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校园趣人趣事
便益门位于扬州古城东北、盐阜东路1号,据说是为方便夜间有急事需进出城池的老百姓而设,便益门之名盖得于此。然便益门已空有其名,城门早不复存在。1989年秋,我赴地处扬州市区便益门的江苏商专读书,当地人均称我校为"便益门商校"。源自1982年江苏省商业学校升格为江苏商业专科学校。1992年我们毕业时,我校并入扬州大学,并成为商学院的主体。我们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热情致辞:"我校师资力量较强,目前共有正副教授49名,其中正教授1名,副教授48名……",说到此处,台下掌声雷动,喧嚣哗然,不无揶揄。我们财会系每每大考前,系主任必定会大声疾呼:"财会系学生考试作弊,性质等同于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账贪污"。老师们讲的功课早已奉还,这句"名人名言"倒是刻骨铭心。
校门外盐阜东路对面,是一条狭窄细长的便益门大街。虽名曰大街,实际虚张声势、名不副实,俨然是条小巷子。理发店、浴室、酱园、杂货铺、文具店、卤菜店、小吃店等应有尽有,店铺林立,行人穿流,节奏缓慢,弥漫着朴素恬淡的生活气息。便益门最吸引我的一则是扬州盐水鹅,皮薄肉厚,鲜嫩香醇,烂而不散,肥而不腻。浇上卤汁,切块食用,鲜咸适中,余香在口,激活味蕾,身心舒畅。因当时经济拮据,差不多个把月才能斗胆奢侈吃上一回。二则是一种叫"干拌"的面条,氤氲着猪油、酱油、蒜泥、辣椒等令人垂涎欲滴的混合香味,极度挑逗腹内的馋虫,其特点是没有面汤。面摊热雾弥漫、香气四溢,众多食客躬身依次端走面条,吸吮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可谓痛快淋漓、大快朵颐。
品尝盐水鹅、"干拌"常与舍友华仔作伴,提及该同志,不得不说一件忍俊不禁的往事。他自恃英语功底不错,常大胆向校内仅有的一名外籍女生"HELLO",偶尔还流畅地用英语与她交谈,众皆羡慕不已。一日,华仔得意洋洋地公然宣布,经他苦苦力邀,这位外籍小姐ALLCE周日早晨将来我舍作客。通常周日上午,我们一般都要昏睡半天,那天却早早起床,打扫卫生,整理床铺,舍内布置。为了这位"加拿大",我们还"大家拿"集资购买水果、零食,并千方百计借来相机,争取多留几张与国际女友人的合影。却说众人静坐舍内漫长等待,就是迟迟不见ALLCE小姐倩影,有人提出让华仔前去打探一下。华仔去后片刻即回,有气无力地说国际友人已于周五回国,大家恨不得将他撕成碎片。自此,华仔不再卖弄ENGLISH。
同去便益门洗澡的大多是舍友李松,其玉洁冰清、玉树临风,笔名林公子,颇具匠心,实质系其姓名中木、公、木、子重新排列组合。隔壁班小梅同学明眸皓齿、俏丽多姿、吴侬细语,举手投足间颇具江南水乡之灵秀。这诱惑着众多男生想碰碰运气,然其"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林公子也对小梅感觉朦胧。不经意间,林公子发现一个秘密,小梅每晚必去图书馆阶梯教室温习功课。一日晚餐过后,林公子尾随她并刻意端坐在她旁边,心不在焉地翻着课本,暗自思忖如何找个借口搭讪一下。瞬间,他迸发思维火花,有了一个不俗的创意,悄悄地将自己的钢笔放在桌子的交界处,一丝甜蜜的涟漪在他心头荡漾。终于下自休的铃响了,当小梅起身袅袅婷婷走过,林公子起身挨近她轻声问:"这钢笔是你的吧?别忘了拿呀"。小梅回眸瞟了他一眼,一愣之后,诡秘地笑答:"不错,走得急忘了拿,感谢你呀。"她接过笔,头也不回地在林公子的注目礼下离去。林公子瞠目结舌地站着——钢笔其实是他自己参加学校书法比赛的奖品。可怜的一笔勾销的"爱情"!
