,可伴有其他不适,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识别: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 急救处理 1、停止一切活动,平静心情,可就地站立休息,无须躺下,以免增加回心血量而加重心脏负担。 2、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一片(或保心丸2到4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 如果效果不佳,十分钟后可再次舌下含服一片。注意,无论心绞痛是否缓解,或再次发作,都不宜连续含服三片以上的硝酸甘油片。 小贴士: 1、平时有心绞痛发作,如果近期每次发作时间延长,或发作次数较前增加,需千万注意,这是心绞痛加重的一种表现,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必须马上就医。 2、避免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注意降血脂治疗,避免心脏血管堵塞。 3、多吃水果、新鲜蔬菜,避免火锅等辛辣刺激食物。适量引用红酒可减少心绞痛 发作改善心绞痛预后。 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谢邀请: 心绞痛最最主要的表现自然就是痛,那种压榨性的、憋闷性的痛。 症状比较轻的可能就只有憋闷的感觉,严重的会有一种紧缩感和窒息感 ,好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不能呼吸一样的感觉。位置一般在心前区胸骨后,有的可能放射到左上肢,整个上肢甚至无名指和小拇指都会疼痛感。同时因为疼痛,多半会伴有大量的汗流下来。 当然,还有气短,出冷汗等等症状。 一般心绞痛发作在1- 5分钟,部分较重心梗的患者症状会特别明显,如果休息或者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逐渐缓解,属于较轻;如果出现上述的类似的并且不缓解一定要及时呼救,严重时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就诊!如果未见缓解,切不可独自一人忍受! 如果发生,或者发生过过心绞痛的患者,一定要做心电图的检测, 观察是否有心肌梗塞,缺血等等情况 ,当然,必要时别的检查可以更加明确检查结果,包括心脏彩超,冠脉造影,dsa等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进行预防。 心绞痛发作多是有诱因的,例如高血压情绪激动、收到惊吓、过度劳累、长期熬夜、大量喝酒等等。 所以心绞痛的患者一定避免上述的诱因,另外保持情绪的平稳,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具体用药需要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备不时之需,定期体检也非常重要。 谢邀. 心绞痛是朋友们所熟悉的冠心病的表现.而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而冠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在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如劳累、情绪激动),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心绞痛,若此时心绞痛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心肌梗死。所以心绞痛危害甚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一、稳定型心绞痛表现如下: 特征性表现:发作性胸痛 ①发作部位多在胸骨中上段(主要在胸骨体后),一巴掌范围大小,可播散至心前区,经常牵扯到咽或下颌部(误以为牙痛)、左肩、左上肢,可达同侧的小指或无名指 ②胸痛常伴胸闷、胸痛为压迫,可伴濒死感,也可有烧灼感,易误认为犯胃病. ③多由情绪激动(如气急败坏或高兴过了头)或体力劳动诱发,部分患者由饱食、吸烟或者由急性呼吸循环衰竭(重症患者可以见到)诱发.胸痛多发生于激动或劳动当时,而不是过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几乎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发生. ④胸痛发作后逐步加重,持续3~5分钟逐渐消失,可一天发作多次或者几天发作一次或者几个星期才发作一次. ⑤休息或者舍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在数分钟内好转或缓解,很少超过半小时 ⑥多在40岁以上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 表现如下 胸痛发作的部位、性质与稳定型心绞痛相似. 但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①原为稳定型的心绞痛,现在(一个月之内)胸痛发作的次数明显增加,疼痛程度加重、发作时间明显延长,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胸痛缓解不明显; ②新发生(一个月之内)的心绞痛,轻微活动或稍微兴奋或者愤怒就可诱发心绞痛; ③休息时仍发作心绞痛或者较轻微活动即可诱发. 不稳定型心绞痛因患者在临床上的不稳定性,犹如散兵游勇,病情的发生发展常常难以预料, 有进展成心肌梗塞的高度危险性, 作为患者和医务人员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提高警惕,应使患者时刻处在医师的监控范围之下,疼痛发作频繁或胸痛持续发作不缓解及高危组的患者,不能放之回家观察,而应立刻住院并加强监护治疗,直至危险解除。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不适。出现心绞痛以后应根据疼痛诱发因素、发生频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那么,心绞痛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症状呢?如何治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心绞痛发生的直接原因为冠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导致冠脉狭窄,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疼痛。冠脉病变不同,心绞痛的表现也不一样。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的狭窄固定,休息时不会出现心绞痛,当心肌氧供需求增加,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会诱发心绞痛,这种疼痛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为主,疼痛也可放射至下颌部、颈部、左上肢等部位,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半小时,在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这部分患者由于冠脉病变较轻,可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延缓冠脉病变的同时,减少心绞痛发作,缓解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可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脉增加血供,减轻缺血,缓解心绞痛;长期服用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药物,可通过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等减轻缺血症状,同时减少心绞痛发作;他汀类药物通过逆转并稳定冠脉斑块,减轻炎症反应,延缓冠脉斑块的进展,可降低心肌梗死风险;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预防斑块破裂处血栓形成从而预防心肌梗死。