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康熙是如何收服姚启圣的? 康熙是如何收服姚启圣的:诛心。 蓝齐格格对姚启圣有个精准评价:身上一股子臭汗味。姚启圣愤世嫉俗,蔑视朝廷官员,讽刺皇亲国戚,宁愿荒原喂马,也不愿意入朝为官。这种人是绝不会向权贵折腰的,三里河马场对李德全的鞭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收服姚启圣,唯一的办法就是:诛心。 诛心,诛什么心?姚启圣到底怀着什么心?康熙是如何诛心的? 顺治二年,姚启圣官居福建巡抚,资助郑成功收服台湾;顺治六年,姚启圣抗拒朝廷治闽方略,被降为藩司;顺治九年,姚启圣与上司争吵,被贬为道台;顺治十三年,因酗酒渎职,被贬为知县;顺治十六年,发配漠河;康熙五年,又被发配盛京马场,任九品马厩。 看一下姚启圣的经历,官越做越小,且所有一切都发生在顺治年间。可见,明朝时期,姚启圣就是封疆大吏,三十来岁,意气风发,姚启圣对大明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是痛恨满清的。顺治十三年,因酗酒被罚,但姚启圣酷爱喝茶,可见是罗织罪名,政治打压而已。三十几年的狠,对清朝政府的狠,如果不化解,姚启圣是不会对康熙鞠躬尽瘁的。 康熙知道这一点,他知道要启用姚启圣,必先收服姚启圣的心。康熙启用姚启圣是犹豫的,他知道姚启圣是个人才,但是他也知道,姚启圣像锥子,会冒头,会扎人,且其行为刁毒,其心也不忠。但是,光复台湾,他需要像姚启圣这样的帅才。 康熙诛心的第一步:坐冷板凳。姚启圣嬉笑怒骂官场,他笃定朝廷不会杀他,他是前朝重臣,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宦海沉浮几十年,现在又是一个糟老头子,像个老叫花子,没有人会把他怎么样。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康熙,独蹲大牢三个月,好吃好吃,吃完睡,睡完吃,足矣消磨一个人的精神,摧残一个人的意志。 康熙诛心的第二步:才气服人。康熙少年参加科举,中了探花,足见其学识渊博。龙辇上的古典名集,是对姚启圣的再一次打击,姚启圣自认为学贯古今,认为康熙是蛮夷,荒蛮未开。盛京归来,一路相随,所见所闻,击溃了姚启圣内心最后的一丝丝倔强。他所以引为傲的儒学,道学,理学,禅学,孔孟老庄,易经杂谈,也并非汉人独有。 姚启圣开始是看不起康熙的,他认为满清的骏马弯刀,只是一时之勇,配不上汉人五千年的文明。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康熙用姚启圣最擅长的东西,打败了姚启圣。 暴君杀人,圣君诛心,圣君杀人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