隔壁班级有位老兄诗篇众多,有一首诗作《雨》在校内广为流传,行文是这样的——是哪个绝情的女人,拒绝了上帝的求婚,使得整个天空,在为她哭泣……让人更为羡慕的是他在老家还有一位"国色天香"的女朋友,他常在卧谈中向大家炫耀,并在诗歌中将伊比作"菩提树下的夜莺"。舍友们嫉妒得就差要揍他,一致强烈要求见一见美丽的"夜莺"。经不住大家的怂恿、催促,该诗人终于法外开恩,同意择日让"夜莺"来校省亲。某一日,大家终于一睹"夜莺"芳容,她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穿着土气,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姿容仪态颇似前些年的网红鼻祖"凤姐"。众皆不忍卒读、捶胸顿足,悔不该让活的"夜莺"飞来便益门。
东关街,是位于学校南侧的一条老街,看上去似比便益门大街要靓许多,充沛着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缠结着市井人情的喜怒哀乐,而今已开发为扬州老城区著名的"双东景区"。东关街邮局,是联系莘莘学子与家乡亲人最紧密的纽带,一张张汇兑单传递着亲情、温馨、嘱托。当我们收到汇兑单,如同久旱逢甘雨,取款自然是兴高采烈。出校门左转经过治淮新村,行走在羊肠逼仄的民居群落中,还不时伸进口袋攥一攥那张薄薄的取款单,生怕万一有个闪失。取钱时还想着父母在田间辛勤稼穑,从鸟叫忙到"鬼叫",千万务必要用在刀刃上、不突破预算。可每次学期结束时都是寅吃卯粮、透支负债,徒增几分忏悔和负罪感。学校西侧不远处有一个叫做文化会堂的电影院,俗称"治淮礼堂",到了周末周日便门庭若市,陡然多出的观众基本是我校的学生,其中不乏挽手亲昵、脉脉含情的恋人。西南侧少年宫里有滑冰场,我们偶尔也会结伴光顾玩耍。物价班有位女生在滑行中失去平衡,花容失色间折了玉腕,此后以斜披罗衫、一袭伤病员装扮现身校园,让众多男生心生怜悯。
东关街西出口向南走一段路,便是闻名遐迩、久负盛名的富春茶楼。毕业前夕,企管班六楼某寝室有人倡议,同宿舍十位兄弟集资聚餐吃中饭,体味一下正宗的维扬风味大餐,也不枉在此就读三年。舍友们纷纷附和,说这主意不错。于是,按匡算每人出了份子。又有人提议,扬州的早茶更有特色,早晨"皮包水"嘛。于是周日一大早,大家兴冲冲来到富春茶楼,点心、肴肉、干丝、香茗一一细细品尝,好是潇洒自在。岂料结账时几位仁兄都傻了眼,这顿早餐已将筹措的专项资金悉数花光,而中饭只得灰溜溜地回学校食堂吃了。一时间这成为风传校内的笑料、谈资,也让这几位老兄在其他同学面前"英雄气短"、尴尬了一阵子。
大二时候,洪泽才子、白面书生严宝云与我一起负责学校广播站,其间见证了一段与歌曲齐飞的恋情。校内有位知名足球运动员,长得相当的粗犷,颇具张飞、李逵之类气质神态,据说他睡觉打呼整个楼层似都在抖动。他常悄悄递来点歌条,献给一位觊觎已久的心动女孩,每次署名落款都是"一位小小英俊少年"。宝云与我哑然失笑,看不出他英俊在哪里。初期点有曲目《不是我不小心》、《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这好象是情窦初开、魂牵梦萦。后来有《一世情缘》、《难舍难分》,似两人接触、迅速升温。再就是《失恋》、《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时间不长就恋情夭折,委实可惜。终了点了《倩女幽魂》、《再回到从前》,回味情深缘浅,咏叹痴心不改。
一次表哥大军借出差之际来校探望我,他请我们宿舍的几个同学去学校西侧的五味斋酒店改善伙食。席间,他开启了两瓶从老家带来的五醍浆酒。这差不多是我第一次饮酒,感觉到一丝辛辣夹杂着一缕甜美悠然滑过咽喉,渗入五脏六腑。大军介绍说,这是我们盐城地产的五醍浆美酒,浓缩了盐阜大地水土的精华,浸润着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道。宿舍几个同学连声说好,舍友小春不胜酒力东倒西歪,我们帮扶着他才妥妥地回到宿舍。2012年本班毕业二十年聚会,我特地又捎去了一箱五醍浆酒。酒在杯中情在心,当年我们同宿舍的几位同学推杯换盏之际,回想起那年大军来校请大家吃饭喝酒的情形,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同时也感念五醍浆老酒饱含浓烈情谊,是舌尖、口腹的美味,是精神、灵魂的享受。舍友小春依旧喝高了,事后发给我打油诗一首——喝了好多酒,走路歪歪扭。聚会又出丑,回家老婆吼。
三年一觉扬州梦,十里春风盐阜路。广陵几度琼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由入学便益门算起,时间已整整过去了三十年。每次赴扬州,都要在便益门稍作停留,学校原址的建筑前几年基本已拆空。有缘的是,我小孩去年竟又考取了搬迁至扬子津新校区的扬州大学商学院,三十年前教我们大一高等数学的尹一心老师居然又任教我小孩。偶尔翻开尘封的校园留影,鲜活的形象、熟悉的身影、纯真的往事闪现在眼前,我的思绪、记忆又回到了校园。便益门旁,流淌着千年沧桑的古运河。盐阜东路1号,留驻下了我们的青春芳华!