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原因是足协一系列政策和选帅不正确导致,深层次看是中国足球整体发展一直没有走上正常轨道的必然结果。 联赛层面,足协今年的去金元化、球队命名中性化、球员限薪等政策出台其实是否可行值得商榷,主观想法是好的,然而职业联赛还是要考虑商业规律,需要循序渐进,药下得太猛必然上吐下泻消化不良,加上疫情影响,今年联赛不是一般的冷,而且出现了多支俱乐部无力支撑甚至解散的情况,这是中国联赛的悲哀,只能寄希望于未来,能够消除沉疴,重新振作; 世界杯层面,选帅错误是最大的bug,足协选用没有任何世界大赛经验的李铁出任主帅,而李铁本人又极为固执,没能很好的使用五大归化球员,导致原本有归化球员加持、有一定竞争力的国足小组积分倒数第二,已经失去进军世界杯希望。这是以牺牲国足进军世界杯的希望来让李铁打怪练级,最终吃亏的是中国足球,最让人感到窝囊的是,归化球员用了10亿左右人民币,如此巨额款项如果用来搞青训,搞少儿足球,不知道能让多少喜欢足球的孩子踢上球,从这个层面来说,相关人等应该被问责。 当然,上述两种情况,都可以归根结底总结为中国足球还在走不正确的道路,未能将方向调整到发展青训、培养后备力量上,如何做好青训,如何让群众基础增强扩大,这才是中国足球最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只有基础打好了,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中国足球才有出头之日。 中超金元足球的泡沫破裂,瞬间从"世界第六联赛",滑落到停办边缘,在很多球队欠薪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复赛已是万幸; 国足层面,本来没受多大影响,还专门为世预赛开出了巨额"花红",无奈前任主帅在选人用人上一意孤行,没有把归化用尽用足,白白浪费花大钱归化来的球员不讲,还让国足在还剩4轮比赛的情况下,基本无缘卡塔尔世界杯。 巨大的投入背后,为何始终未能换来好成绩? "金元泡沫"或许是关键因素,但绝不是原罪。 众所周知,恒大入主广州队之后,用巨额的投入,换来了对中超冠军的垄断,也换来了两座亚冠奖杯。 在恒大的带动下,中超各支球队开始了"军备竞赛",争相高价引进外援、内援,很多没什么实力、名气的球员,来到中超都能拿上几千万的年薪;而有些年轻球员,连球都没提上,转给会就能拿几千万签字费。 这样的巨大泡沫,造成了中超的"虚假繁荣",转会来的外援只是冲着钱,磨洋工、只拿钱不干活的大有人在,像什么特维斯之类,更是明目张胆;而那些有实力的年轻球员,也不肯出去留洋见世面,因为在中超完全可以躺着把钱赚了,何必再辛苦打工呢? "泡沫"终归是要破灭的,而中超的"泡沫"就在今年破灭了,恰恰又碰上世预赛,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元泡沫"是表象,而背后的原因,或许还是来自足球发展战略上的变化无常。 归化,青训,留洋,外教,土炮,国足近些年来,一直在摇摆不定,始终没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而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变化莫测。 而每一次变化,浪费的或许就是一个周期。 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的说来,一是急功近利,功利足球,大力搞归化,然而归化也没搞好。而是根基不牢,青训质量太差,无法向成年队输送好的苗子。三是企业纷纷推出中国足球联赛,导致球员教练欠薪的现象频发,干扰球员一门心思踢球。总之,是中国足球体制的问题,领导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