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红军山洞烤火取暖,多年后1人成为开国上将,2人成为省委书记
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战士们只需要一堆篝火,就能紧紧拧成一股绳,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靠的不仅仅是誓死不降的革命意志,更是因为团结,当外敌来犯之时,全国上下一致对外,才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1935年的某个深夜,三名红军小战士蜷缩在一个山洞里烤着小火,夜晚的山洞多了一份寒意,但是却被三人紧凑在一起的影子遮挡,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三名小红军,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之栋梁,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呢?红军年代、三人相遇
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之后,红军主力不得不做出决定,保留有生力量北上,去陕西一带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征,但是主力部队离开苏区后,仍然有小部分队伍留在苏区,他们的任务是和敌军进行游击战,一方面拖延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击,一方面在苏区发展壮大势力。
而那三名在山洞里烤火的小红军,就是当年留守苏区作战的战士,他们分别是钟期光、江渭清和谭启龙,三人原先的部队都不约而同遭到了敌军打击,迫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选择进入大山,在山上和国民党军队周旋。
山上的条件并不乐观,吃不饱、穿不暖,就连睡觉的地方都不好找,好在战士们团结一心,也给寒冷的大山增添了几分温暖,钟期光等人在上山之前就有着充分的作战经验,所以在山上的那段时间,他们一边解决生存危机,一边和敌军打游击,在苏区整整坚守了三年之久。新的征程、各自为营
三年的时间里,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随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苏区的领导人受中央指挥,在南部地区组建了新四军,钟期光等人也结束了游击生涯,分别被编入新四军的队伍中,而他们的革命友谊也暂时告一段落。
钟期光
钟期光和江渭清以及谭启龙,都有各自的长处,钟期光擅长做军政工作,在革命根据地帮助队伍招兵买马很有一套,很快就成为了新四军的功臣,而江渭清之后担任了新四军十六旅的政委,在江苏一带作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后就是谭启龙,加入新四军之后,他被调到了浙江一带参加革命,随后一直在各部队之间周旋,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加入了三野,在东南战区打了不少胜仗,积累了宝贵的作战经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有功之臣进行了嘉奖,其中钟期光于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了上将军衔,随后一直留在军中,为国防事业做贡献,而江渭清则转到了地方政府,在江苏省担任书记,在任期间为江苏人民办了不少实事,成为了受人尊敬的父母官。
江渭清
谭启龙和江渭清的经历差不多,他也离开了军队去了地方政府,曾在山东、浙江和青海等地区担任省委第一书记,期间也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但是因为工作原因,他们聚在一起的机会少之又少,只是偶尔有机会坐在一起闲聊几句,再谈起当年的篝火取暖时,众人都已过了半百的年纪。
谭启龙
军人之间的友谊是纯粹的,也是最珍贵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可是彼此之间的情感却越来越薄弱,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先辈们却能够做到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何尝不是后世应该学习的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