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不能说是一地鸡毛。如果是当打之年的艾克森、阿兰和洛国富,实力绝对是杠杠的,加入国足绝对能提升国足水。只是归化的球员年龄已大,正处于走下坡路,这也从侧面说明,没有统筹处理好归化问题。 归化没有大幅提升国足实力,现在又开始了另一条路径,就是留洋。最近几天,国安的李磊留洋让媒体又打了鸡血一样,开始狂吹留洋。有的媒体夸赞李磊敢于走岀舒适圈,勇敢去闯;有的媒体认为中国足球应该有更多的李磊走岀去,因为日本、韩国就是这样的操作,大幅提高了国家队的水平;有的媒体认为大家应该鼓励支持李磊,不要嘲笑、讽刺李磊。总之,媒体是一片赞誉。 其实,我也不反对留洋,只是我觉得现在很多媒体人可能也不看比赛,更不会去思考。他们仅看到日本、韩国留洋球员提升了国家队水平的这一表象问题。就振臂高呼大力支持留洋。 留洋,首先你得有优秀的球员,日本韩国有大量充足的优秀年轻球员,中国有吗?拎岀中国稍微优秀的年轻球员,可能不到二位数,而且这些球员水平还真达不到欧洲的标准。如果全都送去留洋,留一帮老人踢,你联赛怎么吸引人? 其次,球员留洋是质的飞跃。日韩球员水平能力都比较高,去欧洲留洋能有质的飞跃,中国球员能力还不足,去欧洲看饮水机?有很多球迷认为,国足球员留洋,就算训练不比赛也会比国内踢好,这仅是一种崇洋媚外的一厢情愿。 第三,靠留洋拯救中国足球是空想。中国足球的问题是青年球员尤其是优质球员少。其次是联赛水平低达不到锻炼的目的。管理层不想做基础工作,整天想走捷径,哪只是一种投机。靠这种没有根基的留洋来拯救中国足球,是奢望和空想。 脚踏实地,先做好青训和联赛,是国足成功的基础,别的手段仅是一种投机取巧,难以成功。 路就在脚下,中国足球的崛起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悬崖边,这些年,我们学习日本,效仿欧洲的足球发展途径,可是只学了点皮毛,就急于要成绩,功利心太强。 体育总局,足协,也是束手无策,规化政策一开始就设定了必须居住五年,或者直系亲属限制,可以说,这政策本来就是阉割版,既然归化,就不要限制居住年限,归化一些年龄26到29岁之间的黄金年龄球员。如今的归化政策,可谓说,花了大钱,没办好事。 要崛起,国内青训环境必须要改革,归化政策必须要更直接和大胆点。 先说青训,目前送孩子踢球的人太少,原因很简单,青训体系并不是一股清流,人际关系复杂,管理混乱。 第二,归化要体育总局去做,不能让企业去做。规化黄金年龄和欧洲主力球员。 双管齐下,何惧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