若无禁忌,建议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日常生活中,心绞痛患者应避免诱发心梗的高危因素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血压控制不达标、高脂饮食、用力大便等,有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若无诱因或休息时出现心绞痛,疼痛程度较前剧烈、疼痛时间较前延长、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效果缓解差,说明可能出现了斑块破裂、伴有附壁血栓形成,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也可能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此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综上,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由于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引起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若疼痛剧烈难以缓解,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也可能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应及时就诊。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心绞痛最常见的症状是在活动和运动之后出现心前区或者胸骨后疼痛,每次发作数分钟之后可缓解,也可以通过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在这些临床症状当中,需要强调三个很重要的心绞痛相关内容,一个是诱发因素,一个是持续时间,还有疼痛的性质。 首先讲诱发因素。心绞痛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和运动。因为在活动或者情绪激动之后心跳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肌缺血的症状。 再说持续时间。心绞痛最常见的持续时间是数分钟至15分钟左右,如果超过了30分钟以上,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非心肌缺血的因素。 最后说胸疼的性质。心绞痛最常见的胸疼为心前区或者胸骨后烧灼样疼痛、闷压痛等等,有的患者描述为心脏附近的区域有一块大石头压迫的感觉。 总而言之,如果出现上述类似的感觉,一定要及时就诊,尽早完成冠状动脉增强CT或者冠脉造影检查,明确病变类型,再制定下一步的治疗策略。 【2018-02-17中华医学科普回答】 如题,谢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心绞痛的发病特点及产生疼痛的机制有个基本的了解,很多人不能区分心绞痛究竟是来自于心脏还是心脏以外的器官,因此对心绞痛的正确认识将有助于早期识别并接受治疗。 心绞痛是由胸部不适或疼痛症状组成的临床综合征,通常与冠 状动脉异常导致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有关,由于心肌对氧的需求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供血 能力或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也可两者并存。 通常,一支或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病变或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均可引起心绞痛发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绞痛的最常见原因,部分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无关,如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痉挛、先天性冠脉异常、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伴有严重右室高压、肺动脉高压、肥厚性心肌病或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可发生心绞痛。主动脉瓣返流、二尖瓣脱垂、扩张性心肌病、梅毒性心脏病患者也可 偶发心绞痛。此外,严重贫血、心动过速、甲亢及发热时也可发生心绞痛。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氧时,代谢产物的 过多积聚刺激心脏内的植物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或不适。疼痛刺激经胸交感神经节和相 应脊髓段背角细胞由丘脑的脊髓丘脑束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疼痛的感觉。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引起固定狭窄或斑块破裂时局部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均可使冠 脉血流减少。如冠脉小血管代偿性扩张或有充分的侧枝循环形成,能保证充分的血液 供应则不发生心绞痛。通常,心肌缺血后 30 秒产生心绞痛症状,一支主要冠状动脉 病变大于直径的 50%或超过冠脉横断面积的 70%、左主干病变超过直径的 50%时可 出现劳力心绞痛,如存在良好的侧枝循环病变更严重时才会发生心绞痛。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胸痛是心绞痛最典型的症状。它是心脏存在问题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治疗心脏问题时,时间是最宝贵的医疗物资:越早治疗,心肌受损的几率就越小,存活率就越高,发病后遗症就越小。 下面,"问上医"就为您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心绞痛的症状感受的区别。 稳定型心绞痛 (1)胸部感受胸部出现尖锐、阵发性疼痛,疼痛发生时感觉有东西在绞心脏;运动、过量活动或有心理压力时可引发心绞痛;疼痛点位于胸骨后方或者胸骨后稍往左一点;感觉胸闷,胸口有重压、被挤压甚至是压碎般感觉;疼痛感可能会扩散到肩膀、胳膊、下巴、脖子及背部;疼痛通常进展的很缓慢并在扩散前变得更严重,疼痛常持续少于5分钟的时间;有时候会感觉想放屁或者消化不良。 (2)其他症状 疼痛通常可以预测,常发生与进行某些活动或动作之后,且这种情况多年未变。发生此种情况时,迅速休息一会儿或速服硝酸甘油。 (3)引起胸痛的原因 此种类型的心绞痛是由于血流过少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1)胸部感受胸痛突然发生,且可能在肩膀、胳膊、下巴、脖子、背部同时出现疼痛感;感觉胸闷、有挤压感、有压迫感、烧灼感、窒息感;常发生在休息时,且一旦出现,即使用药,也难轻易驱散疼痛感。 (2)其他症状此种胸痛可能会突然变得更加频繁、严重、持续时间更长、更容易触发。休息、没有明显的活动、没有心理压力时也可能会出现,晚上发生时可能会将你痛醒;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疼痛;近期开始出现此问题,且越来越严重。 (3)引起胸痛的原因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急性胸痛,通常发生在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时。它很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的原因。 如果你之前有过稳定型心绞痛,但近期胸痛感觉异常,持续时间远超过之前达到15-20分钟、经常在异于平常的情境下出现,很有可能是稳定型心绞痛恶化,导致了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 (1)胸部感受 胸骨后方剧烈疼痛;有压迫感、挤压感、收缩感、压碎感;疼痛可能会扩散到脖子、下巴、肩膀或胳膊;常发生在休息时;可能每天发生在同一时间点,通常在午夜至第二天早上8:00之间;通常持续5-30分钟; (2)引起胸痛的原因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冠状动脉某个点位的血管壁肌肉突然出现临时性的收缩,导致该点位的冠状动脉腔缩小,减缓通过它的血流量进而引起短暂性心肌缺氧。冠状动脉痉挛相对少见,每万人大概有4名患者,且只有2%的心绞痛患者是此种情况。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